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影响我们这个时代的诸多艺术家中,展望的艺术有着以简单材料形态营造复杂问题的特质,他的艺术实验像是一场在趣味、心性和感官世界中不断寻找平衡的智力游戏,它不断带来惊喜和高潮,但却从来不提供清晰的答案,他是少数几位在自己设置的艺术问题中进行独立工作的艺术家之一。
展望艺术的真正起点来源于对“太湖石”的思考,但二十年来这个象征母题本身却像一个无法确定终点的智力迷宫,理解这个迷宫需要阿里阿德涅的线团。《假山石》是工业复制时代对古典时代的致敬和戏仿,但使用拓制太湖石这种工艺手法本身就不仅仅是一个趣味和形体转换的问题,“拓形”也蕴含了一个关于雕塑艺术的更为根本性问题的思考,即雕塑如何对世界“构形”?而正是这个有点形而上学的问题构成了展望艺术的坚实内核,引导他不断剥离出与他个人经验相关的那个逻辑假设:雕塑在当代艺术的形式和本质问题上到底能走多远?他以他的实践发掘着这些问题的各种可能性,但同时又谨慎地使它保持在雕塑这个媒介所能触及的边界之内。
“暂时什么都不是”呈现了一种非确定性的思维态度,正是这种思维使作品与“应物象形”的图像观念产生了一种历时性对话,并再次凸显了展望艺术中明确的视觉实验的特征。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展望使自己的思考陷入到一种拓扑学意义上的循环关系之中,它再次改变了艺术家关于构形问题的思维走向。此次展出的两组作品从两个方向上再次挑战了艺术家为自己设置的问题边界。《拓地》使用了与《假山石》同样的工业材料,但却抽离了“太湖石”这个趣味主体,直接以土地作为拓印对象,这就使不锈钢这种工业材料脱离了与当下文化的问题关联,而具有了与大地艺术和新几何形式相关的抽象性,但这种抽象性不是纯形式主义的,由于镜面材料与天空与周边环境反射而成的光影效果,这种抽象性也于无形之处融入了东方自然主义的趣味和诗性色彩。《幻形》是《应形》问题的延伸,这组作品是对那个蜷伏于石头幽微处的灵魂的再次捕捉,它以软质材料对《应形》中艺术家自己的形象进行了造型学意义上的再发现,各种被分解的身体和器官构造出一个新的形体世界,这种形体世界的构形原理既不是自然主义式的客观模仿,也不是表现主义式的主观重构,更不是波普主义式的拟像复制,它的构形过程是某种关系性的视觉投射,即对镜像母体造型的再造型,展望称之为对《应形》所塑之形的“再拆解”,它的结果是使他所创造出的世界处于某种抽象和具象间的混沌状态,一种“幻形”。
从《拓形》、《应形》到《幻形》,展望的创造更像是对艺术如何“模仿”世界这一古老命题的一手中拓扑学意义上的当代演绎,这种以雕塑为媒体的拓扑研究,探讨有形物体在连续变换的条件下,如何保持它不变的“构形”性质,他始终在他自己预置的这种构型逻辑中工作,这使他的作品有着一种不确定的自足性。他的艺术回避了当代艺术中常见的政治批判和社会批判维度,也力图与过度景观化和反历史化的各类后现代艺术拉开距离,当然,他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形式主义艺术家,他将艺术牢牢地嵌入视觉和心理实验的边界之内,这使他对雕塑“构形”问题的研究始终与材料、形态、身体、心性、观念之间的有机关系联系在一起,而从视觉意象上看,他的工作又很容易让我们联想起老子对“道”的“形状”的有趣描述: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本文为黄专文章《展望:雕塑如何对世界“构形”》节选)
展望艺术的真正起点来源于对“太湖石”的思考,但二十年来这个象征母题本身却像一个无法确定终点的智力迷宫,理解这个迷宫需要阿里阿德涅的线团。《假山石》是工业复制时代对古典时代的致敬和戏仿,但使用拓制太湖石这种工艺手法本身就不仅仅是一个趣味和形体转换的问题,“拓形”也蕴含了一个关于雕塑艺术的更为根本性问题的思考,即雕塑如何对世界“构形”?而正是这个有点形而上学的问题构成了展望艺术的坚实内核,引导他不断剥离出与他个人经验相关的那个逻辑假设:雕塑在当代艺术的形式和本质问题上到底能走多远?他以他的实践发掘着这些问题的各种可能性,但同时又谨慎地使它保持在雕塑这个媒介所能触及的边界之内。
“暂时什么都不是”呈现了一种非确定性的思维态度,正是这种思维使作品与“应物象形”的图像观念产生了一种历时性对话,并再次凸显了展望艺术中明确的视觉实验的特征。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展望使自己的思考陷入到一种拓扑学意义上的循环关系之中,它再次改变了艺术家关于构形问题的思维走向。此次展出的两组作品从两个方向上再次挑战了艺术家为自己设置的问题边界。《拓地》使用了与《假山石》同样的工业材料,但却抽离了“太湖石”这个趣味主体,直接以土地作为拓印对象,这就使不锈钢这种工业材料脱离了与当下文化的问题关联,而具有了与大地艺术和新几何形式相关的抽象性,但这种抽象性不是纯形式主义的,由于镜面材料与天空与周边环境反射而成的光影效果,这种抽象性也于无形之处融入了东方自然主义的趣味和诗性色彩。《幻形》是《应形》问题的延伸,这组作品是对那个蜷伏于石头幽微处的灵魂的再次捕捉,它以软质材料对《应形》中艺术家自己的形象进行了造型学意义上的再发现,各种被分解的身体和器官构造出一个新的形体世界,这种形体世界的构形原理既不是自然主义式的客观模仿,也不是表现主义式的主观重构,更不是波普主义式的拟像复制,它的构形过程是某种关系性的视觉投射,即对镜像母体造型的再造型,展望称之为对《应形》所塑之形的“再拆解”,它的结果是使他所创造出的世界处于某种抽象和具象间的混沌状态,一种“幻形”。
从《拓形》、《应形》到《幻形》,展望的创造更像是对艺术如何“模仿”世界这一古老命题的一手中拓扑学意义上的当代演绎,这种以雕塑为媒体的拓扑研究,探讨有形物体在连续变换的条件下,如何保持它不变的“构形”性质,他始终在他自己预置的这种构型逻辑中工作,这使他的作品有着一种不确定的自足性。他的艺术回避了当代艺术中常见的政治批判和社会批判维度,也力图与过度景观化和反历史化的各类后现代艺术拉开距离,当然,他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形式主义艺术家,他将艺术牢牢地嵌入视觉和心理实验的边界之内,这使他对雕塑“构形”问题的研究始终与材料、形态、身体、心性、观念之间的有机关系联系在一起,而从视觉意象上看,他的工作又很容易让我们联想起老子对“道”的“形状”的有趣描述: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本文为黄专文章《展望:雕塑如何对世界“构形”》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