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邓前堆怎么也没有想到,他这样一位普通的乡村医生,会因为一条一百多米长的索道而突然出名。而鲜为人知却让人感动的,则是在这个平凡岗位上,他坚持行走在怒江大峡谷深处的28年。
兔年的新春佳节,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报道了云南省福贡县石月亮乡拉马底村乡村医生邓前堆的感人事迹。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做出重要指示,要求中宣部、交通部和云南省把宣传先进典型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尽快帮助邓前堆实现“希望村子里修一条能通车的桥”的朴实心愿。电视台的报道和中央领导的指示,不仅让邓前堆这位普通的乡村医生快速进入人们的视野,也让媒体的目光聚集到了怒江大峡谷的那个偏远的村寨。
“当医生要温柔”
1964年,邓前堆出生在怒江州福贡县石月亮乡,怒江东岸的一个傈僳族村寨。事实上,他是怒族。因为生长在傈僳族村寨,又是家中次子,其父母依照傈僳族传统,叫他阿邓,“前堆是父母随便叫的”。
1983年,邓前堆从福贡县第二中学毕业后,因为一场大病与给他看病的乡村医生友向叶结缘,经过乡卫生院批准,他成为友向叶的学徒,正式跟着友医生当起了乡村医生。
“当医生要温柔。”邓医生回忆,师傅在教授他医术的同时,还时常教诲他,医生对病人要温柔、有耐心。“有时候病人治疗几天不好发点脾气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向师傅学医但未正式上岗前,邓前堆还得到在乡卫生院学习半年的机会。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他在工作中不断自学,并能学以致用。几年后,引荐他当乡村医生的友师傅当了村干部,他就成为了拉马底村的骨干乡村医生。
在马底村委会所辖的6个村民小组,每逢有行动不便或患有急病的病人,他都要挎上药箱出诊,而且“随叫随到”。如今的村民都亲切称他“邓医生”。
在简陋的拉马底村卫生室桌上,记者看到,邓前堆在2004年被云南省卫生厅授予“全省实施世界银行第七个卫生贷款先进个人”,2006年被福贡县卫生局授予 “2006年度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先进个人”,2005年和2006年连续两年被石月亮乡中心卫生院授予“优秀乡村医生”, 2009年被评为“石月亮乡优秀党员”。
用药过敏刻骨铭心
仔细回忆自己28年来行医的点滴,有两次治疗让邓前堆印象最深。
他当医生第二年的一天中午,一位姓赵的村民到诊所看病,当时友师傅恰巧不在。赵主动提出要打一针青霉素。“青霉素会过敏,我不敢用,就告诉她说没有青霉素了。”赵又要求使用与青霉素差不多的药物。在她的坚持下,邓医生就给她注射了庆大霉素。
打完针,病人走出诊所大约50米就晕倒在地。赵的女儿急忙跑来告诉他病人晕倒后,他立即给赵喝了一瓶葡萄糖,并迅速跑去找友师傅。
“我当时被吓坏了,如果病人死了,我也活不成了。”师徒二人回到诊所后,病人逐渐好转。后来,赵的女儿才说,她的母亲吃庆大霉素药片一直都过敏。
此后,他给病人打针吃药,更加谨慎。至今,没有再发生过病人药物过敏的事件。
还有一次夜间出诊也让他至今记忆犹新。10年前的一个傍晚,村民邓扒才在地里干农活时不慎从陡坡上滚下摔伤右眼。“当时,眼珠子都掉出来了。右眼角有一个大窟窿,眼眶里全是泥土。”他溜索过去见到伤者的第一个反应是,让家人立即把伤者送往治疗条件好的福贡县人民医院或石月亮乡卫生院。但伤者家属因为贫困,加上伤者体重140多斤,过溜索也是难题,只能就地治疗。
“我当时确实不敢治。”后来,在村领导和10多位村民的保证下,他给伤者进行了治疗。最后,在伤者的右眼角缝合了4针。“我手都在发抖,担心一不小心就会戳到眼球。”清洗、消毒、缝合、包扎、输液,一直折腾到深夜才告一段落。邓前堆回到家后仍然心有余悸,“主要是担心病人感染和失明。”第二天他赶到病人家里看到邓扒才情况良好,生命体征正常,并没有感染的症状,这才放下心来。后来他又连续溜索过去给伤者输了10天液。最后,邓扒才的眼睛总算保住了。
行走在怒江大峡谷,翻山越岭是家常便饭。28年来不间断地“上门出诊”,邓前堆从未收过一分钱的出诊费,仅仅按规定收取医药费而已。
打个电话就溜索过江
2002年,邓把家从山上的培建村搬到山下的公路边,距离他上班的村卫生室大约500米。他家三间小平房,依一块巨石而建。“盖房子花了2万多块,现在还欠着6000多元的债。”家里除了一台早已过时的小电视机、一台DVD机和几件破旧的家具外,无其他财产。靠边的一间伙房,连后墙都没有,内设着一个简陋的灶台,用来煮猪食,还有一个简单的火塘,用来做饭。整个厨房光线昏暗,有一半的空间是一块巨大的岩石。
邓前堆说,去年他妻子在山上找猪草途中摔断过3根肋骨,如今体弱多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16岁的儿子范志新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女儿范志花初中毕业后也去了四川一位亲戚家打工。
邓前堆让他儿子把央视报道他溜索过江为村民看病的光碟放进家里的DVD影碟机。看到身边的人上电视,他的家人和在他家里看电视的两个小男孩对着电视一边“点评”一边大笑。问及上电视的感受,这个47岁的汉子脸上流露出一些羞涩,腼腆地说了一句傈僳语。多次询问是什么意思,一个小男孩才翻译说是:“太高兴了。”
按照福贡县卫生系统设置,每个村委会的村卫生室至少要配备2名乡村医生。在拉马底村卫生室除了邓前堆,还有一名女医生李梅英。李梅英虽然也是本地人,但因从小生长在怒江西岸,没有溜过溜索。2005年,她当上乡村医生后,曾做过几次溜索,但都有人带。“一个人很害怕,不敢过。”
因此,村民的疾病预防、卫生保健、计划生育政策宣传等重任就落到了邓前堆的肩上。不仅每月底要固定溜索过江去为村民打疫苗,如果村里有人患疾病,不能过江的,他都要亲自溜索过江治病送药。28年来,一直如此。以前通讯不便,村民会让年轻人来请。现在60%以上的村民都知道他的电话号码,只要打个电话,他就要溜索过江。
“还要当乡村医生”
当乡村医生的20多年间,他的工资从最初的20元,逐渐增加至120多元。到2009年7月份,他的工资才增加到342.5元。除了工资,对于需要输液观察的病人,还能向每位病人收取4元的治疗费和3元的观察费。在感冒、痢疾等常见病高发季节,每月能有四五百元收入,平时每月只有三四百元。这样,他每个月有六七百元收入。虽然期间也有人劝他放弃乡村医生,到外地打工,每个月至少也能挣1000多元。但他觉得,当乡村医生能实实在在为村民减轻病痛。现在,村民见到他都会主动打招呼,路过哪家都会热情挽留他喝杯茶水。
他所负责的拉马底村,计划免疫健康建证率达100%,接种率达98%,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0%以上。他累计出诊5000多次,步行约60万公里。
邓医生说,现在他最想学习外科,特别是“骨折复位法”。他说,拉马底村位于怒江两岸,山高坡陡、险壑纵横,村寨之路狭窄艰险。村民不仅种地容易摔伤,上山找柴火、猪草也容易摔伤骨折。如果自己全面掌握了骨折复位的技术,到时候就不用动员病人下山进城了。
“骨折复位不好,就会影响别人一生。”他虽然学习过骨折复位的理论知识,但没有实际操作经验,至今不敢接骨,“连脱臼都不敢治”。
据李梅英介绍,几乎每天都有村民到拉马底村卫生室看病。少则五六人,多的时候有二三十人。人多时,她和邓医生两个人忙得团团转,“连饭都顾不上吃”。
虽然工作很忙、工资也不高,但邓医生表示,自己已经干了大半辈子乡村医生,无论如何都会坚持下去。“出名了,还要当乡村医生。”
(本刊综合报道)
兔年的新春佳节,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报道了云南省福贡县石月亮乡拉马底村乡村医生邓前堆的感人事迹。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做出重要指示,要求中宣部、交通部和云南省把宣传先进典型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尽快帮助邓前堆实现“希望村子里修一条能通车的桥”的朴实心愿。电视台的报道和中央领导的指示,不仅让邓前堆这位普通的乡村医生快速进入人们的视野,也让媒体的目光聚集到了怒江大峡谷的那个偏远的村寨。
“当医生要温柔”
1964年,邓前堆出生在怒江州福贡县石月亮乡,怒江东岸的一个傈僳族村寨。事实上,他是怒族。因为生长在傈僳族村寨,又是家中次子,其父母依照傈僳族传统,叫他阿邓,“前堆是父母随便叫的”。
1983年,邓前堆从福贡县第二中学毕业后,因为一场大病与给他看病的乡村医生友向叶结缘,经过乡卫生院批准,他成为友向叶的学徒,正式跟着友医生当起了乡村医生。
“当医生要温柔。”邓医生回忆,师傅在教授他医术的同时,还时常教诲他,医生对病人要温柔、有耐心。“有时候病人治疗几天不好发点脾气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向师傅学医但未正式上岗前,邓前堆还得到在乡卫生院学习半年的机会。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他在工作中不断自学,并能学以致用。几年后,引荐他当乡村医生的友师傅当了村干部,他就成为了拉马底村的骨干乡村医生。
在马底村委会所辖的6个村民小组,每逢有行动不便或患有急病的病人,他都要挎上药箱出诊,而且“随叫随到”。如今的村民都亲切称他“邓医生”。
在简陋的拉马底村卫生室桌上,记者看到,邓前堆在2004年被云南省卫生厅授予“全省实施世界银行第七个卫生贷款先进个人”,2006年被福贡县卫生局授予 “2006年度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先进个人”,2005年和2006年连续两年被石月亮乡中心卫生院授予“优秀乡村医生”, 2009年被评为“石月亮乡优秀党员”。
用药过敏刻骨铭心
仔细回忆自己28年来行医的点滴,有两次治疗让邓前堆印象最深。
他当医生第二年的一天中午,一位姓赵的村民到诊所看病,当时友师傅恰巧不在。赵主动提出要打一针青霉素。“青霉素会过敏,我不敢用,就告诉她说没有青霉素了。”赵又要求使用与青霉素差不多的药物。在她的坚持下,邓医生就给她注射了庆大霉素。
打完针,病人走出诊所大约50米就晕倒在地。赵的女儿急忙跑来告诉他病人晕倒后,他立即给赵喝了一瓶葡萄糖,并迅速跑去找友师傅。
“我当时被吓坏了,如果病人死了,我也活不成了。”师徒二人回到诊所后,病人逐渐好转。后来,赵的女儿才说,她的母亲吃庆大霉素药片一直都过敏。
此后,他给病人打针吃药,更加谨慎。至今,没有再发生过病人药物过敏的事件。
还有一次夜间出诊也让他至今记忆犹新。10年前的一个傍晚,村民邓扒才在地里干农活时不慎从陡坡上滚下摔伤右眼。“当时,眼珠子都掉出来了。右眼角有一个大窟窿,眼眶里全是泥土。”他溜索过去见到伤者的第一个反应是,让家人立即把伤者送往治疗条件好的福贡县人民医院或石月亮乡卫生院。但伤者家属因为贫困,加上伤者体重140多斤,过溜索也是难题,只能就地治疗。
“我当时确实不敢治。”后来,在村领导和10多位村民的保证下,他给伤者进行了治疗。最后,在伤者的右眼角缝合了4针。“我手都在发抖,担心一不小心就会戳到眼球。”清洗、消毒、缝合、包扎、输液,一直折腾到深夜才告一段落。邓前堆回到家后仍然心有余悸,“主要是担心病人感染和失明。”第二天他赶到病人家里看到邓扒才情况良好,生命体征正常,并没有感染的症状,这才放下心来。后来他又连续溜索过去给伤者输了10天液。最后,邓扒才的眼睛总算保住了。
行走在怒江大峡谷,翻山越岭是家常便饭。28年来不间断地“上门出诊”,邓前堆从未收过一分钱的出诊费,仅仅按规定收取医药费而已。
打个电话就溜索过江
2002年,邓把家从山上的培建村搬到山下的公路边,距离他上班的村卫生室大约500米。他家三间小平房,依一块巨石而建。“盖房子花了2万多块,现在还欠着6000多元的债。”家里除了一台早已过时的小电视机、一台DVD机和几件破旧的家具外,无其他财产。靠边的一间伙房,连后墙都没有,内设着一个简陋的灶台,用来煮猪食,还有一个简单的火塘,用来做饭。整个厨房光线昏暗,有一半的空间是一块巨大的岩石。
邓前堆说,去年他妻子在山上找猪草途中摔断过3根肋骨,如今体弱多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16岁的儿子范志新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女儿范志花初中毕业后也去了四川一位亲戚家打工。
邓前堆让他儿子把央视报道他溜索过江为村民看病的光碟放进家里的DVD影碟机。看到身边的人上电视,他的家人和在他家里看电视的两个小男孩对着电视一边“点评”一边大笑。问及上电视的感受,这个47岁的汉子脸上流露出一些羞涩,腼腆地说了一句傈僳语。多次询问是什么意思,一个小男孩才翻译说是:“太高兴了。”
按照福贡县卫生系统设置,每个村委会的村卫生室至少要配备2名乡村医生。在拉马底村卫生室除了邓前堆,还有一名女医生李梅英。李梅英虽然也是本地人,但因从小生长在怒江西岸,没有溜过溜索。2005年,她当上乡村医生后,曾做过几次溜索,但都有人带。“一个人很害怕,不敢过。”
因此,村民的疾病预防、卫生保健、计划生育政策宣传等重任就落到了邓前堆的肩上。不仅每月底要固定溜索过江去为村民打疫苗,如果村里有人患疾病,不能过江的,他都要亲自溜索过江治病送药。28年来,一直如此。以前通讯不便,村民会让年轻人来请。现在60%以上的村民都知道他的电话号码,只要打个电话,他就要溜索过江。
“还要当乡村医生”
当乡村医生的20多年间,他的工资从最初的20元,逐渐增加至120多元。到2009年7月份,他的工资才增加到342.5元。除了工资,对于需要输液观察的病人,还能向每位病人收取4元的治疗费和3元的观察费。在感冒、痢疾等常见病高发季节,每月能有四五百元收入,平时每月只有三四百元。这样,他每个月有六七百元收入。虽然期间也有人劝他放弃乡村医生,到外地打工,每个月至少也能挣1000多元。但他觉得,当乡村医生能实实在在为村民减轻病痛。现在,村民见到他都会主动打招呼,路过哪家都会热情挽留他喝杯茶水。
他所负责的拉马底村,计划免疫健康建证率达100%,接种率达98%,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0%以上。他累计出诊5000多次,步行约60万公里。
邓医生说,现在他最想学习外科,特别是“骨折复位法”。他说,拉马底村位于怒江两岸,山高坡陡、险壑纵横,村寨之路狭窄艰险。村民不仅种地容易摔伤,上山找柴火、猪草也容易摔伤骨折。如果自己全面掌握了骨折复位的技术,到时候就不用动员病人下山进城了。
“骨折复位不好,就会影响别人一生。”他虽然学习过骨折复位的理论知识,但没有实际操作经验,至今不敢接骨,“连脱臼都不敢治”。
据李梅英介绍,几乎每天都有村民到拉马底村卫生室看病。少则五六人,多的时候有二三十人。人多时,她和邓医生两个人忙得团团转,“连饭都顾不上吃”。
虽然工作很忙、工资也不高,但邓医生表示,自己已经干了大半辈子乡村医生,无论如何都会坚持下去。“出名了,还要当乡村医生。”
(本刊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