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成果为导向的会计教育是近几年提出的教学理论体系,意在培养更多具有专业技能素养人才,缓解就业人员的压力,促进人才市场的良性竞争,提升学校的就业率和知名度。本文主要介绍了以成果导向为前提的专业发展,就改革的思路和目标要求做了简单的说明,并且详细的叙述了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方法策略,以期待对教育事业有所帮助。
关键词:成果导向;建设;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受传统学科体系和学制的束缚,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仍然侧重知识的传授,而非职业能力的培养;课程具有普遍性,内容陈旧落后,难以适应用人单位及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差,难以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工作成果,导致学生缺乏就业竞争力,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探索以成果为导向建设会计专业的课程开发模式,对整个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重大意义。
1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以成果为导向,就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经过不懈的努力,完成某种事情或达到某种成功,得到一个比较好的成果。运用到会计专业,就是要一个数据结果,不管是好或者不好,都需要有理有据的算出一个成果,代表着利益的数字,一般都会与企业的成本挂钩,以此来衡量企业的盈利与否。以成果为导向的会计课程体系,多半运用的是经济学算法来解决问题,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运算思维和处理事情的能力,要求学生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灵敏的判断力,能找出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连接点,通过层层的数据筛选和结果处理,在经过多方的查证,得到一个满意的成果。在新时期的发展要求下,会计专业要以培养人才为己任,以成果为前提,以锻炼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拓展会计教学的新领域。
2 教育培养目标对课程的要求
2.1 课程目标的定向性和特殊性
教学课程目标必须与培养目标相一致,根据培养目标确定课程目标,这就要求教育课程要能满足特定职业和学生个体发展两方面的需要,具有职业领域的定向性和学生个体发展的特殊性。
2.2 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和基础性
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就业,大部分中职毕业生在毕业后直接进入工作岗位,因此,中职课程的内容必须符合企业的需求,具备应用性。同时由于教育对象(初中学历或同等学历人群)的特殊性,教学还肩负着素质教育的重任,因此,课程的内容还应当具有基础性。表现在:第一,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第二,升入高职需要的理论基础;第三,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培养其继续学习的能力。
2.3 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和系统性
职业教育的课程实施要紧跟市场,以需求为导向,灵活运用宏观统筹、合理布局、结构平衡、整体优化的策略,形成长短互补、宽窄相宜、体现专业集群和专业链优势的专业课程构架,着力构建包括课程计划、设置、实施、评价和修正在内的一整套系统工程。
3 以成果为导向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与原则
3.1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
以结果为导向,确定了会计教育培养的目标,学生和老师都要一次为目的,努力学习会计专业的相关知识,学会用经济学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可以将一切可变因素换算成数字运算,以此来控制生产的成本和程序的变化,实现企业的资本和利益的核算,锻炼专业的知识技能,以便于日后的实际工作,为学生的以后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集体的构件思路可以根据学校的自身情况来定,一般理论课的学习会花费一多半的教学时间,相关课程的学习也会花去比较多的精力,但是实践教学的话要根据师资力量来分配时间,多半的学校会组织学生到社会的企业公司进行实习,由公司的专职人员带领实际操作一段时间,以便学生熟悉会计工作的整个流程,期间需要用到所学的知识,对学生的课业水平也是一个考验。
3.2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在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课程框架设计上,以“必需”和“够用”为基本原则;在会计专业理论课的调整上,以“应用”和“适度”为必要原则;在专业实践课上,以“强化实务”为重要原则;实践教学学时数应不低于总学时的50%,并且要把重点放在构建“课堂实践环节+校内实训+校外实训”的实践教学体系上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鉴于现有一些专业课程在内容上还存在着相互割据、重复等问题,应以实用为目的,对相关课程进行重组;另一方面,也应将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与会计职业任职资格考试(如会计电算化考试、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联系起来,把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融入到课程内容中来。
4 以成果为导向的会计专业课程的改革策略
4.1 构建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按照成果合理设置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考试辅导课、针对就业成果课,学校要组织专门人员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了解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具体要求,分析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文化基础,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设置专业课程;针对升学需要,学校要研究不同升学类型(包括对口升学、3+2升段、成人高考等)的考核内容和特点,编排不同内容的课程。
4.2 定位会计专业课程目标
定位会计专业目标,要以市场的需要为前提,当前企业招聘的方向是注重学生的个人能力,不仅是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还看实际应用的水平和个人的交际能力,仅仅靠成绩的优势想进入公司企业是十分困难的。所以,以成果为导向的课程目标是非常实际的,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而社会需要的人才是综合性的、全能的、高素质的,这就要求学校在注重文化课教育的同时,还要注重能力的培养,不能一味的纸上谈兵而不付诸于行动,会养成学生眼高手低的坏习惯,长此以往,对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都不利。
4.3 有效组织课程实施
在课程实施阶段,教师在学生心中并不受到重视,许多学生对教师的态度也是不冷不热,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也是不理不睬,致使许多教师失去了对教学的热情,降低了教学的效果,学生和教师都受到了不利的影响。想要以成果为向导建设会计专业的学习,首先就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活跃教师的教学氛围,然后根据课程的特点和教学难易的程度来安排课程的多少和上课时间,合理分配一下教学的资源和配置,最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鼓舞教师的士气,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以“成果”论英雄,促进教师之间的良性竞争。
4.4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课程评价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发挥着教育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应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目标,以尊重被评价对象为基本前提,遵循客观性、全面性、激励性的原则,开展教学工作。
4.4.1 构建评价体系。课程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完整的评价系统应当包括评价目标系统、评价指标系统、评价标准系统、整个评价系统的设计应当体现以下特点:科学性与方向性相结合,统一性与个别性相结合,客观性与社會性相结合。
4.4.2 组织评价内容。课程评价内容应当包括课程目标和计划的评价,课程准备和投入的评价,课程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
4.4.3 选择评价方法。课程评价方法是实施评价的重要保证,立足学校教学目标,结合课程特点,确定评价方法如采用个人内差异评价法,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等多样化的评价法。
结束语
以成果为导向的会计课程设置,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形成主动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其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就业竞争力的提升,是我国会计专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敬娜娜,廖晓莉.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时空,2014(21).
[2]杨玉婷.试论以需求为导向的中职学校课程建设[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8).
作者简介:杨继杰,女,在读硕士,副教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
张林:男,博士,教授。
关键词:成果导向;建设;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受传统学科体系和学制的束缚,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仍然侧重知识的传授,而非职业能力的培养;课程具有普遍性,内容陈旧落后,难以适应用人单位及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差,难以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工作成果,导致学生缺乏就业竞争力,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探索以成果为导向建设会计专业的课程开发模式,对整个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重大意义。
1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以成果为导向,就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经过不懈的努力,完成某种事情或达到某种成功,得到一个比较好的成果。运用到会计专业,就是要一个数据结果,不管是好或者不好,都需要有理有据的算出一个成果,代表着利益的数字,一般都会与企业的成本挂钩,以此来衡量企业的盈利与否。以成果为导向的会计课程体系,多半运用的是经济学算法来解决问题,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运算思维和处理事情的能力,要求学生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灵敏的判断力,能找出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连接点,通过层层的数据筛选和结果处理,在经过多方的查证,得到一个满意的成果。在新时期的发展要求下,会计专业要以培养人才为己任,以成果为前提,以锻炼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拓展会计教学的新领域。
2 教育培养目标对课程的要求
2.1 课程目标的定向性和特殊性
教学课程目标必须与培养目标相一致,根据培养目标确定课程目标,这就要求教育课程要能满足特定职业和学生个体发展两方面的需要,具有职业领域的定向性和学生个体发展的特殊性。
2.2 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和基础性
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就业,大部分中职毕业生在毕业后直接进入工作岗位,因此,中职课程的内容必须符合企业的需求,具备应用性。同时由于教育对象(初中学历或同等学历人群)的特殊性,教学还肩负着素质教育的重任,因此,课程的内容还应当具有基础性。表现在:第一,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第二,升入高职需要的理论基础;第三,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培养其继续学习的能力。
2.3 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和系统性
职业教育的课程实施要紧跟市场,以需求为导向,灵活运用宏观统筹、合理布局、结构平衡、整体优化的策略,形成长短互补、宽窄相宜、体现专业集群和专业链优势的专业课程构架,着力构建包括课程计划、设置、实施、评价和修正在内的一整套系统工程。
3 以成果为导向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与原则
3.1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
以结果为导向,确定了会计教育培养的目标,学生和老师都要一次为目的,努力学习会计专业的相关知识,学会用经济学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可以将一切可变因素换算成数字运算,以此来控制生产的成本和程序的变化,实现企业的资本和利益的核算,锻炼专业的知识技能,以便于日后的实际工作,为学生的以后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集体的构件思路可以根据学校的自身情况来定,一般理论课的学习会花费一多半的教学时间,相关课程的学习也会花去比较多的精力,但是实践教学的话要根据师资力量来分配时间,多半的学校会组织学生到社会的企业公司进行实习,由公司的专职人员带领实际操作一段时间,以便学生熟悉会计工作的整个流程,期间需要用到所学的知识,对学生的课业水平也是一个考验。
3.2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在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课程框架设计上,以“必需”和“够用”为基本原则;在会计专业理论课的调整上,以“应用”和“适度”为必要原则;在专业实践课上,以“强化实务”为重要原则;实践教学学时数应不低于总学时的50%,并且要把重点放在构建“课堂实践环节+校内实训+校外实训”的实践教学体系上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鉴于现有一些专业课程在内容上还存在着相互割据、重复等问题,应以实用为目的,对相关课程进行重组;另一方面,也应将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与会计职业任职资格考试(如会计电算化考试、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联系起来,把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融入到课程内容中来。
4 以成果为导向的会计专业课程的改革策略
4.1 构建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按照成果合理设置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考试辅导课、针对就业成果课,学校要组织专门人员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了解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具体要求,分析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文化基础,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设置专业课程;针对升学需要,学校要研究不同升学类型(包括对口升学、3+2升段、成人高考等)的考核内容和特点,编排不同内容的课程。
4.2 定位会计专业课程目标
定位会计专业目标,要以市场的需要为前提,当前企业招聘的方向是注重学生的个人能力,不仅是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还看实际应用的水平和个人的交际能力,仅仅靠成绩的优势想进入公司企业是十分困难的。所以,以成果为导向的课程目标是非常实际的,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而社会需要的人才是综合性的、全能的、高素质的,这就要求学校在注重文化课教育的同时,还要注重能力的培养,不能一味的纸上谈兵而不付诸于行动,会养成学生眼高手低的坏习惯,长此以往,对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都不利。
4.3 有效组织课程实施
在课程实施阶段,教师在学生心中并不受到重视,许多学生对教师的态度也是不冷不热,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也是不理不睬,致使许多教师失去了对教学的热情,降低了教学的效果,学生和教师都受到了不利的影响。想要以成果为向导建设会计专业的学习,首先就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活跃教师的教学氛围,然后根据课程的特点和教学难易的程度来安排课程的多少和上课时间,合理分配一下教学的资源和配置,最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鼓舞教师的士气,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以“成果”论英雄,促进教师之间的良性竞争。
4.4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课程评价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发挥着教育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应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目标,以尊重被评价对象为基本前提,遵循客观性、全面性、激励性的原则,开展教学工作。
4.4.1 构建评价体系。课程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完整的评价系统应当包括评价目标系统、评价指标系统、评价标准系统、整个评价系统的设计应当体现以下特点:科学性与方向性相结合,统一性与个别性相结合,客观性与社會性相结合。
4.4.2 组织评价内容。课程评价内容应当包括课程目标和计划的评价,课程准备和投入的评价,课程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
4.4.3 选择评价方法。课程评价方法是实施评价的重要保证,立足学校教学目标,结合课程特点,确定评价方法如采用个人内差异评价法,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等多样化的评价法。
结束语
以成果为导向的会计课程设置,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形成主动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其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就业竞争力的提升,是我国会计专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敬娜娜,廖晓莉.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时空,2014(21).
[2]杨玉婷.试论以需求为导向的中职学校课程建设[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8).
作者简介:杨继杰,女,在读硕士,副教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
张林:男,博士,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