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急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急于把自己拥有的知识“灌”给学生,就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停滞不前。教师表现得“大智若愚”,鼓励学生主动质疑,主动探索,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可以让老师获得发展的机会。
关键词: 语文生本课堂 质疑问难 发现探究 实践成长
一、缘起:拨云见日,豁然开朗
时间:2015年3月10日上午第二节。
地点:四(1)班教室。
郑老师要开公开课了,作为班主任的我去听课。我发现,郑老师上课时使用频率很高的话是“老师不明白。”、“老师不明白,你能再说一遍吗?”、“老师不明白,你能解释一下吗?”、“老师不明白,哪位同学能把他的话解释给我听呢?”……老师貌似很愚,让学生帮助老师解惑,学生兴趣很浓厚,为了“帮助”老师,“超越”老师,开动脑筋,使出“浑身解数”,收到很好的效果。
這是我们班的孩子吗?一个个在语文课像霜打蔫了的茄子,在数学课上却朝气蓬勃,思维活跃。小手举得高高的,小脸涨得红红的,个个信心满满的、声音响响的。在我眼中,这哪是数学课堂,完全是学生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舞台,老师成了学生要指导帮助的对象。这节数学课给我的启示很大——老师装“愚”是为了让孩子积极融入课堂学习,启发学生思考——装“愚”在无痕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我不由得反思自己的语文课堂:一直以来,对语文课堂的沉闷百思不得其解,听了这节数学课,我认为一直困扰着我的迷雾正在散开,思路也逐渐变得清晰起来,突然有种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的感觉——课堂那般死气沉沉,罪魁祸首不正是自己吗?课堂上,自己是统揽全局的导演,将自认为的重点、难点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告诉学生,无视他们的学习起点与学龄特点。一个好的老师,不是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锋芒毕露的“智者”,而是一个懂得适当藏巧、会激发学生潜能的“愚”师。语文教师是不是可以借鉴数学老师的做法,做一个“愚”一点的教师呢?
二、探寻:曲径通幽,渐入佳境
苏格拉底这样说:“教学过程不是简单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共同探索真理的过程。”我有了些许的新体会:我们是老师,并不是知识的占有者,我们的任务不是在课堂中炫耀自己的知识何等丰富,更不是如抽丝剥茧、一招一式、苦口婆心式地教育孩子。“有知”并不是仅仅依靠“及时告诉学生答案”体现,富有艺术性的“愚”更能体现教师思想知识的厚度和宽广。
有个经典案例,来源于《小学语文教学通讯》,是一位特级教师的《月球之谜》课堂实录。她采用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三个谜,前面两个谜是学生讲的,在老师的激励下讲得还不错。第三个故事是让学生和老师比赛讲的,本以为老师会来个示范,没想到老师故意讲错,不是漏掉几个字,就是用错词语,孩子们迫不及待地给老师指出错误之处,还跟老师展开辩论。结果老师输了,还一副心服口服的样子——孩子们顿时自豪万分,因为他们不但指导了老师,还辩赢了老师。
这节课孩子们不仅懂得了有些字是不能省略的,还懂得了“听故事”要“会听”。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那些学生对着老师自信地反驳,看到了那位特级教师谦逊地服输,满脸笑容地示弱。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上取得的成功,哪怕是小小的成功也会使他们体验到激动心弦的精神满足感,这种满足感能促进学生产生继续学习的愿望和动力。
三、践行:一路繁花,其乐无穷
在学习、借鉴之余,我迫切地想加入“愚师”的行列。告诉自己,笨一点、弱一点、迟钝一点吧!就把课堂还给孩子们——那是他们自己的舞台,是他们自己展示自信和才华的舞台。
1.“若愚”——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推手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增强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是质疑。要在阅读教学中真正体现一种探究精神,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是关键。
质疑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标志,但教师的想法往往容易左右学生的想法。在课堂中,教师如果急于说出自己的观点,急于把自己拥有的知识“灌”给学生,就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停滞不前。教师如果表现得“愚”一点,及时营造良好的质疑问难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拥有心理安全感,使学生敢于质疑,敢于主动探索。
2.“大智”——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钥匙
一线的我们不断地改进自己的观念,把自己定位于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的学习伙伴。但是固有的知识和经验还是会不由自主地禁锢自己、限制学生。蹲下身子,和孩子同个高度,如同朋友般多问“为什么”,从孩子的角度感受他们的理解与体悟,在互动倾听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所有的小语专家、教改先行者们都反复告诫我们:课堂中不必把自己所知道的、所理解的全说出来,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把更多的话语权交还给学生,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把发现的机会留给学生。或“蜻蜓点水”,或“旁敲侧击”,把学生领到门边让他们自己进门,自己捅破那层窗户纸。
四、“大智若愚”——让语文课堂彰显“钝感”智慧
在一些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超出教师的预想。此时,是勇敢地承认自己的“愚”呢?还是耍点小聪明混过去?在很多教研活动或课堂学习中,我们时常会有错误被学生发现并指出时,老师经常说“这是我故意在考验大家观察是否仔细”;又如在某个知识点时学生有质疑时,老师诚实地承认自己的失误,并且马上付出行动,查找资料、请教同行,寻找准确易懂的答案。这两种做法,谁会赢得学生的尊敬?谁会对学生探究?谁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叫人发现真理。”“学生的心灵深处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其实,做一个“愚”一点的老师就是引导学生发现、探究。做一个“愚”一点的教师似乎不难,少串问串讲,多向学生“请教”即可。
参考文献:
[1]佐藤学.教师的挑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林华民.做一流的教学能手——简约课堂原则[M].北京:朝华出版社,2010.
[3]杨斌,编.什么是真正的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4]朱永新.新教育[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0.
[5]汪潮.语文教学专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 语文生本课堂 质疑问难 发现探究 实践成长
一、缘起:拨云见日,豁然开朗
时间:2015年3月10日上午第二节。
地点:四(1)班教室。
郑老师要开公开课了,作为班主任的我去听课。我发现,郑老师上课时使用频率很高的话是“老师不明白。”、“老师不明白,你能再说一遍吗?”、“老师不明白,你能解释一下吗?”、“老师不明白,哪位同学能把他的话解释给我听呢?”……老师貌似很愚,让学生帮助老师解惑,学生兴趣很浓厚,为了“帮助”老师,“超越”老师,开动脑筋,使出“浑身解数”,收到很好的效果。
這是我们班的孩子吗?一个个在语文课像霜打蔫了的茄子,在数学课上却朝气蓬勃,思维活跃。小手举得高高的,小脸涨得红红的,个个信心满满的、声音响响的。在我眼中,这哪是数学课堂,完全是学生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舞台,老师成了学生要指导帮助的对象。这节数学课给我的启示很大——老师装“愚”是为了让孩子积极融入课堂学习,启发学生思考——装“愚”在无痕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我不由得反思自己的语文课堂:一直以来,对语文课堂的沉闷百思不得其解,听了这节数学课,我认为一直困扰着我的迷雾正在散开,思路也逐渐变得清晰起来,突然有种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的感觉——课堂那般死气沉沉,罪魁祸首不正是自己吗?课堂上,自己是统揽全局的导演,将自认为的重点、难点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告诉学生,无视他们的学习起点与学龄特点。一个好的老师,不是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锋芒毕露的“智者”,而是一个懂得适当藏巧、会激发学生潜能的“愚”师。语文教师是不是可以借鉴数学老师的做法,做一个“愚”一点的教师呢?
二、探寻:曲径通幽,渐入佳境
苏格拉底这样说:“教学过程不是简单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共同探索真理的过程。”我有了些许的新体会:我们是老师,并不是知识的占有者,我们的任务不是在课堂中炫耀自己的知识何等丰富,更不是如抽丝剥茧、一招一式、苦口婆心式地教育孩子。“有知”并不是仅仅依靠“及时告诉学生答案”体现,富有艺术性的“愚”更能体现教师思想知识的厚度和宽广。
有个经典案例,来源于《小学语文教学通讯》,是一位特级教师的《月球之谜》课堂实录。她采用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三个谜,前面两个谜是学生讲的,在老师的激励下讲得还不错。第三个故事是让学生和老师比赛讲的,本以为老师会来个示范,没想到老师故意讲错,不是漏掉几个字,就是用错词语,孩子们迫不及待地给老师指出错误之处,还跟老师展开辩论。结果老师输了,还一副心服口服的样子——孩子们顿时自豪万分,因为他们不但指导了老师,还辩赢了老师。
这节课孩子们不仅懂得了有些字是不能省略的,还懂得了“听故事”要“会听”。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那些学生对着老师自信地反驳,看到了那位特级教师谦逊地服输,满脸笑容地示弱。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上取得的成功,哪怕是小小的成功也会使他们体验到激动心弦的精神满足感,这种满足感能促进学生产生继续学习的愿望和动力。
三、践行:一路繁花,其乐无穷
在学习、借鉴之余,我迫切地想加入“愚师”的行列。告诉自己,笨一点、弱一点、迟钝一点吧!就把课堂还给孩子们——那是他们自己的舞台,是他们自己展示自信和才华的舞台。
1.“若愚”——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推手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增强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是质疑。要在阅读教学中真正体现一种探究精神,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是关键。
质疑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标志,但教师的想法往往容易左右学生的想法。在课堂中,教师如果急于说出自己的观点,急于把自己拥有的知识“灌”给学生,就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停滞不前。教师如果表现得“愚”一点,及时营造良好的质疑问难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拥有心理安全感,使学生敢于质疑,敢于主动探索。
2.“大智”——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钥匙
一线的我们不断地改进自己的观念,把自己定位于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的学习伙伴。但是固有的知识和经验还是会不由自主地禁锢自己、限制学生。蹲下身子,和孩子同个高度,如同朋友般多问“为什么”,从孩子的角度感受他们的理解与体悟,在互动倾听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所有的小语专家、教改先行者们都反复告诫我们:课堂中不必把自己所知道的、所理解的全说出来,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把更多的话语权交还给学生,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把发现的机会留给学生。或“蜻蜓点水”,或“旁敲侧击”,把学生领到门边让他们自己进门,自己捅破那层窗户纸。
四、“大智若愚”——让语文课堂彰显“钝感”智慧
在一些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超出教师的预想。此时,是勇敢地承认自己的“愚”呢?还是耍点小聪明混过去?在很多教研活动或课堂学习中,我们时常会有错误被学生发现并指出时,老师经常说“这是我故意在考验大家观察是否仔细”;又如在某个知识点时学生有质疑时,老师诚实地承认自己的失误,并且马上付出行动,查找资料、请教同行,寻找准确易懂的答案。这两种做法,谁会赢得学生的尊敬?谁会对学生探究?谁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叫人发现真理。”“学生的心灵深处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其实,做一个“愚”一点的老师就是引导学生发现、探究。做一个“愚”一点的教师似乎不难,少串问串讲,多向学生“请教”即可。
参考文献:
[1]佐藤学.教师的挑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林华民.做一流的教学能手——简约课堂原则[M].北京:朝华出版社,2010.
[3]杨斌,编.什么是真正的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4]朱永新.新教育[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0.
[5]汪潮.语文教学专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