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对农耕很陌生,早已疏离了那片孕育万物的土地,甚至连父母这一代都没有和土地好好地亲近过。庆幸的是,现在不少家庭开始了“城市新农夫”的尝试,到郊区租地、种地,不仅为了吃上新鲜的蔬菜,更是为了给孩子亲近自然,触摸土地的机会。很多爸爸不太擅长像妈妈那样,能和宝宝玩安静的游戏。但是,在土地里,在大自然中,大显身手的机会来了!爸爸平时很忙,即使在家也经常心不在焉,要处理很多工作上的事。而田野独特的空旷感能让爸爸释放压力,与泥土的亲密接触又让他变成了孩子,和宝贝一起享受亲子时光。没错,奇妙的大自然不仅是孩子学习的天然课堂,更是亲子关系快速成长的最佳园地。
奔跑吧!在超大型“游乐场”带宝宝“下乡”,与其说是走近土地,不如说是步入了一个超宽阔的“游乐场”。平日在都市里生活,总是车水马龙,人头攒动,能让宝宝玩耍的场所都属于“迷你型”。狭窄的生活空间,对宝宝的身心发育会有影响。田野里,变了世界。就算你家的“领地”只有巴掌大,但界限是“虚拟”的,整个旷野都是玩耍场所。再者,这里主要是土地和植物,极少有对安全产生隐患的工业设施。在这个广阔的天空下,宝宝可以无拘无束地撒欢儿。明媚的阳光胜过任何特意打造的灯光,开阔的视野胜过任何精心的布置,自然的虫鸣鸟叫也胜过任何高雅的背景音乐。
游乐场里的游戏
●最重要的当然是种植中的“体力活儿”:拔杂草,用小铲子学翻土、挖坑,用小水桶提水……这时候,铲子、水桶这些曾经是玩具的物品,恢复了真正的意义。
●借用天然大场地进行各种体育活动,踢球、放风筝、赛跑……充分发挥爸爸体能陪练的本事!
●用树枝在土地上画大型简笔画。
●把土浇上水做“天然橡皮泥”。要是有条件,还可以搭建复杂的“水利工程”呢!其实,玩泥巴最擅长的可是老爸啊!
●走田埂。看看谁的平衡力更好;摸树枝,看看谁跳得更高。要是能爬爬树,赤脚跳到小溪里就更好了。
学习吧!大自然有无限智慧带孩子进入大自然中感受和探索,无形中打开了一扇知识的窗,开启了一扇智慧的门,让他的眼睛更敏锐,头脑更聪慧。平时在家里,我们都习惯用图片教宝宝识物,在田野里,实物可比图片生动有趣多了,不光能看,还能用手摸,用鼻子闻,甚至用嘴尝……调动宝宝的各种感官,不仅能加深孩子对事物的认知,更能促进各感官的发育。感官是智力发育的基础,这样的“看自然识物”当然更能促进智力的发育。等以后别人感慨宝宝有良好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并且问你上的是什么昂贵的早教班时,你肯定会偷笑,因为这一切是从土地里摸爬滚打来的!
大自然里的学习
●观察和认识颜色。农作物和大自然里的其他植物,都以特有的色彩装扮着自己,一起寻找地里的绿色、红色、黄色是初级“教程”,区分出不同的绿色、红色、黄色,是更高级“教程”。
●触感练习。摸摸青草、泥土、花朵、果实,摸摸树皮、石头、树叶的表面,区别不同的触感。
●听觉启蒙。和孩子一起闭上眼睛,辨别耳朵中听到的鸟叫、虫鸣、风声、水声等。你会发现,即使这个孩子回到了城市,也比一般的孩子有更加敏锐的听力。
●保持嗅觉。其实孩子的嗅觉一向敏感,只是容易在城市中被浓郁的、人工合成的味道冲击。田野间风的清凉,瓜果独有的甜香,甚至肥料淡淡的臭气,会滋养他的嗅觉,让他的小鼻子再次灵敏起来。
●思维的活跃。韭菜、豆角、黄瓜、西红柿、茄子、空心菜、大葱……它们的生长形态如此不同,成长周期也不一样,所以味道不同,却又都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上。思辨的能力,悄悄在孩子心中萌芽。其实,孩子有了运用多种感官的机会,思维也会活跃起来。当然,这些知识可能永远也不会进入升学考试的命题,但它们却能构建永远的好奇,心的宽容与博大。
收获吧!果实、人生感悟与关于父亲的原始认知
我国自古以来都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很多生活智慧和生活哲学也是人们在从事农耕活动中获得的。因此,让孩子从小有种地的经历,对他理解生活,甚至理解人生都是一种促进。此外,爸爸平时在工作中总处在“绷着”的状态,一旦回归田野,可以放空心境,感悟更多的人生意义。也许也能把这份感悟带回工作,反而变成一种纯粹的动力。
收获中的感悟
●果实是需要等待的。到收获时节,宝宝拎上筐筐篓篓,采摘自己用汗水换来的果实!当他亲手摘下沉甸甸的果实时,会颇有一番成就感。而且他能体会到“等待”的含义:果实不是种下去就有的,需要和爸爸妈妈很多次地来到农田里打理、照料,看到植物发芽、长大、开花、结出小果实再慢慢变大,到成熟时才能取用。那么也许在今后,他也能更快地理解,无论是学习还是情感,都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辛辛苦苦地付出,需要不离不弃地守候。当然,收获也许是惊喜,也许还会是失落,当没能如愿地收获到果实时,孩子自然会去权衡原因:是种子选得不好?是照顾得不周?是天气骤变?这种理性的分析能力,能够在今后对应进他的人生,成为那根韧性极强的抗挫神经。
●生命是不可逆的。孩子亲自参与农耕,体验翻地、播种、浇水、亲手种上蔬菜,且不说他能对各种农作物的习性了解多少,但是经历了春耕、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他能够逐渐理解什么叫四时更替,季节的意义是什么,生命如何在成长。在他领略自然神奇的同时,能对自然保持起码的敬畏与尊重。在和自己关联时,他也能接受自己的长大,能够用相辅相成的行为去对应成长,慢慢形成健康的人格,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爸爸是有力量的。在爸爸挽起裤脚,拿起锄头,弯下腰的时候,小家伙一开始更可能是四处乱跑,妈妈跟在后面以防宝宝出意外。慢慢的,好奇的他会来看爸爸埋头苦干,并且开始模仿。这个过程,不仅是爸爸在给宝宝树立劳动榜样,其实更是孩子在体验父亲力量与勤勉的重要时刻!这正是现代家庭中,早已缺失的“父亲是力量化身”的崇拜。在耕种时,这种男性力量感可以重新呈现,还有什么理由不带宝宝去种地呢?!
奔跑吧!在超大型“游乐场”带宝宝“下乡”,与其说是走近土地,不如说是步入了一个超宽阔的“游乐场”。平日在都市里生活,总是车水马龙,人头攒动,能让宝宝玩耍的场所都属于“迷你型”。狭窄的生活空间,对宝宝的身心发育会有影响。田野里,变了世界。就算你家的“领地”只有巴掌大,但界限是“虚拟”的,整个旷野都是玩耍场所。再者,这里主要是土地和植物,极少有对安全产生隐患的工业设施。在这个广阔的天空下,宝宝可以无拘无束地撒欢儿。明媚的阳光胜过任何特意打造的灯光,开阔的视野胜过任何精心的布置,自然的虫鸣鸟叫也胜过任何高雅的背景音乐。
游乐场里的游戏
●最重要的当然是种植中的“体力活儿”:拔杂草,用小铲子学翻土、挖坑,用小水桶提水……这时候,铲子、水桶这些曾经是玩具的物品,恢复了真正的意义。
●借用天然大场地进行各种体育活动,踢球、放风筝、赛跑……充分发挥爸爸体能陪练的本事!
●用树枝在土地上画大型简笔画。
●把土浇上水做“天然橡皮泥”。要是有条件,还可以搭建复杂的“水利工程”呢!其实,玩泥巴最擅长的可是老爸啊!
●走田埂。看看谁的平衡力更好;摸树枝,看看谁跳得更高。要是能爬爬树,赤脚跳到小溪里就更好了。
学习吧!大自然有无限智慧带孩子进入大自然中感受和探索,无形中打开了一扇知识的窗,开启了一扇智慧的门,让他的眼睛更敏锐,头脑更聪慧。平时在家里,我们都习惯用图片教宝宝识物,在田野里,实物可比图片生动有趣多了,不光能看,还能用手摸,用鼻子闻,甚至用嘴尝……调动宝宝的各种感官,不仅能加深孩子对事物的认知,更能促进各感官的发育。感官是智力发育的基础,这样的“看自然识物”当然更能促进智力的发育。等以后别人感慨宝宝有良好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并且问你上的是什么昂贵的早教班时,你肯定会偷笑,因为这一切是从土地里摸爬滚打来的!
大自然里的学习
●观察和认识颜色。农作物和大自然里的其他植物,都以特有的色彩装扮着自己,一起寻找地里的绿色、红色、黄色是初级“教程”,区分出不同的绿色、红色、黄色,是更高级“教程”。
●触感练习。摸摸青草、泥土、花朵、果实,摸摸树皮、石头、树叶的表面,区别不同的触感。
●听觉启蒙。和孩子一起闭上眼睛,辨别耳朵中听到的鸟叫、虫鸣、风声、水声等。你会发现,即使这个孩子回到了城市,也比一般的孩子有更加敏锐的听力。
●保持嗅觉。其实孩子的嗅觉一向敏感,只是容易在城市中被浓郁的、人工合成的味道冲击。田野间风的清凉,瓜果独有的甜香,甚至肥料淡淡的臭气,会滋养他的嗅觉,让他的小鼻子再次灵敏起来。
●思维的活跃。韭菜、豆角、黄瓜、西红柿、茄子、空心菜、大葱……它们的生长形态如此不同,成长周期也不一样,所以味道不同,却又都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上。思辨的能力,悄悄在孩子心中萌芽。其实,孩子有了运用多种感官的机会,思维也会活跃起来。当然,这些知识可能永远也不会进入升学考试的命题,但它们却能构建永远的好奇,心的宽容与博大。
收获吧!果实、人生感悟与关于父亲的原始认知
我国自古以来都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很多生活智慧和生活哲学也是人们在从事农耕活动中获得的。因此,让孩子从小有种地的经历,对他理解生活,甚至理解人生都是一种促进。此外,爸爸平时在工作中总处在“绷着”的状态,一旦回归田野,可以放空心境,感悟更多的人生意义。也许也能把这份感悟带回工作,反而变成一种纯粹的动力。
收获中的感悟
●果实是需要等待的。到收获时节,宝宝拎上筐筐篓篓,采摘自己用汗水换来的果实!当他亲手摘下沉甸甸的果实时,会颇有一番成就感。而且他能体会到“等待”的含义:果实不是种下去就有的,需要和爸爸妈妈很多次地来到农田里打理、照料,看到植物发芽、长大、开花、结出小果实再慢慢变大,到成熟时才能取用。那么也许在今后,他也能更快地理解,无论是学习还是情感,都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辛辛苦苦地付出,需要不离不弃地守候。当然,收获也许是惊喜,也许还会是失落,当没能如愿地收获到果实时,孩子自然会去权衡原因:是种子选得不好?是照顾得不周?是天气骤变?这种理性的分析能力,能够在今后对应进他的人生,成为那根韧性极强的抗挫神经。
●生命是不可逆的。孩子亲自参与农耕,体验翻地、播种、浇水、亲手种上蔬菜,且不说他能对各种农作物的习性了解多少,但是经历了春耕、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他能够逐渐理解什么叫四时更替,季节的意义是什么,生命如何在成长。在他领略自然神奇的同时,能对自然保持起码的敬畏与尊重。在和自己关联时,他也能接受自己的长大,能够用相辅相成的行为去对应成长,慢慢形成健康的人格,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爸爸是有力量的。在爸爸挽起裤脚,拿起锄头,弯下腰的时候,小家伙一开始更可能是四处乱跑,妈妈跟在后面以防宝宝出意外。慢慢的,好奇的他会来看爸爸埋头苦干,并且开始模仿。这个过程,不仅是爸爸在给宝宝树立劳动榜样,其实更是孩子在体验父亲力量与勤勉的重要时刻!这正是现代家庭中,早已缺失的“父亲是力量化身”的崇拜。在耕种时,这种男性力量感可以重新呈现,还有什么理由不带宝宝去种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