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进行不同药剂防治灰飞虱及白背飞虱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5%吡蚜酮与48%毒死蜱类药剂复配或单用25%吡蚜酮对灰飞虱及白背飞虱的防效较好,在选用25%吡蚜酮、48%毒死蜱类药剂复配时,其适宜用药量分别为150、900 g/hm2以上,单用25%吡蚜酮药剂时适宜用药量为300 g/hm2。
关键词 25%吡蚜酮;48%毒死蜱;灰飞虱;白背飞虱;防效
中图分类号 S481 .9;S435.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0-0154-01
2011年冬后仪征市麦田灰飞虱基数高,1代成虫迁入秧田量大,高峰持续时间长。水育秧田系统观察田,5月20日为成虫迁入始盛期,5月25日至6月7日为迁入高峰期;迁入高峰期虫量一般为30万~80万头,最高可达190万头以上,显著高于2010年虫量。2代低龄若虫高峰期在6月17—28日,6月23日普查,移栽稻田百穴虫量平均352.7头(2010年同期198头),一般为120~800头,最高可达1 500头;百穴卵量平均687.5粒(2010年同期172.7粒),一般为200~1 000粒,最高可达1 200粒;早播直播稻、麦套稻田仍有一定量的成虫,平均2.00万头,一般0.35万~3.30万头;预计3代灰飞虱将大发生。目前,大田已查见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零星病株,随着进一步传毒,病毒病还将进一步加重,同时虫量大的田块,灰飞虱刺吸后,水稻将出现僵苗发黄,严重影响正常生长[1-3]。为了筛选防治灰飞虱的有效药剂,仪征市月塘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进行了防治灰飞虱的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仪征市月塘镇苏营村进行,水稻栽培方式为机插稻,水稻长势情况正常。
1.2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25%吡蚜酮、48%毒死蜱、20%甲维·毒、35%敌畏·毒死蜱;供试水稻品种:宁粳3号。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7个处理,分别为25%吡蚜酮300 g/hm2(A)、25%吡蚜酮150 g/hm2+48%毒死蜱900 g/hm2(B)、25%吡蚜酮150 g/hm2+20%甲维·毒1 500 g/hm2(C)、20%甲维·毒1 800 g/hm2(D)、48%毒死蜱1 500 g/hm2(E)、35%敌畏·毒死蜱1 500 g/hm2(F),以空白作对照(CK)。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33.3 m2。
1.4 施药时间和方法
试验于2011年7月20日施药,此时飞虱处于低龄若虫高峰期,各处理均对水750 kg/hm2,采用手动喷雾器均匀喷雾,用药时田间建立浅水层。
1.5 调查内容与方法
于药前调查灰飞虱虫量基数,分别于药后4、11 d每小区调查5点,每点5穴,共计25穴,调查灰飞虱残留虫量,折算成百穴虫量,计算校正防效[4-6]。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灰飞虱的防效
由表1可以看出,药后4 d处理B、C、E的防效较高,分别达94.9%、97.7%、92.1%,其次是处理A、D,分别为89.1%、85.1%,防效较差的是处理F,防效仅为60.9%;药后11 d以处理B防效最佳,达89.3%,其次为处理A、C,防效分别为83.8%、84.6%,其他处理防效均低于60%。
2.2 不同处理对白背飞虱的防效
由表1可以看出,药后4 d以处理B、C防效较好,分别达96.6%、87.0%,其次为处理D、E,防效分别为75.0%、66.6%,处理A、F防效最差,仅为54.6%、33.4%。药后11 d以处理B、C防效较好,分别达92.1%、92.5%,其次为处理A,防效为89.5%,其他处理防效均低于35%。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防治灰飞虱和白背飞虱以含25%吡蚜酮与48%毒死蜱、20%甲维·毒的复配药剂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单用25%吡蚜酮药剂,单用48%毒死蜱类药剂的速效性较好,但持效性差。因此,在选择防治灰飞虱和白背飞虱药剂时,可用25%吡蚜酮与48%毒死蜱类药剂复配或单用25%吡蚜酮,在选用25%吡蚜酮、48%毒死蜱类药剂复配时,其适宜用药量分别为150、900 g/hm2以上,单用25%吡蚜酮药剂时适宜用药量为300 g/hm2。
4 参考文献
[1] 朱桂梅,潘以楼,何东兵,等.吡蚜酮种子处理对灰飞虱和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效[J].江西农业学报,2011(1):100-102.
[2] 陈善国.秧田灰飞虱虫量与水稻条纹叶枯病病情相关性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2):76-78.
[3] 胡英华,王淑霞,苏加岱.灰飞虱发生规律及预测预报技术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2011,31(11):38-42.
[4] 汤明余,强润.繁昌县白背飞虱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1(24):201-207.
[5] 张胜平,张松柏,张德咏,等.白背飞虱对5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J].农药,2011,50(9):686-687.
[6] 邓为红,户和亮,刘剑青,等.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白背飞虱药效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2(3):202-203.
关键词 25%吡蚜酮;48%毒死蜱;灰飞虱;白背飞虱;防效
中图分类号 S481 .9;S435.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0-0154-01
2011年冬后仪征市麦田灰飞虱基数高,1代成虫迁入秧田量大,高峰持续时间长。水育秧田系统观察田,5月20日为成虫迁入始盛期,5月25日至6月7日为迁入高峰期;迁入高峰期虫量一般为30万~80万头,最高可达190万头以上,显著高于2010年虫量。2代低龄若虫高峰期在6月17—28日,6月23日普查,移栽稻田百穴虫量平均352.7头(2010年同期198头),一般为120~800头,最高可达1 500头;百穴卵量平均687.5粒(2010年同期172.7粒),一般为200~1 000粒,最高可达1 200粒;早播直播稻、麦套稻田仍有一定量的成虫,平均2.00万头,一般0.35万~3.30万头;预计3代灰飞虱将大发生。目前,大田已查见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零星病株,随着进一步传毒,病毒病还将进一步加重,同时虫量大的田块,灰飞虱刺吸后,水稻将出现僵苗发黄,严重影响正常生长[1-3]。为了筛选防治灰飞虱的有效药剂,仪征市月塘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进行了防治灰飞虱的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仪征市月塘镇苏营村进行,水稻栽培方式为机插稻,水稻长势情况正常。
1.2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25%吡蚜酮、48%毒死蜱、20%甲维·毒、35%敌畏·毒死蜱;供试水稻品种:宁粳3号。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7个处理,分别为25%吡蚜酮300 g/hm2(A)、25%吡蚜酮150 g/hm2+48%毒死蜱900 g/hm2(B)、25%吡蚜酮150 g/hm2+20%甲维·毒1 500 g/hm2(C)、20%甲维·毒1 800 g/hm2(D)、48%毒死蜱1 500 g/hm2(E)、35%敌畏·毒死蜱1 500 g/hm2(F),以空白作对照(CK)。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33.3 m2。
1.4 施药时间和方法
试验于2011年7月20日施药,此时飞虱处于低龄若虫高峰期,各处理均对水750 kg/hm2,采用手动喷雾器均匀喷雾,用药时田间建立浅水层。
1.5 调查内容与方法
于药前调查灰飞虱虫量基数,分别于药后4、11 d每小区调查5点,每点5穴,共计25穴,调查灰飞虱残留虫量,折算成百穴虫量,计算校正防效[4-6]。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灰飞虱的防效
由表1可以看出,药后4 d处理B、C、E的防效较高,分别达94.9%、97.7%、92.1%,其次是处理A、D,分别为89.1%、85.1%,防效较差的是处理F,防效仅为60.9%;药后11 d以处理B防效最佳,达89.3%,其次为处理A、C,防效分别为83.8%、84.6%,其他处理防效均低于60%。
2.2 不同处理对白背飞虱的防效
由表1可以看出,药后4 d以处理B、C防效较好,分别达96.6%、87.0%,其次为处理D、E,防效分别为75.0%、66.6%,处理A、F防效最差,仅为54.6%、33.4%。药后11 d以处理B、C防效较好,分别达92.1%、92.5%,其次为处理A,防效为89.5%,其他处理防效均低于35%。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防治灰飞虱和白背飞虱以含25%吡蚜酮与48%毒死蜱、20%甲维·毒的复配药剂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单用25%吡蚜酮药剂,单用48%毒死蜱类药剂的速效性较好,但持效性差。因此,在选择防治灰飞虱和白背飞虱药剂时,可用25%吡蚜酮与48%毒死蜱类药剂复配或单用25%吡蚜酮,在选用25%吡蚜酮、48%毒死蜱类药剂复配时,其适宜用药量分别为150、900 g/hm2以上,单用25%吡蚜酮药剂时适宜用药量为300 g/hm2。
4 参考文献
[1] 朱桂梅,潘以楼,何东兵,等.吡蚜酮种子处理对灰飞虱和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效[J].江西农业学报,2011(1):100-102.
[2] 陈善国.秧田灰飞虱虫量与水稻条纹叶枯病病情相关性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2):76-78.
[3] 胡英华,王淑霞,苏加岱.灰飞虱发生规律及预测预报技术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2011,31(11):38-42.
[4] 汤明余,强润.繁昌县白背飞虱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1(24):201-207.
[5] 张胜平,张松柏,张德咏,等.白背飞虱对5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J].农药,2011,50(9):686-687.
[6] 邓为红,户和亮,刘剑青,等.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白背飞虱药效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2(3):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