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来读往
家电巨头缺什么?
靠着成本优势和对本地市场的深刻洞察,美的、海尔、格力等家电巨头风头正旺。但很少有谁提及,巨头们居然没有几样可以拿得出手的核心技术—如变频压缩机、变频直驱电动机等等,反观松下、博世-西门子、LG,正因为其(或母公司)掌握了最核心的电动机、新材料等技术,其产品线全面覆盖工业、商用和家用领域。与其说它们不敌国内家电集团,不如说它们只是放弃了一块数量型的低端阵地。
这并非是家电一个行业的悲哀。从自主品牌轿车中受益最大的是生产发动机的日本三菱、从国产手机中受益最大的是联发科,从LED热潮中受益的是欧司朗、日亚化学……,似乎每一个国内著名品牌的背后,都有一个国际巨头在默默地奉献。
“美的们”若想跳出价格竞争,摆脱低利润,唯有回归最基础的技术层面,从核心元件和材料的技术与功能出发,进而延伸出系统的产品群,为企业构筑又深又宽的护城河。唯有如此,就算裁员那也属于企业的新陈代谢,而不是疯狂跃进之后求生。(详见2012年第02期《诊断美的》)
—江西/周小雨
寒冬,围攻电商!
危机、冬天、裁员、泡沫,从去年开始就被频繁用于备受关注的电子商务行业。媒体充分发挥了“锦上添花”与“落井下石”的特质,对电商行业大佬逐个围攻,凡客的库存积压、京东的配送投诉、当当的用户信息泄露、易购的系统缺陷,无论电商是否碰上了一道难以跨越的槛,但至少已经结结实实地经受了一轮严峻的舆论危机。
电商真的如此糟糕吗?在这个烧包式营销的行业,电商企业在初始阶段永远在“市场份额”与“烧钱”之间走钢丝,马克·安德森说:“现在的市场份额等于以后的销售收入”,于是价格战、巨额广告投放成为电商企业简单而粗暴的扩张选择。但在背后,电商企业对整个产业链的梳理与控制、IT系统与用户服务的提升已在逐日沉淀,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大浪淘沙之后,剩下的赢家将取得市场丰厚的回报。别忘了,电商老前辈亚马逊也是经历七八年漫长的亏损后,才实现盈利的。在VC、PE、Pre-IPO的热捧下,电商企业经历了几轮淘汰,可以说,这一轮对电商的质疑仅仅是行业洗牌节点之一,远不能上升到行业危机的层面。京东、凡客都已走在上市边缘,如今的寒冬论仅是黎明前的黑暗。(详见2012年第02期《凡客式危机》)
—北京/王祥
且待“监管之手”
中国快递行业乱象丛生,几乎到了让消费者忍无可忍的地步,如配送延误、物品丢失掉包、拒绝验货、投诉无门等等,随手在百度上搜索快递投诉的词条,就能搜出800万个结果。
诚然,快递行业的顽疾有其复杂的成因。例如贵刊提到的无标准的恶性竞争、加盟模式弊端重重、管理落后制约发展等。但究其根源,依然是制度监管的问题!尤其在一个行业蓬勃生长时,没有得力的监管,自然处处百孔千疮。快递业在管理上缺乏“硬部门”、监管上缺乏“硬指标”、处罚缺乏“硬杠杆”,本身在监管上处处漏洞,自然导致雨后春笋般崛起的快递门店放任自流。
一个羸弱的行业仅仅依靠“市场之手”是远远难以达到自我净化、自我规范的。只有建立严格规范的游戏规则,在规则之内鼓励自由竞争,行业竞争力才能真正提升。不然,聪明的中国人,总能找到新的玩法。(详见2012年第02期《快递业“虚胖症”》)
—湖北/李玉想
家电巨头缺什么?
靠着成本优势和对本地市场的深刻洞察,美的、海尔、格力等家电巨头风头正旺。但很少有谁提及,巨头们居然没有几样可以拿得出手的核心技术—如变频压缩机、变频直驱电动机等等,反观松下、博世-西门子、LG,正因为其(或母公司)掌握了最核心的电动机、新材料等技术,其产品线全面覆盖工业、商用和家用领域。与其说它们不敌国内家电集团,不如说它们只是放弃了一块数量型的低端阵地。
这并非是家电一个行业的悲哀。从自主品牌轿车中受益最大的是生产发动机的日本三菱、从国产手机中受益最大的是联发科,从LED热潮中受益的是欧司朗、日亚化学……,似乎每一个国内著名品牌的背后,都有一个国际巨头在默默地奉献。
“美的们”若想跳出价格竞争,摆脱低利润,唯有回归最基础的技术层面,从核心元件和材料的技术与功能出发,进而延伸出系统的产品群,为企业构筑又深又宽的护城河。唯有如此,就算裁员那也属于企业的新陈代谢,而不是疯狂跃进之后求生。(详见2012年第02期《诊断美的》)
—江西/周小雨
寒冬,围攻电商!
危机、冬天、裁员、泡沫,从去年开始就被频繁用于备受关注的电子商务行业。媒体充分发挥了“锦上添花”与“落井下石”的特质,对电商行业大佬逐个围攻,凡客的库存积压、京东的配送投诉、当当的用户信息泄露、易购的系统缺陷,无论电商是否碰上了一道难以跨越的槛,但至少已经结结实实地经受了一轮严峻的舆论危机。
电商真的如此糟糕吗?在这个烧包式营销的行业,电商企业在初始阶段永远在“市场份额”与“烧钱”之间走钢丝,马克·安德森说:“现在的市场份额等于以后的销售收入”,于是价格战、巨额广告投放成为电商企业简单而粗暴的扩张选择。但在背后,电商企业对整个产业链的梳理与控制、IT系统与用户服务的提升已在逐日沉淀,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大浪淘沙之后,剩下的赢家将取得市场丰厚的回报。别忘了,电商老前辈亚马逊也是经历七八年漫长的亏损后,才实现盈利的。在VC、PE、Pre-IPO的热捧下,电商企业经历了几轮淘汰,可以说,这一轮对电商的质疑仅仅是行业洗牌节点之一,远不能上升到行业危机的层面。京东、凡客都已走在上市边缘,如今的寒冬论仅是黎明前的黑暗。(详见2012年第02期《凡客式危机》)
—北京/王祥
且待“监管之手”
中国快递行业乱象丛生,几乎到了让消费者忍无可忍的地步,如配送延误、物品丢失掉包、拒绝验货、投诉无门等等,随手在百度上搜索快递投诉的词条,就能搜出800万个结果。
诚然,快递行业的顽疾有其复杂的成因。例如贵刊提到的无标准的恶性竞争、加盟模式弊端重重、管理落后制约发展等。但究其根源,依然是制度监管的问题!尤其在一个行业蓬勃生长时,没有得力的监管,自然处处百孔千疮。快递业在管理上缺乏“硬部门”、监管上缺乏“硬指标”、处罚缺乏“硬杠杆”,本身在监管上处处漏洞,自然导致雨后春笋般崛起的快递门店放任自流。
一个羸弱的行业仅仅依靠“市场之手”是远远难以达到自我净化、自我规范的。只有建立严格规范的游戏规则,在规则之内鼓励自由竞争,行业竞争力才能真正提升。不然,聪明的中国人,总能找到新的玩法。(详见2012年第02期《快递业“虚胖症”》)
—湖北/李玉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