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云南位于中国版图的西南边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地质风貌、多样的民族构成,造就了云南独特的民族传统工艺和鲜明的民族传统文化。本文以云南传统工艺陶器为出发点,对比云南建水紫陶与云南漠沙傣族土陶的差异,从制作方式,装饰风格及表现手法等方面综合的分析了云南陶器工艺的多样性。
关键词:云南;建水紫陶;傣族土陶;差异
一、云南建水紫陶与漠沙傣族土陶
云南建水紫陶距今3500多年,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宋、元时期的建水青花瓷器曾被视为中国“国瓷”的一部分,后来在清代末年至民国初期形成和不断发展起来的建水紫陶,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工艺制作成为我国当代四大名陶之一。而建水地区的陶瓷业按其时代划分主要经历了原始土陶时期、汉唐灰陶时期、宋代青瓷时期、元代青花时期、明代粗陶时期、清代细陶时期和当代紫陶时期。云南建水紫陶含铁量较高,声音清脆,表面有金属质感做工极其精细和讲究,陶身及诗书绘画于一体,古朴典雅,流露出文人雅士的高贵气息。早期的建水紫陶多生产于茶具、花瓶、印盒、文房四宝等物件,后因紫陶的保温,透气,耐酸,防潮等特点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花盆,酱缸,汽锅等等。汽锅烹饪的美食更是深受人们的喜爱。
土陶的使用一直以来都是傣族人的最爱,傣族人使用土陶,更多的是因为陶器的实用价值。制陶在傣族语中称为“板磨”,俗称“土锅”,在云南漠沙镇土锅寨的傣族人依旧保留着传统的制陶工艺,小到茶杯,水壶,锅碗瓢盆,大到佛教礼器和祭祀用品我们都可以看到傣族土陶的身影。土陶的透气性非常好,在炎热的玉溪漠沙,土陶不仅适用于储水,大一点的土陶还可以储存粮食,并且用土陶烹饪出来的食物不仅味道极佳还有保温,防虫鼠的作用。建水紫陶与漠沙土陶的实用性和功能性是想通的,但由于环境的差异,地理位置,气候风貌和人为因素的不同,建水紫陶和漠沙土陶也存在着不同和差异。
二、云南建水紫陶与漠沙傣族土陶的差异性
1.材料的不同。材料选取的不同也就使得陶器呈现的方式不同,建水紫陶细腻,多样,古朴典雅,漠沙傣族土陶素雅,自然,朴实无华。建水紫陶的泥料取材于建水县当地的西北郊碗窑地区,建水县矿物质资源丰富,建水紫陶的泥料选取也因此非常讲究,陶泥选取青、白、紫、黄、花五种矿物质,这些彩色的陶土质地非常细腻,呈现胶泥的状态,但不是所有细腻的彩色陶土都可以被使用,只有那些色泽纯正,细腻干净的陶土才能被拿来使用。漠沙傣族土陶的材料,一般是就近取材,选取田间地头或是山上颜色灰白的一种土料,将干燥的土料放在专业的石臼中,用木制的脚碓舂碎,舂好后的泥拿筛子筛选,筛出的细泥收起来备用,筛出的粗大的颗粒再重新放进石臼中进行舂碎,如此反复,筛出自己所需要的细泥泥量。
2.制作工艺的不同。建水紫陶的拉坯环节是陶器制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也奠定了它在陶工艺中独树一帜的地位。建水紫陶的成型就在于拉坯师傅的一气呵成,要想一气呵成的拉好坯,成好型,全看拉坯师傅的手艺。拉坯师傅手握泥团,在陶车的转动下不断调整手的拿捏位置和力度,在不断的调整和塑形上毛坯逐渐成型。在陶车上,拉坯师傅的时时刻刻要遵循心要正,眼要准,手要稳的九字原则。拉坯这一环节也是考验拉坯师傅的手艺的重要环节。拉坯成型后的陶器,需要放在通风处晾晒,但一定不能阳光暴晒。傣族土套的制坯和打坯着重于工具的使用和泥条的盘筑。制作土陶的工具有木拍、卵石、布条、竹片、竹刀等。手工艺者面对转盘而坐,取出配置好的泥料,拍打揉捏成底座的形状,再将揉好的湿泥条盘筑按压成型,使得湿泥条一圈一圈的牢固粘贴于底座上,再将一条一条的湿泥条往上累筑,逐渐累出高度,筑出陶器的形状。口部不平整的地方用竹片削平,再用湿布将泥坯的内部、外部和口沿处打磨光滑,除去缝隙。此时成型的陶器需要晾晒,在晾晒到一定的程度之后,才可进行下一步工序。
3.装饰风格及表现手法的不同。建水紫陶的湿坯装饰和雕刻填泥也是紫陶工艺里的重要环节,对毛坯进行描绘,模印等手段进行美术装饰一般是由书画功底厚实的师傅以陶为纸,保留笔墨韵味,不以多彩绚丽的视觉取胜而是寻求一种淡雅宁静的意味。对陶坯落墨之后,雕刻工艺人必须立刻将墨迹雕刻成模,经过填泥,修坯,风干,焙烧,分次打磨抛光后,线条会呈现金石之气的机理变化。傣族土陶则是以木板为笔,土陶为纸,在不断的打坯定型中,用有斜纹的木板把坯体拍打成型,在转动的转盘上边打边转,木板上的花纹便拍印到陶坯上了,粗糙的地方再用快到竹片加以修整,这样一个带有返璞样式的陶坯也就应运而生了。
4.烧制的不同。建水紫陶的烧制要在窑中烧制,传统的窑炉温度要控制在1150度,一般要烧制几个小时,陶坯本身会收缩百分之十七,并且会有废品的存在。而傣族土陶的烧制更为独特,土陶烧制是在露天的空地上进行,现在地面上铺一层稻草,陶坯口向内排列,两两相对平行成几列,每一层和每一列之间还要铺上稻草,在最后的一层稻草上撒上灶灰,撒上灶灰之后在撒上一层谷糠,点火时顺着稻草的外部开始,一开始火势会很大,但因稻堆最上面的一层灶灰和细小密实的谷糠一会火势就会被压住,灶灰使火捂了起来,保证了陶坯的烧制时间和内部较高的温度(约700°C)。大约一昼夜之后,陶器便可烧制而成。但在土陶烧制的过程中会由于缺氧产生窑变,但只限于局部的窑变,全部发生窑变变成黑色的土陶在烧制中一千个可能会有一个,极为少见,直到现在手工艺者和专家学者对这一现象也能难说的明白。
三、云南陶器工艺的多样性
陶器的制作早期是手工制作,到了晚期演变为轮制。在红土高原的云南,丰富的粘土资源为陶器的制作创造了良好的前提。云南陶器工艺的制作多源于日常生活的需求,而且环境的差异、生活方式的不同和自然条件的不同决定了陶器制作的方式不同,无论是建水紫陶还是漠沙傣族土陶都遵循了因地制宜的取材和制作方式。云南各地陶器工艺的不同和陶器制作的不同形成了多元化的风格特点,也形成了云南陶器工艺造型风格和装饰形式的差异,也是在这种多元化的发展过程中云南陶器工艺呈多样化的趋势得以发展,在多样化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除了像建水紫陶和漠沙傣族土陶满足生活实用功能之外的陶器工艺。
建水紫陶古朴典雅,别具一格充满着文人雅士的高贵与细腻;漠沙傣族土锅朴实无华,有着天然去雕饰的纯真。虽然在制作工艺,艺术风格,装饰形式上不尽相同,但它们的存在是人类劳动的结果,也是人类伟大的艺术创造。虽然现代工艺的发展逐渐取代了陶器的使用,但在云南的这些地方不仅仍在延续陶器的使用而且还得以其名声也是远销海内外。抛去陶器的实用价值,作为一个艺术品陶器依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这也体现了人类智慧的伟大之处。
参考文献:
[1]《中国绘画史》,王伯敏著,文化艺术出版社.
[2]《云南特色民间工艺》,陈劲松,张勇,彭瑶著,云南大学出版社.
[3]《匠心独运—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美术手工人记》,陇艺梅著,云南人民出版社.
[4]《云南建水紫陶》,蓝嘉澍,王迎新,许儒慧著,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
关键词:云南;建水紫陶;傣族土陶;差异
一、云南建水紫陶与漠沙傣族土陶
云南建水紫陶距今3500多年,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宋、元时期的建水青花瓷器曾被视为中国“国瓷”的一部分,后来在清代末年至民国初期形成和不断发展起来的建水紫陶,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工艺制作成为我国当代四大名陶之一。而建水地区的陶瓷业按其时代划分主要经历了原始土陶时期、汉唐灰陶时期、宋代青瓷时期、元代青花时期、明代粗陶时期、清代细陶时期和当代紫陶时期。云南建水紫陶含铁量较高,声音清脆,表面有金属质感做工极其精细和讲究,陶身及诗书绘画于一体,古朴典雅,流露出文人雅士的高贵气息。早期的建水紫陶多生产于茶具、花瓶、印盒、文房四宝等物件,后因紫陶的保温,透气,耐酸,防潮等特点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花盆,酱缸,汽锅等等。汽锅烹饪的美食更是深受人们的喜爱。
土陶的使用一直以来都是傣族人的最爱,傣族人使用土陶,更多的是因为陶器的实用价值。制陶在傣族语中称为“板磨”,俗称“土锅”,在云南漠沙镇土锅寨的傣族人依旧保留着传统的制陶工艺,小到茶杯,水壶,锅碗瓢盆,大到佛教礼器和祭祀用品我们都可以看到傣族土陶的身影。土陶的透气性非常好,在炎热的玉溪漠沙,土陶不仅适用于储水,大一点的土陶还可以储存粮食,并且用土陶烹饪出来的食物不仅味道极佳还有保温,防虫鼠的作用。建水紫陶与漠沙土陶的实用性和功能性是想通的,但由于环境的差异,地理位置,气候风貌和人为因素的不同,建水紫陶和漠沙土陶也存在着不同和差异。
二、云南建水紫陶与漠沙傣族土陶的差异性
1.材料的不同。材料选取的不同也就使得陶器呈现的方式不同,建水紫陶细腻,多样,古朴典雅,漠沙傣族土陶素雅,自然,朴实无华。建水紫陶的泥料取材于建水县当地的西北郊碗窑地区,建水县矿物质资源丰富,建水紫陶的泥料选取也因此非常讲究,陶泥选取青、白、紫、黄、花五种矿物质,这些彩色的陶土质地非常细腻,呈现胶泥的状态,但不是所有细腻的彩色陶土都可以被使用,只有那些色泽纯正,细腻干净的陶土才能被拿来使用。漠沙傣族土陶的材料,一般是就近取材,选取田间地头或是山上颜色灰白的一种土料,将干燥的土料放在专业的石臼中,用木制的脚碓舂碎,舂好后的泥拿筛子筛选,筛出的细泥收起来备用,筛出的粗大的颗粒再重新放进石臼中进行舂碎,如此反复,筛出自己所需要的细泥泥量。
2.制作工艺的不同。建水紫陶的拉坯环节是陶器制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也奠定了它在陶工艺中独树一帜的地位。建水紫陶的成型就在于拉坯师傅的一气呵成,要想一气呵成的拉好坯,成好型,全看拉坯师傅的手艺。拉坯师傅手握泥团,在陶车的转动下不断调整手的拿捏位置和力度,在不断的调整和塑形上毛坯逐渐成型。在陶车上,拉坯师傅的时时刻刻要遵循心要正,眼要准,手要稳的九字原则。拉坯这一环节也是考验拉坯师傅的手艺的重要环节。拉坯成型后的陶器,需要放在通风处晾晒,但一定不能阳光暴晒。傣族土套的制坯和打坯着重于工具的使用和泥条的盘筑。制作土陶的工具有木拍、卵石、布条、竹片、竹刀等。手工艺者面对转盘而坐,取出配置好的泥料,拍打揉捏成底座的形状,再将揉好的湿泥条盘筑按压成型,使得湿泥条一圈一圈的牢固粘贴于底座上,再将一条一条的湿泥条往上累筑,逐渐累出高度,筑出陶器的形状。口部不平整的地方用竹片削平,再用湿布将泥坯的内部、外部和口沿处打磨光滑,除去缝隙。此时成型的陶器需要晾晒,在晾晒到一定的程度之后,才可进行下一步工序。
3.装饰风格及表现手法的不同。建水紫陶的湿坯装饰和雕刻填泥也是紫陶工艺里的重要环节,对毛坯进行描绘,模印等手段进行美术装饰一般是由书画功底厚实的师傅以陶为纸,保留笔墨韵味,不以多彩绚丽的视觉取胜而是寻求一种淡雅宁静的意味。对陶坯落墨之后,雕刻工艺人必须立刻将墨迹雕刻成模,经过填泥,修坯,风干,焙烧,分次打磨抛光后,线条会呈现金石之气的机理变化。傣族土陶则是以木板为笔,土陶为纸,在不断的打坯定型中,用有斜纹的木板把坯体拍打成型,在转动的转盘上边打边转,木板上的花纹便拍印到陶坯上了,粗糙的地方再用快到竹片加以修整,这样一个带有返璞样式的陶坯也就应运而生了。
4.烧制的不同。建水紫陶的烧制要在窑中烧制,传统的窑炉温度要控制在1150度,一般要烧制几个小时,陶坯本身会收缩百分之十七,并且会有废品的存在。而傣族土陶的烧制更为独特,土陶烧制是在露天的空地上进行,现在地面上铺一层稻草,陶坯口向内排列,两两相对平行成几列,每一层和每一列之间还要铺上稻草,在最后的一层稻草上撒上灶灰,撒上灶灰之后在撒上一层谷糠,点火时顺着稻草的外部开始,一开始火势会很大,但因稻堆最上面的一层灶灰和细小密实的谷糠一会火势就会被压住,灶灰使火捂了起来,保证了陶坯的烧制时间和内部较高的温度(约700°C)。大约一昼夜之后,陶器便可烧制而成。但在土陶烧制的过程中会由于缺氧产生窑变,但只限于局部的窑变,全部发生窑变变成黑色的土陶在烧制中一千个可能会有一个,极为少见,直到现在手工艺者和专家学者对这一现象也能难说的明白。
三、云南陶器工艺的多样性
陶器的制作早期是手工制作,到了晚期演变为轮制。在红土高原的云南,丰富的粘土资源为陶器的制作创造了良好的前提。云南陶器工艺的制作多源于日常生活的需求,而且环境的差异、生活方式的不同和自然条件的不同决定了陶器制作的方式不同,无论是建水紫陶还是漠沙傣族土陶都遵循了因地制宜的取材和制作方式。云南各地陶器工艺的不同和陶器制作的不同形成了多元化的风格特点,也形成了云南陶器工艺造型风格和装饰形式的差异,也是在这种多元化的发展过程中云南陶器工艺呈多样化的趋势得以发展,在多样化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除了像建水紫陶和漠沙傣族土陶满足生活实用功能之外的陶器工艺。
建水紫陶古朴典雅,别具一格充满着文人雅士的高贵与细腻;漠沙傣族土锅朴实无华,有着天然去雕饰的纯真。虽然在制作工艺,艺术风格,装饰形式上不尽相同,但它们的存在是人类劳动的结果,也是人类伟大的艺术创造。虽然现代工艺的发展逐渐取代了陶器的使用,但在云南的这些地方不仅仍在延续陶器的使用而且还得以其名声也是远销海内外。抛去陶器的实用价值,作为一个艺术品陶器依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这也体现了人类智慧的伟大之处。
参考文献:
[1]《中国绘画史》,王伯敏著,文化艺术出版社.
[2]《云南特色民间工艺》,陈劲松,张勇,彭瑶著,云南大学出版社.
[3]《匠心独运—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美术手工人记》,陇艺梅著,云南人民出版社.
[4]《云南建水紫陶》,蓝嘉澍,王迎新,许儒慧著,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