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新时期民族文化工作开展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旨在进一步促进我国民族和乡村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使各个民族都能够分享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成果。
关键词:民族文化;问题分析;对策探讨
1 开展民族文化振兴的必要性
1.1 开展民族文化振兴,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华文化从本质意义上讲是离不开乡土文化的,可以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根源在乡村,乡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底,是坚定新生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民族文化,简单说就是我们常说的“乡情、乡景、乡土、乡邻、乡音”等等,不忘家乡情怀,传承家乡文化,这也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一种方式。开展民族文化工作,就是要把埋藏在民族本身的特色文化重新挖掘出来,以此来契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愿望和梦想。
1.2 开展民族文化振兴,有利于传承“文以载道”的文教传统
开展民族文化工作,正是从最本质的乡土文化开始,将这些传统文化延续下去。民族文化振兴,既是顺应亿万农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是中国梦的初心所系、使命所在。我们应立足于民族文化传统的视角,探索具有中国乡村特色、乡村风格和属性的文化发展路径,使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成为支撑乡村经济发展的持续动能,使民族文化振兴成为实现乡风文明的重要支撑。
2 当前民族文化建设中的阻力
2.1 城乡发展不均衡导致文化的脱节。
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但却将城乡发展的差距日渐拉大,城市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乡村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同时也导致城乡文化发展脱节,民族文化发展相对滞后。一方面民族文化的基础环境较差,公共文化资源相比城市非常匮乏,公共文化场所设施老旧,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民族文化的投入不足,受经济环境影响,农民更关注的是如何解决生活条件的问题,无论从外部还是农民本身,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微乎其微。
2.2 居民认识不足导致文化追求不高
我国乡村环境使农民在思想观念上还相对比较封闭和保守,只要能解决温饱,便能满足现状,目光没有向外拓展,对子女的教育业没有长遠打算,习惯了安逸的小日子。这导致部分农民对教育、文化、学习等精神层次的追求不高,甚至缺乏开拓精神和竞争意识,没有在文化方面形成危机感,更没有为振兴家乡提升文化水平的愿望和追求。因此,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提升农民振兴文化的发展意识,从自身学习做起,从教育孩子成长成才做起已迫在眉睫。
2.3 信息快速交换导致民族文化被淡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以及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乡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日益显著,一大批乡村的青壮年逐渐走出世代居住的乡村,留守的多是老弱妇幼,“空心村”现象增加,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成为农村人口的代表,民族文化传承的主力逐渐消失,民族文化发展处在断裂的边缘。另外,农村人口的年龄构成、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远不能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要,而随着信息交换速度的加快,城市的一些奢靡之风和享乐之风逐渐飘向乡村,如歌舞厅、网吧、街头小吃等,掩盖了原有的本土文化,乡村的传统文化得不到继承和发扬,在时间的推移中逐渐被淡化。
3 开展民族文化振兴的路径
3.1 转变思想观念,提升文化意识
振兴民族文化,是让中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必要途径。要不断引导广大农民,树立文化兴村、文化兴国的发展理念,将民族文化就是民族文化的理念根植于心,引导农民转变思想,充分认识到振兴民族文化从宏观意义上是为了振兴民族,从微观意义上是为了通过优秀的文化教育使子女成长成才,从而实现全民观念的转变,共同推动民族文化振兴发展。
3.2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
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珍贵资源,而民族文化是反应农民艰苦创业、自强奋斗的传统文化,能够展现出中华民族的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保护民族文化的珍贵遗产,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我国农民勤劳节俭、自强不息的崇高美德。只有尊重民风民俗,乡风文明才能真正的接地气;只有契合现代文化精神,乡风文明才能促进发展。建设生态宜居的乡村生产生活空间,不仅需要建设利于生态循环、生态保护和生态友好型的产业体系,还需要尊重乡村的文化传统和地域特色。
3.3 创新多元思维,构建文化体系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新时代,开展民族文化振兴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方式方法,更需要站在科技发展和网络发达的视角,创新多元化思维,构建新型民族文化体系。一方面要加大对民族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民族文化服务网络设施,为乡村居民提供互联网交互平台,便于文化资源的共享与传播。另一方面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的建设,对现有的村民活动室、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文化资源进行科学整合,为农民搭建文化和娱乐活动平台,例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拉齐城乡公共文化的距离,实现民族文化服务体系的快速发展。
3.4 保护生态环境,振兴生态文化
我们要用“乡愁”表述民族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价值,既要留住青山绿水,又要传承传统文化,保护乡村风貌,传承乡村生态,留住乡村记忆,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引导传统乡土文化向现代文明转变。生态文明是民族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一项内容,反映的不只是山清水秀的美景,更是生态环境的质朴文化,能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和美妙的享受。因此,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大力倡导绿色生产,推行无公害农业,合理地开发和利用生态资源,打造宜居宜业的乡村居住环境。
4 结语
总之,民族文化振兴代表着56个民族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突破和发展,要牢牢把握民族文化建设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升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和生产能力,培养新时代知识型和技能型的农民队伍。在开展民族文化的振兴过程中,要始终秉承传承文化的宗旨,多角度加强文化治理,为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文化支撑,推进新型民族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彦增.弘扬民族文化瑰宝,彰显民族文化自信——浅谈西双版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J].民族音乐,2018,No.267(03):58-59.
[2]阿依古丽·阿布都热西提.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中的民族文化融合探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8,v.39;No.209(07):10-13.
关键词:民族文化;问题分析;对策探讨
1 开展民族文化振兴的必要性
1.1 开展民族文化振兴,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华文化从本质意义上讲是离不开乡土文化的,可以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根源在乡村,乡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底,是坚定新生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民族文化,简单说就是我们常说的“乡情、乡景、乡土、乡邻、乡音”等等,不忘家乡情怀,传承家乡文化,这也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一种方式。开展民族文化工作,就是要把埋藏在民族本身的特色文化重新挖掘出来,以此来契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愿望和梦想。
1.2 开展民族文化振兴,有利于传承“文以载道”的文教传统
开展民族文化工作,正是从最本质的乡土文化开始,将这些传统文化延续下去。民族文化振兴,既是顺应亿万农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是中国梦的初心所系、使命所在。我们应立足于民族文化传统的视角,探索具有中国乡村特色、乡村风格和属性的文化发展路径,使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成为支撑乡村经济发展的持续动能,使民族文化振兴成为实现乡风文明的重要支撑。
2 当前民族文化建设中的阻力
2.1 城乡发展不均衡导致文化的脱节。
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但却将城乡发展的差距日渐拉大,城市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乡村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同时也导致城乡文化发展脱节,民族文化发展相对滞后。一方面民族文化的基础环境较差,公共文化资源相比城市非常匮乏,公共文化场所设施老旧,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民族文化的投入不足,受经济环境影响,农民更关注的是如何解决生活条件的问题,无论从外部还是农民本身,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微乎其微。
2.2 居民认识不足导致文化追求不高
我国乡村环境使农民在思想观念上还相对比较封闭和保守,只要能解决温饱,便能满足现状,目光没有向外拓展,对子女的教育业没有长遠打算,习惯了安逸的小日子。这导致部分农民对教育、文化、学习等精神层次的追求不高,甚至缺乏开拓精神和竞争意识,没有在文化方面形成危机感,更没有为振兴家乡提升文化水平的愿望和追求。因此,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提升农民振兴文化的发展意识,从自身学习做起,从教育孩子成长成才做起已迫在眉睫。
2.3 信息快速交换导致民族文化被淡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以及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乡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日益显著,一大批乡村的青壮年逐渐走出世代居住的乡村,留守的多是老弱妇幼,“空心村”现象增加,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成为农村人口的代表,民族文化传承的主力逐渐消失,民族文化发展处在断裂的边缘。另外,农村人口的年龄构成、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远不能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要,而随着信息交换速度的加快,城市的一些奢靡之风和享乐之风逐渐飘向乡村,如歌舞厅、网吧、街头小吃等,掩盖了原有的本土文化,乡村的传统文化得不到继承和发扬,在时间的推移中逐渐被淡化。
3 开展民族文化振兴的路径
3.1 转变思想观念,提升文化意识
振兴民族文化,是让中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必要途径。要不断引导广大农民,树立文化兴村、文化兴国的发展理念,将民族文化就是民族文化的理念根植于心,引导农民转变思想,充分认识到振兴民族文化从宏观意义上是为了振兴民族,从微观意义上是为了通过优秀的文化教育使子女成长成才,从而实现全民观念的转变,共同推动民族文化振兴发展。
3.2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
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珍贵资源,而民族文化是反应农民艰苦创业、自强奋斗的传统文化,能够展现出中华民族的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保护民族文化的珍贵遗产,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我国农民勤劳节俭、自强不息的崇高美德。只有尊重民风民俗,乡风文明才能真正的接地气;只有契合现代文化精神,乡风文明才能促进发展。建设生态宜居的乡村生产生活空间,不仅需要建设利于生态循环、生态保护和生态友好型的产业体系,还需要尊重乡村的文化传统和地域特色。
3.3 创新多元思维,构建文化体系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新时代,开展民族文化振兴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方式方法,更需要站在科技发展和网络发达的视角,创新多元化思维,构建新型民族文化体系。一方面要加大对民族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民族文化服务网络设施,为乡村居民提供互联网交互平台,便于文化资源的共享与传播。另一方面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的建设,对现有的村民活动室、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文化资源进行科学整合,为农民搭建文化和娱乐活动平台,例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拉齐城乡公共文化的距离,实现民族文化服务体系的快速发展。
3.4 保护生态环境,振兴生态文化
我们要用“乡愁”表述民族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价值,既要留住青山绿水,又要传承传统文化,保护乡村风貌,传承乡村生态,留住乡村记忆,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引导传统乡土文化向现代文明转变。生态文明是民族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一项内容,反映的不只是山清水秀的美景,更是生态环境的质朴文化,能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和美妙的享受。因此,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大力倡导绿色生产,推行无公害农业,合理地开发和利用生态资源,打造宜居宜业的乡村居住环境。
4 结语
总之,民族文化振兴代表着56个民族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突破和发展,要牢牢把握民族文化建设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升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和生产能力,培养新时代知识型和技能型的农民队伍。在开展民族文化的振兴过程中,要始终秉承传承文化的宗旨,多角度加强文化治理,为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文化支撑,推进新型民族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彦增.弘扬民族文化瑰宝,彰显民族文化自信——浅谈西双版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J].民族音乐,2018,No.267(03):58-59.
[2]阿依古丽·阿布都热西提.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中的民族文化融合探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8,v.39;No.209(07):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