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30年来,党的对外工作在中央领导集体的直接领导和亲自参与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在转折中实现调整,在探索中着力发展,在创新中不断突破,开拓了既符合我国总体外交发展需要,又顺应当今世界政党政治发展大势的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新局面,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国家关系的发展,树立党和国家良好的国际形象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与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开拓创新
(一)邓小平新型党际关系思想与党的对外工作的历史性调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历史转折。邓小平同志从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出发,把党际关系放在我国对外关系的全局之中谋划,提出“党与党之间要建立新型的关系”。新型党际关系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反对以一党一国的理论和实践来判断别党别国的是非;二是坚持各国党要根据本国实际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事情;三是强调完全平等、相互尊重和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四是主张意识形态的差异不应成为建立新型党际关系的障碍;五是对历史遗留问题,主张结束过去,开辟未来。1982年,党的十二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党际关系四项原则,明确了新时期党的对外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在邓小平新型党际关系思想的指导下,党的对外工作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我们党逐步与一些同我有分歧的外国共产党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与亚非拉地区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民主政党开始往来,与西欧国家的社会党建立了联系。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们党已与110多个国家的270多个政党建立了各种形式的交往,党的对外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外交战略思想与党的对外工作的开拓创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面对严峻形势,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受住国内外政治风波和经济风险的种种考验,在深刻认识和把握世情、国情、党情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立足于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的变化,着眼于党的中心工作和国家外交全局,提出了党的对外工作跨世纪发展的指导方针。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坚持在党际关系四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一切愿与我党交往的各国政党发展新型的党际交流和合作关系,促进国家关系的发展”。党的对外工作把维护国家利益和促进国家关系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党的对外工作按照党中央的总体外交战略部署,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我们党与朝鲜、越南、老挝、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关系更加巩固,与亚非拉地区广大发展中国家政党交往的形式和内涵更加充实丰富,与欧洲发达国家主流政党的联系更加广泛深入,与未建交国政党的往来更加频繁,与社会党国际等政党国际和地区组织的多边交往更加活跃。到2002年,我们党已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政党与政治组织建立和保持着不同形式的联系及交往,一个全方位的政党外交格局初步形成。
(三)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重大外交战略思想与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深化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外交战略的总体运筹和长远谋划,要求外事工作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把国内执政理念与外交理念相衔接,体现了以国家发展战略为基石、国内战略和外交战略协调统一的发展思路。
在科学发展观和总体外交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政党外交注重发挥优势、体现特色、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突出高层次交往、预防性外交、前瞻性调研、基础性工作的特点,充分发挥做社会主义国家、做未建交国、深入做人的工作的优势,进一步深化了与各国各类政党的友好交流和合作,结交了一批“知华”、“友华”的政党政要,实现了与日、俄、印、澳等一些大国大党交往的机制化,拓展了与政党国际组织的联系和交往。目前,我们党已同世界上166个国家和地区的528个政党与政治组织保持着不同形式的友好交往及联系,一个以各国主流政党和政党国际性或区域性组织为对象的,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深层次的政党外交新格局基本形成。
二、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基本特征
(一)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理论的基本原则,又紧密联系党和国家的具体实际。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党际关系理论:一是强调实现无产阶级政党的国际团结与合作;二是主张各政党在内部事务上保持自主和独立,强调民族独立是一切国际合作的基础;三是尊重各党的选择权,反对把一个党的观点强加给另一个党;四是主张灵活处理无产阶级政党与其他政党的关系。
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思想总结了国际共运史和我党对外交往史的经验教训,是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理论在当今时代和当代中国的具体运用与发展,它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普遍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相一致,既有广泛的国际基础,也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体现了我们党对外交往对象的开放性、交往原则的平等性、交往内涵的务实性和交往形式的灵活性,奠定了新时期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理论基础,也得到了外国政党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二)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是我们党积极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产物。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们党对时代主题的把握实现了从“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的转变,我国的外交方针实现了从“一条线”、“一大片”到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转变,党的对外工作的目标实现了从“支左反修”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的转变,这些转变体现了时代要求,顺应了时代潮流。
30年来,中国特色政党外交始终注意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不仅着力于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国家关系发展,而且注重交流治党治国经验、树立党的良好国际形象;不仅深入研究外交战略、安全战略等重大课题,为中央决策提供有益参考,而且系统研究外国执政党的执政理念、执政体制、执政方式和执政规律,深刻总结国外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为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智力支持。
(三)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是历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懈探索、长期实践的结晶。作为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核心和主体,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党际交往的重大问题上直接领导,亲自参与。邓小平同志曾长期主 管中联部的工作。他作为国际共运许多重大事件的亲历者,不仅在总结历史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党际关系思想,而且亲自指导我们党恢复了与一些国家共产党的关系,建立了与欧洲社会党的联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泽民同志多次会见来访的党宾,有力地推动了双边关系的发展。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党的对外工作跨世纪发展的指导方针,为政党外交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胡锦涛同志充分肯定党的对外工作既是“党的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也是“我国总体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国家关系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多次率党的代表团出访,会见到访的外国政党代表团。2004年,胡锦涛总书记等18位中央领导同志,在短短3天时间里分别会见来京出席第三届亚洲政党国际会议的近80个代表团,就有关问题深入做工作,集中展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致力于和平与发展、推动区域交流与合作的良好形象。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新局面
(一)坚持以人为本、外交为民的宗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不断提高国家总体外交的合力,推动国家关系全面、稳定、健康发展。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我国内政与外交的关联度进一步增强。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的重大战略部署,自觉把党的对外工作置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互动中去谋划,进一步加强与总体外交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进一步深化对总体外交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的系统研究和整体筹划,把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放在促进党和国家的工作全局上,努力为维护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为推动国家关系全面、稳定、健康发展做出新贡献。
(二)紧紧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主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党的自身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我国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安全等方面同国际社会建立了前所未有的密切联系。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团结奋斗。党的对外工作要紧紧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丰富政党外交中的经济、文化含量,坚持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相结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相统一,主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及党的自身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切实履行好党中央的参谋助手职责。
(三)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政党外交规律的研究和把握,不断提高党的对外交往能力,积极树立我们党良好的国际形象。系统总结党的对外工作的历史经验,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规律性认识,把实践经验提升到理论高度,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开展政党外交的新机制、新途径、新方法,努力完善政党外交新格局是党的对外工作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前进的必由之路。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和国际格局根本走势,准确把握当代中国与当今世界的紧密联系,准确把握党和国家对外工作的大政方针,切实提高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进行战略思维的水平,继续加强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不断提高同外国政党和政治组织交往的本领。在对外交往中,要不断提升党的国际影响力,积极树立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民主、进步、开放、创新的良好国际形象,进一步增强党和国家的软实力。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对外工作面临着许多新形势、新情况、新挑战。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思想作风和工作方法,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对外工作,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努力开创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新局面!
(责任编辑:肖雪晴)
一、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与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开拓创新
(一)邓小平新型党际关系思想与党的对外工作的历史性调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历史转折。邓小平同志从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出发,把党际关系放在我国对外关系的全局之中谋划,提出“党与党之间要建立新型的关系”。新型党际关系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反对以一党一国的理论和实践来判断别党别国的是非;二是坚持各国党要根据本国实际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事情;三是强调完全平等、相互尊重和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四是主张意识形态的差异不应成为建立新型党际关系的障碍;五是对历史遗留问题,主张结束过去,开辟未来。1982年,党的十二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党际关系四项原则,明确了新时期党的对外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在邓小平新型党际关系思想的指导下,党的对外工作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我们党逐步与一些同我有分歧的外国共产党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与亚非拉地区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民主政党开始往来,与西欧国家的社会党建立了联系。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们党已与110多个国家的270多个政党建立了各种形式的交往,党的对外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外交战略思想与党的对外工作的开拓创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面对严峻形势,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受住国内外政治风波和经济风险的种种考验,在深刻认识和把握世情、国情、党情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立足于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的变化,着眼于党的中心工作和国家外交全局,提出了党的对外工作跨世纪发展的指导方针。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坚持在党际关系四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一切愿与我党交往的各国政党发展新型的党际交流和合作关系,促进国家关系的发展”。党的对外工作把维护国家利益和促进国家关系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党的对外工作按照党中央的总体外交战略部署,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我们党与朝鲜、越南、老挝、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关系更加巩固,与亚非拉地区广大发展中国家政党交往的形式和内涵更加充实丰富,与欧洲发达国家主流政党的联系更加广泛深入,与未建交国政党的往来更加频繁,与社会党国际等政党国际和地区组织的多边交往更加活跃。到2002年,我们党已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政党与政治组织建立和保持着不同形式的联系及交往,一个全方位的政党外交格局初步形成。
(三)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重大外交战略思想与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深化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外交战略的总体运筹和长远谋划,要求外事工作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把国内执政理念与外交理念相衔接,体现了以国家发展战略为基石、国内战略和外交战略协调统一的发展思路。
在科学发展观和总体外交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政党外交注重发挥优势、体现特色、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突出高层次交往、预防性外交、前瞻性调研、基础性工作的特点,充分发挥做社会主义国家、做未建交国、深入做人的工作的优势,进一步深化了与各国各类政党的友好交流和合作,结交了一批“知华”、“友华”的政党政要,实现了与日、俄、印、澳等一些大国大党交往的机制化,拓展了与政党国际组织的联系和交往。目前,我们党已同世界上166个国家和地区的528个政党与政治组织保持着不同形式的友好交往及联系,一个以各国主流政党和政党国际性或区域性组织为对象的,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深层次的政党外交新格局基本形成。
二、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基本特征
(一)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理论的基本原则,又紧密联系党和国家的具体实际。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党际关系理论:一是强调实现无产阶级政党的国际团结与合作;二是主张各政党在内部事务上保持自主和独立,强调民族独立是一切国际合作的基础;三是尊重各党的选择权,反对把一个党的观点强加给另一个党;四是主张灵活处理无产阶级政党与其他政党的关系。
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思想总结了国际共运史和我党对外交往史的经验教训,是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理论在当今时代和当代中国的具体运用与发展,它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普遍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相一致,既有广泛的国际基础,也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体现了我们党对外交往对象的开放性、交往原则的平等性、交往内涵的务实性和交往形式的灵活性,奠定了新时期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理论基础,也得到了外国政党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二)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是我们党积极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产物。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们党对时代主题的把握实现了从“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的转变,我国的外交方针实现了从“一条线”、“一大片”到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转变,党的对外工作的目标实现了从“支左反修”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的转变,这些转变体现了时代要求,顺应了时代潮流。
30年来,中国特色政党外交始终注意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不仅着力于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国家关系发展,而且注重交流治党治国经验、树立党的良好国际形象;不仅深入研究外交战略、安全战略等重大课题,为中央决策提供有益参考,而且系统研究外国执政党的执政理念、执政体制、执政方式和执政规律,深刻总结国外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为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智力支持。
(三)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是历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懈探索、长期实践的结晶。作为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核心和主体,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党际交往的重大问题上直接领导,亲自参与。邓小平同志曾长期主 管中联部的工作。他作为国际共运许多重大事件的亲历者,不仅在总结历史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党际关系思想,而且亲自指导我们党恢复了与一些国家共产党的关系,建立了与欧洲社会党的联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泽民同志多次会见来访的党宾,有力地推动了双边关系的发展。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党的对外工作跨世纪发展的指导方针,为政党外交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胡锦涛同志充分肯定党的对外工作既是“党的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也是“我国总体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国家关系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多次率党的代表团出访,会见到访的外国政党代表团。2004年,胡锦涛总书记等18位中央领导同志,在短短3天时间里分别会见来京出席第三届亚洲政党国际会议的近80个代表团,就有关问题深入做工作,集中展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致力于和平与发展、推动区域交流与合作的良好形象。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新局面
(一)坚持以人为本、外交为民的宗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不断提高国家总体外交的合力,推动国家关系全面、稳定、健康发展。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我国内政与外交的关联度进一步增强。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的重大战略部署,自觉把党的对外工作置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互动中去谋划,进一步加强与总体外交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进一步深化对总体外交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的系统研究和整体筹划,把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放在促进党和国家的工作全局上,努力为维护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为推动国家关系全面、稳定、健康发展做出新贡献。
(二)紧紧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主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党的自身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我国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安全等方面同国际社会建立了前所未有的密切联系。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团结奋斗。党的对外工作要紧紧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丰富政党外交中的经济、文化含量,坚持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相结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相统一,主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及党的自身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切实履行好党中央的参谋助手职责。
(三)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政党外交规律的研究和把握,不断提高党的对外交往能力,积极树立我们党良好的国际形象。系统总结党的对外工作的历史经验,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规律性认识,把实践经验提升到理论高度,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开展政党外交的新机制、新途径、新方法,努力完善政党外交新格局是党的对外工作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前进的必由之路。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和国际格局根本走势,准确把握当代中国与当今世界的紧密联系,准确把握党和国家对外工作的大政方针,切实提高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进行战略思维的水平,继续加强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不断提高同外国政党和政治组织交往的本领。在对外交往中,要不断提升党的国际影响力,积极树立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民主、进步、开放、创新的良好国际形象,进一步增强党和国家的软实力。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对外工作面临着许多新形势、新情况、新挑战。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思想作风和工作方法,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对外工作,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努力开创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新局面!
(责任编辑:肖雪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