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呦鹿鸣养生谷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hellan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安之处即是家?
  地理意义上的家,父亲回去的是越来越少了,早些年他不仅爱回,回去还总要住上一两个晚上,虽然随着学校撤离、青壮年外出打工,村子里日渐萧条,但白天和那些手拄拐杖的老者在村口的老槐樹下唠唠旧事,傍晚端一碗绿豆稀饭坐在院子里的葡萄架下看看星星,也还是蛮惬意的。可是随着一条高速公路要穿村而过的消息不胫而走,像是给静谧的山村撒下一把充满诱惑的金币,道德的藩篱被贪婪的欲念瞬间撕扯得百孔千疮。先是线路规划所经之地村与村之间的地界之争,马上就演变为村与村之间的集体矛盾;后是用地赔偿款到村之后的户与户之争,呼啦啦就站成了堡垒分明的家族阵营;接着又是面对施工车辆挥舞的镢头、铁锨和拐棍……村子仿佛被撕裂了,淳厚、善良、本分等等,像农田里碧绿的禾苗一样似乎都被那滚滚黄尘遮蔽了。父亲说,村不像村了。生身热土,纯朴温馨不再,心中的悲凉难免。

那个想离开时离不开,想回去时却又回不去的村庄,只能到记忆深处去寻找了。听着父亲均匀的鼾声,我迎着时断时续的蛙鸣轻轻走了出去,黝黑的树林中不知名的鸟儿遥相呼应,呼唤出了一个敞亮宁静的夜晚,两边起伏的山线像蜿蜒的河岸,湛蓝的天空便是那澄澈的河流,繁星如渔家灯火闪闪烁烁,北斗星灯塔一般气定神闲。行走在灯影婆娑的步道间,真有一种天地相通、天人合一的感觉,真想就那么一直漫无目的地走下去。
  第二天早晨一觉醒来,窗户已经发亮, 还怕打搅了父亲,没想到转身一看,老人家已经倚在床头上喝茶了。他说,你想转你去,我一会儿就在门前走走。
  轩辕养生谷的空气美得简直无法言表,呼吸这山间的空气如同欣赏一场恢宏无比的交响乐,不由你心不醉。松脂沉郁的香味好像大提琴,给人一种故乡般宽厚的抚慰,椴树花的清香好像一支长笛唤醒了许多沉睡的记忆,甘草、柴胡、茜草一路摇曳着自己的音符。越往深处走,山越静, 啁啾的鸟鸣和高高低低的流水又将那交响引入一个个新的乐章……
  转过一个弯是一处不小的水面,我莽撞的脚步惊动了两只饮水的羊鹿。它们一大一小,分明是母子,奋力地往对岸的石阶上跑去,那母亲本可以跑快到前面去的,但它没有,它让幼小的孩子始终跑在前面并不时地用嘴巴给它借力。那只小羊鹿实在是太稚嫩了,好像是第一次跟随母亲下山,受到惊吓的它一边蹄膝并用奋力攀爬,一边发出“呦呦”的惊叫。而那母鹿,一边用嘴巴拱着小鹿,一边还不时警觉地朝我这边瞭望,嘴里发出“喔喔”的声音,宽厚,温暖,似乎是在给小鹿壮胆:不怕,有妈。等上到一定的高度似乎觉着隔着一个水面, 我这个不速之客不会给它们造成什么威胁的时候,它们母子便一上一下站在那里,依偎在一起,朝晖中耳尖上的绒毛金丝一般发亮,在急促的喘息中微微颤抖,明亮的眸子隔水怯怯地望了过来。我的心底不由得涌起一股热浪,仿佛心里有一种东西瞬间得到了释放和救赎。母亲离开我们整整七年了,人生路上我们母子有过多少次这样摸爬滚打、生死相依的场面啊!老人在世时,我们似乎觉得自己尽力了,一切都做得够好了;可是当老人离开了,再也见不到说不上话的时候,那思念日日夜夜抽丝剥茧般成了一种痛彻心骨的反思,才知道许多事情我们本可以做得更好。这无处弥补的心缺时不时会被莫名地撕扯,我不知道该拿什么当祭品给梦中的母亲……
  手机响了,父亲问,走到哪里了,该吃早饭了。

父亲早年给我们的感觉就一个字“怕”,不苟言笑,从来都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也从没听过他对任何一个子女的 夸赞,加之常年在外工作,和子女的交流全 靠母亲完成。母亲走后,父亲的性格开始变化,首先是在门前母亲迎来送往的栏杆旁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你这一个礼拜天是四点钟过去的,下一个礼拜天再这个时候 去,他即便是不在那里站着,那防盗门却是 早已为你打开了一条缝隙。平日里嘘寒问暖、叫吃叫喝的电话也多了,深藏在心中的 父爱在徐徐释放。这本来是值得高兴的, 但望着父亲的笑脸,心中却常常有一种莫名的柔柔的痛,虽然说衰老并不是哪一个人的过错,可谁能说这笑容的背后没有希冀对自己衰老的理解的一缕情愫呢?多想再听听父亲的教诲、听听那恨铁不成钢的训斥啊,可是再也找不回他性格中那下苦不受气的硬朗和不吐不快的率真。

孝,其实是一种救赎,是救赎自己灵魂的安宁。即使至亲之间,许多东西不是单靠血缘亲情就能顺理成章地得到的,而必须经过心灵的对话和灵魂的贴近,必须亲历经验后方能得到,方能产生。谁人的衰老不是一步三叹地在“断肠声里唱阳关”?四十岁对六十岁的理解是一种心情,六十岁对八十岁的理解又会是另一种心境。当我们在养儿育孙中被他们的饥寒冷暖、啼笑蹒跚纠结得心慌气短的时候,才知道我们对父母的回报有多少分量;当我们为儿孙新发出的一笑一颦一语心旌摇曳的时候,才知道我们跟随在父母身前身后的时候,心情的差别有多少。孝,有多么羞于言表。

我们在失去母爱的岁月中反思过往的遗憾,在拥有父爱的时光里以尽量让他生活得舒心而拯救自己的灵魂,虽然这拯救有求得自己心安的自私成分,但是从家乡的蟒头山、邻近的司马坡到遥远的紫金山, 望着父亲以岁月达成和谐的脚步攀登着属于自己的高度,我们兄弟姊妹的心里总还是暖暖的。尽管父亲的笑容在他的理想之地绽放时,我们看着他身边的空缺仍然会暗自伤神,但那只是一种天命难违的惋惜, 心中所有的脆弱会随风散去。虽然我们兄妹都是花甲之人,但有父亲的脚步在前,我们何敢言老,甚至迟迟不愿意让父亲看到两鬓的白发。

我回到父亲身边,对站在晨光的父亲说:“走,咱吃饭去。”
  责任编辑:秀 丽美术插图:段 明

其他文献
晚上散步,经过一条河流。  河不宽阔,潺潺流水的那种。两岸垂柳蓬勃,树荫硕大。在“呱唧、呱唧”的蛙鸣声里,夹杂着一两声悠扬的虫鸣。  忽然,就像是演唱会的过门曲一样,一阵清脆的声音从树冠上传出来,先是一只蝉,然后是两只、三只……越来越多的蝉加入进来,好像是从笛声,变成了二胡、大小提琴,然后就是合奏了,任是不管不顾的, 就那样弥漫开了。  那蝉声,一会儿婉转低扬,一会儿高亢激越,一会儿如“大珠小珠落
期刊
我七岁那年秋天,母亲对父亲说,她想把外婆接到家里来住,外婆一个人在家没什么事,也够孤独的,请她过来可以照看我们姐弟四个,父亲满口答应了。我听见母亲说要去接外婆来家住,可高兴了,我和姐都闹着要母亲快点儿去接外婆过来。  父亲在村里当支书,母亲当妇女主任, 他们整天在村里忙,我们姐弟四人在家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衣服脏了也没人洗,家里一团糟,家里太需要一个能照顾我们的人了。  瓜子洲离排村有 40多里路
期刊
一缕天光,悄悄劃破黎明前的寂静,让我看清了小雨滴可人的模样。  雨滴之外的静,让我想了很多,也走了很远。从前的惆怅寂寥,似狂风暴雨般躁动,让我时刻不能安宁,望不到远方的美好。眼前的平凡淡泊,如晨曦中的雨滴,缓慢而悠闲,于茫茫然中,有几分安逸和淡雅。这样的安逸,于我是好的,我享受这片刻安宁的妙处。  身体不敢翻动,但心可以自由行走。从遥远走到眼前,再从眼前回到遥远。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心的洗涤和净
期刊
母亲托快递寄来一包父亲掏的冬笋。我是知道冬笋的金贵的。冬天里,整个毛竹山都还在一片沉寂当中,只有那地底下的竹鞭,偶或有芽苞萌发。有些新鞭, 往往要等到开春或清明节前后,才萌芽破土,是为春笋。如何提前一季去发现芽苞们在泥土下的踪迹,那需要有经验的火眼金睛,根据竹林的生长情况,推测出竹鞭的走向,甚至还要熟悉往年老鞭的长苞趋势, 估计可能出现冬笋的地方,然后找寻破土前的种种细微迹象,用小锄在疑似点的四周
期刊
2019 年 7 月 20 日,我跟随大学生义务支教团队——守望者,来到了新疆伊犁奎屯的一个小学。  我们所在的奎管处小学,是守望者的公益支教点之一,现在,学生们已经放假了,我们所教授的孩子是以夏令营的方式报名来的,这期一共 56 个孩子,除了一个维吾尔族女孩儿,其他都是汉族。奎管处小学还保留之前建设兵团的建制,属建设兵团七师131 团。  高大气派的青砖红墙建筑楼,方方正正地围成正方形,中央有一
期刊
蒸阴米  毋庸置疑,母亲的蒸阴米是一道绝活儿——不软不硬,不黏不散。更妙的是,她能变着法子把阴米染一把红,再染一把蓝,点缀在阴米之中晒干。白花花的阴米中,有红衬蓝,有蓝托红,养身养眼养心,情不自禁地唾液生津了。  在老家,蒸阴米是要请客的。但我们家蒸阴米,客人不请自来。为啥哩?因为母亲蒸阴米从不用格子,她老人家用的是比格子大N倍的蒸子。清一色的泡桐树板子紧箍,阴米蒸熟之后会散发一种特别的原木香,沁
期刊
岳母一向身体健康,退休二十多年一直承担起买菜、烧饭、洗碗、干家务的重任, 平时很少吃药,更不用说上医院。但 2013年12月7日清早,打破了家庭的平静,那时做早餐的岳母身子突然一斜,被岳父及时发现并扶住,才避免摔倒……  救护车一路长鸣,快速送往医院重症室,紧急抢救了 3小时才脱离危险。当她睁开眼看到亲人时说:“没事,你们回吧!”没成想,她坚强地不让人扶,竟然独自下床活动,半小时不到又昏过去了,再
期刊
江南的秋,金风飒飒。我和女儿漫步在苏州狮子林。在我身边,女儿总是天真烂漫的模样,好像回到小时候,仰面望着蓝蓝的天空:一片树叶打着旋儿,从高高的树枝上飘下,好像舍不得离开树枝,非常努力地在空中徘徊。  女儿伸出手去,接住那片刚脱离树枝的叶子,轻轻地托着,托着,久久凝视—— 失去水分的叶子,已变成苍老的黄色,有点儿干硬,也很粗糙。  女儿抬头仰望树梢,她望得那么认真, 久久地望着,眼里凝着深情,好像代
期刊
我家门口,种了两棵桂花树。往年,中秋节前后,桂花树就开满了米粒般细碎的黄色小花,但今年有些反常,眼看到了农历八月底,桂花树还是像往常一样,只看到绿叶,而没闻到花香,这事,让我惊诧莫名。重阳过后的一日傍晚,看到树枝上冒着一个个小白点,春芳问我,是不是桂花树要开花了呀?我仔细观察过后,觉得这种可能性比较大。一周后的一天上午,刚出门,春芳兴奋地告诉我,桂花树开花了。我抬头一看,真的,桂花树上不知啥时结满
期刊
秋风渐硬,朋友从老家捎来了花豆,我迫不及待地做了一盘。嚼在嘴里,思绪竟然荡回到遥远的家乡。  花豆,也叫肾豆, 因其形状如人体肾脏、全身布满红色经络花纹而得名。古时为朝廷贡品, 因此又叫圣豆、皇帝豆。  早年,家乡贫瘠的土地上除了种些土豆、玉米外,剩下的便是花豆了。  花豆是喜阴植物,阳光不宜过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的家乡天气刚好适合种植花豆。  花豆个儿不大,呈椭圆形颗粒,一半水红,一半露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