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索数学生活教学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走进数学,感受数学在生活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性,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分别从借助学生生活经验,引起认知冲突;利用生活知识,在参与中体会数学;设计生活化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计生活实践活动,巩固新知;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贴近;生活;“教数学”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离开学生的生活教数学,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趣.《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在平时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就需本着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学思想,紧紧围绕“把生活中的数学引进课堂”这一理念,把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
一、借助学生生活经验,引起认知冲突
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使他们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教学中借助有关生活实例,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意境,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索.如在教学小数的基本性质时,可利用学生爱吃冰激凌的心理,提问:“两个小店新卖一款冰激凌,甲店标价0.5元,乙店标价0.50元,你会选择哪个店购买?”学生异口同声:“随便买,因为价钱是一样的”.接着提问:如果去掉单位05=0.50吗?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上马上出现了分歧,学生们激烈地讨论开了.这样的生活实例能很快地切入教学主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生活知识,在参与中体会数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参与实践的活动中,更加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深刻理解知识并运用知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在学习“简便运算”时,有这样的题:175-95=175-100○5,学生对减100后要加上5很难理解.此时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请两位同学扮演买东西付钱的情景:顾客有175元钱,买了一样95元的东西,付款时他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应把175-100),营业员应找回5元,所以应加上5而不是减5.或者还可以问学生,175本来是要减95的,现在减了100,多减了5,所以应该把5加回来,这个等式才会成立.
三、设计生活化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叙述数学问题,使数学学习变得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如在学习小数这一单元时,学生对单位换算掌握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利用生活中平白的语言帮助学生加以理解、概括.如在单位换算时,可引导学生观察题目中是将高级单位换成低级单位,还是将低级单位换成高级单位,然后利用“高低乘、低高除”的方法来进行计算,计算时小数点的移动是:“乘向右、除向左、十移一、百移二、千移三.”这样的顺口溜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能帮助学生很快地掌握重难点,增进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设计生活实践活动,巩固新知
数学教学应考虑数学与生活间的联系,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重新体验“数学发现”的过程.设计生活化的作业,给数学作业赋予一定的人文色彩,联系学生实际,借助他们头脑中已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思考数学问题,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如在学了利息知识后,可设计:小明把压岁钱1500元从2018年3月10日开始在银行存定期一年,一年后他可以得到多少钱?对自己的压岁钱,学生都有直接的感性认识,而這样的设计,会使学生自觉地去银行了解利率、利息、利息税等知识,并与百分数知识相联系,既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在实际中应用数学的能力.
五、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源于生活,最终还要服务于生活.在学习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修修班上的坏桌椅,或是想办法让做好的风筝架子更加牢固等,或根据相同周长围成的图形中,圆形面积最大这一特点,让学生思索:为什么下水道的横截面都是圆形的?
总之,只要教师能贴近生活教数学,积极地创造条件,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运用数学的态度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数学就会因走进生活而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朱晓萍.数学教学应贴近生活[J].小学教学参考,2018(5):63-64.
[2]田丽丽.让数学更贴近我们的生活[J].学苑教育,2018(1):91.
[3]黄丽芳.生活资源使数学课堂更精彩[J].教育,2018(8):91.
[4]黄丹艳.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思考[J].教师,2018(5):82-83.
[5]葛敏芳.紧密联系生活,精心打磨数学课堂[J].小学教学参考,2018(2):65-66.
【关键词】贴近;生活;“教数学”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离开学生的生活教数学,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趣.《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在平时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就需本着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学思想,紧紧围绕“把生活中的数学引进课堂”这一理念,把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
一、借助学生生活经验,引起认知冲突
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使他们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教学中借助有关生活实例,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意境,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索.如在教学小数的基本性质时,可利用学生爱吃冰激凌的心理,提问:“两个小店新卖一款冰激凌,甲店标价0.5元,乙店标价0.50元,你会选择哪个店购买?”学生异口同声:“随便买,因为价钱是一样的”.接着提问:如果去掉单位05=0.50吗?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上马上出现了分歧,学生们激烈地讨论开了.这样的生活实例能很快地切入教学主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生活知识,在参与中体会数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参与实践的活动中,更加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深刻理解知识并运用知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在学习“简便运算”时,有这样的题:175-95=175-100○5,学生对减100后要加上5很难理解.此时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请两位同学扮演买东西付钱的情景:顾客有175元钱,买了一样95元的东西,付款时他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应把175-100),营业员应找回5元,所以应加上5而不是减5.或者还可以问学生,175本来是要减95的,现在减了100,多减了5,所以应该把5加回来,这个等式才会成立.
三、设计生活化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叙述数学问题,使数学学习变得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如在学习小数这一单元时,学生对单位换算掌握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利用生活中平白的语言帮助学生加以理解、概括.如在单位换算时,可引导学生观察题目中是将高级单位换成低级单位,还是将低级单位换成高级单位,然后利用“高低乘、低高除”的方法来进行计算,计算时小数点的移动是:“乘向右、除向左、十移一、百移二、千移三.”这样的顺口溜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能帮助学生很快地掌握重难点,增进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设计生活实践活动,巩固新知
数学教学应考虑数学与生活间的联系,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重新体验“数学发现”的过程.设计生活化的作业,给数学作业赋予一定的人文色彩,联系学生实际,借助他们头脑中已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思考数学问题,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如在学了利息知识后,可设计:小明把压岁钱1500元从2018年3月10日开始在银行存定期一年,一年后他可以得到多少钱?对自己的压岁钱,学生都有直接的感性认识,而這样的设计,会使学生自觉地去银行了解利率、利息、利息税等知识,并与百分数知识相联系,既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在实际中应用数学的能力.
五、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源于生活,最终还要服务于生活.在学习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修修班上的坏桌椅,或是想办法让做好的风筝架子更加牢固等,或根据相同周长围成的图形中,圆形面积最大这一特点,让学生思索:为什么下水道的横截面都是圆形的?
总之,只要教师能贴近生活教数学,积极地创造条件,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运用数学的态度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数学就会因走进生活而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朱晓萍.数学教学应贴近生活[J].小学教学参考,2018(5):63-64.
[2]田丽丽.让数学更贴近我们的生活[J].学苑教育,2018(1):91.
[3]黄丽芳.生活资源使数学课堂更精彩[J].教育,2018(8):91.
[4]黄丹艳.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思考[J].教师,2018(5):82-83.
[5]葛敏芳.紧密联系生活,精心打磨数学课堂[J].小学教学参考,2018(2):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