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中的守恒关系,是化学解题中一种常用的技巧,在各类试题中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也是学生面对的难点.特别是电荷守恒,学生知其概念而应用中常常想不到或无从下手,导致做题时耗时且常常出错.如果能够熟练地掌握电荷守恒关系,就会变成非常好用的“法宝”,活跃学生思维并缩短学生解题时间.本文针对“电荷守恒”法在高中化学各类题型中的各种应用,阐述几点总结与思考,以期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应用方法解决问题
每年高考,总有不少考生自估得分高于最后实际得分,由于选择题评分不会有出入,剩下就是非选择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计算题解答不规范导致失分.这里,我们不妨学学乡里婆婆卖鸡蛋的做法:就是“一把一把”数来,有条不紊交予买方,清楚明白不出错误,俗称“188”规则.物理计算题的解答,也有个“188” 规则. 一、1个答题模板 在过去高考试卷上,物理计算题解答有明确要求:“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
本题构思新颖,设计简洁,主要考查求多元函数最值的基本解决策略,常见解法是利用函数思想来变形与把握,其间运用到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一道入口较宽,方法多样,同时又能很好区分不同思维层次的好题目,下面从不同角度来剖析本题,供读后参考.
曲线图题的难点是如何把曲线图信息转换成文字信息.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能正确理解曲线图所表达的含义,而且能用生物学语言准确描述.要想突破这个难点,最关键的是理解曲线图的点和形.点就是图中的点——起点、转折点和终点;形就是曲线的变化趋势,乃至未来动态. 一、酶及其特性 在反应前后酶本身没有数量和化学性质上的改变,因而只要很少量的酶就可催化大量的物质发生反应,因而酶具有高效性.一种酶只能作用于一种或一类
热学虽不是物理学的主干知识,但多数省份作为高考的必考内容。有的是一个选项题,更多是一个选项题外还有一道简单的出现计算题;从2014年的各地热学试题看,重点考查以下三个方面. 1.考查分子动理论和固体与液体的性质 这类考题主要考查对布朗运动的理解以及固体与液体的性质,均以选项题形式出现,有的综合性较,常常涉及到多个知识点. 例1.(2014年高考新课标Ⅱ卷考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审题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解题的成败。近年来,各类高考试题迷惑性因素越来越多,若不认真审题,一解便错。因此,正确审题才能提高解题的正确率。本文以必修2《遗传与进化》高考生物中的易错题为例,进行正常解题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几种情况总结分析。 1、注意排除题目中的干扰因素 例1、一对夫妇为单眼皮,丈夫的父母均为双眼皮。这对夫妇经手术后均明显地变为双眼皮,则他们所生的孩子一定是 (
2015年上海高考数学题试图克服遇到题目就模式化的弊病,试题中既要求数学的双基运用能力又增强了一定的思维量.试图鼓励学生要有想法,要敢于尝试,可以说较之以往的考题有所创新和突破. 本文例举几道题,对考题进行一定的分析与理解. 一、关注分析与联想 题1 (理科卷第13题)已知函数f(x)=sinx.若存在x1,x2,…,xm满足0≤x1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通过“经历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从近三年新课标化学卷实验试题分析,不难发现试题对科学探究能力提出了较多要求。本文通过对2010年高考实验试题部分探究点的分析,从中找出一般规律: 一、以物质性质为探究点,考查实验现象描述、物质性质判
新课标下,以创新为背景来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集合虽然学起来很容易,但如果换换面孔,改改说法,学生有时却不知所措.本文主要针对这类问题进行剖析,希望对考生理解问题、解决创新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下面分类进行研究. 1.集合定义的创新 创新集合新定义问题是通过重新定义相应的集合,对集合的知识加以深入地创新,结合原有集合的相关知识和相应数学知识,来解决新定义的集合创新问题
1. 易错点辨析 (1)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以细胞作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不具细胞结构,无独立新陈代谢,只能过寄生生活,用普通培养基无法培养,只能用活细胞培养。如活鸡胚(培养禽流感病毒)、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等。 (2)19世纪建立的细胞学说论证了生物界的统一性(不是多样性)。 (3)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细胞中通常同时含有DNA与RNA,并且其遗传物质都是DNA。 (4)细胞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