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需要在相对平衡、相对融合、相对统一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导与学的实时互通、共同进步,互惠共赢.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把导学统一作为重要追求和目标.本文作者简要论述了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运用导学统一教学理念开展有效教学活动.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学统一;运用;思考
课堂为学生和教师二者之间的交流互动、观念碰撞以及成长进步,提供了重要舞台和有效平台.教育学指出,教师和学生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综合体和有机整体.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需要在相对平衡、相对融合、相对统一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导与学的实时互通、共同进步,互惠共赢.笔者发现,有少部分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难以与学生之间有效沟通和融合,尽管教师费尽心机引导他、启发他,但学生仍然无动于衷,启而不发,导而不动.出现这样的原因,很大程度在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未能实现有效统一.当前新课程改革大势所趋,要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把导学统一作为重要追求和目标.鉴于这样的认识,笔者简要论述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运用导学统一教学理念.
一、树立良好师生关系,打下导学统一运用基础
所谓“导学统一”,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有效引导、有序指导和科学推动下,进行高效、深入的学习实践活动.笔者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认识到要实现导学统一教学理念,其基础和前提必须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关系融洽、情感密切.但有不少教师凌驾于学生之上,与学生的关系紧张,未能形成融洽、融合的良好师生关系.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运用导学统一教学理念时,要注意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尊重学生的人格、把握学生的学情,了解学生的所想,尽力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所困所惑所难,成为与学生无所不谈的良师益友,从而为初中数学教师有效实施导学统一打下深厚情感基础.
二、实施师生互动教学,推动导学统一深入运用
课堂教学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割裂的、各自为政的单独行动,而是相互联系、有效沟通、深入互通的融合过程.应该说,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互通、交流的过程.导学统一这一教学理念,渗透和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利用数学课堂所具有的双向性、互动性特征,发挥教师的主导指导功效,挖掘学生的能动探索特性,设置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的引导和指导,推动学生的有序深入的思维和探究,在科学导、深入学的融洽、高效环节中,实现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的有效达成.
如,在“梯形的中位线”概念教学环节,教师设置了如下师生导学互动环节:
师:让学生利用练习本上的横格线画一个梯形,连接两腰中点.
生:按照要求进行作图练习.
师:指出这条线段也是一条具有特殊地位的线段,让学生根据三角形中位线进行梯形中位线的定义.
生:进行定义内容的表述.
师:利用多媒体打出相应图形和定义
生:比较三角形中位线与梯形中位线的联系和区别,并阐述其联系和区别.
三、强化学生探究特性,提升导学统一实施效能
教育学认为,课堂教学进程中,教师的“导”,其目的是为了学生主体更加高效的“学”.这就要求,教师的“导”活动,不能取代學生的“学”过程,而应该在先期引导、跟踪指导等条件下,让学生主体获得更多思考、分析、综合、研判的数学学习时机,从而实现导学统一、导学共进的双赢目标.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摒弃以“导”代“学”的陋习,在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指导功效的同时,多留取时间让学生感悟和体会教师的指导讲解内容,多探究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学探”的过程,让他们自己根据教师的导学内容,独立、高效地完成新知学习、问题探究的任务,从而实现教师的“导”效果通过学生的“学”生动全面展示.
如,“如图所示,在△ABC中,点E,F分别在边AB和AC上,并且AE=AF,EF的延长线交BC的延长于点D.求证:CD∶BD=CF∶BE”在此类型问题案例讲解活动中,教师发挥自身的指导讲解功效,先让学生予以观察研析,教师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认知感受.学生指出:“该问题主要事关比例线段的应用问题”.此时,教师强调指出:“证明成比例线段可以由平行线得到成比例线段也可以通过三角形相似得到成比例线段”.教师要求学生结合教师的讲解,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分析活动.学生在亲身探究实践分析中,认识到:“在题设中,没有平行的条件,要证明线段成比例,可考虑添加平行线”.观察图形,对照结论,得到其解题思路为:“需要变换比CF∶BE,为了变换比CF∶BE,可以过点C作BE的平行线交ED于G,并设法证明CG=CF即可获证”.教师最后予以点拨和评判,从而让初中生形成了该类型问题解答的步骤策略,实现了导学统一的目标.
总之,导学统一作为推进学生和教师之间高效互动的有效手段,教师只有将导学统一理念渗透和融入教学全过程,才能实现教师和学生特性充分发挥,学教效果最大最优.
【参考文献】
[1]赵能军.翻转课堂,提升教学质量——谈谈如何在初中数学课融入“翻转课堂”[J].考试周刊,2015(39):65.
[2]李昔莲.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分析[J].文理导航(中旬),2015(10):12.
[3]王鹏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考试周刊,2016(23):73.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学统一;运用;思考
课堂为学生和教师二者之间的交流互动、观念碰撞以及成长进步,提供了重要舞台和有效平台.教育学指出,教师和学生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综合体和有机整体.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需要在相对平衡、相对融合、相对统一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导与学的实时互通、共同进步,互惠共赢.笔者发现,有少部分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难以与学生之间有效沟通和融合,尽管教师费尽心机引导他、启发他,但学生仍然无动于衷,启而不发,导而不动.出现这样的原因,很大程度在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未能实现有效统一.当前新课程改革大势所趋,要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把导学统一作为重要追求和目标.鉴于这样的认识,笔者简要论述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运用导学统一教学理念.
一、树立良好师生关系,打下导学统一运用基础
所谓“导学统一”,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有效引导、有序指导和科学推动下,进行高效、深入的学习实践活动.笔者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认识到要实现导学统一教学理念,其基础和前提必须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关系融洽、情感密切.但有不少教师凌驾于学生之上,与学生的关系紧张,未能形成融洽、融合的良好师生关系.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运用导学统一教学理念时,要注意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尊重学生的人格、把握学生的学情,了解学生的所想,尽力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所困所惑所难,成为与学生无所不谈的良师益友,从而为初中数学教师有效实施导学统一打下深厚情感基础.
二、实施师生互动教学,推动导学统一深入运用
课堂教学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割裂的、各自为政的单独行动,而是相互联系、有效沟通、深入互通的融合过程.应该说,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互通、交流的过程.导学统一这一教学理念,渗透和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利用数学课堂所具有的双向性、互动性特征,发挥教师的主导指导功效,挖掘学生的能动探索特性,设置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的引导和指导,推动学生的有序深入的思维和探究,在科学导、深入学的融洽、高效环节中,实现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的有效达成.
如,在“梯形的中位线”概念教学环节,教师设置了如下师生导学互动环节:
师:让学生利用练习本上的横格线画一个梯形,连接两腰中点.
生:按照要求进行作图练习.
师:指出这条线段也是一条具有特殊地位的线段,让学生根据三角形中位线进行梯形中位线的定义.
生:进行定义内容的表述.
师:利用多媒体打出相应图形和定义
生:比较三角形中位线与梯形中位线的联系和区别,并阐述其联系和区别.
三、强化学生探究特性,提升导学统一实施效能
教育学认为,课堂教学进程中,教师的“导”,其目的是为了学生主体更加高效的“学”.这就要求,教师的“导”活动,不能取代學生的“学”过程,而应该在先期引导、跟踪指导等条件下,让学生主体获得更多思考、分析、综合、研判的数学学习时机,从而实现导学统一、导学共进的双赢目标.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摒弃以“导”代“学”的陋习,在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指导功效的同时,多留取时间让学生感悟和体会教师的指导讲解内容,多探究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学探”的过程,让他们自己根据教师的导学内容,独立、高效地完成新知学习、问题探究的任务,从而实现教师的“导”效果通过学生的“学”生动全面展示.
如,“如图所示,在△ABC中,点E,F分别在边AB和AC上,并且AE=AF,EF的延长线交BC的延长于点D.求证:CD∶BD=CF∶BE”在此类型问题案例讲解活动中,教师发挥自身的指导讲解功效,先让学生予以观察研析,教师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认知感受.学生指出:“该问题主要事关比例线段的应用问题”.此时,教师强调指出:“证明成比例线段可以由平行线得到成比例线段也可以通过三角形相似得到成比例线段”.教师要求学生结合教师的讲解,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分析活动.学生在亲身探究实践分析中,认识到:“在题设中,没有平行的条件,要证明线段成比例,可考虑添加平行线”.观察图形,对照结论,得到其解题思路为:“需要变换比CF∶BE,为了变换比CF∶BE,可以过点C作BE的平行线交ED于G,并设法证明CG=CF即可获证”.教师最后予以点拨和评判,从而让初中生形成了该类型问题解答的步骤策略,实现了导学统一的目标.
总之,导学统一作为推进学生和教师之间高效互动的有效手段,教师只有将导学统一理念渗透和融入教学全过程,才能实现教师和学生特性充分发挥,学教效果最大最优.
【参考文献】
[1]赵能军.翻转课堂,提升教学质量——谈谈如何在初中数学课融入“翻转课堂”[J].考试周刊,2015(39):65.
[2]李昔莲.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分析[J].文理导航(中旬),2015(10):12.
[3]王鹏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考试周刊,2016(2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