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教育部于2014年正式颁布的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课程与教材体系中,提出中学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等教学过程中应当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来说,一线教师应当结合具体的知识内容,合理补充与延伸课本知识,把传统文化真正渗透到课堂中来,培养初中生的文化自信,陶冶其情操,在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活动中去接触和了解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对此问题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地理 课堂教学 传统文化
1 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对于初中阶段的地理课堂教学来说,渗透传统文化对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非常大的帮助,让传统文化和初中地理教学相互融合,不仅能够让地理课堂变得更具有趣味性,同时也有助于初中生人文素养的提升,确保课堂教学效果。比如说我们针对地球自转和公转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首先为学生播放了太阳直射点的视频,让学生对太阳和地球公转的关系有初步了解,随后我们把太阳直射点的解释借助于描点的形式画出回归图线,在这一前提下为学生讲述二十四节气一一对应的时间点,将其与回归线相结合,这样一来就很好地把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融入到地理课堂中来。借助于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加快速高效地理解知识内容,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同时也能够让初中生感受到地理知识学习的趣味性,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地理思维的培养[1]。
2 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对策
2.1 适当的补充与延伸
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很多知识内容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所以地理教师应当深入挖掘课本中的知识内容,选择合适时机予以补充和延伸。比如说刚刚进入初中接触地理的学生,我们能够给学生说中国是地理学发展最为悠久的国家,早在春秋战国时,天水放马滩出土的文物中就已经有了迄今最早的地图,而在明朝时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可以说是地理学历史上首本最为系统全面记录岩溶地貌的著作。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吸引学生,调动他们的地理学习兴趣。另外在教学时我们还需要根据知识内容来合理融入传统文化,如针对《民族》这部分知识,可以提前给学生准备相关民族服饰与乐器当成是教具,教学时组织游戏活动,要求部分学生穿着各民族的服饰,拿上相关乐器,让其他同学去猜一猜他们扮演的哪个民族。之后再实施扩展教学,给学生普及我国古代服饰的发展,如汉服,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讲述汉服中的传统文化,学生们都被深深地吸引,课堂学习氛围十分浓厚。
2.2 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初中地理课程属于和现实生活具有紧密联系的课程,特别是自然地理中的诸多内容都为学生揭露和呈现了大自然的奥秘,但同时地理教材中的一些知识点较为抽象,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的方式来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熏陶,依靠良好的校园环境、班级环境来促进学生学习地理、陶冶他们的情操,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慢慢体会并理解抽象地理知识,让学生有一个接触和想象、学习的过程。比如说我们能够把地理现象的成因亦或是知名地理学家的事迹通过挂图的模式挂在教室中以及班级外的走廊墙壁,选择适当时机给学生予以讲解,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去循序渐进地理解与记忆地理原理,依靠我国著名地理学家的事迹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爱国情感与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能够让学生逐渐形成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依靠创设良好环境把传统文化与地理知识融入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促进其文化自信的培养和学习质量的提升[2]。
2.3 组织开展实践活动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当定期组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引领学生一起走出课堂,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真正将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我们促进传统文化与地理知识的融合,让初中生体会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真正实现地理课堂和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學习积极性。在组织课外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到当地博物馆进行参观,对各类展品予以讲解,从而补充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地理知识的空缺,真正拓展了他们的视野,让学生接触到很多教材中没有的知识。通过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学生处在一个更加自由的学习状态,在这一情境下来渗透传统文化元素,不但能够让学习更具有趣味性,也可以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内容,不仅能够促进初中生文化素养的提高,还能够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对此一线地理教师必须要树立现代化的教学理念,真正运用好课堂这一主阵地,通过科学的教学策略来促进传统文化与地理知识的融合,另外需要依靠课外实践活动来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和延伸,确保初中地理教学目标的实现,让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小君.如何运用地域文化开展高中地理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5):229-230.
[2] 吴近贤.传统优秀文化在地理教学中养成性探索研究[J].汉字文化,2018(01):27-28.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乾务镇初级中学 (广东省珠海市 519170)
关键词:初中地理 课堂教学 传统文化
1 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对于初中阶段的地理课堂教学来说,渗透传统文化对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非常大的帮助,让传统文化和初中地理教学相互融合,不仅能够让地理课堂变得更具有趣味性,同时也有助于初中生人文素养的提升,确保课堂教学效果。比如说我们针对地球自转和公转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首先为学生播放了太阳直射点的视频,让学生对太阳和地球公转的关系有初步了解,随后我们把太阳直射点的解释借助于描点的形式画出回归图线,在这一前提下为学生讲述二十四节气一一对应的时间点,将其与回归线相结合,这样一来就很好地把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融入到地理课堂中来。借助于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加快速高效地理解知识内容,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同时也能够让初中生感受到地理知识学习的趣味性,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地理思维的培养[1]。
2 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对策
2.1 适当的补充与延伸
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很多知识内容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所以地理教师应当深入挖掘课本中的知识内容,选择合适时机予以补充和延伸。比如说刚刚进入初中接触地理的学生,我们能够给学生说中国是地理学发展最为悠久的国家,早在春秋战国时,天水放马滩出土的文物中就已经有了迄今最早的地图,而在明朝时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可以说是地理学历史上首本最为系统全面记录岩溶地貌的著作。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吸引学生,调动他们的地理学习兴趣。另外在教学时我们还需要根据知识内容来合理融入传统文化,如针对《民族》这部分知识,可以提前给学生准备相关民族服饰与乐器当成是教具,教学时组织游戏活动,要求部分学生穿着各民族的服饰,拿上相关乐器,让其他同学去猜一猜他们扮演的哪个民族。之后再实施扩展教学,给学生普及我国古代服饰的发展,如汉服,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讲述汉服中的传统文化,学生们都被深深地吸引,课堂学习氛围十分浓厚。
2.2 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初中地理课程属于和现实生活具有紧密联系的课程,特别是自然地理中的诸多内容都为学生揭露和呈现了大自然的奥秘,但同时地理教材中的一些知识点较为抽象,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的方式来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熏陶,依靠良好的校园环境、班级环境来促进学生学习地理、陶冶他们的情操,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慢慢体会并理解抽象地理知识,让学生有一个接触和想象、学习的过程。比如说我们能够把地理现象的成因亦或是知名地理学家的事迹通过挂图的模式挂在教室中以及班级外的走廊墙壁,选择适当时机给学生予以讲解,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去循序渐进地理解与记忆地理原理,依靠我国著名地理学家的事迹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爱国情感与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能够让学生逐渐形成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依靠创设良好环境把传统文化与地理知识融入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促进其文化自信的培养和学习质量的提升[2]。
2.3 组织开展实践活动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当定期组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引领学生一起走出课堂,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真正将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我们促进传统文化与地理知识的融合,让初中生体会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真正实现地理课堂和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學习积极性。在组织课外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到当地博物馆进行参观,对各类展品予以讲解,从而补充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地理知识的空缺,真正拓展了他们的视野,让学生接触到很多教材中没有的知识。通过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学生处在一个更加自由的学习状态,在这一情境下来渗透传统文化元素,不但能够让学习更具有趣味性,也可以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内容,不仅能够促进初中生文化素养的提高,还能够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对此一线地理教师必须要树立现代化的教学理念,真正运用好课堂这一主阵地,通过科学的教学策略来促进传统文化与地理知识的融合,另外需要依靠课外实践活动来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和延伸,确保初中地理教学目标的实现,让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小君.如何运用地域文化开展高中地理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5):229-230.
[2] 吴近贤.传统优秀文化在地理教学中养成性探索研究[J].汉字文化,2018(01):27-28.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乾务镇初级中学 (广东省珠海市 51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