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晨间户外活动的主要指的是在幼儿园的早晨8点到8点半之间所开展的所有的以发展幼儿体质为目标的户外体育锻炼活动。虽然在当前,大部分幼儿园又能做到保障户外活动两小时,但是同时当前的幼儿晨间户外活动还存以下问题。鉴于此,我们一定要将“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坚持贯彻。经过实践及论证,发现可以从场地、器材、标记、活动量等方面调控,最大限度地提高晨间户外活动的有效性。
关键词: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现状;策略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从幼儿到成人都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压力,这其中包括心理上的压力,也包括超负荷量的工作带来的身体上压力。众所周知,缓解压力的最好办法之一便是锻炼。然而,就当前的情况来看,人们似乎越来越不喜欢锻炼了,甚至有人提出臃肿的身材,油腻暗黄的脸庞是当今社会上经济地位低下人群的标志之一。本人窃以为,由于缺乏锻炼的而造成的肥胖不仅仅是经济地位低下人群的专利,这更是当前社会中青少年的一种常态,随处可见的“胖墩儿”及其比重不断上升就是最好的证明。他们除了上课、吃饭、便是玩手机、看电视、睡觉。没有主动锻炼的意识和自觉性,身体状况的每况愈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虽然在当前,大部分幼儿园又能做到保障户外活动两小时,但是同时当前的幼儿晨间户外活动还存以下问题。
第一,教师对晨间户外活动的认识不足,意识淡薄。根据《指南》,几乎所有的幼儿园都将晨间户外活动提上了议事日程。但是,部分教师仅仅把晨间活动当做游戏活动的补充,认为玩游戏也算是活动了,而并不会专门去开展能够切实锻炼到幼儿身体的互动。另外,部分班级的晨间活动往往也是流于形式,为了应付检查,教师把幼儿集中到室外进行自由活动,保证了活动时间,却无法保障活动质量。
第二,为了防范可能的安全隐患,教师往往阻止幼儿参与和实践具有潜在危险性质的活动,而幼儿能够接触到的活动也一般是基本起不到太大的锻炼作用。很多晨间活动的内容是教师选定的,学生经过反复练习的,对于孩子来说已经厌倦了,没有什么吸引力的活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了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第三,形式主义较为严重。当前幼儿园中的很多晨间活动相对来说看似热闹,实际上效果不明显,且具有很强的随意性,没有起到实质的锻炼作用。
存在即合理,在当今社会,任何一项制度的出现都有其意义和必要性,经过大量的论证,我国出台了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指南》,特意提出“保障幼儿每天锻炼至少两小时”的标准要求,其良苦用心,作为幼儿,因为年幼,尚且不能体会,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是能够体谅的。鉴于此,我们一定要将“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坚持贯彻。
首先,保证时间。晨间户外活动的主要指的是在幼儿园的早晨8点到8点半之间所开展的所有的以发展幼儿体质为目标的户外体育锻炼活动。且这些体育锻炼活动必须是教师根据本班儿童的体质、年龄和个体差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出来的具有针对性、具体性、明确性。且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将儿童的锻炼内容分为自身能承受的部分和潜力部分。前者对于儿童来说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因此只能作为热身部分;而后者对于儿童来说则有应该是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需要儿童耗费一定的精力方能完成。总之,幼儿的晨间锻炼互动一定要被认真对待,且时间要求也要得到保障,进而保证幼儿晨间户外活动的有效性。
经过实践及论证,发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控实现最大限度地提高晨间户外活动的有效性。
第一,场地调控。幼儿园的晨间户外活动一定要考虑安全性、大小、项目的安排、休息区以及活动规则的制定等,从而使得晨间的户外场地真正成为幼儿的锻炼场。幼儿由于年幼,对外界安全的认知程度有限,因此无法准确判断场地的安全范围,活动的安全度等。幼儿进行晨间活动的场所一般要求是场地为软质,墙角不存在棱角,地面上最好不要有尖锐的凸出物等。另外,场地还得足够大,从而保障幼儿身体的伸展运动。另外,倘若场地较小,教师也可以从活动内容角度加以调整,甚至可以采取班级轮换制或者同一班级儿童轮换制。
第二,器材的调控。除了跑步、做操以外,几乎所有的幼儿晨间户外锻炼都离不开器材,而器材的种类、大小、安全度等都也会影响儿童晨间锻炼的效果。其实本人认为,适合于晨间锻炼的器材不需要太过于复杂或者沉重,也不需要有太专业的动作,只要幼儿能出汗能切实达到锻炼的效果就可以了。另外,器材的安全性也很重要,器材应该是牢固的,实用的,并可以自制或者购买,如沙包就是比较安全的器材,幼儿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购买,其相对柔软,没有太大的伤害性,还容易得到幼儿的兴趣,从中体验愉悦的感觉。
第三,标记的调控。合适的标记能起到监督幼儿晨间锻炼程度和水平的效果。幼儿园中的标记一般分为平面标记和立体标记。平面标记一般是粘贴或者绘画于地面、器材上,借助鲜艳的颜色、醒目的标记、大小的差异来提醒幼儿。而看图玩游戏,本身对于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是一種锻炼和挑战。而立体标记使用的随意性则比较大,它们也会占有一定的空间,因此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安全隐患。
第四,活动量的调控。晨间锻炼一定要活动量适中,活动量太小,起不到锻炼的作用,太大的话,又可能过度消耗幼儿的精力,使得幼儿在一定时间段内处于亢奋状态,影响幼儿的生物钟。另外,活动量的确定一定要结合儿童运动本身的特点、时间强度等,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适当地加一些音乐等,从而从感觉上降低和缓解幼儿锻炼互动后的紧张感和吃力感。
总之,幼儿的晨间活动一定要牢记活动的初衷和目的,即是为了在锻炼的前提下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从而使得幼儿建立正确健康意识和锻炼意识,为以后的人生奠定坚实的身体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雨晴.幼儿园晨间活动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4(27).
[2]郑美玲.有效开展幼儿园晨间互动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22).
[3]林群娣.浅谈幼儿晨间活动的开展[J].西江教育论坛,2001(2).
[4]卢乐珍.谈谈幼儿园的晨间活动——兼评四个市的中班晨间活动安排表[J].幼儿教育,1986(9).
关键词: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现状;策略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从幼儿到成人都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压力,这其中包括心理上的压力,也包括超负荷量的工作带来的身体上压力。众所周知,缓解压力的最好办法之一便是锻炼。然而,就当前的情况来看,人们似乎越来越不喜欢锻炼了,甚至有人提出臃肿的身材,油腻暗黄的脸庞是当今社会上经济地位低下人群的标志之一。本人窃以为,由于缺乏锻炼的而造成的肥胖不仅仅是经济地位低下人群的专利,这更是当前社会中青少年的一种常态,随处可见的“胖墩儿”及其比重不断上升就是最好的证明。他们除了上课、吃饭、便是玩手机、看电视、睡觉。没有主动锻炼的意识和自觉性,身体状况的每况愈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虽然在当前,大部分幼儿园又能做到保障户外活动两小时,但是同时当前的幼儿晨间户外活动还存以下问题。
第一,教师对晨间户外活动的认识不足,意识淡薄。根据《指南》,几乎所有的幼儿园都将晨间户外活动提上了议事日程。但是,部分教师仅仅把晨间活动当做游戏活动的补充,认为玩游戏也算是活动了,而并不会专门去开展能够切实锻炼到幼儿身体的互动。另外,部分班级的晨间活动往往也是流于形式,为了应付检查,教师把幼儿集中到室外进行自由活动,保证了活动时间,却无法保障活动质量。
第二,为了防范可能的安全隐患,教师往往阻止幼儿参与和实践具有潜在危险性质的活动,而幼儿能够接触到的活动也一般是基本起不到太大的锻炼作用。很多晨间活动的内容是教师选定的,学生经过反复练习的,对于孩子来说已经厌倦了,没有什么吸引力的活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了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第三,形式主义较为严重。当前幼儿园中的很多晨间活动相对来说看似热闹,实际上效果不明显,且具有很强的随意性,没有起到实质的锻炼作用。
存在即合理,在当今社会,任何一项制度的出现都有其意义和必要性,经过大量的论证,我国出台了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指南》,特意提出“保障幼儿每天锻炼至少两小时”的标准要求,其良苦用心,作为幼儿,因为年幼,尚且不能体会,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是能够体谅的。鉴于此,我们一定要将“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坚持贯彻。
首先,保证时间。晨间户外活动的主要指的是在幼儿园的早晨8点到8点半之间所开展的所有的以发展幼儿体质为目标的户外体育锻炼活动。且这些体育锻炼活动必须是教师根据本班儿童的体质、年龄和个体差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出来的具有针对性、具体性、明确性。且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将儿童的锻炼内容分为自身能承受的部分和潜力部分。前者对于儿童来说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因此只能作为热身部分;而后者对于儿童来说则有应该是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需要儿童耗费一定的精力方能完成。总之,幼儿的晨间锻炼互动一定要被认真对待,且时间要求也要得到保障,进而保证幼儿晨间户外活动的有效性。
经过实践及论证,发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控实现最大限度地提高晨间户外活动的有效性。
第一,场地调控。幼儿园的晨间户外活动一定要考虑安全性、大小、项目的安排、休息区以及活动规则的制定等,从而使得晨间的户外场地真正成为幼儿的锻炼场。幼儿由于年幼,对外界安全的认知程度有限,因此无法准确判断场地的安全范围,活动的安全度等。幼儿进行晨间活动的场所一般要求是场地为软质,墙角不存在棱角,地面上最好不要有尖锐的凸出物等。另外,场地还得足够大,从而保障幼儿身体的伸展运动。另外,倘若场地较小,教师也可以从活动内容角度加以调整,甚至可以采取班级轮换制或者同一班级儿童轮换制。
第二,器材的调控。除了跑步、做操以外,几乎所有的幼儿晨间户外锻炼都离不开器材,而器材的种类、大小、安全度等都也会影响儿童晨间锻炼的效果。其实本人认为,适合于晨间锻炼的器材不需要太过于复杂或者沉重,也不需要有太专业的动作,只要幼儿能出汗能切实达到锻炼的效果就可以了。另外,器材的安全性也很重要,器材应该是牢固的,实用的,并可以自制或者购买,如沙包就是比较安全的器材,幼儿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购买,其相对柔软,没有太大的伤害性,还容易得到幼儿的兴趣,从中体验愉悦的感觉。
第三,标记的调控。合适的标记能起到监督幼儿晨间锻炼程度和水平的效果。幼儿园中的标记一般分为平面标记和立体标记。平面标记一般是粘贴或者绘画于地面、器材上,借助鲜艳的颜色、醒目的标记、大小的差异来提醒幼儿。而看图玩游戏,本身对于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是一種锻炼和挑战。而立体标记使用的随意性则比较大,它们也会占有一定的空间,因此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安全隐患。
第四,活动量的调控。晨间锻炼一定要活动量适中,活动量太小,起不到锻炼的作用,太大的话,又可能过度消耗幼儿的精力,使得幼儿在一定时间段内处于亢奋状态,影响幼儿的生物钟。另外,活动量的确定一定要结合儿童运动本身的特点、时间强度等,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适当地加一些音乐等,从而从感觉上降低和缓解幼儿锻炼互动后的紧张感和吃力感。
总之,幼儿的晨间活动一定要牢记活动的初衷和目的,即是为了在锻炼的前提下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从而使得幼儿建立正确健康意识和锻炼意识,为以后的人生奠定坚实的身体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雨晴.幼儿园晨间活动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4(27).
[2]郑美玲.有效开展幼儿园晨间互动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22).
[3]林群娣.浅谈幼儿晨间活动的开展[J].西江教育论坛,2001(2).
[4]卢乐珍.谈谈幼儿园的晨间活动——兼评四个市的中班晨间活动安排表[J].幼儿教育,19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