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通过深入研究生物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分析了目前我国教学活动在提高教学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试图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改善初中生物教学体系中的不足。
【关键字】生物教学 中学生 创造性思维 培养方式
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人类经济、文明的发展状况表明:在现代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发展新世纪创造性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创造性思维模式是指具有独特、新颖见解的思维活动,并在常人的基础上,已达到 “最佳”与“独创”的目的。
一、以实验为基础
由于生物学是以开展实验为根本内容的科学,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与思维。笔者经调查发现,我国生物教材中,包含十分丰富的探索性实验内容,有助于引导、启发学生学习生物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演示类实验,在实验设计方案中加入创造性元素,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实验。除此以外,“假设”是深入学习的重要手段与方法,是具有创造性思维模式的重要表现。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背景内容,运用想象对所学知识提出大胆假设,并通过实验、观察等手段对假设与虚构进行检验,以便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在扎实生物学科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为培养创造性思提供前提条件。
二、培养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
辐合思维、发散思维与创造思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发散思维模式以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形象为基础,对同一问题提供多种解答方案,不受传统观念与规定的局限,不受当代知识的束缚;而辐合思维模式以逻辑观念为基础,对同一问题提供单一的最佳解答方案。因此,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都可创造性的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两者既对立统一,又相辅相成。同时,两者的有机结合又是树立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条件。
三、实施探究式教学
本文中,探究式教学方法是指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深入研究学习知识。此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为学生设置探索情景,在充分把握探究深度的基础上,创建探究氛围。如在教授“绿色植物的色素与功能”一课时,教师可带领学生探究:为何采用白色薄膜覆盖大棚蔬菜?以此来启发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科研能力。
笔者经分析得出,探究式教学法的实施,能够使学生的创造性与主体作用得到充分显现。同时,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有助于其思维向深层次发展,从而培养思维模式的深刻性、逻辑性与开放性。
四、开展小组讨论
笔者经研究发现,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教师为学生提供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培养敢问、敢想、敢说的习惯与心理,从而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创造良机。然而,学生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观点不同的现象,甚至还会出现解答方法与思路完全相反的状况。因此,学生为了明确阐述自己观点与方法的正确性,并让对方理解、接受自己的意见,必须设法找理由、找论据,以便驳倒对方。这也表明,开展小组讨论活动,一方面能够促使学生提高“求异”的能力,一方面还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论辩思维。如:在“胰岛素的降糖作用实验”中,可以随机或者自愿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采用注射胰岛素的方式对小白鼠进行降糖实验,而另一组则采用等量的生理盐水进行降糖实验,最终对比分析两组学生的实验结果,并通过组间结合得出相应最终的结论。
五、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实践能力
智商是影响成功速度的重要元素,而情感智力在某种程度上却比智商更为重要。同时,非智力元素不仅能够对创造力与智力的开发起到促进作用,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创造想象与独立思索能力。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尊重学生的主导作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求异,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未知层面,并为学生创造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以便学生能够主动将自己变为“发现者”。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注重以情施教,在课堂上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为培养学生的人格与创新情感提供广阔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采用小组讨论与课堂教学的方法,还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带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类的体验与观察活动。
笔者通过研究分析得出:创新是时代进步的动力,是素质培养的灵魂,而创新思维又是创新的本质与基础。因此,带领学生树立创造性思维模式,是每位生物教师的教学使命。同时,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灵活面对学生的创新思维,采取各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覃柱往.生物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探微[J].中学教学参考.2010(17).
[2]朱久林.浅谈生物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新课程(教师).2010(01).
(作者单位:广州市越秀外国语学校)
编辑/关敏
【关键字】生物教学 中学生 创造性思维 培养方式
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人类经济、文明的发展状况表明:在现代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发展新世纪创造性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创造性思维模式是指具有独特、新颖见解的思维活动,并在常人的基础上,已达到 “最佳”与“独创”的目的。
一、以实验为基础
由于生物学是以开展实验为根本内容的科学,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与思维。笔者经调查发现,我国生物教材中,包含十分丰富的探索性实验内容,有助于引导、启发学生学习生物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演示类实验,在实验设计方案中加入创造性元素,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实验。除此以外,“假设”是深入学习的重要手段与方法,是具有创造性思维模式的重要表现。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背景内容,运用想象对所学知识提出大胆假设,并通过实验、观察等手段对假设与虚构进行检验,以便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在扎实生物学科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为培养创造性思提供前提条件。
二、培养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
辐合思维、发散思维与创造思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发散思维模式以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形象为基础,对同一问题提供多种解答方案,不受传统观念与规定的局限,不受当代知识的束缚;而辐合思维模式以逻辑观念为基础,对同一问题提供单一的最佳解答方案。因此,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都可创造性的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两者既对立统一,又相辅相成。同时,两者的有机结合又是树立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条件。
三、实施探究式教学
本文中,探究式教学方法是指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深入研究学习知识。此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为学生设置探索情景,在充分把握探究深度的基础上,创建探究氛围。如在教授“绿色植物的色素与功能”一课时,教师可带领学生探究:为何采用白色薄膜覆盖大棚蔬菜?以此来启发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科研能力。
笔者经分析得出,探究式教学法的实施,能够使学生的创造性与主体作用得到充分显现。同时,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有助于其思维向深层次发展,从而培养思维模式的深刻性、逻辑性与开放性。
四、开展小组讨论
笔者经研究发现,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教师为学生提供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培养敢问、敢想、敢说的习惯与心理,从而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创造良机。然而,学生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观点不同的现象,甚至还会出现解答方法与思路完全相反的状况。因此,学生为了明确阐述自己观点与方法的正确性,并让对方理解、接受自己的意见,必须设法找理由、找论据,以便驳倒对方。这也表明,开展小组讨论活动,一方面能够促使学生提高“求异”的能力,一方面还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论辩思维。如:在“胰岛素的降糖作用实验”中,可以随机或者自愿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采用注射胰岛素的方式对小白鼠进行降糖实验,而另一组则采用等量的生理盐水进行降糖实验,最终对比分析两组学生的实验结果,并通过组间结合得出相应最终的结论。
五、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实践能力
智商是影响成功速度的重要元素,而情感智力在某种程度上却比智商更为重要。同时,非智力元素不仅能够对创造力与智力的开发起到促进作用,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创造想象与独立思索能力。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尊重学生的主导作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求异,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未知层面,并为学生创造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以便学生能够主动将自己变为“发现者”。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注重以情施教,在课堂上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为培养学生的人格与创新情感提供广阔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采用小组讨论与课堂教学的方法,还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带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类的体验与观察活动。
笔者通过研究分析得出:创新是时代进步的动力,是素质培养的灵魂,而创新思维又是创新的本质与基础。因此,带领学生树立创造性思维模式,是每位生物教师的教学使命。同时,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灵活面对学生的创新思维,采取各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覃柱往.生物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探微[J].中学教学参考.2010(17).
[2]朱久林.浅谈生物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新课程(教师).2010(01).
(作者单位:广州市越秀外国语学校)
编辑/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