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如何丰满

来源 :河南教育·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sj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青年教师是一个最不应该纠结的群体,在现实中,很多人却纠结了。
  毫无疑问,他们是别人眼中的成功者,多年求学奋斗,一路过关斩将,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在大学里为人师,从此拥有一个光鲜而令人尊敬的名字——大学教师。然而,这并不代表他们能够过上理想的生活,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和科研。“他们中的很多人发现自己面临比原来更大的压力:内部的、外部的,同龄人的、隔代人的,学生的、老教师的。”他们的青春和激情在现实纷繁复杂的关系中很难找到一个跳向梦想的支撑点,甚至,他们已经忘记了选择这个职业时的初衷,疲于应付现实。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让这个时代很多时候以“快”为判断标准,而高校青年教师要走的注定是一条“慢”成长之路。回望过去,一百年前,正是一批在高校任教的青年志士影响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品格。此后,他们虽然普通、平凡,但一直是人们眼中的社会知识精英,是思想、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的构造者、阐释者与传播者,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一直被社会寄予厚望。然而,今天,“快”时代中的他们显得有些疲惫、有些“自我认知下行”。
  今天的高校青年教师大多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他们的成长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程,他们有相似的成长经历和共同的历史记忆。“他们切实感受并深入思考了变革的推力和传统的阻力,他们有足够的自信对中国问题做出自己的观察和认知”。可以说,在当前实现中国梦的时代号召下,我们需要激活高校青年教师的智慧和活力,让他们从容地奉献青春,真正成为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
  的确,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充满活力的生力军,肩负着知识传播和知识创新的重要作用,是高校教学与科研赖以持续发展的保证,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他们的现在联系着众多大学生的未来,他们的未来联系着国家的梦想。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采访了十位高校青年教师,来听听他们的青春、他们的理想。
  《河南教育》(高校版):让我们先从梦想的出发地开始。你为什么选择当老师?
  吴学红:当老师一直是我的梦想。当然,其中主要是受身边人的影响。我家邻居中有两位小学教师,而我的父母文化程度都不高,但他们非常尊重知识分子,非常尊重这两位教师,这对我的影响很大。在上大学时,我发现自己很喜欢教学与科研工作,所以找工作时就选择了当一名老师。
  杜笑宇:源于父母的期待和儿时的梦想。
  李倩:教师工作的意义就是在于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成长,适时对这些年轻的生命加以鼓励和引导,使这个时代中最富有朝气、最有潜力的生命变得更加健康、向上、精彩。所以,我选择当一名老师。我觉得,看着年轻的学生,看着他们朝气蓬勃的样子,感觉能够与他们沟通思想,引导他们的人生走向精彩和成功,是我们教师最大的幸福,也是我们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事。
  王振强:做一名老师,可以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我认为,和富有朝气的青年学生们相处,可以净化自己的心灵,使自己永远有一颗年轻的心。同时,学校里有最好的学习环境,有大量的图书和资料,可以为自己不断充电提供良好的条件。另外,教师有较长的假期,可以有时间陪伴家人。
  姚军玲:我留学回国后选择当老师,是因为教师这个职业可以将个人的理想和实现强国梦的梦想很好地结合起来。我在国内受过良好而完整的教育,同时在德国生活学习多年,对中德教学方法都有切身体会,想将德国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到我国大学的教学实践中,使我国的大学生不出国门就能体验到一些德国的教学理念,提升我国大学生的素质水平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成为适应全球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万慧杰:我选择当老师,是圆梦,也是一种温暖的传递。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每个阶段都得“贵人”为我指点迷津、引领方向,而那些“贵人”就是我的老师。一路走来,我成长路上的老师们,给予我太多关心和帮助,给予我太多温暖和感动。他们是我的榜样,也是我人生的灯塔。我希望自己也能够成为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把这种温暖传递下去,于是我就梦想着有一天也能成为一名老师。从教8年多,我始终不忘最初的梦想,和学生们坦诚相待,尽我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期望他们都能够拥有一段充实、快乐而又收获丰硕的大学时光。学生的爱也同样在温暖着我、激励着我,让我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让我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
  《河南教育》(高校版):作为教师,你现在的工作状态是你的理想状态吗?你的理想状态是什么?
  姚军玲:现在的工作状态基本理想。我的理想状态是真正能够全心全意从事我所喜欢的教书育人工作。
  李永川:我感觉虽然现状离理想还有点距离,但是还算比较满意。我的工作得到了学校的肯定,曾被学院作为骨干教师派往香港学习,还被评为“开封市优秀教师”,我对学院的培养充满了感恩。
  我觉得理想状态是:我能自由发挥自己的潜能去好好教书。让一线老师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体,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真正为了教学,让老师少做些与教学关系不大的事情,如各类评估、评比等,让老师有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
  吴学红:“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理想与现实总会有一些差距,这些差距在一定阶段和一定条件下不能满足你的需求,所以,你只能去适应它。目前,学校出台的一些政策非常有利于干实事的人、有利于努力工作的人,同时,我所在团队的领导和老教师都非常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使我们受益匪浅。所以,我对目前的工作状态还是比较满意的。作为一个教学与科研工作者,我的理想状态是有一个安静和谐的工作环境,可以静下心来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王振强:我2004年毕业后到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任教,先后任环境与化学工程系专业教师、分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工学结合办主任、学生党支部书记等职,2012年6月任系党总支副书记、工会主席。我认为自己的工作状态是理想状态。第一,学生们有一个稳定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经过3年的专科教育,学生们都能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沟通、学会协作。第二,我所在的管理团队中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管理思路和理念。他们在工作上不断提高和进步,在专业方面积极参与教学和科研,为自己的职称评定打好坚实的基础。   牛军伟:不完全是。青年教师一般生活和经济压力比较大,工作经验也有所欠缺,但我们最大的资本是青春和激情。我理想的工作状态是在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下,用百分之百的努力服务于我所喜爱的教学工作。
  李倩:接近理想状态。我希望能够有一个适合个人在集体中找到依托和价值的发展空间,能够发挥出个人特长与优势的发展平台。
  万慧杰:我对现在的工作状态还算满意,不过不是理想的状态。我的理想状态是能全身心地做专职辅导员,指导学生科学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困惑和难题,能够成为他们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有太多事务性的工作任务需要完成,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的时候会忙得焦头烂额。我渴望能够有一个更合理、更科学的工作任务分配体系,让我们能够有精力在自己的专职岗位上做专做精,在工作的同时对工作进行研究,不断拓展工作思路,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对学生的教育和帮助不但有广度更要有高度,引领他们“仰望星空”,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脚踏实地”,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
  《河南教育》(高校版):在一些关于高校青年教师的调查中,很多青年教师认为自己处于社会中层及中层以下,被调查者称之为“自我认知下行”。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侯丙孬:这是一种经济地位的考量。在现实生活中,经济地位确实影响着社会地位。
  杜笑宇:这种现象的产生与当前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工资待遇以及职业认同感有关。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要切实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使教师在社会上得到更多的认可和尊重,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使其免去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加强引导,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增强广大青年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姚军玲:这个问题主观性太强。这要看你的标准是什么?精神的还是物质的?我认为,自己从事的是一份高尚的工作,我在用自己的方式影响未来。
  王振强: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自我认知下行”这种现象,社会议论也比较多。我认为,关键在于自己的心态和价值观。从追求物质待遇看,目前,高校青年教师特别是不发达城市的高校青年教师收入相对较低,与学历不成正比,有中层及中层以下的感觉。从社会受尊重程度、工作环境和精神待遇来看,高校青年教师的社会地位还是比较高的。
  吴学红:我们青年教师的生活压力确实非常大。在高房价、高物价的当下,青年教师上有老、下有小,还要还房贷,现有的收入很难维持较为体面的生活,所以很多人认为自己处于中层及中层以下,是正常现象。
  牛军伟:不管是对自己感知、思维、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还是对自己理想、行为、人格特征等的判断评估,我们不可避免地都要和我们当下的现实社会相联系。如今,高校校园充斥着世俗化的价值观,青年教师在高校管理架构中又处于相对底层,很多受访青年教师有“自我认知下行”的感觉就不足为奇了。
  李倩:青年教师收入偏低是一个被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教师是培养和塑造这个时代未来栋梁的职业。这个职业的特殊性注定了教师身上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青年教师“自我认知下行”的存在,不应当是一个常态化存在的社会现象,应呼吁社会提高教师的待遇及社会地位,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万慧杰:作为“青椒”一员,我也感受到了同样的压力。以前,我们辅导员虽然可以“两条腿”走路,但实际上职称和行政岗位的晋级都是步履维艰,看不清发展方向,使得本来就为孩子、房子、车子等生活压力所迫的我们更加焦虑。现在,随着国家对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不断重视,各地高校也都出台相关举措来提升青年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这些举措确保了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待遇有保障”,充分调动了广大辅导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我们辅导员看到了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希望,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坚守岗位的决心。
  李永川:这让我想起,有人把高校青年教师比作“工蜂”,意思是在蜂群中占绝大多数,几乎承担了整个蜂群的全部劳动。“工蜂”一生从不停止工作,它们持续酿造蜂蜜,恰似老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对于“自我认知下行”问题,我认为,青年教师的优越感应该来自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上。一方面社会应该重视青年教师的发展;另一方面青年教师也要从自身做起,积极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河南教育》(高校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你最大的压力和困惑来自于哪里?
  姚军玲:自我价值的认知和学校评价标准的不一致,是我最大的困惑。压力则来自于社会认知方面,具体来讲就是职称评定。
  王振强:一是职称评定指标少、评定周期比较长,有点熬时间和资历的意味。很多时候,也想看淡这些事情,但是各种待遇和评优评先都与职称有密切关系。
  二是专科学校教学管理压力大,很多学生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高,怎样调动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积极性,是我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思考最多的问题之一。
  杜笑宇:最大的压力是工作上的创新。究其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日常事务繁杂,长期人手不够,缺少长期的规划与安排;二是与兄弟院校同行交流机会少,缺乏借鉴先进经验的机会;三是从事同一岗位工作时间长,思维模式固化,创新思路打不开。
  李永川:最大的压力是个人上进和职称评定。我知道教学与科研的相辅相成,但为了评职称,每天的教学都伴随着评职称的焦虑。
  吴学红:我面临的最大压力是科研工作。一方面,缺少科研经费;另一方面,研究方向与工作单位的研究方向不一致。近年,我一直在努力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
  在工作过程中,我最大的困惑来自于教学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我想让学生多接受一些新知识,但是,这与目前的教学学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有矛盾。所以,在每次上课前,我都整理分析上次上课的情况,重新规划教学方案和学时分配。
  牛军伟:目前,我在高校从事管理工作。国家对事业单位持续推进的各项改革使得我在职业发展中一直有一种焦虑感。虽然也在不断读书、写东西、做课题,但大环境下功利化、“一刀切”的职称晋升要求以及权利本位思想是我最大的压力和困惑。   李恒:最大的困惑是找不到归属感和方向感,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太大。
  《河南教育》(高校版):有研究者说,当前大学教师在教学上投入的精力远远不够,这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你认为影响青年教师教学积极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杜笑宇:大部分青年教师都爱岗敬业,倾心教学,但也有在教学上投入精力不够的。究其原因,有如下两条:一是学校的激励导向导致部分青年教师在科研与教学上找不到平衡点。二是青年教师中“80后”占了很大比例,又多为独生子女,事业上都处于爬坡阶段,生活上上有老、下有小,赡养老人和抚养孩子的负担比较重。
  李永川:在过去的十年里,各行各业工资待遇都得到大幅度提高,高校教师工资也有提高,但很有限。物价年年涨,青年教师上有老、下有小,处于“夹心层”,这让很多老师不能专心于教学。另外,在当前的评价机制下,教学质量好坏对个人发展影响很小。教学工作做得再好,职称上不去都是枉然!所以,一些青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
  王振强:我不认同这种说法。目前,我所认识和了解的大学青年教师大都是在认真备课,兢兢业业教学,把自己平时的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
  吴学红:我认为影响青年教师教学积极性的主要原因是目前我们国家的一些评价体系有问题。比如,申请项目时主要看您的科研能力和团队基础,教学成果在申请项目中无法体现。另外,在职称评定过程中也非常看重科研成果,这些都是影响青年教师教学积极性的主要原因。最近,我观察到,在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一些项目的申请中增加了教学相关内容。这表明教育与科研机构正在进行相关改革,将有利于青年教师积极地去从事教学工作。
  牛军伟:我认同这种说法。过度追求诸如车子、票子、房子这些物欲化的东西当然会遮住青年教师的双眼,但基本需求的不能满足是影响青年教师教学积极性的主要原因。
  姚军玲:我不完全认同这种观点。我认为“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是教师的精力投入问题,至少还包括“学生素质”和“质量考评的标准”等几个方面。我认为广大青年教师其实非常愿意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影响积极性的原因是教学考评体系,迫使教师要分散精力到文章发表、科研申报等方面。
  万慧杰:目前,确实存在一些高校青年教师来去匆匆,整日忙于拿课题、跑经费、发论文、评职称,对“三尺讲台”应付了事的现象。这样,教学质量都不能保证,何谈育人效果。我觉得主要原因在于收入分配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存在问题,虽然有些专家也在强调“写文章只应该占所有素质的十分之一,还有很多重要的东西。比如,教育方面的关怀、口头表达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与学生交流的能力等”。但是,具体到现实中,拿到一个项目能得到几十万的经费,发一篇高质量的论文不但能获得几千到上万的奖励,还能在评职称时加重砝码。而老师们辛苦地上一个学期的专业课也不过是千把块钱的课时费,这样的对比失衡使得有些青年教师逐渐“应付”教学。
  《河南教育》(高校版):你认为高校应该如何激发青年教师提高科研教学能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李永川: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科研环境。项目评选要公正透明,少一些论资排辈,少一些行政领导“近水楼台先得月”,多重视项目质量,把科研奖励机制落到实处。
  姚军玲:事实上,把教学和科研放在一起考量是影响青年教师教学科研积极性的主要原因。我认为,建立一个让青年教师专心教学或者专心科研的体系,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这样,才能真正一心一意干好一件事。
  王振强:一是为青年教师提供良好的政策平台。二是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三是安排有科研经验的导师。四是为青年教师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吴学红:教师的首要职责是教书育人,其次才是科学研究。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很高,因为科研成果能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高校应该创建一些公共平台,使得一些设备和仪器得到有效利用,为一些急需的青年教师所用。同时高校也要提高青年教师的待遇,出台一些激励政策。
  在教学方面,高校应定期举办一些教学研讨会,让青年教师参与到教学研讨会中或者邀请国家级或省级教学名师给青年教师传授教学心得,同时学校应该在职称评审和项目申报中给教学效果好、教学成果多的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只有这样才能激发青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
  牛军伟:去除或者尽可能降低功利化的倾向,从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着手,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李倩:高校本身就是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重要阵地,青年教师们就是抱着对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的热爱投入高校科研和教育事业中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要来自于对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兴趣和热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青年教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关键在于发现每个教师的特长和爱好,给他们一个发挥个人特长、施展个人才华、提升个人价值的平台和空间。
  万慧杰:首先,更新观念,提高科研素质和意识。各级职能部门要加强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关心他们生活的同时,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观和学术道德规范,树立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科研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特别是帮助他们了解宏观科技政策,沟通科技项目计划信息,传授申报经验与技巧等。
  其次,学校要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政策环境,使青年教师对科研充满热情、保持信心。完善考核机制,使教学和科研考核指标平衡化,支持并鼓励青年教师到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进修、合作研究,到企业和基层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锻炼。对那些需要学校评审或推荐的科研计划要打破论资排辈的机制,重点向青年教师倾斜。教授申报的科研项目要积极吸收青年教师参加,鼓励青年教师开展学术交流,对于有重大贡献的青年教师要及时奖励和表扬,调动其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再次,加大青年教师科研基金支持力度,选择一些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重点扶持,尽快使一批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对获得支持的青年教师给予经费配套,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要安排部分配套经费立项支持青年教师开展科学研究。   李恒:首先要让青年教师对学校认可。其次要增加科研奖励。再次要有老教授的指导,做领路人。
  《河南教育》(高校版):和职业发展一样,待遇也是青年教师最关注的现实问题之一。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青年教师对自己目前的待遇并不满意。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王振强:任何行业的工资待遇都会有人认为不好,有人认为还可以。我认为关键在于个人的心态、追求、目标和自己所生活的环境。
  吴学红:目前,我国高校青年教师的平均工资还是偏低的。河南省高校青年教师的工资目前就是每月3000元左右,家庭生活与房贷负担比较重。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相关部门也会出台一些相关政策提升教师待遇,我相信这个问题肯定会得到有效解决的。
  姚军玲:这要看和谁比。我觉得如果大幅度提高青年教师的各种基础福利待遇,让他们后顾无忧,远胜过工资的提高。
  李倩:青年教师正处于事业初建期、家庭创建期这样一个各方面都处于奠基时期的阶段。各方面都需要有经济做后盾,种种压力会让青年教师们无法“安于现状”,继而去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高的发展平台。提高青年教师待遇,给他们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侯丙孬:不得不承认,傻子和圣人都是极少数的。青年教师生活压力大,拿课题、拿项目难度大,不少青年教师做科研是“赔本买卖”,大多数青年教师对自己目前的待遇并不满意,应该是事实。
  李恒:我也不满意。但是,这也是我国高校的一个基本事实。如果我们改变不了这个现状,那就接受!
  《河南教育》(高校版):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新媒体的发展,当今的大学生有着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渠道,教师在知识层面的权威性逐渐降低,固有的师生关系有了新的变化。作为青年教师,应该如何应对这样的变化?
  杜笑宇:一是与时俱进,积极运用网络,拓展知识渠道,不断更新知识储备;二是开拓新媒体阵地,以新媒体汇聚正能量,来教育影响学生。
  李永川:我们要熟悉、提高网络技术,善于应用移动新媒体,让它服务于教学。在专业教学中,我就很注重应用新媒体技术。比如,我用飞信、QQ与学生沟通交流,用飞信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用网盘给学生提供学习素材,开辟第二课堂,用影音制作软件为学生制作实习专题片等。这些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很自然的事情,老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理当熟练掌握,这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牛军伟:我认为,师生关系与时代无关。我在给学生上课时,从来不点名,因为,如果来的学生少,说明我的课讲得不够精彩。有时候,不点名反而使学生每次上课时教室座位都是满的。我做的就是尽可能地给学生打开一扇“窗”,让他们可以看到更多、更美的风景。无论在什么时代,教师在课堂上精益求精,讲好专业知识,在课下,与学生畅谈人生理想与现实中的困惑,并尽心帮助学生,师生关系的发展之路上就会常常洒满阳光。
  李倩:更好地做好教学工作。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将精品课程、辅导资料上传到网上。可以建立一个相关的学习辅导与课程建设的网站;亦可以通过飞信、QQ、邮件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困惑。
  姚军玲:记住为人师表,不仅要在品德方面,更要在知识方面。青年教师要将学习当作终生的事业,不断学习、紧跟时代。
  侯丙孬:即使没有新媒体的挑战,教师也应该教育学生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师,只唯实。我以为,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是最好的。
  万慧杰:首先,教师要调整教学中的角色,以学生为主导,协助学生顺利进行学习。其次,教师要通过网络学习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系统,使自己在教学活动中更具主动和优势。再次,教师要依托传统教学班,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尽可能增进师生间的交流与联系,加强人际交往训练,培养网络时代亟须的协作精神,利用网络现代化手段拓展思想政治工作渠道。最后,教师要尊重学生,把学生当成与自己平等的个体看待,以学生的发展为己任,为学生提供最有利于其成长的服务,使学生更有个性魅力。此外,教师要引导青年学生排除无用知识、垃圾信息的干扰,为寻找到真正需要的有用的知识进行“导航”。同时,还要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加深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河南教育》(高校版):大学生在有着更多获取知识渠道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成长环境和舆论环境,更容易受到社会上各种价值观念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你认为高校青年教师应该如何应对挑战?应该如何更好地传播正能量?
  李倩: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与纷繁复杂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都需要面对的,每个人都会面临新的问题与新的挑战。如何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树立坚定的信念,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不仅是每个大学生需要思考的,亦是每个青年教师所要思考的。传播正能量,青年教师需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有与时俱进的思想,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念、新思想、新事物的接纳能力,有辨别是非对错的分辨能力。身教胜于言传。为人师表,首先,从自身做起,不把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与不良习气带进校园,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标杆。其次,可以通过一些图片、文章、视频等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也可以组织一些有意义的师生公益活动,把真、善、美发扬光大。
  李永川:首先,理解学生。现在的学生很现实、很自我,他们不是那么看重荣誉这些所谓“虚”的东西,也不那么懂得感恩,这些都是现实,更是这个时代带给他们的痕迹。因此,我们要理解他们的成长环境,多看到他们的优点。其次,我们老师要多一份责任心,严格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言与行感染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做好,做学生的榜样。
  吴学红: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可以传播正能量,也可以传播负能量,所以,教师和辅导员肩负的责任很重。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我们青年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让学生积极地应对一些负面的东西。   我们应该深入学生中去,毕竟刚毕业不久,更清楚学生的一些想法,能够与学生更好地沟通,在解决学生的疑惑和困难的同时,也能提升自己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与此同时,作为教师,在任何场合都要给学生树立正面的形象,工作中要实事求是、以身作则,要用一言一行影响学生。在与学生接触时,我们要更多地谈论专业知识和讨论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牛军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实,我们都很清楚什么样的行动会积极传播正能量,关键是看有没有认真去做,最怕“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
  姚军玲:老师的表率作用是解决这一挑战的最好方法。传播正能量就是要教导学生“以学为本”,在知识学习中提升学生抵制负能量的能力。
  杜笑宇:在新媒体时代,高校青年教师除做好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影响学生外,还应积极运用新媒体,比如开设微博汇聚正能量。我的微博“阿杜哥的私媒体”,其中一条讲学生早读的图文微博在发布当日上午就有近万次阅读,其受众远远超过任何课堂,其效果也非一般课堂所能比拟。
  《河南教育》(高校版):你希望未来有一个什么样的发展环境?
  吴学红:较好的研究平台、实验条件和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团队。
  李恒:教授治校,取消等级化,真正做到学术共享。
  杜笑宇:希望有一个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发展环境。
  李永川:希望多些公平公正、少些繁文缛节。
  王振强: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发展环境。
  姚军玲:规范、公平、有选择的、能让我全心全意投入教学的发展环境;真正能让我将个人理想和中国梦结合的发展环境。
  李倩:“给猴一棵树,给虎一座山”,这样的团队发展理念同样适应于高校的发展。我希望能有一个民主、平等、自由的大环境,能有一个可以发掘个人兴趣与发挥个人特长的发展平台;能有一个和谐、温暖、互敬互爱的工作氛围。
  万慧杰:在成长成才方面,希望多一些学习、进修的机会,从而不断增强业务素质;在工作方面,学校进一步完善教学科研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考核机制,使青年教师能在各自领域各得其乐,潜心做好本职工作;在科研方面,有更多的适合青年教师的研究资助项目和申报课题的机会。
  侯丙孬:让大学再多些书卷气,让大学的教师更像先生,让教师能够静心读书、用心教书。这样,大学就真正让人垂涎了。
  牛军伟:做经师易,为人师难,教育是一种良心活,需要的是宽松的精神、物质环境,需要的是积极乐观、无私奉献,所以,无论如何,青年教师要相信未来,给理想一点时间!
  责编:思 源
其他文献
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日益频繁,国内社会思想多样、多元、多变特性更加凸显,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高校德育干部学习内涵也在不断拓展、深化和丰富。在这种态势下,德育干部学习充电要与时俱进,要赋予时代精神,注入开放元素,拓展知识视野,强调实际应用。  观念理念的内容。观念是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是人的大脑对客观现实带有某种倾向性的客观反映。观念是先导,是做好德
期刊
大学生择业,长期以来一直是政府、社会、高校、家庭等各方面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并将在当下与未来成为持续热点。精英教育论、读书无用论等观点也随之出现在社会舆论大潮之中,而作为行为主体的大学生应该怎样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亦显得越来越重要。  2013年6月9日,《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即“就业蓝皮书”)由麦可思研究院发布,就业蓝皮书中表明,2013届高校毕业生总体签约进程与上届相比明显下滑,高校
期刊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假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现实必要性。保证假期教育的连续性与有效性,还需要统筹学校、家庭、社会、自我,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得以连贯,使大学生思想得以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假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假期时间占去大学生活的四分之一,让学生有一个高质量的假期生活,对学校教育成果的
期刊
摘 要:“卓越计划”参与高校多层次、培养模式多样化的特点,要求参与高校结合本校的客观实际,灵活自主地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作为地方普通院校,要依托行业背景,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与特色,制定与办学定位相适应的“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卓越计划;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师资队伍;管理和评价体系  一、引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
期刊
摘 要:高等教育发展应该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发挥根本性的作用。《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在第九章第二节中,用专门的条款阐述了对高等教育的重视态度与支持政策。只有对刘易斯转折点与教育效果的临界值这两个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要问题有了充分的认识,才能够使高等教育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关键词:高等教育;中原经济区;人力资本;临界值  2012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了《
期刊
摘 要: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是豫籍台湾著名教育家王广亚博士捐资创办的一所民办本科院校。在民办高校新的办学形式和运行机制下,如何发挥民办高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如何把党建工作落实到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一核心问题是民办高校党委工作的重心,更是民办高校必须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创新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是豫籍台湾著名教育家王广亚博士创办的一所民办本科院校。在新的办学形式和运行机制
期刊
摘 要: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分析大学生“教育+实践+研究”创业课程体系的形成过程、主要做法和基本成效,为高校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改革  当前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还不完善,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参与的创业项目较少,无法有效积累经验。河南工业大学结合学校实际,通过积极推进“教育+实践+研究”创业课程体系改革,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创
期刊
摘 要:河南科技大学基于新时代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要求,建立了研究生督导制度。学校通过管理信息系统,使督导工作开展得高效、实用,也更好地提高了服务质量。两年来,督导工作已成为学校在重大决策的制定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的智囊团和得力助手。  关键词:研究生;督导;实践;创新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最近几年,随着研究生数量的增加,研究生处管理人员的不足,使得有些规定和制度流于形式或
期刊
摘 要:大学生手机市场是一个极具挖掘潜力的细分市场,并且大学生群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未来手机消费的主流趋势。本文通过对信阳市高校学生手机消费现状的调查研究,为手机与通信企业开发高校学生手机市场、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消费;调查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大学生手机消费市场持续升温,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社会消费群体,大学生已成为手机市场中一股
期刊
摘 要:竞技体育作为人类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一项伟大实践活动,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教育价值。以竞技体育新兴项目——体育舞蹈为例,从社会学、美学等不同角度对竞技体育的美育价值进行分析探讨,可有效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挖掘竞技体育的美,为促进竞技体育美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竞技体育;美学教育;体育舞蹈  一、竞技体育的美学教育价值综述  人类最初的竞技活动之所以能够成为体育活动的一部分,与人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