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广传统吟唱,是继承与创新传统文化的需要。然而,吟唱是一种典型的阅读方式,虽然使用了很久,但在清末年废弃科举制度之后,也只有很少的研究者对它进行分析探讨了,所以很难获得推广,到现在为止,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使用这种吟唱的方法的了。所以,如果我们再不加大传播和继承这个珍贵的文化瑰宝,以后后人极有可能就不知道这种方法了。尤其是在倡导国学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政府积极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当下,对传统吟唱的推广也就变得十分重要和迫切了。
一、传统吟唱的历史与现状
孔子办学使用《诗三百》(《诗经》)作为教材,《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史记》中记载:“诗三百,孔子皆弦歌之。”可见孔子对于诗歌的重视,从孔子开始吟唱已经进入课堂。据史料记载魏晋时期之后有歌有吟有诵。诗词等皆可吟唱,文人皆会吟唱,吟唱是教育的主要方法之一。到明清两朝,传统吟唱更为兴盛。在古代传承吟唱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古代的私塾等教育系传承,这也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的诗教文化传统。
慈禧太后实行新政,清政府仿照西方建立西式教学模式,废弃传统的科举考试,民间私塾体制受到来自西式学校的冲击,诗词的吟唱也随之受到了影响。年章太炎教育总长把经典诵读赶出课堂,以私塾教学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方式消失的速度开始加快。在世纪初期,西式话剧传入我国,对于此国内学者也同时对其进行了研究。在这其中,唐文治和赵元任也积极推动传统诗词的吟唱,甚至成立了专门的学校机构还录制了相应的唱片。到了世纪中叶,诗词的吟诵逐渐风行,诵的方式和特点也逐步确定,在这个时期,北京大学创办了与朗诵有关的研究会议,讨论了诗词朗诵与教育之间的联系,极大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在宝岛台湾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吟唱没有进入课堂教学。年代很多专家和学者主张推崇吟唱,但未能推广。年代起,陈炳铮、劳在鸣等创新吟唱,年代初,华钟彦、王恩保、等收集整理了古代诗词吟诵方面的资料,一直持续了十年左右的时间。出版的文献著作主要包括了《古诗词文吟唱研究》由陈少松进行编纂;年,苑家培编写的《中国古诗词吟唱曲选》;年,何瑞澄著《吟唱赏析教学》,还有零星文章报告等。在进入世纪以后,该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常州吟唱也申遗成功。
二、推广传统吟唱的意义
传统吟唱是古人学习诗词时有效的掌握手段,掌握经典诗歌曲词就必须要发扬传统吟唱。宋朝的朱熹在给学生授课的时候,就一直提倡上课要做到心、眼、口面面俱到的方式,在这里面,所谓的口,就是说要放开喉呢来吟唱出来。清朝时,曾国藩在其写到的家书里有说到,学习诗歌曲词,首先要大声的诵读出来,然后在认真的吟唱品味,这两者是要互相结合的,可以说,在我国历来的教育方式中,一直在提倡和实行这种做法,也就是常说的,念熟了会背了,即使不会自己写,但背诵还是可以的。经典的诗歌曲词之前必须要先会吟唱,宋朝的郑樵在其《通志乐略》中有提到,古代的诗歌,用今天的曲谱,尽管表面上能诵读出来,但是没有表达其中的内涵,这样做合适吗,由此可见,仅仅简单的朗诵歌唱诗词,基本不能完全理解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和思想,也没有办法感受到作者选词的优美。因此可见,经典诗歌曲词在音律上的美感是非常关键的。鉴赏典型诗歌曲词的首要事情就是先学会如何吟唱。调查显示,国外很多人也非常关注诗歌曲词的吟唱。但是目前,我们只关注了写诗歌过程中注意音律方面,但在吟唱时,却没有关注到以什么方式来全面体现那些旋律的美妙之处。推广传统吟唱是学习、欣赏传统诗词的需要。
传统吟唱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传统吟唱是其中的经典之一。现今,有两个亚洲国家,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日本和韩国,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从古至今我国的文化文明在这两个国家的推广发扬效果都比较好,尽管都已经经历了很长的时间,但是在他们国家内部,依然存在吟咏朗诵汉诗歌的习惯,甚至在日本,很多地方有成立有汉诗歌的吟诵组织,有近千万的人都对汉诗歌吟咏朗诵感兴趣,组织里还不时的会开展相关方面的交流探讨,并且,日本各地的组织之间也时常会开展这方面的探讨会议,在韩国,唐宋的诗歌曲词吟咏朗诵课程出现在了很多高级院校里。
三、传统吟唱在桂西北高校推广的优势与困难
近年来国家发布《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各省市推出了各种弘扬传统文化、民族艺术的相关文件,这为推广传统吟唱提供了很好的政治环境与便利条件。进入世纪,“大数据时代”为传统吟唱的推广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各种珍贵资料的收集整理,可以运用越来越多的高科技设备。各地方剧中与地方艺术的保护工作也得到了国家的关注。外来文化的泛滥,也逐渐让人们认识到,传统吟唱这样的传统文化的珍贵,越来越多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多接触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吟唱是进入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把钢匙,从某种角度上讲,推广传统吟唱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需要,是重振民族自信心的需要,是民族生存的需要
由于传统吟唱受方言与地方民歌戏曲的影响很深,普通话的成功推广,从某种意义上加大了推广传统吟唱的困难,而普通话的音调较吟唱的声调少,这也无形中为初学者提供了阻碍。自1912年传统吟唱被赶出课堂,100多年来我们失去的太多了,我们大多数人已经不知道古人怎么想问题,怎么读经典了。人們现在受流行音乐影响大,很难提起对传统的吟唱曲调的兴趣。
四、传统吟唱在桂西北高校推广的策略
对于传统吟唱来说想要它“活”的传承下去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学校推广开展,既能保护它,又使它发挥了作用。崇尚传统文化的社会环境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生家长积极地推动支持,学校开展传统吟唱的学习,由于能开展吟唱教学的师资薄弱,需要教科研或专家加入到学校的传统吟唱推广中来。通过吟唱各学校或吟唱团体之间应当多交流,并在保留经典的同时,不断创新。开设吟唱社团活动,把传统吟唱纳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利用社团活动,吟唱专场表演,排练的过程就是吟唱学习的过程。定期举行吟唱比赛活动,这是对教学成果的一个考核。学校还应定期举办吟唱展演等公益活动,推广中华传统文化。走出校门的学生又会成为弘扬民族精神,崇尚传统文化的保护者、传递者。传统吟唱既是一种学习的方式,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它更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社会需要创新,艺术需要创新,创新才是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做到古为今用,首先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潘振声.古诗词新唱不是吟唱音乐生活 [J].音乐生活,2009.01(1):22
[2]张本义.白云论坛[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266.
[3]陆玉梅.中学生诗词吟唱教学的研究[N].上海师范大学,2013.3
一、传统吟唱的历史与现状
孔子办学使用《诗三百》(《诗经》)作为教材,《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史记》中记载:“诗三百,孔子皆弦歌之。”可见孔子对于诗歌的重视,从孔子开始吟唱已经进入课堂。据史料记载魏晋时期之后有歌有吟有诵。诗词等皆可吟唱,文人皆会吟唱,吟唱是教育的主要方法之一。到明清两朝,传统吟唱更为兴盛。在古代传承吟唱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古代的私塾等教育系传承,这也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的诗教文化传统。
慈禧太后实行新政,清政府仿照西方建立西式教学模式,废弃传统的科举考试,民间私塾体制受到来自西式学校的冲击,诗词的吟唱也随之受到了影响。年章太炎教育总长把经典诵读赶出课堂,以私塾教学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方式消失的速度开始加快。在世纪初期,西式话剧传入我国,对于此国内学者也同时对其进行了研究。在这其中,唐文治和赵元任也积极推动传统诗词的吟唱,甚至成立了专门的学校机构还录制了相应的唱片。到了世纪中叶,诗词的吟诵逐渐风行,诵的方式和特点也逐步确定,在这个时期,北京大学创办了与朗诵有关的研究会议,讨论了诗词朗诵与教育之间的联系,极大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在宝岛台湾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吟唱没有进入课堂教学。年代很多专家和学者主张推崇吟唱,但未能推广。年代起,陈炳铮、劳在鸣等创新吟唱,年代初,华钟彦、王恩保、等收集整理了古代诗词吟诵方面的资料,一直持续了十年左右的时间。出版的文献著作主要包括了《古诗词文吟唱研究》由陈少松进行编纂;年,苑家培编写的《中国古诗词吟唱曲选》;年,何瑞澄著《吟唱赏析教学》,还有零星文章报告等。在进入世纪以后,该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常州吟唱也申遗成功。
二、推广传统吟唱的意义
传统吟唱是古人学习诗词时有效的掌握手段,掌握经典诗歌曲词就必须要发扬传统吟唱。宋朝的朱熹在给学生授课的时候,就一直提倡上课要做到心、眼、口面面俱到的方式,在这里面,所谓的口,就是说要放开喉呢来吟唱出来。清朝时,曾国藩在其写到的家书里有说到,学习诗歌曲词,首先要大声的诵读出来,然后在认真的吟唱品味,这两者是要互相结合的,可以说,在我国历来的教育方式中,一直在提倡和实行这种做法,也就是常说的,念熟了会背了,即使不会自己写,但背诵还是可以的。经典的诗歌曲词之前必须要先会吟唱,宋朝的郑樵在其《通志乐略》中有提到,古代的诗歌,用今天的曲谱,尽管表面上能诵读出来,但是没有表达其中的内涵,这样做合适吗,由此可见,仅仅简单的朗诵歌唱诗词,基本不能完全理解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和思想,也没有办法感受到作者选词的优美。因此可见,经典诗歌曲词在音律上的美感是非常关键的。鉴赏典型诗歌曲词的首要事情就是先学会如何吟唱。调查显示,国外很多人也非常关注诗歌曲词的吟唱。但是目前,我们只关注了写诗歌过程中注意音律方面,但在吟唱时,却没有关注到以什么方式来全面体现那些旋律的美妙之处。推广传统吟唱是学习、欣赏传统诗词的需要。
传统吟唱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传统吟唱是其中的经典之一。现今,有两个亚洲国家,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日本和韩国,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从古至今我国的文化文明在这两个国家的推广发扬效果都比较好,尽管都已经经历了很长的时间,但是在他们国家内部,依然存在吟咏朗诵汉诗歌的习惯,甚至在日本,很多地方有成立有汉诗歌的吟诵组织,有近千万的人都对汉诗歌吟咏朗诵感兴趣,组织里还不时的会开展相关方面的交流探讨,并且,日本各地的组织之间也时常会开展这方面的探讨会议,在韩国,唐宋的诗歌曲词吟咏朗诵课程出现在了很多高级院校里。
三、传统吟唱在桂西北高校推广的优势与困难
近年来国家发布《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各省市推出了各种弘扬传统文化、民族艺术的相关文件,这为推广传统吟唱提供了很好的政治环境与便利条件。进入世纪,“大数据时代”为传统吟唱的推广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各种珍贵资料的收集整理,可以运用越来越多的高科技设备。各地方剧中与地方艺术的保护工作也得到了国家的关注。外来文化的泛滥,也逐渐让人们认识到,传统吟唱这样的传统文化的珍贵,越来越多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多接触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吟唱是进入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把钢匙,从某种角度上讲,推广传统吟唱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需要,是重振民族自信心的需要,是民族生存的需要
由于传统吟唱受方言与地方民歌戏曲的影响很深,普通话的成功推广,从某种意义上加大了推广传统吟唱的困难,而普通话的音调较吟唱的声调少,这也无形中为初学者提供了阻碍。自1912年传统吟唱被赶出课堂,100多年来我们失去的太多了,我们大多数人已经不知道古人怎么想问题,怎么读经典了。人們现在受流行音乐影响大,很难提起对传统的吟唱曲调的兴趣。
四、传统吟唱在桂西北高校推广的策略
对于传统吟唱来说想要它“活”的传承下去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学校推广开展,既能保护它,又使它发挥了作用。崇尚传统文化的社会环境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生家长积极地推动支持,学校开展传统吟唱的学习,由于能开展吟唱教学的师资薄弱,需要教科研或专家加入到学校的传统吟唱推广中来。通过吟唱各学校或吟唱团体之间应当多交流,并在保留经典的同时,不断创新。开设吟唱社团活动,把传统吟唱纳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利用社团活动,吟唱专场表演,排练的过程就是吟唱学习的过程。定期举行吟唱比赛活动,这是对教学成果的一个考核。学校还应定期举办吟唱展演等公益活动,推广中华传统文化。走出校门的学生又会成为弘扬民族精神,崇尚传统文化的保护者、传递者。传统吟唱既是一种学习的方式,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它更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社会需要创新,艺术需要创新,创新才是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做到古为今用,首先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潘振声.古诗词新唱不是吟唱音乐生活 [J].音乐生活,2009.01(1):22
[2]张本义.白云论坛[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266.
[3]陆玉梅.中学生诗词吟唱教学的研究[N].上海师范大学,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