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责任感是一种巨大的精神能源,是最能贴近人们心智的商业信念。它向社会生动地展示了企业的正直与爱心,有助于企业树立正面积极的品牌形象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8级地震,居民房屋倒塌,人员伤亡严重。这样的重大事件除需政府的及时反应之外,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援。
一些企业在事件发生后作出快速反应,向灾区伸出了援助之手。截至5月20日18:15分为止,企业界捐助的现金、物资总计约合50多亿元,捐助企业总数达到750家,其中IT、能源、金融、食品饮料等行业企业的捐赠最为积极,国家电网以2.1亿元跃居捐赠榜首,捐款在1000万?3500万企业有100余家。很多企业已组建救援队奔赴抗灾前线,参与灾区人员实地施救。目前,企业界的捐助行动仍在持续中。
作为社会中重要的社会组织和价值体系的主力,一个企业除实现其盈利目标和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价值之外,社会责任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而衡量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感,除了看企业是否诚信、遵守法律法规、照章纳税、关爱员工、投身慈善等之外,在发生重大社会事件的时候,企业捐赠的积极参与程度、响应速度、捐赠规模等都是企业彰显社会责任的重要指标。对于社会突发事件的关注和奉献,可以看出一个企业对于应急事件的敏感性和及时应对能力,也能展现出一个企业是否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积极的价值取向。
“患难见真情”,企业的赈灾捐赠能够充分显示一个企业的慈善之心。在赈灾捐赠中,我们发现,很多中国国有企业虽然在日常公众的消费生活中屡遭指责,但是在国难当头却毫不犹豫地承担起社会责任,比如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国家电网、中国建设银行、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烟草总公司等,他们不仅在第一时间慷慨解囊,而且捐赠的数额都在1000万元及以上;同样,那些在成长中的中国民营企业也毫不逊色,中国饮料业巨子王老吉以1亿元成为国内单笔最高捐款,吉利、蒙牛、李宁和安踏等也都积极表现了民族品牌的爱心精神。更值得注意的是,不管目前两岸存在着什么样的分歧,台塑集团、富士康和大润发等中国台湾名企也纷纷捐款,且数目都较大。中国还有众多的中小企业,虽然没有丰厚的利润,但是也都纷纷组织企业和员工积极捐赠,以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这些企业都在危机关头,用自己的行动去履行了一个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同时也让很多消费者的看法为之改变。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平日里消费者耳熟能详的跨国公司,却表现欠佳。到5月20号止,三星依然是捐赠数额最大的跨国企业,捐赠金额3000万元,其次是安利、韩国SK集团、印尼金光集团、汇丰银行、佳能、现代汽车和日本小松集团等少数企业捐赠在1000万以上。而有很多跨国企业,与其企业规模、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和在消费者中的影响力相比而言,并没有表现出与之匹配的责任感。有消息透称,跨国公司在华捐赠都需要一级一级地向总部报批,程序比较多,数目达到一定额度,还需要董事会开会决定,跨国公司在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方面显得先天不足。其实,很多跨国公司很早就将公益慈善事业纳入企业的管理战略中,并一贯宣扬“企业公民”的形象,但实际的表现与人们的期待存在着差距。
一个优秀的企业,培育、应用和管理好道德资本,是企业获取更大效益和更多利润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一家企业如何融入社会之中,如何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不是讲战略就可以解决的,因为社会公众看重的是你的实际行为。而且,在面对非常态的事件中的表现更能够赢得社会的认可。地震灾情是一个突发事件,这种突发事件是容不得企业去计较得失,计算回报的,因为企业的道德取向和爱心是不需要犹豫的,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企业的内在的价值取向,而不是需要通过媒体的渲染以及公众的拷问才去表现。
地震灾情表现出的反应速度以及社会责任感,也会影响到消费者的价值判断。关键的时刻向灾区献出援助之手,对于企业的品牌形象也是一个加分,因为人们会根据企业对于社会的关爱而对你的品牌产生好感。对于那些过去曾经伤害过消费者的企业来说,这更是一个品牌重塑的良好机会,因为在社会关键事件上的表现会让消费者用新的眼光来审视你,无论是本土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还是那些在中国受惠于中国外资政策以及中国消费市场的成长而获利的跨国企业,这都是一个很好的彰显社会责任的绝佳机会。中国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很多中小企业在本次地震灾情中的积极行动,将会加大中国消费者对于中国本土企业的信赖感和支持度,而跨国公司的表现将可能导致消费者产生各种复杂的情绪。
一个品牌的积极价值并不完全在于日常的消费生活中有多风光,还在于当消费者遇到问题的时候你会如何对待和处理。更何况,目前中国社会面对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严重的自然灾难。如果每个企业都有强烈的社会责任的意识,社会就能形成一个由企业组成的爱心联盟,成为战胜灾难的一股非常重要力量。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8级地震,居民房屋倒塌,人员伤亡严重。这样的重大事件除需政府的及时反应之外,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援。
一些企业在事件发生后作出快速反应,向灾区伸出了援助之手。截至5月20日18:15分为止,企业界捐助的现金、物资总计约合50多亿元,捐助企业总数达到750家,其中IT、能源、金融、食品饮料等行业企业的捐赠最为积极,国家电网以2.1亿元跃居捐赠榜首,捐款在1000万?3500万企业有100余家。很多企业已组建救援队奔赴抗灾前线,参与灾区人员实地施救。目前,企业界的捐助行动仍在持续中。
作为社会中重要的社会组织和价值体系的主力,一个企业除实现其盈利目标和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价值之外,社会责任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而衡量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感,除了看企业是否诚信、遵守法律法规、照章纳税、关爱员工、投身慈善等之外,在发生重大社会事件的时候,企业捐赠的积极参与程度、响应速度、捐赠规模等都是企业彰显社会责任的重要指标。对于社会突发事件的关注和奉献,可以看出一个企业对于应急事件的敏感性和及时应对能力,也能展现出一个企业是否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积极的价值取向。
“患难见真情”,企业的赈灾捐赠能够充分显示一个企业的慈善之心。在赈灾捐赠中,我们发现,很多中国国有企业虽然在日常公众的消费生活中屡遭指责,但是在国难当头却毫不犹豫地承担起社会责任,比如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国家电网、中国建设银行、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烟草总公司等,他们不仅在第一时间慷慨解囊,而且捐赠的数额都在1000万元及以上;同样,那些在成长中的中国民营企业也毫不逊色,中国饮料业巨子王老吉以1亿元成为国内单笔最高捐款,吉利、蒙牛、李宁和安踏等也都积极表现了民族品牌的爱心精神。更值得注意的是,不管目前两岸存在着什么样的分歧,台塑集团、富士康和大润发等中国台湾名企也纷纷捐款,且数目都较大。中国还有众多的中小企业,虽然没有丰厚的利润,但是也都纷纷组织企业和员工积极捐赠,以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这些企业都在危机关头,用自己的行动去履行了一个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同时也让很多消费者的看法为之改变。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平日里消费者耳熟能详的跨国公司,却表现欠佳。到5月20号止,三星依然是捐赠数额最大的跨国企业,捐赠金额3000万元,其次是安利、韩国SK集团、印尼金光集团、汇丰银行、佳能、现代汽车和日本小松集团等少数企业捐赠在1000万以上。而有很多跨国企业,与其企业规模、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和在消费者中的影响力相比而言,并没有表现出与之匹配的责任感。有消息透称,跨国公司在华捐赠都需要一级一级地向总部报批,程序比较多,数目达到一定额度,还需要董事会开会决定,跨国公司在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方面显得先天不足。其实,很多跨国公司很早就将公益慈善事业纳入企业的管理战略中,并一贯宣扬“企业公民”的形象,但实际的表现与人们的期待存在着差距。
一个优秀的企业,培育、应用和管理好道德资本,是企业获取更大效益和更多利润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一家企业如何融入社会之中,如何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不是讲战略就可以解决的,因为社会公众看重的是你的实际行为。而且,在面对非常态的事件中的表现更能够赢得社会的认可。地震灾情是一个突发事件,这种突发事件是容不得企业去计较得失,计算回报的,因为企业的道德取向和爱心是不需要犹豫的,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企业的内在的价值取向,而不是需要通过媒体的渲染以及公众的拷问才去表现。
地震灾情表现出的反应速度以及社会责任感,也会影响到消费者的价值判断。关键的时刻向灾区献出援助之手,对于企业的品牌形象也是一个加分,因为人们会根据企业对于社会的关爱而对你的品牌产生好感。对于那些过去曾经伤害过消费者的企业来说,这更是一个品牌重塑的良好机会,因为在社会关键事件上的表现会让消费者用新的眼光来审视你,无论是本土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还是那些在中国受惠于中国外资政策以及中国消费市场的成长而获利的跨国企业,这都是一个很好的彰显社会责任的绝佳机会。中国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很多中小企业在本次地震灾情中的积极行动,将会加大中国消费者对于中国本土企业的信赖感和支持度,而跨国公司的表现将可能导致消费者产生各种复杂的情绪。
一个品牌的积极价值并不完全在于日常的消费生活中有多风光,还在于当消费者遇到问题的时候你会如何对待和处理。更何况,目前中国社会面对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严重的自然灾难。如果每个企业都有强烈的社会责任的意识,社会就能形成一个由企业组成的爱心联盟,成为战胜灾难的一股非常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