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平山对马克思主义在广东早期传播的主要贡献

来源 :理论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wein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谭平山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有着突出贡献.他与陈独秀、李大钊齐誉,有“南谭北李中间陈”之称,是马克思主义在广东地区传播的先行者.地域环境的影响和爱国情怀的使然是他在广东擎起传播马克思主义大旗的主要缘起,他通过创办进步报刊,组建广东党、团组织以及创办学会学校、工会等途径向广东地区的进步青年、人民群众广泛宣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广东地区的革命活动,使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火苗在广东地区燃起,并以燎原之势传播开来.
其他文献
工人阶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最具有先进性的阶级,是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而奋斗的阶级,是为实现全人类自由解放运动的阶级.考察中国工人阶级如何成为一个具有“自觉性”的阶级至关重要,只有当中国工人阶级转向为“自在阶级”,才能真正地具备自主性意识,实施自觉性行动,从而带领全国人民实现近代中国民族的解放.工人运动是社会主义革命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当中国工人阶级与社会主义相结合时,才会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本文从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途径的视角去分析中国工人阶级如何由“自在阶级”转向“自为阶级”,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
新形势下,高校作为育人前沿阵地须充分利用资源把好思想政治关,除了信息摸排、在线学习督导、健康防护等日常事务外,还要着力发挥各级网格化管理功能,由点及面开展好爱国主义、制度自信、社会责任、科学精神、生命观念、规则意识、道德认同、网络素质、心理健康和生涯规划十方面教育.在以课程思政、日常思政为主体,线上交流、时事分析为载体,文化思政为支撑的“大思政”格局下利用特殊时期是挑战也是机遇的特点,在党团引领下组织符合时宜和大学生心理的各类活动,在审视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特点和举措中构建围绕爱国主义、法治诚信、生命健康、
张謇以其极其丰富的农业教育思想,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用一腔热血以及实际努力,开辟出了一条有着自己特色又有历史意义的办学道路,他像西方学习先进的经验,又联系中国当时的历史背景与实际,一大批农业科技人才在他的影响与教育下,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促进了中国农业的发展与进步,对我国城市的发展、近代农业教育起步、产生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1].本文重点探究张謇的农业教育思想的影响.
恩施市位于鄂西南部,恩施方言属于西南官话成渝片区,与北京话的声韵调极其相似,但也具有自身的独特性.通过对恩施方言进行实地调查,从声韵调出发可将恩施方言中的异读现象分为声母异读、韵母异读和声调异读三大类,力求从共识层面与历时层面上分析恩施方言中的异读现象.
太行地处偏僻,经济文化落后,传统大家族观念深厚,存在着包办婚姻、买卖婚姻等婚姻陋俗.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对传统婚姻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促进新的婚姻观念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根据地人民的思想,使传统的婚姻制度受到动摇,女性逐渐从传统的婚姻束缚中解放出来并投身革命,这极大促进了根据地的妇女解放,也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黄学增是大革命时期广东省农民运动四大领袖之一、广东南路革命先驱、中共广东南路党组织主要创建者.同时,黄学增也是广东南路地区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传播者.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以及大革命时期,黄学增在广东南路地区成立了雷州青年同志社,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和发展中共党组织,广泛发动农民群众投身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在广东南路地区的广泛传播、广东南路农民运动蓬勃发展、中共南路党组织的发展壮大以及广东南路地区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为了振兴中国纺织业和缓解政府的财政危机,在接收日伪在华纺织企业的基础之上,建立起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纺织企业集团——中国纺织建设公司.1946年至1948年间,中纺公司凭借其强大的生产能力以及原料购买、资金等方面的特权,在稳定物价和促进中国纺织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1948年以后,由于管理制度上的紊乱以及监管上的失效,中纺公司盈利的方式、手段都发生了变化,其业务经营方式转向特权投机,倚仗政府权力进行官商勾结.中纺公司渐渐走上歧路,最终成为了官僚和权贵牟取暴利的敛财工具.
新时代要更加注重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和解.人与自然矛盾由来已久,历史积淀加深人与自然矛盾的不可调和.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作为研究、分析和解决生态问题的抓手.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探究人与自然矛盾产生的理论逻辑;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探究人与自然矛盾演进的资本逻辑;以科学社会主义视角探究人与自然矛盾和解的实践逻辑.通过对高校思政课生态文明教育三重逻辑的分析综合,以求实现课程与教学、课程与实践的有效衔接与结合,实现教学内化与实践外化的目的.
“睡仙”一词最早见之于南唐,意为善睡之人.至宋时,“睡仙”形象首次扩充发展为闲适的状态;元明之时“睡仙”一词出现特指,是为陈抟.此后“睡仙”形象呈现出道教与民间形象的分途,道教“睡仙”形象强调睡功,民间“睡仙”形象则成为某类形象的代表,带有吉祥的寓意并出现了泛化的特征.本文拟通过文献中对“睡仙”形象的记载,分析、解读“睡仙”形象从南唐至明清的发展变化.
阿合马作为元世祖忽必烈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以其理财之能见于史籍之中,也以敛财贪腐之名被置于元代奸臣之首,因此他的理财政策饱受争议.认识阿合马理财之法应从实行背景谈起,通过详细叙述理财具体方式及其产生的影响来对其进行全面的认识,归纳出元世祖时期国家形势的变化导致经济方略的变化,从而催生出了阿合马的理财政策这一结论.并对阿合马的理财之政的来源进行分析,与前代后代的经济政策进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