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记;中国有4万多公里陆地边界和大陆海岸线。陆地边界由陆军边防部队守卫,一个独特的兵种为此应运而生,他们就是被称作“陆军水兵”的边防巡逻艇部队。日前,记者到黑龙江省军区某边防巡逻艇大队驻黑瞎子岛艇组采访,体味这些特殊“水兵”的生活,为读者揭开这支部队的神秘面纱。
零时送走最后一抹落日余晖,凌晨三点,祖国东部的抚远三角洲迎来了初升的太阳。
“出航喽……”我和官兵们一起钻出船艇,从艇长到士兵,陆军迷彩服外都套着橘红色的救生衣列队甲板,预热、试船,一切就绪。在轰轰的机器声中,官兵驾驶着巡逻艇开始对黑瞎子岛水域进行巡逻。
“陆军水兵”是许多人闻所未闻的一个称谓。他们是水兵,却穿着陆军服装而非海魂衫;他们是陆军,却在水上执行任务,没有班排而使用海军编制。中队、船、艇、驾驶、机电、观通、枪帆兵应有尽有。根据他们的特殊任务,许多人喜欢称他们为“陆军水兵”或“界江水兵”。
突然平静的江面刮起了大风,江水像煮沸的开水般翻腾起来。“这么多年你们是不是什么天气都经历过?”我问。“是啊,都是这样风来浪往,早习惯了。”艇长李默轻松的话语里透着自信与坚定。
江风越来越大,江浪越卷越高,巡逻艇犹如一片树叶在江中漂荡,似乎随时都有可能被巨浪吞没。李艇长忙而不乱,一会儿用望远镜观察江面情况,一会儿又用雷达确定航线,不时指挥驾驶兵修正航向破浪前行。我虽然紧紧握住扶手,身体却不听使唤地左右晃个不停。
“现在还晕船吗?”我问李艇长。“刚来时谁都吐,出了几次航,交了几次‘公粮’慢慢就好了。”
我终于交出了“公粮”,感觉内脏都快吐出来了。此刻,我才深深体会到那首水兵们自编自唱的晕船“十字歌”:一言不发,二目无神,三餐不进,四肢无力,五脏翻滚,六神无主,七上八下,九(久)卧不起,十分难受。
巡逻艇在江上漂泊,最大活动范围就是从船头到船尾,“水兵”们白天看荒岛,晚上数星星,有时江上起雾,连星星也看不到了。
出航回来后,负责本周伙食的上等兵孙源东向李艇长汇报伙食情况。菜仅剩土豆、大头菜、洋葱,肉类只有罐头。李艇长稍微沉默了一下说:“早晚配上咸菜,中午弄个花生米和鸡蛋汤。”艇组共7人,1个干部6名战士,平均年龄22岁,正是吃饭的年龄,可是,驻点陆地离补给地点单程130公里,水路开艇要90分钟。夏秋两季,艇组必须保持24小时的战备制度。为不影响界江执勤,只能每隔半个月补给一次。
黑瞎子岛回归祖国已经5年,由于担负水上战备任务的特殊性,艇组官兵至今仍住在漂浮在江面上的趸船上,生活在一个没有干净水、不通电的世界里。他们住的舱室狭小,室内异常潮湿,不少人因此患上了关节炎。至于用电,则是传统的发电机发电,每天只有3个小时。这个时间正好做一天三顿饭,战士们理发也正是利用这段时间完成。虽说趸船上配备了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但由于电压不稳定,只能作为摆设。
“守一方疆土尽一份职责。”在远离内地、远离亲人的祖国最东端,官兵们用赤诚和热血在祖国东极边境水域筑起一道水上钢铁长城,“以艇为家,以苦为乐”的陆军“水兵”代代相传的这句誓言就是这样得以诠释升华。
零时送走最后一抹落日余晖,凌晨三点,祖国东部的抚远三角洲迎来了初升的太阳。
“出航喽……”我和官兵们一起钻出船艇,从艇长到士兵,陆军迷彩服外都套着橘红色的救生衣列队甲板,预热、试船,一切就绪。在轰轰的机器声中,官兵驾驶着巡逻艇开始对黑瞎子岛水域进行巡逻。
“陆军水兵”是许多人闻所未闻的一个称谓。他们是水兵,却穿着陆军服装而非海魂衫;他们是陆军,却在水上执行任务,没有班排而使用海军编制。中队、船、艇、驾驶、机电、观通、枪帆兵应有尽有。根据他们的特殊任务,许多人喜欢称他们为“陆军水兵”或“界江水兵”。
突然平静的江面刮起了大风,江水像煮沸的开水般翻腾起来。“这么多年你们是不是什么天气都经历过?”我问。“是啊,都是这样风来浪往,早习惯了。”艇长李默轻松的话语里透着自信与坚定。
江风越来越大,江浪越卷越高,巡逻艇犹如一片树叶在江中漂荡,似乎随时都有可能被巨浪吞没。李艇长忙而不乱,一会儿用望远镜观察江面情况,一会儿又用雷达确定航线,不时指挥驾驶兵修正航向破浪前行。我虽然紧紧握住扶手,身体却不听使唤地左右晃个不停。
“现在还晕船吗?”我问李艇长。“刚来时谁都吐,出了几次航,交了几次‘公粮’慢慢就好了。”
我终于交出了“公粮”,感觉内脏都快吐出来了。此刻,我才深深体会到那首水兵们自编自唱的晕船“十字歌”:一言不发,二目无神,三餐不进,四肢无力,五脏翻滚,六神无主,七上八下,九(久)卧不起,十分难受。
巡逻艇在江上漂泊,最大活动范围就是从船头到船尾,“水兵”们白天看荒岛,晚上数星星,有时江上起雾,连星星也看不到了。
出航回来后,负责本周伙食的上等兵孙源东向李艇长汇报伙食情况。菜仅剩土豆、大头菜、洋葱,肉类只有罐头。李艇长稍微沉默了一下说:“早晚配上咸菜,中午弄个花生米和鸡蛋汤。”艇组共7人,1个干部6名战士,平均年龄22岁,正是吃饭的年龄,可是,驻点陆地离补给地点单程130公里,水路开艇要90分钟。夏秋两季,艇组必须保持24小时的战备制度。为不影响界江执勤,只能每隔半个月补给一次。
黑瞎子岛回归祖国已经5年,由于担负水上战备任务的特殊性,艇组官兵至今仍住在漂浮在江面上的趸船上,生活在一个没有干净水、不通电的世界里。他们住的舱室狭小,室内异常潮湿,不少人因此患上了关节炎。至于用电,则是传统的发电机发电,每天只有3个小时。这个时间正好做一天三顿饭,战士们理发也正是利用这段时间完成。虽说趸船上配备了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但由于电压不稳定,只能作为摆设。
“守一方疆土尽一份职责。”在远离内地、远离亲人的祖国最东端,官兵们用赤诚和热血在祖国东极边境水域筑起一道水上钢铁长城,“以艇为家,以苦为乐”的陆军“水兵”代代相传的这句誓言就是这样得以诠释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