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知道文言文是一种古代的书面语言形式,它有固定的词汇、词组、语法系统,不像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白话语言那样通俗易懂且丰富易变。无论是古代的骈文、散文,还是诗、词、歌、赋,也不论古人的文章多么富有文采,语言多么富有独创性,他们都无法摆脱文言这种凝固定型的语言形式。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前人就逐步探索出了适合我们现代生活节奏和语言习惯的全新的语言形式,规范了我们自己的新的词汇、语法系统。于是,我们的词汇更加丰富,语言更加灵活,表意更加明晰。在实际的书面语言运用中,我们不但可以学习和使用白话形式的新语言,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适时地使用文言形式的旧语言,这就是今人优于古人的地方。那么,如何才能学好文言文呢?一、崇尚科学的教学理念?文言文教学中必须更新教学观念,现代教育大力倡导创新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二、?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文言文的教学要避免“满堂灌”,多种教学手段、多种方法并用,让学生在愉快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力也有所提高。文言文教学应倡导自读——质疑——讨论,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文,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相互讨论,最后解决问题。当然,学生自读不是盲目的自读,而是有针对性的阅读,是教师提出有关知识让学生有重点的进行阅读,或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疑难问题。自读、质疑的过程是学生探索、研究的过程,讨论的过程是使探索、研究形成结论的过程,这样能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三、教会学生举一反三文言文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实词和虚词的解释,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实词解释时要兼顾到通假现象、词类活用现象。虚词理解不仅要知道它的意义,还要弄清它的用法(词性)。字词句的翻译上,不能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教师讲清知识要领后,剩下的事情就要让学生去完成,从中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增强文言课堂的思维力度,文言课堂才能活起来。如名词作动词和名词作状语这个知识点,教师首先必须充分发挥主观“导”的作用,从古今语言运用规律上讲清楚什么是词类活用现象,从典型例句的分析解剖中明确名词作动词和名词作状语的区别。如让学生比较“蹄之”(《黔之驴》课文原句)、“蹄踢之”(改动后的句子)中两个“蹄”的解释,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确名词作动词,它后面势必不可能带动词,名词作状语,它后面肯定是动词。四、培养语感,增强学生对文言语言的感受能力,让人文情感走进文言课堂学习语文,归根到底,其主要目的就是学习语言和培养人们对祖国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运用能力。学习文言文也是如此。理解字面意义是前提,但不是终极目标。高中教材选用的文言文都是名篇佳作,这些名篇佳作千百年来滋养着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精神乐园。文言文教学要上出人文情感,让学生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中,情感上产生共鸣。文言文课堂教学应尊重并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用自身的体验和感情去解读作品,对作品的不确定的“空白”处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探索,多角度的观察,更新途径重新审视,注重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去发现,发现知识,发现感受,乃至发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