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程不要生命奠基

来源 :江门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u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切都得从1999年农历八月十五说起。
  中秋节在我那偏远贫困的家乡是个重要节日。做女婿的这天肯定要提着礼物去拜见丈母娘,做儿女的肯定会赶回家跟父母团聚。1999年,我是一名成绩优秀的高三学生,就读的学校是我们市里最好的中学。从学校到我家,连坐车带步行大概两三个小时。这年八月十五刚好是礼拜六,我跟父母早就说好,八月十五我会回家。
  八月十四下午,刚放学我就提着行李,搭上从市里开往家乡镇上的汽车。本以为回到家中,父亲和母亲会十分高兴,就像我每次离校回家。没想到真正回到家,我却总觉得父母有些异样。尽管他们脸上仍透着高兴。可要是细看他们的表情,似乎这高兴后面,掩藏着什么无法掩饰的心事。我不由隐隐担心,父亲和母亲向来沉稳。轻易不会将情绪写在脸上。
  吃晚饭的时候。我忍不住问他们,家里是不是出事了。他们的反应是一愣,然后异口同声告诉我,家里跟从前没有两样,根本没事情发生。我不相信,饭后到了邻居家,向邻居打听。邻居告诉我,他们确实跟平时没有两样,就是前几天两人上了一趟医院。我又问邻居,知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去医院。邻居说,详细的情况也不清楚。好像是我的母亲身体不舒服。
  从邻居家回来,我的直觉告诉我,母亲的身体出了问题,而且还不是小问题。第二天就是八月十五,父亲早早去村部买回一块猪肉,母亲宰了只下蛋的母鸡。我也在厨房进进出出,一边帮母亲打下手,一边细心留意着母亲。留意久了,我发现母亲果然不大对劲。母亲的脸色非常苍白。压根没有以前那种红润。家乡的天气已经转凉,母亲的额上却不时凝着一层汗珠。而且我发现一段时间不见,母亲突然就有了一个习惯。这个习惯是母亲不时腾出双手,然后将双手按在胸前。
  这天上午。趁母亲有事出门,我很直接询问父亲,母亲是不是生病了,什么病,病情严不严重,希望他一五一十告诉我。父亲半晌没有做声,最后叹口气说,母亲确实病了,病情也比较严重,不过家里的经济能力能够承受,叫我不用担心,他和母亲不愿告诉我,是因为明年我要高考,怕影响我的学习。
  父亲的解释,让我嘘了口气。当天下午,我又坐上了从镇上开往学校的汽车。
  回到学校,不知怎的,再想到父亲的解释,我的心总是扑腾扑腾跳得厉害,上课也不停走神。仔细想想,父亲的解释实在模糊。他没告诉我母亲生的是什么病。病情有多严重,到底要花多少钱。关键的是,他提都没有提起,母亲有没有接受治疗,什么方式的治疗,如果是吃药,这些药效果到底好不好……
  越这样想,我越觉得不安。为了把问题弄清楚,第三个星期六,我又回家了。大概上午十点多到家。村里人都在地里忙碌。回到家,向来勤劳的母亲却没下地。只见她歪歪斜斜躺在床上,看样子估计睡着了。我没惊醒母亲,一口气跑到地里。差不多用吼的声音质问埋头做事的父亲:“爸,你说实话,妈到底得了什么病?”
  看到我,父亲十分惊讶。不过他终于对我说了实话:几个月前,母亲发现她胸前不知何时长了一个肿块,她没在意。直到前段时间。这个肿块的部位越来越疼,她才在父亲陪同下去了镇医院。镇医院建议去市人民医院。市人民医院的检查结果。竟然是母亲患了乳腺肿瘤。医生说病情还是早期。治愈的希望很大,不过手术费再加上各项费用。对我家的经济能力来说,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
  从医院出来,父亲和母亲蒙了。家里哪有那么多钱啊。就算东挪西借将这些钱凑齐了,按照家里目前的收入水平。这也够他们还上半辈子。再说我跨过年就要高考了。考上大学后要花的钱就更多了……后来母亲便强烈要求父亲,她生病的事一定瞒着我,让我安安心心准备高考。母亲都选择好了,再大的事也大不过我的学业,我的学业好了。我的人生就从此改变了,再说她治愈的希望再大,也会有无法治愈的可能,还不如让这事暂时拖着,拖到我考上大学,大学毕业。等家里的条件好了再说……
  说到这里,父亲的嗓子哑了。回来之前,母亲本打算去我读书的学校看看,后来想到我如果问她,他们怎么突然来了市里。她最终才没有去学校看我……听到这里,我鼻子一酸,不争气的眼泪,怎么也无法控制地在眼里打转。
  从地里回来,父亲一再叮嘱,在母亲面前,我仍然要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这段时间,母亲的疼痛频繁发作。疼得受不住了,她就会撑回家躺在床上休息。上次我回家。为了不引起我疑心,疼痛得再厉害,母亲也一声不吭,强作镇定。
  望着我身边一脸无奈又无力的父亲,我没做声。短短的一段路程,我突然想到了许多事情。我的同学,我的老师,我的学生生涯;我想得最多的,还是这么多年来,我的母亲对我日常琐碎的爱;我甚至还想到了《红高粱》里的歌词:“通天的大路,九千九百九十九。”
  回到家,母亲早已经起床,做好了饭菜。见到我,母亲同样惊讶。没等她开口,我坦白告诉她,我什么都知道了,从地里回来的路上,我还下定了不读书的决心。母亲急了:“你不读书了干什么?”“我去打工,打工为您的医疗费用挣钱。”“打工?”“是的,我相信,只要我把工打好了,我同样跟考大学一样有出息。”母亲说:“你疯了,打工比考大学可辛苦多了。”“我知道,可是打工比考大学再辛苦,也不用我妈为了我考大学,放着该治的病不治……”
  说到这里,母亲不做声了,不过她坚决不同意我不读书。第二天,吃完午饭,她苦苦劝说我回学校,不要把功课落下了。我非常认真告诉她,就是我功课再好,考上再好的大学,也抵不上她的生命重要;她的病再不治疗,真是拿生命在开玩笑;我还给她举了许多例子,很多和我年纪相仿的年轻人,因为各种情况没有上过大学,他们照样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第三天,也就是星期一。一大早,母亲又将我叫醒了。她让我赶紧收拾好,到镇上坐汽车去学校,不然就要迟到了。她怕我一路肚饿,给我煮了好几个鸡蛋。我接过鸡蛋,将蛋壳剥了。边剥蛋壳,我边告诉母亲,我已经长大了,知道什么事情是我应该做的了,这些鸡蛋,还是我们一家人分着吃吧。望着我手中的鸡蛋,母亲不说话了。好半天后,母亲眼睛一红,只是她扬起双手。迅速用手背挡住眼睛……
  就这样,二十天后,我的身份变了,从一个不知艰难辛苦的高三学生。变成了一名流水线上的普通工人。为了尽快将母亲的医疗费用凑齐,父亲几乎整天在外面奔波劳碌,好话说尽。恰好这时候同村有人准备南下。南方的工作都联系好了。虽然医疗费用还没凑齐。无法亲自陪母亲走进手术室,不过想想能马上拥有一份工作。立即就能帮家里挣钱,我还是背上行李,告别父母,踏上了家乡开往南方的列车。
  我到南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名叫步川的小厂给玩具娃娃身上打螺丝。每个月管吃管住,工资在400块钱左右。第一天下来,我的大拇指和食指都打肿了。接连打了十几天螺丝,我的右手手心打满了硬茧,不过打螺丝的动作我已能进行得十分熟练。也就是这个时候, 家乡的父亲辗转传来消息,母亲的医疗费用终于被他凑齐。他和母亲再次来到了市人民医院……
  再次收到父亲的消息。我已拿到了自己的平生第一笔工资。不多不少。刚好400块。拿到工资的当晚,我兴冲冲跑去邮局,给自己留下50块钱,其余的全部寄给家里。从邮局回来不久,一个可以跟家里方便通话的老乡找到了我,告诉我母亲的肿瘤已经成功切除。刚从市人民医院回家不久。目前仍然在家里接受术后药物治疗。这天晚上,我美美地睡了个好觉。我甚至做了个梦,在梦里,母亲的病情完全康复,我们也还清了所有的债,一家人高高兴兴,围在热气腾腾的桌前吃饭。
  三个月后,为了以更快的速度替家里还债,通过熟人介绍,我又找到了一份兼职工作。这份工作是给牛奶公司送奶。每天早上,我只需要早早起来,骑着自行车将牛奶送到订奶人家门口。然后在步川玩具厂八点的上班时间赶回即可。
  大半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还另外找了个只需要付出业余时间和脑力劳动的挣钱方法。一天晚上,不知谁买了一份报纸。为了打发时间,我捧着报纸翻看,看到报上的副刊正在征稿。打小学时,我的作文一直写得很棒。纯粹是有感而发,花费半个晚上的时间,我给这个副刊寄去了我写的稿子。两个月后,这家报纸回报给我的,是笔一百二十五块钱的稿费——相当于我九天的工资。这笔稿费鼓舞了我,我开始有意识地收集身边可以看到的报纸和杂志,等熟悉了它们的风格,我便有的放矢地给它们投稿。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我过得非常充实。正职工作。兼职工作,再加上写稿投稿。常常凌晨两三点,宿舍的灯早就熄了,我还趴在上铺铁床。就着床头蜡烛的微光,一门心思在稿纸上涂写。而且不管涂写到多晚。到了凌晨五点,我照样能收拾起床,骑着自行车去牛奶公司取奶送奶。
  现在再回过头看,那段时光,我真的过得非常勇敢,十分坚强。仅仅一年时间,加上两份工资,再加上稿费,我寄给家里的钱,整整有一万块钱。第二年,我的稿费开始多了,再寄给家里的钱,就变成了一万五千。第三年,年底的时候,父亲给我写信,信上说我不用往家寄钱了,因为欠下的债快还完了,剩下的他慢慢来还,我也该考虑我自己了。
  走进现在的公司,已经是2004年秋天。在这之前,另外一家公司在报上招聘文案策划。揣着一大摞发表过的文章,我抱着尝试的心态前去应聘。人事经理告诉我,我的文字功底不错,惟一的缺点就是不会电脑。从这家公司出来。我不假思索找到了一家电脑培训班。一个多月后,终于能熟练使用电脑的我,也终于走进了现在这家公司,主要负责公司文案策划这一块。相比从前的工作。无论工作性质,还是待遇薪资,都有了不可同日而语的提高……
  当然,母亲的病情,现在已基本痊愈。今年春节回家。母亲的脸色红润,精神充沛,跟一个健康的人几乎没有区别了。望着母亲,我简直不敢想象,要是当年我没有放弃学业。要是我浑浑噩噩让她和父亲瞒住了她的病情,就像母亲说的那样,让她的病情拖着,拖到我上完大学,再拖到家里的条件好起来,母亲的病情天知道恶化到什么地步了。说不定持续恶化的病情,已经夺走了我的母亲……
  有时候,在我面前,母亲会流露出深怀愧疚的遗憾。要不是她的病,也许我现在的生活不是这样。不过我根本不觉遗憾,相反还感激母亲的病。如果说母亲的病当初为我制造了一个困境,那么我发自内心感谢这个困境,因为它让我变得勇敢,变得坚强。
  如果时光重新来过,我想我依然会坚持当初辍学的选择。哪怕我不辍学的前程再好,我也不会让我的前程之下,奠基着我的母亲的生命。
  
  责编:宋世安
其他文献
一个叫忠村的村子  穿行在这个陌生的城市  我们在街口相遇  彼此闻到麦熟的气息    我们同来自那块平原  鸡鸣犬吠相闻  地下树根紧紧相连  村边河水流淌  泛着血液的光辉  与黄河故道纠缠    在我们淮北的大地  到处都是这样的村子  一茬茬地收获麦子  收获诗歌  在陌生的城市里  因为诗歌和那片  共同生长的淮北乡村  无论走到哪个角落  都能找到知己    妹妹就要从新疆回来了  周
期刊
漫画系列
期刊
我和佳佳认识的时候。我二十四岁,她才十五岁。我是一名特警。有一个即将大学毕业的女友,很清纯、很高雅,是我梦寐以求想要与之地久天长共度此生的理想爱人。和很多年轻的情侣一样,花前月下的时候我们也憧憬过未来,计划女友毕业后回到故乡,回到我的身边工作,然后一起挣钱买属于我们自己的房子,过一种最简单平凡的日子。如果不是那次任务,我想我和佳佳之间就像两条平行线,永远都不可能有交集点。  市里发生了一起珠宝抢劫
期刊
“爱你,你轻声说……”只要一听见刘若英的《后来》这首歌,我总是不由自主想起你,耳边是你好纯好真的一句话:“真的好喜欢你。”  那一年,19岁的我经亲戚介绍在人民商场做售货员。十多年前的射洪还没有自选商场。我被安排在装饰品柜组上班。对面是家电组,老板是个广东人。他的儿子叫鹏。那个男孩高大帅气,戴着眼镜,那就是你。那时候的你,一出现,就放录音机,音量很大,而你则和着那些旋律声嘶力竭地放声高歌。那些粤语
期刊
漫画林
期刊
2006年中国股市牛气冲天。股民们个个赚得盆满钵满。一时之间,全国上下出现前所未有的炒股炒金热潮。  我是个比较安分保守的人,虽然在深圳混了十余年。却从未涉及过股市。更不知道最近新兴的这个基金是什么东东。直到2006年11月,那位经常来我家小店的老乡,开口闭口就是基金。听得多了。我就问。什么是基金?此老乡是个钱袋妓,脑袋空的家伙,没多少文化。却很会赚钱。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是一味地煽动我们说这是
期刊
父亲既不是电影明星,也不是风流倜傥的英俊男人,父亲只是一个早起晚归,一年到头拼命地在路上奔波的出租车司机,满身的汽油味,夹克式工作服沾满油渍,脸上总有一层薄薄的尘土。  就是这样的一个父亲,却是桃色绯闻缠身。  最早听到父亲的绯闻时,我15岁。放学回家,路过巷子口,一群小伙伴在玩耍,我扔掉书包,兴冲冲地加入到他们中间。  让人扫兴的是,我很快就被他们驱逐出来,没有人和我玩儿。我沮丧地站在一边,像傻
期刊
今年6月份。王小英一狠心,就把两个孩子扔给父母,从老家陕西风尘仆仆地踏上广东这片热土。一下火车。她犹豫了一会儿,马上直奔老公打工的地方。  王小英心里很不想去见老公,因为老公早就在外面找了一个情人。这年头,男人稍微有一点钱或者有点权力就会变坏,自己的老公就是这一类人。结婚这几年来。两人的感情一直不好也不坏,凑合着过日子。现在他仗着自己在一家家具厂当了一名主管,竟敢养起情人来呢!王小英也找他吵过闹过
期刊
一    王十月说,他喜欢两句诗:“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这两句诗。让他坚定了无论如何也要在武汉坚持下去的信念。这是他打工的第一站,时间是十五年前。  选择武汉为打工的第一站并非王十月的本意。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武汉,外来工的就业机会并不多。当时他是准备来深圳的,可惜因为性格太狂。得罪了村里的一个掌管印把子的官儿,人家硬是不给盖章,办不到边境证,恰好王十月初中的一个同学在黄石跟他姐夫做
期刊
围着厂区的黑水渠涨水了,车间传出的轰鸣声也熄了,渠上的木桥颤了,桥对面的路也像这黑水渠一样的涨。路旁的店铺全都有了生气,商店的老板也打起了精神,因为从厂区后门的桥上走出收晚工的工人们。  糖水店、棋牌店、黑网吧、商店……十八家店面使这条路形成了好不热闹的单排街。这些店铺中要说方便、实惠。还得是王专二的炒菜店,夫妻俩仗着两口炒菜锅再也不用抢着步子去上班了。每每有陌生的食客来店里吃饭。王专二总会讲这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