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正确舆论的过程中常常存在着一些特殊心理活动现象,其中之一就是逆反心理。所谓逆反心理就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传统定势和思维模式与特定教育情境下所产生的,与认知信息相对立的,并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常常有一些学生在校内外多次发生违反校规校纪、违反社会公德。他们常犯错误,且不服从教育,甚至出现恶作剧般的唱“对台戏”、“顶牛”等现象。在这些学生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着“逆反”心理。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现象,不仅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严重影响学生自身心理健康的发展,甚至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负面影响。这些问题生的“逆反”情绪形成的原因,固然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现就学校教育方面存在问题谈一点浅显的认识。
一、中学生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
(一)个别教师采取简单粗暴态度和强制要求手段伤害了学生的自尊。有些教师为了维护自己的“师道尊严”,对犯了错误的学生严厉训斥,恶语讽刺,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和人格,引起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反抗对立情绪,拒绝接受教师的说教,不愿执行教师提出的要求,甚至故意对抗。
(二)教师处理学生问题不公正造成学生反感和对立。有些教师往往对学生先入为主的思想定势影响而产生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评价误差。在这种心理影响下,他们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不注重调查了解,不尊重事实,主观臆断,依据以往经验草率判断处理,做出不公正不合理的结论。试想,受到错误批评的同学感到委曲不说,就连受到庇护的同学也会对教师的公正产生怀疑。
(三)教师的要求不符合學生的需求和愿望。有的教师不顾学生个体的差异,往往以优秀学生作为标准衡量其他学生。个别教师往往会对问题生说:“你如果有某某同学一半认真,也不会是这种成绩,如果有他一半的成绩,我就心满意足了”。这种言语如果常说的话,对于被贬低的同学会产生不满和厌烦的情绪,产生对教师和同学的怨恨,甚至自暴自弃。这样,怎能去接受和执行教师的要求。
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逆反心理的发展,会导致学生固执与偏见的做法,会妨碍他们接受正常的教育。而且,一旦逆反心理形成为一种心理习惯,就会显得固执、怪僻,凡不合自己心意的,明明是对的,硬说是错的,明明是好的,硬说是坏的,丧失了认识真理的客观标准,丢掉了实事求是的应有态度。所以,及时纠正逆反心理是很必要的。
二、避免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发展
(一)倾注“师爱”,融洽师生关系。心理学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传承,需要在良好心理认同的基础上进行。心理认同则容易入耳、入脑、入心,形成“共振”效应。反之,则会出现思维盲点,产生心理障碍,影响其效能。因此,要防止和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形成心理上的认同,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必须对学生倾注爱心,讲求民主作风,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处处体贴关心学生,以赢得学生的热爱和拥护。尤其对那些常犯错误的学生,更应从感情上亲近他们,从兴趣上引导他们,从学习上帮助他们,从生活上关心他们,使他们从中真切感受到教师的可亲、可敬、可信,从而消除师生之间存在的隔阂和对抗心理,使学生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劝导,逐渐改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和不良行为。
(二)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保持敬业、自律、宽容、可信的人格魅力。做为一名教师,首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做好教学工作,带头遵守学校纪律,自觉维护社会公德,并在工作、生活及与学生的交往中表现出自己丰富的知识、高尚的情操和高雅的情趣,以自己敬业、博学、自律、宽容、诚实可信的良好人格形象感染学生,提高言教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在学生心目中树立祟高威信,使学生信服并效仿,形成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的良性效应,从而有效防止中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
(三)教师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处理问题应注意调查,尊重事实、并善于激励。调查表明,教师处理问题不公正、不合理是造成学生产生反感情绪和“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在对待学生处理具体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一碗水端平”。如若对优生偏爱姑息、对差生粗暴严厉,会使学生心理失衡,表现为心灰意冷、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对立情绪,造成心理抵触,从而出现教育效果的“零效应”,甚至是“负效应”。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去处理问题,在深入实际,调查了解,掌握真实情况的基础上,作出公正合理的结论,并注重班级群体舆论的正确引导,从而使教师处理的问题得到学生广泛的赞同和支持。
(四)教师的教育要严而有度,讲究艺术,并善于运用“暗示效应”,这种心理影响表现为使人按一定的方式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信念。被暗示者大多愿意接受那些具有较高威望和令人信服的人格魅力的人的暗示。因此,作为暗示的实施者和学生心目中的崇拜者――教师,应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人际吸引力的同时,还应针对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具体情况,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并灵活运用教育技巧,尤其应注意巧妙运用“暗示效应”,尽量少用命令方式提出要求。
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要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共同形成合力,用真诚的爱心去感化他们,用恰当的方法去教育他们。中学生逆反心理这一难题将会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用我们辛勤的汗水终会浇灌出美丽的鲜花。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常常有一些学生在校内外多次发生违反校规校纪、违反社会公德。他们常犯错误,且不服从教育,甚至出现恶作剧般的唱“对台戏”、“顶牛”等现象。在这些学生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着“逆反”心理。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现象,不仅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严重影响学生自身心理健康的发展,甚至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负面影响。这些问题生的“逆反”情绪形成的原因,固然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现就学校教育方面存在问题谈一点浅显的认识。
一、中学生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
(一)个别教师采取简单粗暴态度和强制要求手段伤害了学生的自尊。有些教师为了维护自己的“师道尊严”,对犯了错误的学生严厉训斥,恶语讽刺,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和人格,引起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反抗对立情绪,拒绝接受教师的说教,不愿执行教师提出的要求,甚至故意对抗。
(二)教师处理学生问题不公正造成学生反感和对立。有些教师往往对学生先入为主的思想定势影响而产生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评价误差。在这种心理影响下,他们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不注重调查了解,不尊重事实,主观臆断,依据以往经验草率判断处理,做出不公正不合理的结论。试想,受到错误批评的同学感到委曲不说,就连受到庇护的同学也会对教师的公正产生怀疑。
(三)教师的要求不符合學生的需求和愿望。有的教师不顾学生个体的差异,往往以优秀学生作为标准衡量其他学生。个别教师往往会对问题生说:“你如果有某某同学一半认真,也不会是这种成绩,如果有他一半的成绩,我就心满意足了”。这种言语如果常说的话,对于被贬低的同学会产生不满和厌烦的情绪,产生对教师和同学的怨恨,甚至自暴自弃。这样,怎能去接受和执行教师的要求。
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逆反心理的发展,会导致学生固执与偏见的做法,会妨碍他们接受正常的教育。而且,一旦逆反心理形成为一种心理习惯,就会显得固执、怪僻,凡不合自己心意的,明明是对的,硬说是错的,明明是好的,硬说是坏的,丧失了认识真理的客观标准,丢掉了实事求是的应有态度。所以,及时纠正逆反心理是很必要的。
二、避免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发展
(一)倾注“师爱”,融洽师生关系。心理学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传承,需要在良好心理认同的基础上进行。心理认同则容易入耳、入脑、入心,形成“共振”效应。反之,则会出现思维盲点,产生心理障碍,影响其效能。因此,要防止和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形成心理上的认同,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必须对学生倾注爱心,讲求民主作风,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处处体贴关心学生,以赢得学生的热爱和拥护。尤其对那些常犯错误的学生,更应从感情上亲近他们,从兴趣上引导他们,从学习上帮助他们,从生活上关心他们,使他们从中真切感受到教师的可亲、可敬、可信,从而消除师生之间存在的隔阂和对抗心理,使学生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劝导,逐渐改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和不良行为。
(二)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保持敬业、自律、宽容、可信的人格魅力。做为一名教师,首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做好教学工作,带头遵守学校纪律,自觉维护社会公德,并在工作、生活及与学生的交往中表现出自己丰富的知识、高尚的情操和高雅的情趣,以自己敬业、博学、自律、宽容、诚实可信的良好人格形象感染学生,提高言教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在学生心目中树立祟高威信,使学生信服并效仿,形成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的良性效应,从而有效防止中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
(三)教师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处理问题应注意调查,尊重事实、并善于激励。调查表明,教师处理问题不公正、不合理是造成学生产生反感情绪和“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在对待学生处理具体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一碗水端平”。如若对优生偏爱姑息、对差生粗暴严厉,会使学生心理失衡,表现为心灰意冷、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对立情绪,造成心理抵触,从而出现教育效果的“零效应”,甚至是“负效应”。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去处理问题,在深入实际,调查了解,掌握真实情况的基础上,作出公正合理的结论,并注重班级群体舆论的正确引导,从而使教师处理的问题得到学生广泛的赞同和支持。
(四)教师的教育要严而有度,讲究艺术,并善于运用“暗示效应”,这种心理影响表现为使人按一定的方式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信念。被暗示者大多愿意接受那些具有较高威望和令人信服的人格魅力的人的暗示。因此,作为暗示的实施者和学生心目中的崇拜者――教师,应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人际吸引力的同时,还应针对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具体情况,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并灵活运用教育技巧,尤其应注意巧妙运用“暗示效应”,尽量少用命令方式提出要求。
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要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共同形成合力,用真诚的爱心去感化他们,用恰当的方法去教育他们。中学生逆反心理这一难题将会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用我们辛勤的汗水终会浇灌出美丽的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