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衡量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课堂教学有没有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指导学生坚持不懈地自探、合探、疑探,使学生实现由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转变,由个体学习向合作学习的转变,由被动学习向探究学习的转变,把新课改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到实处。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说,《课改》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有没有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衡量课堂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下面,我以西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中的一些篇目为例,谈谈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自学导航,实现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转变
传统课堂上,教学活动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没有丝毫学习自主权,仅仅是严格执行教师预设好的教学方案,被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课标》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我们要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鼓励、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作为语文教学的出发点,以自学导航语文课堂教学。
1.明确学习目标。以教学《绿手指》为例,上课伊始我提出学习目标:(1)自主识记课本10个生字,尤其是“遗”、“侍”、“循”、“丧”;(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老奶奶培育纯白金盏花的过程;(3)读文勾画“重金悬赏、精心侍弄、循环往复、沮丧、验证、兑现”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这样,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能够带着任务自学课文。
2.注重激趣导学。以教学《人类的“老师”》为例,课始我有意吊学生的胃口:“同学们,先师孔子告诉我们‘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今天有科学家却说‘蝙蝠是人类的老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学生疑窦顿生,忙到书中寻找答案。
3.整理自学提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指导自学必须做好充分准备,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为此,每节课我都要给学生准备自学提示。以教学《当炸弹在身边响起》第二课时为例,自学提纲:(1)从文中、你感受到毛澤东是怎样一个人?(2)请你用“ ”勾出描写情况危险的句子。(3)用“——”勾出毛泽东神态、语言和行动的句子,在旁做好批注。(4)你从这些句子体会到什么?感受到什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学,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二、携手扬帆,实现个体学习向合作学习的转变
传统课堂上,由于过分强调竞争,学生之间互不沟通,既不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又不分享学习成果,这与时代发展是相悖的。事实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越来越需要合作,没有合作是不可想象的。小学语文课需承担起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重任,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1.精心选择合作学习内容。合作学习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学习内容需要合作,意即相应教学内容具有合作价值。以教学《父亲、树林和鸟》为例,我把对“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理解作为学生合作学习的切入点,因为这句话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合作讨论有助于大多数学生理解掌握。
2.恰当把握合作学习时机。组织合作学习可以贯穿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既可以在自学阶段,又可以在探究阶段,还可以在课堂总结阶段,在拓展训练时进行。教师必须紧密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时机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如教学《莫高窟》一课时,在出示自学提示后,我让学生对照以下目标进行小组合作学习:(1)读课文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每一个生字;(2)画出生词和其他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然后小组讨论,说说它们的意思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3)组员轮读课文(每人一节),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莫高窟的哪些方面;(4)选出自己喜欢的一节,读给小组成员听,读后其他成员评议,指出优点和不足。
3.教给学生合作学习方法。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不仅要明确学习目标,更重要的是知道用什么方法完成目标任务。只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步骤,才能保证各小组合作学习的速度、质量。以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为例,我让学生小组合作研读小兴安岭的景物特点时,帮助学生确定小组合作研读的方法和步骤:(1)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哪些词句最能反映这方面的特点;(2)细细品读这些句子,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旁边;(3)小组交流补充;(4)讨论怎样读好这一节,练读。
三、疑探生辉,实现由被动学习向探究学习的转变
传统课堂上,教师注重课文分析,学生主要在教师带领下阅读课文,除回答一些老师设计的问题外,以倾听教师的讲解为主,基本上在被动学习。《课标》强调:语文教学“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教师要建设以学生疑探为主的语文课堂,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提出疑问,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求答案;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探究中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自己获取新知和能力的途径。
1.注重培养学生的疑探意识。语文课上,教师要教会学生带着疑问的眼光看待学习内容,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探究学习。以教学《扁鹊治病》为例,出示课题后,我随机引导学生:“关于这个课题,大家有什么疑问吗?”学生纷纷提出问题:“扁鹊给谁治病?”“扁鹊是怎样治病的?”“治病的结果怎样?”带着这些问题读书,学生兴趣盎然。教师如此长期坚持,学生的疑探意识就会根深蒂固,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
2.指导学生抓住疑问点疑探学习。在语文课上,学生可以从课题上启疑,从关键词上激疑,在重点句中生疑,在拓展训练中质疑……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疑问点,生发问题,探究学习。以教学《苹果里的星星》为例,针对儿子横切苹果出现小星星,学生提出:“儿子的偶然发现,更令当父亲的无比激动,无比惊喜。他仅仅是因为发现了星星的图案而激动、惊喜吗?”对这个问题,我让学生找出相应的句子仔细读读、体味。学生精读课文,充分思考,重点理解相关句子,在疑探中解决了这个问题。
3.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疑问和见解。在教学《不!是乐谱错了》一课时,读到“面对众多国际音乐大师和权威,小泽征尔考虑再三,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时,学生提出疑问:“小泽征尔考虑再三,他在考虑些什么呢?”对此,我让他们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结果学生说出了许多答案,我一一给予肯定,并借机对“权威、郑重声明”等词语进行了解读。在此基础上,学生进一步提出问题:“小征泽尔为什么这么自信?”将课堂教学引向了高潮。
《课标》明确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种精神贯穿于《课标》的始终。小学语文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改革教学方式,无论是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评价方式的设计,都要服务于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戴正兴.解码《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12.3.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说,《课改》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有没有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衡量课堂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下面,我以西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中的一些篇目为例,谈谈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自学导航,实现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转变
传统课堂上,教学活动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没有丝毫学习自主权,仅仅是严格执行教师预设好的教学方案,被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课标》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我们要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鼓励、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作为语文教学的出发点,以自学导航语文课堂教学。
1.明确学习目标。以教学《绿手指》为例,上课伊始我提出学习目标:(1)自主识记课本10个生字,尤其是“遗”、“侍”、“循”、“丧”;(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老奶奶培育纯白金盏花的过程;(3)读文勾画“重金悬赏、精心侍弄、循环往复、沮丧、验证、兑现”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这样,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能够带着任务自学课文。
2.注重激趣导学。以教学《人类的“老师”》为例,课始我有意吊学生的胃口:“同学们,先师孔子告诉我们‘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今天有科学家却说‘蝙蝠是人类的老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学生疑窦顿生,忙到书中寻找答案。
3.整理自学提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指导自学必须做好充分准备,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为此,每节课我都要给学生准备自学提示。以教学《当炸弹在身边响起》第二课时为例,自学提纲:(1)从文中、你感受到毛澤东是怎样一个人?(2)请你用“ ”勾出描写情况危险的句子。(3)用“——”勾出毛泽东神态、语言和行动的句子,在旁做好批注。(4)你从这些句子体会到什么?感受到什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学,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二、携手扬帆,实现个体学习向合作学习的转变
传统课堂上,由于过分强调竞争,学生之间互不沟通,既不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又不分享学习成果,这与时代发展是相悖的。事实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越来越需要合作,没有合作是不可想象的。小学语文课需承担起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重任,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1.精心选择合作学习内容。合作学习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学习内容需要合作,意即相应教学内容具有合作价值。以教学《父亲、树林和鸟》为例,我把对“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理解作为学生合作学习的切入点,因为这句话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合作讨论有助于大多数学生理解掌握。
2.恰当把握合作学习时机。组织合作学习可以贯穿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既可以在自学阶段,又可以在探究阶段,还可以在课堂总结阶段,在拓展训练时进行。教师必须紧密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时机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如教学《莫高窟》一课时,在出示自学提示后,我让学生对照以下目标进行小组合作学习:(1)读课文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每一个生字;(2)画出生词和其他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然后小组讨论,说说它们的意思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3)组员轮读课文(每人一节),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莫高窟的哪些方面;(4)选出自己喜欢的一节,读给小组成员听,读后其他成员评议,指出优点和不足。
3.教给学生合作学习方法。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不仅要明确学习目标,更重要的是知道用什么方法完成目标任务。只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步骤,才能保证各小组合作学习的速度、质量。以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为例,我让学生小组合作研读小兴安岭的景物特点时,帮助学生确定小组合作研读的方法和步骤:(1)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哪些词句最能反映这方面的特点;(2)细细品读这些句子,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旁边;(3)小组交流补充;(4)讨论怎样读好这一节,练读。
三、疑探生辉,实现由被动学习向探究学习的转变
传统课堂上,教师注重课文分析,学生主要在教师带领下阅读课文,除回答一些老师设计的问题外,以倾听教师的讲解为主,基本上在被动学习。《课标》强调:语文教学“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教师要建设以学生疑探为主的语文课堂,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提出疑问,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求答案;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探究中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自己获取新知和能力的途径。
1.注重培养学生的疑探意识。语文课上,教师要教会学生带着疑问的眼光看待学习内容,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探究学习。以教学《扁鹊治病》为例,出示课题后,我随机引导学生:“关于这个课题,大家有什么疑问吗?”学生纷纷提出问题:“扁鹊给谁治病?”“扁鹊是怎样治病的?”“治病的结果怎样?”带着这些问题读书,学生兴趣盎然。教师如此长期坚持,学生的疑探意识就会根深蒂固,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
2.指导学生抓住疑问点疑探学习。在语文课上,学生可以从课题上启疑,从关键词上激疑,在重点句中生疑,在拓展训练中质疑……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疑问点,生发问题,探究学习。以教学《苹果里的星星》为例,针对儿子横切苹果出现小星星,学生提出:“儿子的偶然发现,更令当父亲的无比激动,无比惊喜。他仅仅是因为发现了星星的图案而激动、惊喜吗?”对这个问题,我让学生找出相应的句子仔细读读、体味。学生精读课文,充分思考,重点理解相关句子,在疑探中解决了这个问题。
3.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疑问和见解。在教学《不!是乐谱错了》一课时,读到“面对众多国际音乐大师和权威,小泽征尔考虑再三,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时,学生提出疑问:“小泽征尔考虑再三,他在考虑些什么呢?”对此,我让他们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结果学生说出了许多答案,我一一给予肯定,并借机对“权威、郑重声明”等词语进行了解读。在此基础上,学生进一步提出问题:“小征泽尔为什么这么自信?”将课堂教学引向了高潮。
《课标》明确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种精神贯穿于《课标》的始终。小学语文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改革教学方式,无论是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评价方式的设计,都要服务于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戴正兴.解码《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