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课改喝彩 与成果握手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138292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必须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创设教学情境,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进行自主探究。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下面我就实施情境教学谈谈教学心得体会。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导入新课,应该简洁明快,一下子就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发挥创造性,使开头新颖、别致、巧妙,通过创设情境,能让学生一开始就进入知识的探究中,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当然,思想品德课的导人环节没有固定模式,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精心设计出特定的教学情境,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实效。所以在备课时,应据教学目标与内容,设法找到相应的情境材料,比如注意收集现实生活材料,到图书馆找报刊图书,在网上、广播和电视中找相关的情境材料,然后对情境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形成典型的合乎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问题,开拓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做到精心设计,巧于提问,尽量让学生多思,使之入境。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看书找答案上。通过对事例的阅读和自己生活经验的反思,以小组交流的方式来解决。这样,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问题的设置加强了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自主探究、认知,同时让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有所收获。但要注意的是,在组织教学活动中,要及时针对学生的发现活动适当给予引导和鼓励,使学生从具体的感知到抽象的概括,实现学习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三、促进道德践行,培养良好习惯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明理是基础,导行是关键。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明确道德要求、提高道德认识、增强道德信念的过程中,必须指导他们的道德行为,使学生明确具体的行为要求。在现实生活中,知道怎样按道德规范去行动,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中学生童心未泯,对直观、生动、形象的东西感兴趣,对感兴趣的东西非常关注。在导行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开展活动,让他们进入角色,在道德行为里加人学生自己的形象,促使他们把行为与道德规范相对照,鞭策自己去努力实践道德规范,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创设爱心情境,铺垫情感基调
  
  人文主义心理学家哈姆柴克认为:只有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培养和谐、充满爱的教育氛围,才能使学生感到安全,坦然接受学习。古人也曾说过:亲其师,信其道。可见,与学生情感交流得当,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惯性,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中要以诚心、耐心、爱心、热心来建构互动情境,不用“教鞭治学”,更不能体罚、变相体罚学生,要使他们在情感交流中实现自主学习。
  
  五、优设评价情境,激活求知热情
  
  对学生的评价不是对学生的最终判决,而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促进和提高。营造良好的评价情境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发展,实现个体价值。在学生探究或发言中,一个满意的眼神、一个奖励的微笑、一个好的手势、一段鼓励性的话语,都是在无形中建构评价情境。特别对于那些学习有畏难情绪的学生,应以最大的耐心去关心和尊重他们。及时发现、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让他们体验成就感和荣誉感,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敢于迎接各种挑战。如果构建多主体、多角度、多层次的教师、同学、家长参与的多元化评价情境,就会更容易深入学生的内心,促进他们自主探究,增强求知热情。
  
  六、运用多媒体,创设视听情境
  
  多媒体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而中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会对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创设情境、营造课堂氛围创造有利条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惊讶感、新颖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应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视听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总之,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是多样的,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目标和条件创设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拉动师生互动,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再生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的道德认识不断内化成道德行为。从而养成良好道德习惯。
其他文献
【摘要】核心素养是学科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新指标,是落实“立德树人”核心教学目标的方法论。在英语核心素养的视角下,绘本阅读不应止步于“阅读”的教学,还应发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发展学生阅读素养的“悦读”价值,让英语阅读深入学生们的内心,生根、发芽并开出幸福的小花。  【关键词】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绘本阅读;“悦读”  【作者简介】谢丽亚,江苏省张家港市徐市小学。  绘本故事是我们小学阶段英语阅读教学的重
【摘要】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广泛应用,对中职英语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基于新媒体发展的现状,通过对中职英语词汇教学现状的研究,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新媒体环境下中职英语词汇教学中对于词汇输入、词汇记忆和词汇应用的优化策略,从而提高中职英语词汇教学成效。  【关键词】新媒体;中职;英语;词汇教学  【作者简介】成丹(1981.12-),女,湖北荆州人,上海市材料工程学
【摘要】随着国际文化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必备语种更是学习需求性巨大。在教育方面,不仅需要教学生能够流利地说一口好英语,记上成千上万的单词,更需要的是深入了解英文文学教育背后的相关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从其中得到乐趣。  【关键词】英语文学;教学;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  跨文化意识是指在对本土文化了解和继承的基础上,有策略、有意识地了解其他民族文化和本
【摘要】教学评价作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重要的环节,科学的评价体系以及评价导向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因此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构建,对于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教师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的选择。除此之外,评价也是学生调整学习方式,改进学习策略的有效手段。在互联网不断深入的背景之下,作为高职英语教师应当构建相对应的教学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准确地获取教学反
【摘要】本文立足于我国轨道交通“走出去”战略布局,突出地方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结合高职英语教学实际情况,重点开发适合轨道交通类职业技能型人才英语交际能力的课程标准,构建多元整合“公共英语 ”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创新高职英语评价体系,丰富发展公共英语教学路径,提升职业技能型人才英语能力,以满足轨道交通大发展背景下对职业技能型人才外语能力的要求。  【关键词】公共英语 ;教学模式;评价体系;技能型人
【摘要】在当代社会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之下,金融行业也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而金融行业也对于学生的英语能力有着新的要求,与之相应的对于学生所需要具备的金融专业知识以及英语水平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金融英语这一学科应运而生。在高职院校的金融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现象进行分析和阐述,并发现分步分层教学法与当代高职院校金融英语教学向结合这一教学方式,能够更好的促进金
【摘要】目前,线上教学方式被广泛应用,学校开始将线上线下教学结合起来。当前现代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有着较强的应用价值。为了切实提升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本文阐述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概念和优势,并从任务教学强化职场语言沟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情境创设发展思维差异感知和跨文化理解能力两方面内容着手,重点阐述了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来提升中职英语核心素养的措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辛亥革命的总设计师。我们提起辛亥革命,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孙中山。    一、孙中山提出了革命的理论和纲领,指明了革命的政治方向    革命的理论和纲领,是革命行动的指南。“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理论一经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只有理论正确革命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早在1894年,孙中山就宣誓要“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在中国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英语作为当前高校教育重点发展的学科,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和关键点。基于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先进的网络科学技术开展英语翻译教学活动,不仅能够丰富英语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知识视野,还能够起到打破传统教学思维模式、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作用。现阶段,高校英语翻译课程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高校仍存在一定的教學问题,例如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很多高校都很重视复合型人才培养,民办院校也不例外,应适时进行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策略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民办院校英语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然后阐述了民办院校英语人才培养现存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民办院校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的实施策略。教学实践表明,该策略能够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培养,使学生成为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民办院校;复合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