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寻死路”的健全人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ren8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易卜生写下《玩偶之家》的一百多年里,“娜拉出走”被当作一种意象,娜拉所代表的也不只是单纯的戏剧形象。而今天我们抛去所有政治意义和社会议题,从戏剧文本出发,一点点分析娜拉本人的动机和所处的环境。契诃夫在《三姐妹》中用细碎深沉的笔触,描写普罗佐洛夫兄妹四人试图回到“莫斯科”的故事,最终只有伊里娜一个人在经受现实打击之后,依然坚守着心中的“莫斯科”。
  关键词:《玩偶之家》 《三姐妹》 女性人物
  一、《玩偶之家》中娜拉人物分析
  《玩偶之家》中“欠条”作为全剧重要的道具,串联起了情节,一点点剥开角色的外壳。第一幕开场海尔茂就表示了对欠债的看法:“一个建立在债务上的家庭,是不自由、不美满的。”第一幕结束海尔茂借讨论克罗格斯塔的契机,继续向娜拉灌输他的观点,认为这种事情“道德败坏”“给家庭带来污染和病毒”“充满丑恶的苗头”,甚至会使孩子走上歪路,这深深刺激到了娜拉身为母亲的自觉。娜拉本人对欠条的态度与海爾茂截然不同,当琳达夫人认为娜拉只是一个依附于父亲和丈夫的金丝雀时,娜拉迫不及待地讲了欠条的前因后果,她认为这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她用勇敢独立的方式保护了爱人和家庭,证明了自己的个体价值。在娜拉眼中欠条并非谎言,而是一个惊喜,一件“最美妙的事情”。她想向他人分享,否则她不会如此轻率地向突然造访的琳达夫人讲述这段经历。
  那么娜拉为何一直隐瞒?这在第二幕有了详细的揭露。第一幕中克罗格斯塔第一次用欠条要挟娜拉,娜拉坚信只要是出于爱的行为就无可指摘,而克罗格斯塔走后海尔茂关于谎言的一番言论使娜拉动摇。这使娜拉沉浸在自己的认知中,以为海尔茂在得知真相后会主动承担下一切。为了避免丈夫陷入舆论的泥沼,被恶人用严厉的言辞攻击,娜拉决定保护海尔茂,如同她曾经千方百计地给海尔茂治病一样。她并不是担心自己名誉受损,因为她不认为这件事会让她名誉受损,海尔茂必定会理解她,甚至被她感动。她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让海尔茂避免克罗格斯塔的报复。然而海尔茂反被激怒,当下寄出辞退信,克罗格斯塔也予以回击,向娜拉恶狠狠地坦白了他的欲望和野心。两个伪君子对着单纯的娜拉展现了这个社会冰山一角的丑恶,一切已成定局,信躺在透明的邮箱里,娜拉心中“最美妙的事情”被迫用卑劣的方式展现。琳达夫人为她求情,但此时娜拉决心已定,她开始等待真相大白,等待丈夫挺身而出,等待她所付出的一切被认可和感激,而那时她要一个人扛下所有罪名,独自走向人生最可怕的时刻。于是第三幕中,琳达夫人让娜拉坦白一切,娜拉并不惊慌失措,而是有气无力地说“我知道该怎么做”。海尔茂打开信封时,娜拉已迈出出走的脚步。娜拉从始至终的行为都是保护,不是隐瞒;是为了他人,不是为了自己。所以她在目睹海尔茂的自私、凶狠、残酷之后,态度出现了剧烈的改变。欠条使海尔茂脱去了曾经彬彬有礼的外壳,戳穿了他有担当、有责任的谎言,也使娜拉看清建立在一个虚假情感上的家庭关系的脆弱不堪,一张欠条就可以击碎一切引以为豪的幸福幻象。她身为女儿、妻子、母亲,本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可这些意义背后的奉献与真心都不被社会所认可。社会只认可畸形扭曲的宗教、法律、道德教条,娜拉无法适应,也无法在这样的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玩偶之家》看上去是秘密败露、娜拉出走的故事,但其实娜拉从未想隐瞒秘密,出走也绝非偶然。娜拉并不是在一个晚上突然完成了人格的独立与巨变,她在心理上一直都是独立的,只是曾经她信任这个医院般的社会,用社会认可的病态方式完成个人价值的实现。但是海尔茂使娜拉认清了这个社会的真面目,她意识到曾经的认知体系都是建立在虚假之上,她作为一个健全的人,必须寻找一种真正的方式来完成独立。所以最终败露的并不是娜拉的秘密、无足轻重的欠条、莫须有的道德罪名,而是社会的虚假与病态。因此,《玩偶之家》所营造的社会正如阮克医生所言,是一所医院,里面有三种人:第一种是海尔茂和克罗格斯塔这样“烂到根子里”却毫不自知的人,他们以男性为代表,掌握社会主要话语权,不惜代价地努力活下去,却丧失了该有的人性与真情,他们深谙处事规则,彼此撕咬,看似不合实则同类;第二种是琳达夫人这种为了顺应社会而主动生病的人,以女性为主,因处于弱势地位,所以必须依附于强权,琳达夫人为了挽救娘家,抛弃旧爱嫁给有钱人,丈夫死后却“连一点悲伤和想念都没有”“只感到说不出的空虚”,她机灵聪明,本分守纪,在短时间里看清了娜拉一家的问题,能巧妙地给自己找好下家,对社会有自己的一套看法,以便心安理得地病下去;第三种是娜拉和阮克医生,他们没有犯下什么过错,却无端承担罪责。阮克一生严谨克己,却还是因父亲的风流被病痛折磨。他看透了社会,却无法冲破囚笼,死亡是他唯一的选择。阮克对娜拉隐秘绝望的爱也证明两人有相似之处。娜拉从幻象中成长,看清周围的一切,如同阮克躺进漆黑墓地一样独自走出了家门,而门外也不过是相同的漆黑罢了。在这样一间死气沉沉的医院里,容不下她的自我、她的单纯、她的惊喜和她的爱。看似活着已是行尸走肉,自寻死路才是真正的健全。在这样一间是非不分、黑白颠倒的医院里,生与死又怎能分清呢?
  二、《三姊妹》伊里娜人物分析
  《三姊妹》描绘了两类人,一类缺乏知识、粗鄙无礼,一类学识深厚、富有涵养。在时代更替的阶段,后者面临精神上的危机,他们如果要投入工作、融入生活,就必须面临信仰的崩塌。要么像安德烈一样沦落为粗野之人,要么像奥尔加一样变成社会异类“老处女”。那些试图捍卫精神信念、将劳动和知识融为一体、为了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人,要么像男爵一样死于决斗之中,被社会遗忘,要么像伊里娜一样远走高飞,探寻坎坷未知的道路。“莫斯科”可以是通往幸福的钥匙,也可以是终身痛苦的诅咒,甚至它会被人忽视,不再提起。《三姊妹》用日常清淡的笔调讲述了不同的人面临同样困境时的选择,分裂和崩溃是必然的结果,伊里娜的成长弧光给整部作品带来了些许的亮色。这是一部关于家族分裂、信仰坍塌的戏剧,所以我们把伊里娜和哥哥安德烈、大姐奥尔加、二姐玛莎分开来看。
其他文献
摘要:古代旅行家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为丝路文化交流树立了典范,做出了突出贡献。我们应该从他们身上汲取智慧,弘扬和传承丝路精神,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强劲的精神动力和有益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古代旅行家 丝路精神 交流互鉴  二千多年前,勤劳、勇敢、智慧的中西各国人民渴望能够在友好平等的往来中改善生活,怀着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共同开拓了连接亚非欧大陆板块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今天,习近平主席从
摘要:作为一部转型作品,英格玛·伯格曼《犹在镜中》虽很好地诠释了伯格曼内心的新境界,但并不能称得上一部“成功”电影的典范。尤其较之伯格曼20世纪60年代后期成熟期的“沉默”系列作品,其对于“沉默~封闭”乃至其“存在主义”和“上帝主题”等的表达,在语言、空间和逻辑等方面都存在诸多缺憾。  关键词:英格玛·伯格曼 《犹在镜中》 “沉默”  挪威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是电影史上当之无愧的大师,塑造了个人风格
摘 要: 秦可卿是《红楼梦》中带有神秘色彩的人物形象。在她身上表现出温柔贤淑与妩媚情欲的矛盾、中层出身与风光大葬的谜团,同时人间的可卿又与太虚幻境中警幻仙姑之妹有着神秘的形象叠合。《红楼梦》中秦可卿形象的建构涉及家族管理、伦理关系、引导规正、梦里托付等多重事件,在谜团与矛盾审美视阈下会对这一形象有更为全面深刻的理解。  关键词:矛盾冲突 秦可卿 形象分析  秦可卿是“金陵十二钗”中谢幕最早的女子,
摘要:厚重翻译(thick translation)提倡通过添加各种注释、评注和长篇序言等手段来实现“厚语境化”,然其过于厚译语形式之外表,未挖掘译文语言本身深度表达的可能性。本文拟以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语》中“有我之境”英译的相关问题挖掘一个新的翻译原则——“重思想”来实现译文的“厚重”,以期扩充厚重翻译思想内涵,同时为中国文论术语的英译提供典例。  关键词:厚重翻译 有我之境 文论术语英译  一
摘要:文创产品可以说是参观秦始皇陵的最后一个“展区”,具有传播文化功能的文创产品必然少不了文化元素的融入。本文通过对文创产品市场现状分析作为背景,分析秦始皇陵展品特色、提取兵马俑元素,提出了设计当中应当如何巧妙地运用秦始皇陵元素,为现代文创产品设计寻找新的灵感和方法。  关键词:秦始皇陵 兵马俑 文创产品 元素提取  秦始皇陵是中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其规模庞大、内容丰富、结构奇特。秦始皇陵博物馆
摘 要: 《月牙儿》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主要描写一对贫苦母女相继沦落为暗娼的故事。小说不仅书写母女,还有磁人般的小媳妇,都难逃旧社会女性的悲剧命运,她们构建起了具有代表性的底层女性群体。文章通过其悲剧命运的分析,揭示作者对黑暗社会的控诉以及对人类自身命运观照的忧患意识。  关键词 :《月牙儿》 女性群体 悲剧命运  老舍是一位独具风格的文学大师,他的作品构建起了一个五光十色的“市民王国”。《月牙儿
摘 要:莎剧因其具有鲜明的矛盾,急转的剧风,神力的色彩,自16世纪就不断被出版印刷,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两种版本即对开本与四开本。两种版本之间关于“权威性”的争论从未停止,“真与伪”是两派出版商博弈的重点。但在媒介观下,版本差异背后多样的社会选择才是两者存在的真实原因。“书籍媒介观”源自“媒介的书籍观”,主张将版本差异置于其出版发行的不同时代去探根寻源。差异的产生不仅是真与伪的问题,更是原版内容与修改
导读:雪,这来自天国的精灵,不知让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吟咏唱和,留下一篇篇佳作。品读这些饱含真情的文字,仿佛自己也成了一片雪花,在天地间飞舞……  【名家经典】  江南雪  鲁涛  ①对于一位在江南住惯的人,在严寒的冬天也难得一见雪的踪影,春天下雪便是奇迹了。物以稀为贵,今年的春雪就越发显得珍贵。  ②雪从正月十一下起。刚一开始,雪肆无忌惮如同撒盐般落在广袤的大地上,同时也不停地侧敲着人们的房子
摘 要:格奥尔格·特拉克尔是奥地利20世纪的重要诗人,他的诗歌蕴含着一种静态诗学,体现为自然的静态、人的静态、上帝的静态等。特拉克尔之所以创作出大量表现静态诗学的诗篇,与其颇具传奇色彩又短暂的人生经历相关。  关键词:特拉克尔 诗歌 静态诗学  格奥尔格·特拉克尔是奥地利20世纪重要的诗人,创作有诗集《孤独者的秋天》和《梦中的塞巴斯蒂安》等。作为西方表现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蕴含着一种静
摘 要: 玛格丽特·米切尔在1936年出版的《飘》 和简·奥斯汀在1813年出版的 《傲慢与偏见》 都是女性文学的佳作。本文将以比较的分析方法探索两部作品所呈现的不同的婚恋观、女性主义和结局艺术。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 《飘》 女性主义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社会正在经历急剧的变化,但简·奥斯汀居住的英国乡村仍然处于相对保守和闭塞的状态。简·奥斯汀的作品往往具有描写范围较小、精雕细琢和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