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学生作文无话可说,内容空洞干瘪,对作文毫无兴趣可言,甚至产生畏惧心理。因此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寻求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扭转这一现状,在阅读教学中习得写作方法,构建指向习作的阅读教学策略,真正为习作教学开辟一片新天地。
关键词:习作教学;文本;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9-029-2
一、借助阅读教学,习得写作方法
在习作教学中,我明显感觉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把作文看成是“苦差事”,厌恶写作文,究其原因无非是存在两大难题:一是“写什么”,二是“怎样写”。
(一)清楚要“写什么”
对于“写什么”这个问题,我除了告诉学生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作为写作素材外,还注意引导学生在课堂阅读过程中去积累素材,很多课文中出现的名词佳句都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比如小学生喜欢使用成语,那么就可以让他们在上课时多积累实用性的成语,例如写景物类的文章时,可以积累有关四季的成语,如春暖花开、骄阳似火、秋高气爽、白雪皑皑等;写人物时,就可以积累描写外貌的成语,如和蔼可亲、和颜悦色、神采奕奕、慈眉善目等;写事情时,可以积累描写人物心情的成语,如勃然大怒、兴致勃勃、喜笑颜开、眉飞色舞等。这些成语都会在平时的课文学习和阅读中接触到,要求每个学生备有一个课内摘录笔记本,每学完一课,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摘抄在本子上,并互相交流,有些词语还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练习写话。这样日积月累,使学生获益匪浅。学生应该牢记这些词语,并灵活运用到写作中去。
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文质兼美,典范性强,是我们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作为老师要充分发挥这些课文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要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广泛阅读,该背的课文要背诵如流,该记的内容要滚瓜烂熟,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美文”熏陶,体味文章的谋篇布局,达到善于借鉴运用自如的目的。
(二)明白该“怎样写”
对于“怎样写”这个问题,我除了在平时注重培养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表达、评价的综合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之外,还注意去激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同时也尽可能地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减少学生的写作困难。在阅读教学中可以相机进行作文指导和作文训练,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技能。一是在阅读教学中相机进行写作方法和写作知识的指导。例如如何抓住人和事物的特征进行描写,怎样有条理地说明事物,怎样进行作文的选材剪裁,怎样结构文章……二是教师要善于读教材,在品析教材中掌握方法,提高学生兴趣。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以课堂阅读带动写作,这也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途径。
二、借用文本,进行针对性练笔
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息息相关,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教学会让学生觉得写作难度降低了很多,因此,我们要尝试把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融为一体,就文取材,适时对学生习作训练,把学生对语言的理解、积累、运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简单有效的随文小练笔。随文小练笔有“形式灵活、易于动笔、随堂完成”的优势,对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作文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依葫画瓢,学会仿写
仿写就是模仿课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进行作文的一种训练方法。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有特点的课文或课文中的典型之处让学生仿写,使他们在仿写中掌握方法、技巧,从而降低写作的难度。
1.结构仿写。
俗话说:没有模仿就没有创造。教材中很多文质兼美的课文都可以作为学生习作的蓝本,为他们仿写提供了契机。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燕子》一课,文章结构简单,抓住了燕子的外形、静态、动态,写出燕子的美。我觉得是学生练笔的好时机,因此,在学完《燕子》一课后,我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学习体会,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激发了写作的兴趣。
当然,仿写不一定是整篇课文,也可以是文中的某一片段,如《三顾茅庐》中对于隆中的景色描写,语句优美且巧用修辞,课上我让学生模仿这段文字,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段话,让我惊喜的是,学生不但仿写了文中的句式写出了一处景物,而且连修辞也巧妙地模仿了。
2.文题仿写。
在我们的课文中,有些文章的题目很有特色,是学生仿写很好的素材,我们不妨让学生模仿文题进行习作训练。如《第一次抱母亲》,在学习课文之后,我让学生谈谈对文中“第一次”的理解,大家感想繁多,意犹未尽,于是,我启发,在你的生活中,哪个第一次对你来讲意义非凡,给你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那么你也像作者那样,写写你的第一次吧。学生兴趣高涨,写出了一个个感人的“第一次”。
3.句式仿写。
其实语文的魅力就在于在无声无痕中浸润学生的心灵。在学习课文时,我们常常遇到排比、比喻、拟人等句式,如果轻易将它们放过去实在是可惜,我们不妨把它们单列出来,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如《莫高窟》中的排比句:“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多么优美的语句,我让学生边欣赏飞天图边仿写,“她们还有的……”学生根据画面展开丰富想象,句式仿写自然轻松。
对于文中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句,我们的课文中更是频频会出现,给了我们鲜活的指导例子,如“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在仿写这类句式时,我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丰富大胆的想象,写出了生动的句子。
(二)延伸文本,学会续写
一篇文章的结尾会有多种方式:首尾呼应式、联想延伸式、画龙点睛式、水到渠成式、升华主题式、出人意料式等等。有些文章意味深长,其结尾也会留给读者许多想像的空间,因此,让学生在文本结尾处续写练笔,这既是对文本读的训练,也是对文本进行延续创作的试验。如教学《狐狸和乌鸦》,在学生学完课文以后,在感叹狐狸的狡猾和乌鸦的大意之时,我趁机让学生续写课文《受骗以后》,狐狸和乌鸦的结局你自己说了算。此时,学生兴趣高涨,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再不会感觉无话可说了。还有一些文章的结尾戛然而止,如《爱之链》结尾:“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这样的结尾留给人无限的遐想,不给学生任何的提示和要求,让学生展开大胆丰富的想象进行续写,这样,在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三)巧用插图,想象写话
语文课文中的插图,看似简单直白,好像也没有什么深意,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引导观察,启发他们表达,再用恰当的词语写出来,却不失为一种简单易行的写话训练方式。如《第一次抱母亲》,文中的母亲手里牵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还挑着担子的一幅图,我让学生发挥想象,此时你就是母亲手中的小男孩,在你的眼中,母亲会是怎么样的形象,学生仔细观察插图,结合生活实际,母亲高大的形象顿时展现了出来,同时学生也更容易理解作者为什么对母亲的瘦小全然不知,对理解课文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当然,根据插图的种类,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或启发学生生动地叙事,或栩栩如生地写景,或神形兼备地写人,或身临其境地谈感受……一个个画面通过学生大胆丰富的想象,得到更广泛的延伸,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习作材料。
(四)挖掘文本的生活源泉,汲取写作的活水
有些课文的内容或课文中的人物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此为话题展开写作教学,读写结合,可以起到以读促写,以写助读的效果。在学习李白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我抓住最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问同学们:为什么人都不见了,李白还要久久地站在那里呢?同学们从中体会到他对孟浩然的思念之情象滚滚的长江水一样绵绵不断,源远流长。在深刻悟情的基础上,我鼓励孩子们联系生活中与亲人或好朋友离别是的情景,加上想象,自己把这首诗改写成一个送别故事,和作者比比谁写得好。学生积极性很高,各个跃跃欲试。这样,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去构思文章,学完课文后再根据作者的思路比异同、学写法,从中悟出写作方法。
用生活的眼光来选择,也就是从学生的生活需要出发,设计生活问题情景,引领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语文实践。比如:《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我在学生学完课文后设计了一项综合活动:有一天,小骆驼在小溪边又遇到了小红马,小红马又说它长得很难看。这时小骆驼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请你续编一个故事。这个活动富有儿童情趣,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促进学生在交际活动中自觉地运用课文的语言和内容,实现语文表达能力的发挥,可谓一举多得。
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如果我们在语文课堂上能够用好这些“例子”,从阅读到习作,破译语言表达的密码,相信学生一定会“易”动笔,“乐”表达!
[参考文献]
[1]杜丽敏.随文练笔,让作文教学不再孤立.小学教学参考,2011(10).
[2]季春萍.强化写话训练,描绘美好人生.小学教学参考,2011(10).
[3]丁娌.浅谈低年级说话能力的培养.小学教学参考,2012(06).
[4]张应霞.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作文.小学教学参考,2012(06).
关键词:习作教学;文本;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9-029-2
一、借助阅读教学,习得写作方法
在习作教学中,我明显感觉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把作文看成是“苦差事”,厌恶写作文,究其原因无非是存在两大难题:一是“写什么”,二是“怎样写”。
(一)清楚要“写什么”
对于“写什么”这个问题,我除了告诉学生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作为写作素材外,还注意引导学生在课堂阅读过程中去积累素材,很多课文中出现的名词佳句都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比如小学生喜欢使用成语,那么就可以让他们在上课时多积累实用性的成语,例如写景物类的文章时,可以积累有关四季的成语,如春暖花开、骄阳似火、秋高气爽、白雪皑皑等;写人物时,就可以积累描写外貌的成语,如和蔼可亲、和颜悦色、神采奕奕、慈眉善目等;写事情时,可以积累描写人物心情的成语,如勃然大怒、兴致勃勃、喜笑颜开、眉飞色舞等。这些成语都会在平时的课文学习和阅读中接触到,要求每个学生备有一个课内摘录笔记本,每学完一课,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摘抄在本子上,并互相交流,有些词语还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练习写话。这样日积月累,使学生获益匪浅。学生应该牢记这些词语,并灵活运用到写作中去。
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文质兼美,典范性强,是我们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作为老师要充分发挥这些课文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要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广泛阅读,该背的课文要背诵如流,该记的内容要滚瓜烂熟,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美文”熏陶,体味文章的谋篇布局,达到善于借鉴运用自如的目的。
(二)明白该“怎样写”
对于“怎样写”这个问题,我除了在平时注重培养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表达、评价的综合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之外,还注意去激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同时也尽可能地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减少学生的写作困难。在阅读教学中可以相机进行作文指导和作文训练,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技能。一是在阅读教学中相机进行写作方法和写作知识的指导。例如如何抓住人和事物的特征进行描写,怎样有条理地说明事物,怎样进行作文的选材剪裁,怎样结构文章……二是教师要善于读教材,在品析教材中掌握方法,提高学生兴趣。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以课堂阅读带动写作,这也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途径。
二、借用文本,进行针对性练笔
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息息相关,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教学会让学生觉得写作难度降低了很多,因此,我们要尝试把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融为一体,就文取材,适时对学生习作训练,把学生对语言的理解、积累、运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简单有效的随文小练笔。随文小练笔有“形式灵活、易于动笔、随堂完成”的优势,对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作文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依葫画瓢,学会仿写
仿写就是模仿课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进行作文的一种训练方法。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有特点的课文或课文中的典型之处让学生仿写,使他们在仿写中掌握方法、技巧,从而降低写作的难度。
1.结构仿写。
俗话说:没有模仿就没有创造。教材中很多文质兼美的课文都可以作为学生习作的蓝本,为他们仿写提供了契机。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燕子》一课,文章结构简单,抓住了燕子的外形、静态、动态,写出燕子的美。我觉得是学生练笔的好时机,因此,在学完《燕子》一课后,我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学习体会,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激发了写作的兴趣。
当然,仿写不一定是整篇课文,也可以是文中的某一片段,如《三顾茅庐》中对于隆中的景色描写,语句优美且巧用修辞,课上我让学生模仿这段文字,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段话,让我惊喜的是,学生不但仿写了文中的句式写出了一处景物,而且连修辞也巧妙地模仿了。
2.文题仿写。
在我们的课文中,有些文章的题目很有特色,是学生仿写很好的素材,我们不妨让学生模仿文题进行习作训练。如《第一次抱母亲》,在学习课文之后,我让学生谈谈对文中“第一次”的理解,大家感想繁多,意犹未尽,于是,我启发,在你的生活中,哪个第一次对你来讲意义非凡,给你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那么你也像作者那样,写写你的第一次吧。学生兴趣高涨,写出了一个个感人的“第一次”。
3.句式仿写。
其实语文的魅力就在于在无声无痕中浸润学生的心灵。在学习课文时,我们常常遇到排比、比喻、拟人等句式,如果轻易将它们放过去实在是可惜,我们不妨把它们单列出来,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如《莫高窟》中的排比句:“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多么优美的语句,我让学生边欣赏飞天图边仿写,“她们还有的……”学生根据画面展开丰富想象,句式仿写自然轻松。
对于文中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句,我们的课文中更是频频会出现,给了我们鲜活的指导例子,如“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在仿写这类句式时,我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丰富大胆的想象,写出了生动的句子。
(二)延伸文本,学会续写
一篇文章的结尾会有多种方式:首尾呼应式、联想延伸式、画龙点睛式、水到渠成式、升华主题式、出人意料式等等。有些文章意味深长,其结尾也会留给读者许多想像的空间,因此,让学生在文本结尾处续写练笔,这既是对文本读的训练,也是对文本进行延续创作的试验。如教学《狐狸和乌鸦》,在学生学完课文以后,在感叹狐狸的狡猾和乌鸦的大意之时,我趁机让学生续写课文《受骗以后》,狐狸和乌鸦的结局你自己说了算。此时,学生兴趣高涨,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再不会感觉无话可说了。还有一些文章的结尾戛然而止,如《爱之链》结尾:“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这样的结尾留给人无限的遐想,不给学生任何的提示和要求,让学生展开大胆丰富的想象进行续写,这样,在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三)巧用插图,想象写话
语文课文中的插图,看似简单直白,好像也没有什么深意,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引导观察,启发他们表达,再用恰当的词语写出来,却不失为一种简单易行的写话训练方式。如《第一次抱母亲》,文中的母亲手里牵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还挑着担子的一幅图,我让学生发挥想象,此时你就是母亲手中的小男孩,在你的眼中,母亲会是怎么样的形象,学生仔细观察插图,结合生活实际,母亲高大的形象顿时展现了出来,同时学生也更容易理解作者为什么对母亲的瘦小全然不知,对理解课文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当然,根据插图的种类,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或启发学生生动地叙事,或栩栩如生地写景,或神形兼备地写人,或身临其境地谈感受……一个个画面通过学生大胆丰富的想象,得到更广泛的延伸,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习作材料。
(四)挖掘文本的生活源泉,汲取写作的活水
有些课文的内容或课文中的人物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此为话题展开写作教学,读写结合,可以起到以读促写,以写助读的效果。在学习李白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我抓住最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问同学们:为什么人都不见了,李白还要久久地站在那里呢?同学们从中体会到他对孟浩然的思念之情象滚滚的长江水一样绵绵不断,源远流长。在深刻悟情的基础上,我鼓励孩子们联系生活中与亲人或好朋友离别是的情景,加上想象,自己把这首诗改写成一个送别故事,和作者比比谁写得好。学生积极性很高,各个跃跃欲试。这样,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去构思文章,学完课文后再根据作者的思路比异同、学写法,从中悟出写作方法。
用生活的眼光来选择,也就是从学生的生活需要出发,设计生活问题情景,引领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语文实践。比如:《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我在学生学完课文后设计了一项综合活动:有一天,小骆驼在小溪边又遇到了小红马,小红马又说它长得很难看。这时小骆驼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请你续编一个故事。这个活动富有儿童情趣,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促进学生在交际活动中自觉地运用课文的语言和内容,实现语文表达能力的发挥,可谓一举多得。
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如果我们在语文课堂上能够用好这些“例子”,从阅读到习作,破译语言表达的密码,相信学生一定会“易”动笔,“乐”表达!
[参考文献]
[1]杜丽敏.随文练笔,让作文教学不再孤立.小学教学参考,2011(10).
[2]季春萍.强化写话训练,描绘美好人生.小学教学参考,2011(10).
[3]丁娌.浅谈低年级说话能力的培养.小学教学参考,2012(06).
[4]张应霞.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作文.小学教学参考,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