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各种概念教学也比较枯燥,在加上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容易被分散,如果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学生容易对数学产生厌学情绪,学习能力令人担忧甚至会放弃数学这门学科。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投入情感积极地进行体验,就会对学习产生巨大的动力,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往往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是缺少情节的,略显乏味的,有时又相当枯燥、深奥难懂,这就让众多学生对数学“望而生畏”,谈“数”色变。那么怎样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同时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呢?
文章借助学生熟悉的素材,帮助学生消除畏难情绪;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充分开展体验活动,在做中学,在学中悟;设计实践性的作业,使课堂向课外延伸。通过以上几条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让数学更具魅力。
一、借助“熟悉的素材”———引學生“悄然入境”,消除畏难情绪
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对学习数学这门学科的热情。数学的“严谨性”和“逻辑性”对于小学生来说触动不大,但所学知识点的“熟悉程度”却能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眼球,决定着后续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所以,笔者借助学生熟悉的素材消除畏难情绪,吸引学生悄然入境,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按比例分配”是生活中的常见问题,本课教学时,我先借助我班女生24人,男生26人的实际素材,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主动勾连“比”与“分数”的联系。然后,借助学生熟悉的“分图书”这个情景,引发学生思考:如果把男生和女生看作两大组,现在有100本图书,每组该分到几本书才算公平合理呢?问题一出,不到一会,学生们一致认定:应该根据人数比来分配,不能用平均分。有学生列式来介绍:100衣(24 26)伊26=52本,男生分到52本,女生分到48本。于是,教师水到渠成地引出:像这样实际生活中根据具体情况来分配的方式就叫做“按比例分配”,自然揭题。由于探究的内容学生十分熟悉,所以对“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及内涵能深刻理解并掌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悄然入境”直面问题,兴趣盎然解决问题。
二、创设“生活的情境”———带学生“身临其境”,培养想象能力
数学知识大多是有情境的,学生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去建构一个新知识的过程,我们称为“学习”。小学数学教材中生活化的情景有很多,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生活的情境”,能从生活实际出发,选择教学形式、安排教学内容,带学生主动去感受、去思考、去研究。由于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将原本枯燥的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让学生更加明确研究目标,引领他们的思维向正确的方向前进,从中发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反过来,数学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校园生活是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内容,及时关注并巧妙利用校园内的数学素材,把校园中的数学问题搬进课堂,还原生活,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拓宽思维。带学生“身临其境”进行探究,在生活中学数学,深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乐于学习数学。
在开设校本课程《跑道的奥秘》这一知识点时,我考虑到该知识点的抽象性,凭空想象,学生很难理解,于是把“操场”作为课堂,带学生到操场进行实地学习。我让学生推荐六名跑步速度差不多的学生,分别跑六根跑道的一个弯道。跑前引导同学们猜想:六名同学中谁先跑到同一终点?然后组织其余学生进行实践验证,发现猜错的学生很多。笔者再次引导学生探究跑道的奥秘。组织学生分组度量弯道的直径。引发学生先思考:每次加一根跑道线后直径是多少米?再想象:它的周长是多少米?周长的一半又是多少米?等一系列问题。最后学生通过度量和计算,知道跑道的奥秘:因为每根跑道宽1米,它的周长的一半就要多3.14米,如果要到达同一终点,跑一个弯道,起跑线一道和二道就应该相差3.14米,如果跑一圈,起跑线就应该相差6.28米。
再如教学《千克和克》时,虽然日常生活中,学生通过超市购物、菜场买菜可能对物品的轻重已经有过初步的感知,但是大部分学生对克和千克这种质量单位的概念还是模糊的,因为质量单位和长度、体积等单位相比还是较抽象,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想要完全掌握这种质量概念还是有一定难度。课堂伊始,笔者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出示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如一颗西瓜、一袋盐、一袋面、一桶油。鼓励学生观察这些物品并猜测他们的重量大约是多少,接着提问要表示物品重量用什么做单位,从而导出课题“千克与克”。本课利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激发起他们探索数学知识的好奇心,初步为学生建立起质量的概念。
像这样贴近生活学数学,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带着问题进行探究,充分感受着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掌握了知识,培养了想象能力,发展了他们的空间观念,提升了实践技能。
三、参与“充分地体验”———使学生“情不自禁”,培养创新意识
感受数学、体验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之一。学生亲身经历或体验学习过程时,他们的聪明才智才得以发挥。所以,在教学中,笔者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参与“体验”的全过程,不由自主地跃跃欲试,情不自禁地进行创造,不断积累学习经验,逐步领悟学习方法,提升学习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还是教学《千克与克》这节内容,在学生初步掌握质量概念后,笔者接着给学生出示了两包大小不一的商品,让学生凭直觉猜测一下哪袋物品轻,哪袋物品重?学生不约而同给出答案大的物品重,小的物品轻。笔者提问:“怎样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学生发现可以用称来称一下物体的实际重量。课程进行到这里,笔者给学生出示了天平和电子称这两种称量工具,并分别教授学生这两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在学生掌握这两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后,引导学生亲自实践给刚才的物品称重,经过自己动手实践,测量结果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通过充分的体验学生明白了用眼睛观察或者掂量并不能准确得知物体的重量。外形看起来大的东西可能会比较轻,外形看起来小的物体则可能重到需要用千克来计量他的单位。经过亲身体验学生懂得看待生活中的事物要从客观角度出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慢慢从感性向理性发展。而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的数学知识在脑海中的印象也更深刻、更扎实。 再如,教学《比的应用》一课时,笔者为了表扬同学们学得积极认真,为他们提供一定量的蜂蜜和水,让他们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出一杯200毫升的蜂蜜水。每个小组的成员团结协助,仔细认真地商量配比方案,有的组要按蜂蜜和水1颐3来调配;有的组要按蜂蜜和水1颐4来调配的;更有的想按蜂蜜和水是1颐1来调配。商量好配比方案后,在组长的有序组织下,组员们主动分工合作,大胆配制,乐在其中。实验完成后,每组只说出配比方案,竞猜该组蜂蜜和水用量配比。并让同学们比较哪组配比出来的蜂蜜水甜。最后,让同学们共享劳动成果,开开心心地品尝,证实到底哪杯最甜。
同样是配比的实验,因为配方不同,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就不同。但是,所有的学生都有相同的体验,那就是收获了一份“甜蜜”!这样的体验活动,不仅达到了预设的目标,更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设计“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意犹未尽”,培养应用意识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脱离生活的教育会扼杀学生的身心发展,结果只是培养无用的书呆子。作为数学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渗透生活元素外,课后作业的布置也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连,让学生感受到所学内容就在身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传统的课外作业因为“单一”“枯燥”、缺乏“新意”,导致部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不高。而往往被老师们忽视的一些“实践性的作业”,学生却兴致高涨、研究起来乐此不疲。因此,我根据知识特点,改变传统作业形式,设计了一些生活实践题,在课末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让学生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爱不释手”的持续探究的态势,使探究的激情“意猶未尽”,从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发展他们的数学素养。
学习完《千克与克》这节内容后,笔者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课后作业:选择家中几种不同的生活物品进行称量、称量,或称出超市20种不同物品的质量,将称量结果准确记录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掌握了对天平或者称的使用方法,对《千克和克》等质量概念有了更深刻的领悟,交流讨论的过程还帮助学生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在学习了《小数乘法》一课后,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作业:请同学们课后调查菜场里各种水产、禽类、蔬菜的价格,然后完成一份购买方案:50元钱可以买哪些1千克的一荤两素菜?学生通过亲自调查后得出了多种多样的购买方案。正是由于兴趣的吸引,学生才热衷去调查,答案才精彩纷呈。这种开放性的实践作业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他们的思维,还提高了学生灵活应用的意识,更提升了他们的数学素养。
总之,数学因为其知识特征,会使一部分学生“望而生畏”,但教师如果能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改善教学方式,借助学生熟悉的素材,让学生在生动的生活情景中主动体验、去探究;能对接课内与课外,使知识与生活有机组合,那么不喜欢上数学课的学生会渐渐爱数学多一点,对数学兴趣不太浓的学生的热情会更高涨一些。为了实现学生对数学的情绪由“望而生畏”变为“爱不释手”这一利好目的,笔者将不断尝试、不断创新!
文章借助学生熟悉的素材,帮助学生消除畏难情绪;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充分开展体验活动,在做中学,在学中悟;设计实践性的作业,使课堂向课外延伸。通过以上几条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让数学更具魅力。
一、借助“熟悉的素材”———引學生“悄然入境”,消除畏难情绪
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对学习数学这门学科的热情。数学的“严谨性”和“逻辑性”对于小学生来说触动不大,但所学知识点的“熟悉程度”却能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眼球,决定着后续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所以,笔者借助学生熟悉的素材消除畏难情绪,吸引学生悄然入境,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按比例分配”是生活中的常见问题,本课教学时,我先借助我班女生24人,男生26人的实际素材,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主动勾连“比”与“分数”的联系。然后,借助学生熟悉的“分图书”这个情景,引发学生思考:如果把男生和女生看作两大组,现在有100本图书,每组该分到几本书才算公平合理呢?问题一出,不到一会,学生们一致认定:应该根据人数比来分配,不能用平均分。有学生列式来介绍:100衣(24 26)伊26=52本,男生分到52本,女生分到48本。于是,教师水到渠成地引出:像这样实际生活中根据具体情况来分配的方式就叫做“按比例分配”,自然揭题。由于探究的内容学生十分熟悉,所以对“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及内涵能深刻理解并掌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悄然入境”直面问题,兴趣盎然解决问题。
二、创设“生活的情境”———带学生“身临其境”,培养想象能力
数学知识大多是有情境的,学生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去建构一个新知识的过程,我们称为“学习”。小学数学教材中生活化的情景有很多,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生活的情境”,能从生活实际出发,选择教学形式、安排教学内容,带学生主动去感受、去思考、去研究。由于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将原本枯燥的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让学生更加明确研究目标,引领他们的思维向正确的方向前进,从中发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反过来,数学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校园生活是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内容,及时关注并巧妙利用校园内的数学素材,把校园中的数学问题搬进课堂,还原生活,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拓宽思维。带学生“身临其境”进行探究,在生活中学数学,深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乐于学习数学。
在开设校本课程《跑道的奥秘》这一知识点时,我考虑到该知识点的抽象性,凭空想象,学生很难理解,于是把“操场”作为课堂,带学生到操场进行实地学习。我让学生推荐六名跑步速度差不多的学生,分别跑六根跑道的一个弯道。跑前引导同学们猜想:六名同学中谁先跑到同一终点?然后组织其余学生进行实践验证,发现猜错的学生很多。笔者再次引导学生探究跑道的奥秘。组织学生分组度量弯道的直径。引发学生先思考:每次加一根跑道线后直径是多少米?再想象:它的周长是多少米?周长的一半又是多少米?等一系列问题。最后学生通过度量和计算,知道跑道的奥秘:因为每根跑道宽1米,它的周长的一半就要多3.14米,如果要到达同一终点,跑一个弯道,起跑线一道和二道就应该相差3.14米,如果跑一圈,起跑线就应该相差6.28米。
再如教学《千克和克》时,虽然日常生活中,学生通过超市购物、菜场买菜可能对物品的轻重已经有过初步的感知,但是大部分学生对克和千克这种质量单位的概念还是模糊的,因为质量单位和长度、体积等单位相比还是较抽象,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想要完全掌握这种质量概念还是有一定难度。课堂伊始,笔者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出示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如一颗西瓜、一袋盐、一袋面、一桶油。鼓励学生观察这些物品并猜测他们的重量大约是多少,接着提问要表示物品重量用什么做单位,从而导出课题“千克与克”。本课利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激发起他们探索数学知识的好奇心,初步为学生建立起质量的概念。
像这样贴近生活学数学,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带着问题进行探究,充分感受着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掌握了知识,培养了想象能力,发展了他们的空间观念,提升了实践技能。
三、参与“充分地体验”———使学生“情不自禁”,培养创新意识
感受数学、体验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之一。学生亲身经历或体验学习过程时,他们的聪明才智才得以发挥。所以,在教学中,笔者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参与“体验”的全过程,不由自主地跃跃欲试,情不自禁地进行创造,不断积累学习经验,逐步领悟学习方法,提升学习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还是教学《千克与克》这节内容,在学生初步掌握质量概念后,笔者接着给学生出示了两包大小不一的商品,让学生凭直觉猜测一下哪袋物品轻,哪袋物品重?学生不约而同给出答案大的物品重,小的物品轻。笔者提问:“怎样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学生发现可以用称来称一下物体的实际重量。课程进行到这里,笔者给学生出示了天平和电子称这两种称量工具,并分别教授学生这两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在学生掌握这两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后,引导学生亲自实践给刚才的物品称重,经过自己动手实践,测量结果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通过充分的体验学生明白了用眼睛观察或者掂量并不能准确得知物体的重量。外形看起来大的东西可能会比较轻,外形看起来小的物体则可能重到需要用千克来计量他的单位。经过亲身体验学生懂得看待生活中的事物要从客观角度出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慢慢从感性向理性发展。而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的数学知识在脑海中的印象也更深刻、更扎实。 再如,教学《比的应用》一课时,笔者为了表扬同学们学得积极认真,为他们提供一定量的蜂蜜和水,让他们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出一杯200毫升的蜂蜜水。每个小组的成员团结协助,仔细认真地商量配比方案,有的组要按蜂蜜和水1颐3来调配;有的组要按蜂蜜和水1颐4来调配的;更有的想按蜂蜜和水是1颐1来调配。商量好配比方案后,在组长的有序组织下,组员们主动分工合作,大胆配制,乐在其中。实验完成后,每组只说出配比方案,竞猜该组蜂蜜和水用量配比。并让同学们比较哪组配比出来的蜂蜜水甜。最后,让同学们共享劳动成果,开开心心地品尝,证实到底哪杯最甜。
同样是配比的实验,因为配方不同,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就不同。但是,所有的学生都有相同的体验,那就是收获了一份“甜蜜”!这样的体验活动,不仅达到了预设的目标,更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设计“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意犹未尽”,培养应用意识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脱离生活的教育会扼杀学生的身心发展,结果只是培养无用的书呆子。作为数学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渗透生活元素外,课后作业的布置也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连,让学生感受到所学内容就在身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传统的课外作业因为“单一”“枯燥”、缺乏“新意”,导致部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不高。而往往被老师们忽视的一些“实践性的作业”,学生却兴致高涨、研究起来乐此不疲。因此,我根据知识特点,改变传统作业形式,设计了一些生活实践题,在课末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让学生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爱不释手”的持续探究的态势,使探究的激情“意猶未尽”,从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发展他们的数学素养。
学习完《千克与克》这节内容后,笔者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课后作业:选择家中几种不同的生活物品进行称量、称量,或称出超市20种不同物品的质量,将称量结果准确记录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掌握了对天平或者称的使用方法,对《千克和克》等质量概念有了更深刻的领悟,交流讨论的过程还帮助学生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在学习了《小数乘法》一课后,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作业:请同学们课后调查菜场里各种水产、禽类、蔬菜的价格,然后完成一份购买方案:50元钱可以买哪些1千克的一荤两素菜?学生通过亲自调查后得出了多种多样的购买方案。正是由于兴趣的吸引,学生才热衷去调查,答案才精彩纷呈。这种开放性的实践作业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他们的思维,还提高了学生灵活应用的意识,更提升了他们的数学素养。
总之,数学因为其知识特征,会使一部分学生“望而生畏”,但教师如果能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改善教学方式,借助学生熟悉的素材,让学生在生动的生活情景中主动体验、去探究;能对接课内与课外,使知识与生活有机组合,那么不喜欢上数学课的学生会渐渐爱数学多一点,对数学兴趣不太浓的学生的热情会更高涨一些。为了实现学生对数学的情绪由“望而生畏”变为“爱不释手”这一利好目的,笔者将不断尝试、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