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来看,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的一项重大课题。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中学教育改革的基本任务。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向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地理学科也不例外。而地理学科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替代的。据此,就中学地理教育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谈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树立新的教育思想
21世纪是教育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和科技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提高国民素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现代的基础教育不再是以应试教育为目的,而是通过传授知识,使全体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會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健体,成为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识丰富、学有所长、实践能力强,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因此,基础教育中的地理教育,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地理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同时还要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新时期的环境意识教育和 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思想的培养。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应试教育要改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真正的实行素质教育,关键是要改变教育者的教育观念,现在的教育观念,还受传统的“应试教育” 模式的束缚。“应试教育”是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教育模式,它主要面向少数“优生”,忽视大多“差生”的发展;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应试教育”使学生课程负担过重,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这种教育方法,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它不仅强调全面性,而且强调全体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因此,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作为教育者,首先 必须要从思想上根本转变过来,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
二、提高教师的素质
素质教育不但要求教师改变教育观念,同时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也更高,现代教育也迫切需要具有全面素质的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一切教育思想都是通过人来实现的,所以,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第一、提高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要想上好一节生动形象的好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授课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丰厚的文化知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做为一名地理教师,这不仅要求教师自己能融会贯通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同时还要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领域,充实地理知识,了解相关的地理信息,这样博学而多才才能适应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才能做一个人人喜爱的人民教师,做一个学生心目中的“良师”。
第二、要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过硬的业务水平、灵活的教学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如教师热烈而奔放的语言,抑扬顿挫,起伏跌宕,使学生如痴如醉,得到心灵的震撼,灵活而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时刻有一种新颖感,灵活多变的提问和适时而适当的肯定和表扬,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因此,教师的业务水平,是培养学生各种素质的关键。所以,做为一名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材,同时还要不断地学习一些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我们不能做一个“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式的教师。这就要求我们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第三,要提高师德。基础教育不但是一个“传道”的的过程,而且是一个“育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以丰富的知识使学生折服和敬佩,更重要的是要以高尚的人格来感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受教育的一面镜子,师德标准要高于社会的一般道德标准,教师的形象对学生影响深远 。做为教师要有强烈的敬业爱岗精神,同时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教好书的同时更要育好人。做好学生的榜样,俗话说“言传身教”,我认为“言传不如身教”其实“身教”的作用更大,更明显。
三、优化教学方法
新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新的教学内容及要求,需要有新的教学方法。已往的“填充式”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时代的需求,多样的啟发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成为今后教学方法的主流,而地理教学不仅要利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既增长学生的知识,同时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的目的。
四、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是,“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创造性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的人才”。而心理素质教育就是通过课堂教学、班集体建设、团队活动、课外活动、专门的心理辅导与咨询、以及学校与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的“立体教育”等途径,在心理科学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防治心理异常,维护心理健康,提高学习能力,形成健全人格的一系列活动。因而做为教育的实施者,要时刻记住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教育,不但要把学生培养成“高智力”的人才,同时培养成高素质、心理健康的人才。
五、注意加强对学生的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培养
当今的社会是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而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做为我们的学生,是末来的 主人,是末来社会发展的主体,因而加强对学生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素质教育内容。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然,国民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地理基础教育也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相信:拥有正确的教育思想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地理基础教育必将为国民素质的提高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树立新的教育思想
21世纪是教育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和科技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提高国民素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现代的基础教育不再是以应试教育为目的,而是通过传授知识,使全体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會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健体,成为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识丰富、学有所长、实践能力强,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因此,基础教育中的地理教育,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地理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同时还要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新时期的环境意识教育和 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思想的培养。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应试教育要改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真正的实行素质教育,关键是要改变教育者的教育观念,现在的教育观念,还受传统的“应试教育” 模式的束缚。“应试教育”是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教育模式,它主要面向少数“优生”,忽视大多“差生”的发展;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应试教育”使学生课程负担过重,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这种教育方法,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它不仅强调全面性,而且强调全体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因此,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作为教育者,首先 必须要从思想上根本转变过来,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
二、提高教师的素质
素质教育不但要求教师改变教育观念,同时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也更高,现代教育也迫切需要具有全面素质的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一切教育思想都是通过人来实现的,所以,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第一、提高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要想上好一节生动形象的好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授课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丰厚的文化知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做为一名地理教师,这不仅要求教师自己能融会贯通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同时还要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领域,充实地理知识,了解相关的地理信息,这样博学而多才才能适应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才能做一个人人喜爱的人民教师,做一个学生心目中的“良师”。
第二、要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过硬的业务水平、灵活的教学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如教师热烈而奔放的语言,抑扬顿挫,起伏跌宕,使学生如痴如醉,得到心灵的震撼,灵活而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时刻有一种新颖感,灵活多变的提问和适时而适当的肯定和表扬,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因此,教师的业务水平,是培养学生各种素质的关键。所以,做为一名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材,同时还要不断地学习一些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我们不能做一个“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式的教师。这就要求我们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第三,要提高师德。基础教育不但是一个“传道”的的过程,而且是一个“育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以丰富的知识使学生折服和敬佩,更重要的是要以高尚的人格来感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受教育的一面镜子,师德标准要高于社会的一般道德标准,教师的形象对学生影响深远 。做为教师要有强烈的敬业爱岗精神,同时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教好书的同时更要育好人。做好学生的榜样,俗话说“言传身教”,我认为“言传不如身教”其实“身教”的作用更大,更明显。
三、优化教学方法
新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新的教学内容及要求,需要有新的教学方法。已往的“填充式”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时代的需求,多样的啟发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成为今后教学方法的主流,而地理教学不仅要利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既增长学生的知识,同时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的目的。
四、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是,“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创造性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的人才”。而心理素质教育就是通过课堂教学、班集体建设、团队活动、课外活动、专门的心理辅导与咨询、以及学校与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的“立体教育”等途径,在心理科学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防治心理异常,维护心理健康,提高学习能力,形成健全人格的一系列活动。因而做为教育的实施者,要时刻记住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教育,不但要把学生培养成“高智力”的人才,同时培养成高素质、心理健康的人才。
五、注意加强对学生的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培养
当今的社会是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而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做为我们的学生,是末来的 主人,是末来社会发展的主体,因而加强对学生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素质教育内容。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然,国民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地理基础教育也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相信:拥有正确的教育思想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地理基础教育必将为国民素质的提高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