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趣与规范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gidtfdx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说从教只有短短的三年时间,但我始终记得语文教学必须从语文学习规律入手,让教师回归到真实的教学状态,让孩子感受真实的语文学习状态。其实,语文就是语文,不需要过多花哨的环节去填充。这对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也同样适用。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需要真正落实识字、写字的教学目标,从低年级段开始,渐渐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体。他们应该学会读书、思考、生生交流与师生交流。让语文的营养如随风潜入的春夜细雨,让孩子们在语文的土壤里茁壮成长。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简洁是智慧的灵魂。”一节课只有短短40分钟,我们能够教授给孩子们的知识实在有限。对于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就低年级段的教学来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识字、写字的课堂教学活动做好、做到位,让学生学得深刻、学得扎实、学得快乐,激发孩子们喜欢课堂、热爱语文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我想,这一学段的教学目标是在孩子们喜欢学习汉字,而这只有在主动识字的愿望基础之上才能得以实现。在低年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激趣引导显得比较重要和关键。我们需要做的是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而非传统课堂上的“我说你听”、“我问你答”,只在乎知识的“满堂灌”。古语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是相同的道理。
  就识字课来说,或许很多教师认为识字课内容简单枯燥,上不出多少新意来。可是那一次的听课却让我对识字课有了新的解读、新的体悟。在《识字6》一课中,陆老师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让学生自由朗读之后相互交流自己学到了哪些生字,再由生字将需要学习的词语带出来。这样的导入摒弃了枯燥的识字教学环节,将学习生字的积极性和乐趣激发起来,在这样“你说我补充”的课堂中,良好的学习氛围被调动了起来。紧接着,老师按照课文中词语的排版位置让学生进行认读,再通过位置的变换,由四行成两行,再由两行换成错位。教师循着字——词——字——词——串的顺序让学生以多种方式进行朗读学习和记忆。同时细心的陆老师还借助制作的各种动物图片与词组名称对应的教授方式,让学生帮助小动物们找到自己的家。这样的环节,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把课堂变成了有趣的学习乐园。整个课堂充实而有趣,这不再仅仅是教师的舞台,更是学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舞台,而教学中老师的肯定更增加了孩子们学习的自信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的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教师将文中的词语放到新的文章中检测学生认读生字的能力,真正达到在乐中学,在学中乐的目的。在识字教学中,传统的认读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在语文课堂上,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让他们在我们的指导下独立思考。我们要尝试着去相信学生,在课堂上给予他们学习的“权利”。而课堂上的思考环节,又能促使孩子们“再次发现”自己已有的知识,并用自己获得的知识去探究未知知识,从而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当然,低年级教学课堂上,我们需要注意学习的趣味性,借助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如生字卡片、图片、多媒体,让学生观察汉字的演变过程等,可以提高枯燥的识字教学效率,这才是我们需要更多关注的。
  仔细读帖、认真临帖是低年级段语文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培养性情、端正态度的过程。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每节课上我们都应至少预留出十分钟的写字时间,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去观察生字、临写生字,培养他们的读帖、临帖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让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有主动写字的愿望。”孔子早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如果一堂识字写字课上完后,学生不愿去识字,害怕写字,那么,即使课堂环节再精彩,相信也算不上是教学效果良好的一节课。因此,几乎所有的课堂都在激发学生学习、书写汉字的兴趣。
  比如《小松树和大松树》,振华实小的老师善于图文结合,在指导写生字“托”时,他让孩子做托的动作,而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字,展现“托”字的演变过程,并告诉学生像这样根据事物的样子造出来的汉字,我们叫它象形字。这样的识字教学不仅使识字
  得生动形象,激发了学生学习祖国文字的兴趣,而且使得学生对生字的书写印象更加深刻。执教《识字6》一课,教师在指导学写生字时,她并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指导学生看哪一笔在田字格的哪个位置上,而是提醒孩子一看字形、二看结构、三看笔画。在学写生字前,让学生观察“狮”、“猴”、“猩”这三个字的共同点,了解形旁和声旁,记住形声字的特点。学生有了写字的方法,也在兴趣中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按照规范正确书写。
  一节优秀的语文教学课一定能考虑到学生的发展,而识字、写字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用”。因此,我们的课堂更加需要为学生的长远考虑。第一学段的写字教学注重教给学生读帖的方法,读帖时首先要看清字的笔数、笔形、笔顺、笔位,其次要认真分析字的间架结构。这一方面很多老师都能做到,但是在分析字的间架结构时,我们总是让学生观察字的哪一笔在什么位置,其实这样的做法是低效的,甚至可以说是无效的。一堂课结束后试问我们自己,当再看到这个生字时,我们是否还记得这个字的哪一笔在哪个位置上?其实,学生们在以后的写字过程中,大多情况是没有田字格的,离了田字格,学生怎样才能把字写漂亮呢?这就需要我们寻找写好一类字的规律,让他们学会举一反三,真正地掌握如何写一手漂亮的汉字。如执教《蚂蚁和蝈蝈》的陈老师,她先让学生观察“冷”、“汗”两字的共同点,而后总结出左右结构的书写规律。她的书写规律并非我们平常提及的左窄右宽,而出示了:“朋友谦让,又互访”七个字。如此的写字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生字书写的间架结构,而且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这样的顺口溜,真是智慧的结晶。可以说这是教者的智慧和对孩子的用心,很值得我们年轻老师去学习。
   每个学段,教师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而到了中、高年级,我们可以采用写句或写话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动起笔来,让学生一步步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的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意识、逐渐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激发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真正地喜欢上语文课,而不再视为每天学习的任务之一。只有让学生懂得学语言、品语言、学汉字、写文章,学会活学活用,才是能真正得到老师们肯定的好的语文课,也是孩子们所喜欢的语文课。
  作为年轻老师,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能识字,会写字,更重要的是激发起他们学习中华汉字的热情和兴趣。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探索教学艺术,多动脑筋,勤向有经验的老教师们学习,促使我们的教学课堂生动而有灵气。相信我们在教学的路上,会陪伴着孩子们一起成长和进步!
其他文献
美国的教育专家肯尼思·H·胡佛曾说过:“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蜻蜓点水泛涟漪——主题启疑   一般来说,文章的主题总是提纲挈领之言,它常对文章起点睛的作用:有的概括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的明确了文章所选定的对象材料,有的提出了文章的时空范围,有的介绍了文中主要人物或事件等等。只要引导学
一、精心布置,创造利他环境  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主要场所,一个教室的环境和文化氛围如何,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成功的教室环境布置,犹如细雨润物,容易给人营造良好的心境,形成良好的气氛,起到育人功能。  为了更好地创建利他校园,培养具有利他思想的小公民,学校重点营造利他教室。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应力求做到,让每一面墙开口说话。”是的,要知道,学生的学习和活动都要在教室发生,如果连教
阅读教学是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能否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激起学生体验和探究文本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显得尤其重要。格鲁吉亚杰出教育家阿莫那什维认为,衡量教师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是你的学生是否有阅读的愿望。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是提高课堂阅读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本人经过努力尝试,总结出如下几种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  一、善用课本插画  爱美是人
一、 教学内容: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37、38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金鱼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过程与方法:会用文字和图画观察记录金鱼。能提出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探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以观察目的为出发点,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体验到探究金鱼的特征方面的兴趣,愿意和他人合作并交流看法。  三、教学重点:认识金鱼的形态特点  四、教学难点:了解金鱼的
一、由一部纪录片引发的思考  英国广播公司(BBC)拍摄的一部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一经播出,即刻引发了一场关于中英教育模式的大讨论。5名中国教师到英国汉普郡一所顶级公立中学对50名13~14岁的英国学生进行为期1个月的“中国式教学”,却出现严重的“水土不服”。英国学生无法忍受枯燥的中式课堂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中国教师则认为英国学生不守纪律,懒散无礼。然而,经过1个月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