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的学习,在充分理解拓展训练理念情况下,文章结合我国现行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和创新的发展方向:吸收西方政治学说中的合理成分形成符合普世价值的、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在知识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扩展教学目标;要完成教学程序的变革;要重新认识教师地位和作用;要进行教学条件的扩展;要促进教学评价手段的发展。
【关键词】拓展训练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创新发展
高校体育教学中以运动技能学习为主的传统体育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满足新一代大学生的需求,急需引进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使高校体育教学更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1.体育教育的价值观不明确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的目标深受政治形势的影响,教育本身固有的特点和规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纵观我国教育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上世纪50年代主要是照搬凯洛夫教育思想主导的“四段教学模式”,强调教学的系统性和学校课堂教育的功能;文革时期凯洛夫的教学法遭到批判,取代体育课程的是生产劳动和军事训练;文革后由于国家建设的需要,国家提出“增强体质”的口号。体育教育的价值观受政治影响严重,整个体育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违背了体育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
2.体育教学模式的功能单一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通过学习西方成功经验,经历了多次的变革,高校体育教学仍以传授体育基本知识和动作技能为主要目标,在体育教学中大学生的体育能力和个性发展方面未受到充分重视。大家片面地将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等同起来,多数人认为掌握知识就会具备能力。不可否认,一个人对知识的掌握有利于认知的发展,但是单纯的知识教学对学生情感意志和社会品格的培养无能为力,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所起到的作用更是微不足道。目前我国现行的体育教学模式对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培养方面仍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3.现行体育教学模式特征区分度不高
我国现行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在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的对应方面缺乏针对性,教学目标定位较高,不易达到。几乎所有的教学模式功能都很相似,呈现出教学模式虽有多种,但是特征区分度不高。教学模式与教学目标指向性不明确,主要因为体育理论和体育实践两部分从业人员对教学模式、教学目标的分析和理解层面不一致。不同的教学模式却产生了近乎全功能的同一个教学目标,现行的体育教学目标定位囊括了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情感、行为、个性等诸多方面的发展。
4.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模式重视理论性,忽视了操作性
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在理论上是进步的,我们在理论构建层面已经在讨论制定培养体育能力和发展学生个性兼顾的全新模式,理论上似乎是接近完善。但是,体育教师在操作的过程中有一定的随意性,过程的控制和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无法解决。教学模式的创新我们一直在提,但是理论的构想和设计在實践中实施是很困难的,这就形成了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一大难题,教学模式的创新重视理论性,忽视了操作性。
拓展训练活动中核心的两大理论
1.自由主义的价值观
拓展训练以体验式教学为特征,立足于个人的发展,重视个人的心理、认知、社会交往和意志等方面的培养,功效显著,也正契合了我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拓展训练活动中,强调开发自身潜力,克服心理惰性、磨炼意志,重视个人创造力的培养和团队意识的提高,有利于发展社会适应能力。拓展训练尊崇自由,鼓励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体现了古典自由主义,值得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发展和创新借鉴。
2.知识的建构主义理论
追溯拓展训练的历史,拓展训练摆脱了参与者自身工作性质和追逐功利性的弊端,通过参与拓展训练,开发和培养参与者的社会协作意识、激发个人潜能。拓展训练弱化了参与者自身工作中的常用技能,突破工作中的常规思维模式,使参与者获得与工作熟练程度无关的个人能力和创新的思维方式。通过让参与者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参与者运用已有的知识建构解决问题的程序,极大地促进了参与者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这促使我们必须重新对知识的概念进行认识。
拓展训练理念下高校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创新启示
1.吸收西方政治学说中的合理成分形成符合普世价值的、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可持续性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找到的符合自身发展的核心理念,并且得到了实践的证明。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也是吸收了西方政治学说中的合理成分,并且结合自身特点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具有普世价值的价值观。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为了人的发展,人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是为了人,总的来说,教育的发展是促进社会发展的要素。我国教育需要放开眼界,汲取西方政治智慧,不是照搬,而是结合民族传统文化,形成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观,也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发展的创新之路。
2.在知识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扩展教学目标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变化较大,教学目标的定位却始终追求功能全面,教学模式的变化与教学目标的针对性仍然不够清晰,最终造成了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和旧的模式在教学目标上没有产生相应的变化,这与我们教学模式设计之初的设想相去甚远。我们需要拓展训练中知识构建主义理论的指导,将体育教学模式设计得更有特征,能准确地对应一个教学目标,运用理论知识的重新认识来构建一个新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程序。充分运用知识构建主义理论指导体育教学模式设计,解决拓展体育教学目标的问题。
3.教学程序的变革
(1)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
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可以吸收拓展训练的理念,采用打破传统的班级制教学的方式,将不同年龄、不同专业、不同生活经历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开展小班制体育教学。让学生以学习团队的形式开展同一门课程的学习,从十几人到二十几人不等的规模,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的发展,允许学生设计自己的学习计划,让学生通过同一门课程的学习获得各自的体验成果。体育教学活动最终的目的是为学生培养认知能力、协作精神、意志力等个人能力,为其他课程的班级制学习奠定基础。 (2)教学策略的变革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再过多地进行方法性指导,不强调标准答案式学习,不过多地干预学生探索的过程,体育课堂中充分体现师生平等。大学体育教师只是体育课的组织者,融洽气氛的创造者,鼓励学生获得他们自己的情感体验和问题解决方式。
4.教师地位和作用的重新认识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是我们的传统教育中对教师的描述,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的发展、革新速度很快,在现代大学课程学习中已经不能完全适用。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和定位高校体育教师的作用,将课堂还给学生,体育教师是体育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不是学生学习活动认识、情感体验的控制者。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需要做好学生学习活动中情感体验的倾听者和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克服困难的指导者。
5.教学条件的扩展
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全盘否定,拓展训练活动与体育教学并不是完全一致的,由于教学目标的不同,注定两者有一定的区别。两者相结合才能更准确地完成教学目标,拓展训练完成的不是知识、技术的传授,而是认知、协作、意志力的能力塑造,大学体育教学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其中包含最基本的知识、技能的学习。大学体育教学模式可以创新为更加广泛的教学环境,校内和自然环境结合起来为体育教学创造更加有趣的场景;课程教学紧密结合生活,运用体育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体育学习的作用,通过体育学习条件的变化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
6.教学评价手段的变化
在拓展训练理念下,我们重新认识了学生、教师的地位,传统的教学目标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将会不适应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发展,需要重新认识教学评价体系。
(1)由横向评价向纵向评价发展
在拓展训练理念下,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是无意义的,高校大学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中需要建立纵向的评价体系。通过大学体育教学活动,学生的认知、情感体验是不同的,学生通过体育学习自身的能力提升是教育目的,根据学生学习前和学习后自身的变化进行对比评价更符合人本主义。
(2)由外在评价向自我评价发展
拓展训练理念下,教师不是学生学习评价的唯一,教师通过观察、技术水平等进行评价容易受主观影响,不客观的评价对于学生的创造力是一种束缚,被贴上“学困生”标签的学生容易丧失自信。
(3)由单一评价向综合评价发展
在拓展训练理念下,伴随全新的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要由单一评价向综合评价发展,新的评价体系要从重视学习结果评价向学习过程转移,例如:学习态度、心理成长、社会适应能力提升都应是新的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组成。
结束语
在拓展训练理念下,我国高校体育学习模式的设计要充分吸收西方政治学说中的合理成分,形成符合普世价值的、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在知识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扩展教学目标;要完成包含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等方面的教学程序的变革;要重新认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要进行教学条件的扩展;要促进教学评价手段的发展。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需要不断创新,紧随社会发展的脚步,在博采众长的同时仍需兼顾民族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魏国宏:《拓展训练理念下普通高校体育教學模式改革的应用》,《当代体育科技》2015年第5卷第30期,第148-149页。
[2]江红轲:《基于拓展训练理念,探讨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当代体育科技》2012年第2卷第3期,第4-5页。
[3]白海军:《拓展训练理念下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赤峰学院学报》2014年第29卷第4期,第116-117页。
[4]陈占通:《拓展训练理念视阈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2年第31卷第6期,第200-202页。
作者单位:安康学院体育学院陕西安康
【关键词】拓展训练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创新发展
高校体育教学中以运动技能学习为主的传统体育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满足新一代大学生的需求,急需引进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使高校体育教学更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1.体育教育的价值观不明确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的目标深受政治形势的影响,教育本身固有的特点和规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纵观我国教育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上世纪50年代主要是照搬凯洛夫教育思想主导的“四段教学模式”,强调教学的系统性和学校课堂教育的功能;文革时期凯洛夫的教学法遭到批判,取代体育课程的是生产劳动和军事训练;文革后由于国家建设的需要,国家提出“增强体质”的口号。体育教育的价值观受政治影响严重,整个体育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违背了体育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
2.体育教学模式的功能单一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通过学习西方成功经验,经历了多次的变革,高校体育教学仍以传授体育基本知识和动作技能为主要目标,在体育教学中大学生的体育能力和个性发展方面未受到充分重视。大家片面地将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等同起来,多数人认为掌握知识就会具备能力。不可否认,一个人对知识的掌握有利于认知的发展,但是单纯的知识教学对学生情感意志和社会品格的培养无能为力,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所起到的作用更是微不足道。目前我国现行的体育教学模式对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培养方面仍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3.现行体育教学模式特征区分度不高
我国现行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在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的对应方面缺乏针对性,教学目标定位较高,不易达到。几乎所有的教学模式功能都很相似,呈现出教学模式虽有多种,但是特征区分度不高。教学模式与教学目标指向性不明确,主要因为体育理论和体育实践两部分从业人员对教学模式、教学目标的分析和理解层面不一致。不同的教学模式却产生了近乎全功能的同一个教学目标,现行的体育教学目标定位囊括了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情感、行为、个性等诸多方面的发展。
4.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模式重视理论性,忽视了操作性
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在理论上是进步的,我们在理论构建层面已经在讨论制定培养体育能力和发展学生个性兼顾的全新模式,理论上似乎是接近完善。但是,体育教师在操作的过程中有一定的随意性,过程的控制和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无法解决。教学模式的创新我们一直在提,但是理论的构想和设计在實践中实施是很困难的,这就形成了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一大难题,教学模式的创新重视理论性,忽视了操作性。
拓展训练活动中核心的两大理论
1.自由主义的价值观
拓展训练以体验式教学为特征,立足于个人的发展,重视个人的心理、认知、社会交往和意志等方面的培养,功效显著,也正契合了我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拓展训练活动中,强调开发自身潜力,克服心理惰性、磨炼意志,重视个人创造力的培养和团队意识的提高,有利于发展社会适应能力。拓展训练尊崇自由,鼓励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体现了古典自由主义,值得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发展和创新借鉴。
2.知识的建构主义理论
追溯拓展训练的历史,拓展训练摆脱了参与者自身工作性质和追逐功利性的弊端,通过参与拓展训练,开发和培养参与者的社会协作意识、激发个人潜能。拓展训练弱化了参与者自身工作中的常用技能,突破工作中的常规思维模式,使参与者获得与工作熟练程度无关的个人能力和创新的思维方式。通过让参与者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参与者运用已有的知识建构解决问题的程序,极大地促进了参与者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这促使我们必须重新对知识的概念进行认识。
拓展训练理念下高校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创新启示
1.吸收西方政治学说中的合理成分形成符合普世价值的、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可持续性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找到的符合自身发展的核心理念,并且得到了实践的证明。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也是吸收了西方政治学说中的合理成分,并且结合自身特点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具有普世价值的价值观。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为了人的发展,人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是为了人,总的来说,教育的发展是促进社会发展的要素。我国教育需要放开眼界,汲取西方政治智慧,不是照搬,而是结合民族传统文化,形成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观,也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发展的创新之路。
2.在知识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扩展教学目标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变化较大,教学目标的定位却始终追求功能全面,教学模式的变化与教学目标的针对性仍然不够清晰,最终造成了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和旧的模式在教学目标上没有产生相应的变化,这与我们教学模式设计之初的设想相去甚远。我们需要拓展训练中知识构建主义理论的指导,将体育教学模式设计得更有特征,能准确地对应一个教学目标,运用理论知识的重新认识来构建一个新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程序。充分运用知识构建主义理论指导体育教学模式设计,解决拓展体育教学目标的问题。
3.教学程序的变革
(1)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
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可以吸收拓展训练的理念,采用打破传统的班级制教学的方式,将不同年龄、不同专业、不同生活经历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开展小班制体育教学。让学生以学习团队的形式开展同一门课程的学习,从十几人到二十几人不等的规模,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的发展,允许学生设计自己的学习计划,让学生通过同一门课程的学习获得各自的体验成果。体育教学活动最终的目的是为学生培养认知能力、协作精神、意志力等个人能力,为其他课程的班级制学习奠定基础。 (2)教学策略的变革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再过多地进行方法性指导,不强调标准答案式学习,不过多地干预学生探索的过程,体育课堂中充分体现师生平等。大学体育教师只是体育课的组织者,融洽气氛的创造者,鼓励学生获得他们自己的情感体验和问题解决方式。
4.教师地位和作用的重新认识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是我们的传统教育中对教师的描述,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的发展、革新速度很快,在现代大学课程学习中已经不能完全适用。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和定位高校体育教师的作用,将课堂还给学生,体育教师是体育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不是学生学习活动认识、情感体验的控制者。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需要做好学生学习活动中情感体验的倾听者和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克服困难的指导者。
5.教学条件的扩展
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全盘否定,拓展训练活动与体育教学并不是完全一致的,由于教学目标的不同,注定两者有一定的区别。两者相结合才能更准确地完成教学目标,拓展训练完成的不是知识、技术的传授,而是认知、协作、意志力的能力塑造,大学体育教学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其中包含最基本的知识、技能的学习。大学体育教学模式可以创新为更加广泛的教学环境,校内和自然环境结合起来为体育教学创造更加有趣的场景;课程教学紧密结合生活,运用体育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体育学习的作用,通过体育学习条件的变化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
6.教学评价手段的变化
在拓展训练理念下,我们重新认识了学生、教师的地位,传统的教学目标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将会不适应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发展,需要重新认识教学评价体系。
(1)由横向评价向纵向评价发展
在拓展训练理念下,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是无意义的,高校大学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中需要建立纵向的评价体系。通过大学体育教学活动,学生的认知、情感体验是不同的,学生通过体育学习自身的能力提升是教育目的,根据学生学习前和学习后自身的变化进行对比评价更符合人本主义。
(2)由外在评价向自我评价发展
拓展训练理念下,教师不是学生学习评价的唯一,教师通过观察、技术水平等进行评价容易受主观影响,不客观的评价对于学生的创造力是一种束缚,被贴上“学困生”标签的学生容易丧失自信。
(3)由单一评价向综合评价发展
在拓展训练理念下,伴随全新的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要由单一评价向综合评价发展,新的评价体系要从重视学习结果评价向学习过程转移,例如:学习态度、心理成长、社会适应能力提升都应是新的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组成。
结束语
在拓展训练理念下,我国高校体育学习模式的设计要充分吸收西方政治学说中的合理成分,形成符合普世价值的、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在知识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扩展教学目标;要完成包含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等方面的教学程序的变革;要重新认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要进行教学条件的扩展;要促进教学评价手段的发展。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需要不断创新,紧随社会发展的脚步,在博采众长的同时仍需兼顾民族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魏国宏:《拓展训练理念下普通高校体育教學模式改革的应用》,《当代体育科技》2015年第5卷第30期,第148-149页。
[2]江红轲:《基于拓展训练理念,探讨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当代体育科技》2012年第2卷第3期,第4-5页。
[3]白海军:《拓展训练理念下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赤峰学院学报》2014年第29卷第4期,第116-117页。
[4]陈占通:《拓展训练理念视阈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2年第31卷第6期,第200-202页。
作者单位:安康学院体育学院陕西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