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建华,江苏省特级教师,苏州市名教师,张家港市暨阳高级中学校长,苏州市教育学会生物分会副理事长。其独创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目标设问教学策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农村中学生物科学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了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科学素养教育的基本策略。至今,发表或获奖的学术论文80余篇,主编或参与编写的书稿10本。
2009年的高考(生物)是江苏省实行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二次高考,无论从考试的内容、试卷的结构和题型、能力的要求等等都与2008年的高考相类似,但与前几年的考试有较大的变动,对老师和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009年高考试卷分析
1.1.题型结构
2009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题型结构与2008年有一些小的变化。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共34题,取消了选做题。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共25(20题 5题)题,55分,其中第1~20题为单项选择题,40分;第21~25题为多项选择题,15分;非选择题共9题,65分。试题符合2009年考试说明中的题型及分数比例的要求。
1.2.考点分布
2009年江苏高考生物试卷考查内容与2008年有一定变化。考试内容的变化在2009年考试说明已详细列出,这里不再分析。从考查内容的分值分布对应到考试说明中与2008年比较如表1和表2。
知识内容(75%):实验内容(25%)=90:30
必修模块三本书考查分值如下:必修一33分,必修二36分,必修三26分。
1.3.2.覆盖率:知识部分——25个知识要点中考查了22个知识要点(包括实验相应知识点),覆盖率达到了88%。没有赋分但有相关体现的内容:生态环境的保护、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生态工程。实验部分——20个实验(必修共14个、选修共6个)要点中考查了14个知识点(包括涉及到的实验),覆盖率达到了70%。
1.4.试卷特点:
2009年江苏省高考生物学科试题,内容符合考试说明的指导思想,考查内容基本上都在考试说明的要求范围内,说明中考核内容的覆盖率高,总体来说试题新颖、灵活,试题的难度比去年明显增大。主要特点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4.1.试题凸显长、难、深
“长”:2009年试题题量减少了,但题干长了,学生的阅读量大,题干字数6500多字(不包括图表),导致学生花去许多时间去读题,由此思考的时间缩短了,严重影响学生答题的质量,大多数学生是在匆忙的时间内答完全卷。同时图表比以前的高考试题更加复杂,需要学生分析和思考时间更长。
“难”:全卷基础容易题所占比例偏少,中等难度及以上的题型较往年明显增加。单项选择题共20题,但一眼看出答案的题(容易题)很少,同时在许多选择题涉及的知识点不是单一,选项的相互干扰也较多,某些选项已经超过了学生的知识范围等等,这些都导致选择题难度明显增加;非选择题的题干材料增多,图形复杂,甚至在一道题中,出现了既有图又有表(32题)的情景,分析难度增大,能力要求更高,每一道题都需要学生边分析边思考边作答,加上时间紧迫,因此大大增加了试卷的难度。
“深”:一些题目从考试说明中的A级要求的内容为背景,将结果呈现改为图表形式出现,进行相关的分析。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識的同时,要能将必修知识进行有序地综合性渗透。如:第34题,以基因工程为背景,结合一幅非常复杂的图,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同时题目的命题立意新颖,试题在较大程度上设置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新情境,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掌握程度和应用水平,从而使一些常规的应试方法失灵。如:第28题,“真菌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第26题,为获得更多的变异水稻亲本类型所进行的变异方法等。
1.4.2.查点分散,重点突出
从各知识点所占分值来看,在10分以上的知识块只有1个:“遗传的基本规律”。其余的108分则比较分散,但从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来看,还是考查的重点,即使是实验也是对应着主干的知识。新陈代谢、遗传变异、生命活动的调节、生态等主干知识所占比例与往年差不多,达到60%以上。
1.4.3.联系实际,考查能力
2009年高考生物试题体现了高中新课程提出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及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理念。总体上看,试题重视能力的考查,特别是注重探究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图表曲线应用能力和生物技术的应用能力的考查。试卷较以往更注重考核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大都采用现实生活、生产实践相关情境进行设问,关注人体健康,关心社会热点问题,涉及人类疾病、医学治疗、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内容;试题既体现了江苏省的地方特色,又联系了当前的热点。
1.4.4.创新实验题型的考查
实验能力是高考的要求之一,考试说明从四方面对实验能力的考查提出要求,这些均在高考试卷中有所体现。试卷中考查有关实验方面的内容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设计分析题,通过这三方面的试题考查了考生多层次的实验能力。其中,考查基础实验(教材实验)中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知识;考查根据研究目的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和分析的综合能力。实验题所占分值呈上升趋势。试卷改变了历年来以单一实验题考查实验设计和探究能力的方式,以各种形式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
1.4.5.增大图表类试题
设计图表试题,一般重点考查学生对图表信息的理解、提取、处理能力和图文转换能力。体现了考试说明中的对识图和绘图能力的要求,2009年试卷中出现了表示实验数据、生物学现象、过程图、细胞分裂模式图等。并且还考查了学生的绘图能力。图表的量也比往年有所增加,在全卷34道试题中有17道题配有图表,比例达到50%。部分图形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如:单项选择题中的11、12、16题;27题画坐标图中的柱形图;28、29题对示意图的理解。
1.4.6.部分试题疑似超纲
从整个试卷各题的要求来看,总体上符合考试说明中的要求,但在部分题上,有明显的超纲或超越学生能力的问题,如:33题中对基因型几率的计算、34题中基因工程中限制性内切酶种类的图形分析,学生明显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虽然在其他地方的高考试题中出现过)。
2.今后高考生物命题态势
2009年试题基本符合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的精神,也符合命题者对本试卷的期望。因此,按照江苏省高考模式相对稳定的发展趋势,今后几年生物试题的命题大方向也将相对稳定。
2.1.体现稳定、新颖、基础、能力等特点
由于今后高考考纲不可能发生大的变化,所命高考试题的题型、题量、命题范围、考点分布等,总体上也应该基本稳定,不会有太大的变化。2009年的试题难度较大,所以如果有新的突破的话,应该不是知识难度的突破,而是新情境试题量的突破、基础知识整合和应用能力的突破。今后会对基础内容的考核更加注重,并且在选择题中增加基础题量。
2.2.突出主干知识,加强学科内综合
新陈代谢、遗传变异、生命活动的调节、生态等主干知识仍然是命题重点,但试题可能由对某个单一知识点的考查向多个知识点综合考查转向(2009年试题已经有所体现)。考题将对生物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方面深入,例如:假设—演绎法、对照实验的设置方法等。
2.3.运用图形、表格,注重能力考查
教材中的插图隐含了大量的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知识,2009年高考试题以教材图形为背景考查的比较少,但今后的试题图表将会较多反映教材中的插图、表格。并可能对图表进行适当转换,高考试题将会进一步要求考生学会作各种类型的图形或制作表格,并可能对概念图、建构过程、流程图进行考核。
2.4.关注社会、生活、经济、环境及江苏地方特色
背景取材于社会、生活、经济或环境等试题,在近年高考试题中常有体现,也可能在今后的江苏高考试题中延续。因为此类试题的命题背景源于生产实际,便于综合考查相关联的生物学科内知识。与上海、广东等省市相比,江苏生物考题的地方特色尚不鲜明,今后将会进一步关注江苏地方特点(工业、农业、生态等)与生物学科的关联。
2.5.实验题型的命题稳中求进
近几年来,实验题分值比例在逐渐增加,答题时的文字书写量却逐渐减少了。今后的高考,实验与探究试题仍然是必考题。命题重点仍然可能有对实验步骤的正确与否进行评判;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等老的试题形式,但不排除模仿国外考题的新型题型的出现,而繁杂的实验设计类试题应不会再整体出现(要考虑学生的分析答题时间),只对其中的过程或结果分析仍可能再现。
3.今后高考生物备考建议
3.1.切实把握高考方向
2008年起江苏实行了新的高考模式,要认真思考,钻研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教材,研究已新课程高考模式下的各省市试卷,把握高考方向,不断及时调整复习思路,避免事倍功半。应对高考一定要精心研究,紧扣教材,吃透教材,以不变应万变。高考试题无论怎么变,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特别是在高考复习的最后阶段,要指导学生回归课本,进一步研读教材,研读考试说明等,离开了教材的备考属于无本之末、无源之水。同时需要对各地的历年高考试题进行分析,找到与江苏高考的相通之处,指导学生应对各类题型的方法。
3.2.构建知识网络
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该记的记,该背的背,该默写的要默写,督促学生做好“广积粮”,为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高考能否取得理想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时的根基有没有打牢。同时复习过程中,把所学知识构建成知识网络,有助于学生在解题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到有关的知识,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3.3.培养创新实践意识
近年来生物高考有关实验的内容越来越多,考查的内容呈多样化,有基本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也有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的分析,还有根据研究目的进行开放性实验设计及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等各种题型,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从近几年考生对实验题的回答情况来看,多数考生的答题和标准答案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特别表现在对实验基本操作的表述上。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探究性实验设计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并鼓励学生多动手做实验,多动脑练实验试题。应特别重视指导学生分析实验步骤,分析预测实验结果,培養创新意识。
3.4.培植综合分析能力
高考复习过程中加强变式学习和变式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有较大帮助,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进而提高复习效率。复习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弄清典型例题的命制原则、考查内容、答题技巧等,同时设计一些典型试题的变式训练,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培养学生根据试题设问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强调以知识为载体,着重考查学生的能力。能力范围很广,主要是理解知识的能力、从新材料新情境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图文信息转换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语言(包括图、表等)表达能力等等。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关键是把知识教活、把发展能力作为复习教学的重点。
3.5.增强复习应考信心
在高考复习中,学生往往容易受各种内外不良因素的影响,产生一些消极的心理暗示,从而影响复习和考试。因此,在平时的复习中就要通过不断加强积极的心理暗示和引导,强化学生自信心。如经常回忆、体验自己过去学习和考试中或在其他活动中成功的状态和心情,相信自己能再现当时的状态并取得成功等;同时还要注意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因为恰当的目标定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其发挥出最佳的学习效率,从而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
高考对每一位老师和学生都是公平的竞争,只要我们用心备考,把握生物学科特点,掌握生物学科复习方法,就一定能取得高考的胜利。
2009年的高考(生物)是江苏省实行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二次高考,无论从考试的内容、试卷的结构和题型、能力的要求等等都与2008年的高考相类似,但与前几年的考试有较大的变动,对老师和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009年高考试卷分析
1.1.题型结构
2009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题型结构与2008年有一些小的变化。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共34题,取消了选做题。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共25(20题 5题)题,55分,其中第1~20题为单项选择题,40分;第21~25题为多项选择题,15分;非选择题共9题,65分。试题符合2009年考试说明中的题型及分数比例的要求。
1.2.考点分布
2009年江苏高考生物试卷考查内容与2008年有一定变化。考试内容的变化在2009年考试说明已详细列出,这里不再分析。从考查内容的分值分布对应到考试说明中与2008年比较如表1和表2。
知识内容(75%):实验内容(25%)=90:30
必修模块三本书考查分值如下:必修一33分,必修二36分,必修三26分。
1.3.2.覆盖率:知识部分——25个知识要点中考查了22个知识要点(包括实验相应知识点),覆盖率达到了88%。没有赋分但有相关体现的内容:生态环境的保护、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生态工程。实验部分——20个实验(必修共14个、选修共6个)要点中考查了14个知识点(包括涉及到的实验),覆盖率达到了70%。
1.4.试卷特点:
2009年江苏省高考生物学科试题,内容符合考试说明的指导思想,考查内容基本上都在考试说明的要求范围内,说明中考核内容的覆盖率高,总体来说试题新颖、灵活,试题的难度比去年明显增大。主要特点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4.1.试题凸显长、难、深
“长”:2009年试题题量减少了,但题干长了,学生的阅读量大,题干字数6500多字(不包括图表),导致学生花去许多时间去读题,由此思考的时间缩短了,严重影响学生答题的质量,大多数学生是在匆忙的时间内答完全卷。同时图表比以前的高考试题更加复杂,需要学生分析和思考时间更长。
“难”:全卷基础容易题所占比例偏少,中等难度及以上的题型较往年明显增加。单项选择题共20题,但一眼看出答案的题(容易题)很少,同时在许多选择题涉及的知识点不是单一,选项的相互干扰也较多,某些选项已经超过了学生的知识范围等等,这些都导致选择题难度明显增加;非选择题的题干材料增多,图形复杂,甚至在一道题中,出现了既有图又有表(32题)的情景,分析难度增大,能力要求更高,每一道题都需要学生边分析边思考边作答,加上时间紧迫,因此大大增加了试卷的难度。
“深”:一些题目从考试说明中的A级要求的内容为背景,将结果呈现改为图表形式出现,进行相关的分析。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識的同时,要能将必修知识进行有序地综合性渗透。如:第34题,以基因工程为背景,结合一幅非常复杂的图,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同时题目的命题立意新颖,试题在较大程度上设置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新情境,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掌握程度和应用水平,从而使一些常规的应试方法失灵。如:第28题,“真菌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第26题,为获得更多的变异水稻亲本类型所进行的变异方法等。
1.4.2.查点分散,重点突出
从各知识点所占分值来看,在10分以上的知识块只有1个:“遗传的基本规律”。其余的108分则比较分散,但从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来看,还是考查的重点,即使是实验也是对应着主干的知识。新陈代谢、遗传变异、生命活动的调节、生态等主干知识所占比例与往年差不多,达到60%以上。
1.4.3.联系实际,考查能力
2009年高考生物试题体现了高中新课程提出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及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理念。总体上看,试题重视能力的考查,特别是注重探究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图表曲线应用能力和生物技术的应用能力的考查。试卷较以往更注重考核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大都采用现实生活、生产实践相关情境进行设问,关注人体健康,关心社会热点问题,涉及人类疾病、医学治疗、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内容;试题既体现了江苏省的地方特色,又联系了当前的热点。
1.4.4.创新实验题型的考查
实验能力是高考的要求之一,考试说明从四方面对实验能力的考查提出要求,这些均在高考试卷中有所体现。试卷中考查有关实验方面的内容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设计分析题,通过这三方面的试题考查了考生多层次的实验能力。其中,考查基础实验(教材实验)中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知识;考查根据研究目的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和分析的综合能力。实验题所占分值呈上升趋势。试卷改变了历年来以单一实验题考查实验设计和探究能力的方式,以各种形式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
1.4.5.增大图表类试题
设计图表试题,一般重点考查学生对图表信息的理解、提取、处理能力和图文转换能力。体现了考试说明中的对识图和绘图能力的要求,2009年试卷中出现了表示实验数据、生物学现象、过程图、细胞分裂模式图等。并且还考查了学生的绘图能力。图表的量也比往年有所增加,在全卷34道试题中有17道题配有图表,比例达到50%。部分图形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如:单项选择题中的11、12、16题;27题画坐标图中的柱形图;28、29题对示意图的理解。
1.4.6.部分试题疑似超纲
从整个试卷各题的要求来看,总体上符合考试说明中的要求,但在部分题上,有明显的超纲或超越学生能力的问题,如:33题中对基因型几率的计算、34题中基因工程中限制性内切酶种类的图形分析,学生明显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虽然在其他地方的高考试题中出现过)。
2.今后高考生物命题态势
2009年试题基本符合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的精神,也符合命题者对本试卷的期望。因此,按照江苏省高考模式相对稳定的发展趋势,今后几年生物试题的命题大方向也将相对稳定。
2.1.体现稳定、新颖、基础、能力等特点
由于今后高考考纲不可能发生大的变化,所命高考试题的题型、题量、命题范围、考点分布等,总体上也应该基本稳定,不会有太大的变化。2009年的试题难度较大,所以如果有新的突破的话,应该不是知识难度的突破,而是新情境试题量的突破、基础知识整合和应用能力的突破。今后会对基础内容的考核更加注重,并且在选择题中增加基础题量。
2.2.突出主干知识,加强学科内综合
新陈代谢、遗传变异、生命活动的调节、生态等主干知识仍然是命题重点,但试题可能由对某个单一知识点的考查向多个知识点综合考查转向(2009年试题已经有所体现)。考题将对生物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方面深入,例如:假设—演绎法、对照实验的设置方法等。
2.3.运用图形、表格,注重能力考查
教材中的插图隐含了大量的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知识,2009年高考试题以教材图形为背景考查的比较少,但今后的试题图表将会较多反映教材中的插图、表格。并可能对图表进行适当转换,高考试题将会进一步要求考生学会作各种类型的图形或制作表格,并可能对概念图、建构过程、流程图进行考核。
2.4.关注社会、生活、经济、环境及江苏地方特色
背景取材于社会、生活、经济或环境等试题,在近年高考试题中常有体现,也可能在今后的江苏高考试题中延续。因为此类试题的命题背景源于生产实际,便于综合考查相关联的生物学科内知识。与上海、广东等省市相比,江苏生物考题的地方特色尚不鲜明,今后将会进一步关注江苏地方特点(工业、农业、生态等)与生物学科的关联。
2.5.实验题型的命题稳中求进
近几年来,实验题分值比例在逐渐增加,答题时的文字书写量却逐渐减少了。今后的高考,实验与探究试题仍然是必考题。命题重点仍然可能有对实验步骤的正确与否进行评判;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等老的试题形式,但不排除模仿国外考题的新型题型的出现,而繁杂的实验设计类试题应不会再整体出现(要考虑学生的分析答题时间),只对其中的过程或结果分析仍可能再现。
3.今后高考生物备考建议
3.1.切实把握高考方向
2008年起江苏实行了新的高考模式,要认真思考,钻研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教材,研究已新课程高考模式下的各省市试卷,把握高考方向,不断及时调整复习思路,避免事倍功半。应对高考一定要精心研究,紧扣教材,吃透教材,以不变应万变。高考试题无论怎么变,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特别是在高考复习的最后阶段,要指导学生回归课本,进一步研读教材,研读考试说明等,离开了教材的备考属于无本之末、无源之水。同时需要对各地的历年高考试题进行分析,找到与江苏高考的相通之处,指导学生应对各类题型的方法。
3.2.构建知识网络
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该记的记,该背的背,该默写的要默写,督促学生做好“广积粮”,为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高考能否取得理想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时的根基有没有打牢。同时复习过程中,把所学知识构建成知识网络,有助于学生在解题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到有关的知识,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3.3.培养创新实践意识
近年来生物高考有关实验的内容越来越多,考查的内容呈多样化,有基本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也有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的分析,还有根据研究目的进行开放性实验设计及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等各种题型,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从近几年考生对实验题的回答情况来看,多数考生的答题和标准答案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特别表现在对实验基本操作的表述上。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探究性实验设计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并鼓励学生多动手做实验,多动脑练实验试题。应特别重视指导学生分析实验步骤,分析预测实验结果,培養创新意识。
3.4.培植综合分析能力
高考复习过程中加强变式学习和变式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有较大帮助,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进而提高复习效率。复习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弄清典型例题的命制原则、考查内容、答题技巧等,同时设计一些典型试题的变式训练,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培养学生根据试题设问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强调以知识为载体,着重考查学生的能力。能力范围很广,主要是理解知识的能力、从新材料新情境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图文信息转换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语言(包括图、表等)表达能力等等。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关键是把知识教活、把发展能力作为复习教学的重点。
3.5.增强复习应考信心
在高考复习中,学生往往容易受各种内外不良因素的影响,产生一些消极的心理暗示,从而影响复习和考试。因此,在平时的复习中就要通过不断加强积极的心理暗示和引导,强化学生自信心。如经常回忆、体验自己过去学习和考试中或在其他活动中成功的状态和心情,相信自己能再现当时的状态并取得成功等;同时还要注意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因为恰当的目标定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其发挥出最佳的学习效率,从而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
高考对每一位老师和学生都是公平的竞争,只要我们用心备考,把握生物学科特点,掌握生物学科复习方法,就一定能取得高考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