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在课前结合教材、学情和现实条件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材料至关重要。如何精选学习材料,使其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能发挥更大的效益呢?王远瑾老师在《有趣的平衡》一课,经历了学习材料选择的纠结与释然。观课后,感触颇深。
情境要熟悉,产生探究的共鸣。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索的过程,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在知识获取的过程中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必须要有熟悉有趣的学习素材作为媒介。
《有趣的平衡》一课的导入,王老师曾想以素材的新、奇来抓住学生和听课老师的心,创设“断裂桥上高高悬挂的一辆车”、“阿迪力走钢丝”等情境,但这些素材学生理解起来较难,于是选择了孩子们小时候经常玩的跷跷板。
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地与王老师交流起有关跷跷板平衡的问题,不知不觉中,他们不仅凭借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明白了影响平衡的两个重要因素——物体的质量和到支点的距离,而且还渐渐进入了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愤悱状态——“那么平衡与两边物体的质量及其到支点的距离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工具要精准,确保体验的真实。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要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和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动手操作。首先,得为学生选择精准合适的操作工具,否则学生难以获得真实的活动体验,不能达到教学目标。
《有趣的平衡》一课,主要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索发现左边的刻度数×塑料板的数量=右边的刻度数×塑料板的数量,初步感受杠杆原理。试讲时,王老師先让各小组的学生自制杠杆尺再操作探究,却总是出意外:实验用具的粗糙和局限性,不是造成个别学生的操作代替了全体学生的体验,就是出现似是而非的操作结果(好像平衡又好像不平衡),致使教师指令性的操作代替了学生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操作探究未能落到实处。为此,王老师重新购买精准的杠杆尺,引导学生自制精准的实验用具,确保了学生操作体验的真实性,为进一步探索平衡的规律提供了有利条件。
要求要明确,促进知识的构建。虽然新课程强调了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倡导了先试后讲的教学实践,但若没有教师的有效引领,学生的自主学习便会失去方向。因此,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前,教师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探究要求,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做”、“做什么”、“怎样做”。王老师依次出示了三个要求:
(1)“请各小组分别在左右两边的一个刻度数上挂塑料板,快速地设计一个平衡。”
(2)“请各小组在左右两边不同的刻度数上挂上不同数量的塑料板,使杠杆尺平衡,多实验几次,并把实验的情况和发现的结果填写在作业纸上。”
(3)“请每个小组的同学再用杠杆尺验证一下,在验证的过程中,看看左边的刻度数和所挂塑料板的数量是怎样变化的?说明了什么?”
明确的要求不仅避免了以往试讲中学生盲目地在多个刻度数上挂塑料板,偏离探究主题的现象,而且切实地帮助了学生在实验、观察、合作、讨论、交流中逐步完善发现的数学规律。
应用要广泛,提升学习的价值。数学家弗赖登塔尔在他的《作为教育任务的教学》中说:“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应用于现实”。教师应及时提供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机会,让学生在应用中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的魅力。
《有趣的平衡》是一节综合应用课,王老师从应用的角度出发,设计了菜市场买菜的情境:
(1)这位阿姨正在给叔叔称菜,她称准了吗?
(2)是称少了还是称多了?应该怎么办?
(3)如果提纽到秤钩处的长度为10厘米,到秤末端的长度是80厘米,秤砣重2千克,那么提着这个提纽,这杆秤最多可称多重的物体?
充满生活味、数学味的素材凸显了杠杆原理应用的广泛性,体现了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价值。
责任编辑 林云志
情境要熟悉,产生探究的共鸣。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索的过程,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在知识获取的过程中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必须要有熟悉有趣的学习素材作为媒介。
《有趣的平衡》一课的导入,王老师曾想以素材的新、奇来抓住学生和听课老师的心,创设“断裂桥上高高悬挂的一辆车”、“阿迪力走钢丝”等情境,但这些素材学生理解起来较难,于是选择了孩子们小时候经常玩的跷跷板。
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地与王老师交流起有关跷跷板平衡的问题,不知不觉中,他们不仅凭借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明白了影响平衡的两个重要因素——物体的质量和到支点的距离,而且还渐渐进入了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愤悱状态——“那么平衡与两边物体的质量及其到支点的距离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工具要精准,确保体验的真实。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要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和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动手操作。首先,得为学生选择精准合适的操作工具,否则学生难以获得真实的活动体验,不能达到教学目标。
《有趣的平衡》一课,主要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索发现左边的刻度数×塑料板的数量=右边的刻度数×塑料板的数量,初步感受杠杆原理。试讲时,王老師先让各小组的学生自制杠杆尺再操作探究,却总是出意外:实验用具的粗糙和局限性,不是造成个别学生的操作代替了全体学生的体验,就是出现似是而非的操作结果(好像平衡又好像不平衡),致使教师指令性的操作代替了学生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操作探究未能落到实处。为此,王老师重新购买精准的杠杆尺,引导学生自制精准的实验用具,确保了学生操作体验的真实性,为进一步探索平衡的规律提供了有利条件。
要求要明确,促进知识的构建。虽然新课程强调了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倡导了先试后讲的教学实践,但若没有教师的有效引领,学生的自主学习便会失去方向。因此,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前,教师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探究要求,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做”、“做什么”、“怎样做”。王老师依次出示了三个要求:
(1)“请各小组分别在左右两边的一个刻度数上挂塑料板,快速地设计一个平衡。”
(2)“请各小组在左右两边不同的刻度数上挂上不同数量的塑料板,使杠杆尺平衡,多实验几次,并把实验的情况和发现的结果填写在作业纸上。”
(3)“请每个小组的同学再用杠杆尺验证一下,在验证的过程中,看看左边的刻度数和所挂塑料板的数量是怎样变化的?说明了什么?”
明确的要求不仅避免了以往试讲中学生盲目地在多个刻度数上挂塑料板,偏离探究主题的现象,而且切实地帮助了学生在实验、观察、合作、讨论、交流中逐步完善发现的数学规律。
应用要广泛,提升学习的价值。数学家弗赖登塔尔在他的《作为教育任务的教学》中说:“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应用于现实”。教师应及时提供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机会,让学生在应用中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的魅力。
《有趣的平衡》是一节综合应用课,王老师从应用的角度出发,设计了菜市场买菜的情境:
(1)这位阿姨正在给叔叔称菜,她称准了吗?
(2)是称少了还是称多了?应该怎么办?
(3)如果提纽到秤钩处的长度为10厘米,到秤末端的长度是80厘米,秤砣重2千克,那么提着这个提纽,这杆秤最多可称多重的物体?
充满生活味、数学味的素材凸显了杠杆原理应用的广泛性,体现了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价值。
责任编辑 林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