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学习起点在哪里?
第一次教三年级数学,我在班上做了一个教学前测。全班44人,我出了这样几道题目:3×300,500×2,400×4,5×600。要求:写出得数并且写出计算思路(过程)。学生完成的情况是:全班43人全部正确,只有1人算错一题,写成:400×4=80,这样的结果并没有让我很意外,测验结果说明学生对表内乘法口诀掌握很熟练。
对计算思路(过程)进行分析,以“3×300”这题为例,全班有38人写的是“3×3=9,再加上两个0”;有4人是运用了乘法的意义转化成加法进行运算的,写的是“因为3个300加起来的和就是900”;另有2人写的是“因为3×3=9,3×30=90,那么,3×300=900”。很显然,班级多于86%的人都是采用的“加两个0”的方法,其中主要是受到整十数乘一位数“可以用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字和一位数相乘,再添一个0”的算法的影响。学生能将已有的计算经验主动迁移固然可贵,但学生在对这类题的形式进行运算时,注意力集中在有几个0就添几个0,这样简单的思维方式对于学生学习数学没有好处,学生自我满足,更不能让学生沉下心来深思:“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二、设计的终点在哪里?
我认为,“会算”不是首要目标,甚至已经不是目标了,但是学生还不具备解释算理的能力。而本节口算课如果单纯围绕“算理”和“算法”进行教学,则略显单薄。结合计算教学的目标和对教材的一些理解,我将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能理解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的算理,形成算法的统一。
2.运用题组,提高学生对运算符号的敏感性;沟通同一类口算题之间的联系,发展数学思考;在相关的口算中探索规律,渗透函数思想。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自觉运用口算、估算等方法,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基于以上思考及教学目标的定位,我调整了常规的教学思路。
三、规划怎样的路线?
1.好一个“推”字!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要求小女孩要跑多少米要选择哪个条件?怎样列式?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400×2=800(米)
师:都知道得数是800,请同桌互相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你们的计算方法一样吗?
组织集体交流:
方法一:4×2=8,再添两个0,400×2=800。
方法二:400是4个百,4个百乘2得8个百,8个百是800。
方法三:400 400=800(米)。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三种思考过程,提问:能将道理讲清楚吗?
学生只能说出后两种思考过程的道理,对于第一种道理说不清楚。
师:4×2=8,这里的8是在个位,将8后面添两个0,8发生什么变化了?
生4:8被推到了百位上,就是800了。(课件演示,学生直观看到添了两个0后,8的位置从个位移到了百位。)
师:那么你们算4×2=8的时候,心里想的其实是8个什么啊?
引导学生沟通第一种和第二种思考过程的联系。
2.精妙的三句话提醒!
在练习环节,我设计了题组拼盘,由三个题组构成,分别承载了不同的目的。
(1)题组A
出示一组口算题,直接写得数。
3×500= 400×8= 6 200= 600×6= 900×7= 500×6=
师:大家一起说答案吧。
师:刚才怎么有一题大家声音不统一啊?(第二题是加法)
一句话提醒:看清符号,仔细口算。
(2)题组B
300×2=
30×2=
师:比较这两题有什么联系?
生1:用了同一句口诀,二三得六。
师:不错,但是得出来的6意义一样吗?
生2:一个表示6个百,一个表示6个十。
师:往上写你还想到了哪一句算式?
生3:3000×2=6000,表示6个千。
师:下面还有一题是和30×2有关的。32×2=可以怎么想?
生4:直接用60再加4得64。
师:最后一组只用了一句口诀“三三得九”,谁来说算式?
师:横着看,整千数、整百数、整十数、两位数乘一位数各是怎么算的?
引导学生归纳不同类型题目的口算方法。
一句话提醒:找准联系,轻松口算。
(3)题组C
200×1= 2×( )=1200
200×2= 3×( )=1200
200×3= 4×( )=1200
200×4= 6×( )=1200
先出示左边的题组,启发学生继续说下去,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再出示右边的题组,指名填空,引导学生说出隐含的规律。
四、我们高效达标了!
1.用好前测,找准目标。
研究教材是掌握了教学内容的逻辑起点,但学生实际的认知起点在哪里?教师往往忽略或者直接凭感觉去判断。本课的前测让我充分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起点,进而调整了教学目标。将理解算理、发现规律、渗透数学思想等作为主要目标,学生在本节课得到了充分发展。
2.把握本质,算理为先。
这部分内容很多学生都知道计算的方法,可是为什么可以这么做呢?学生只满足于算法的掌握,对算理却没有深究过。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让学生理解算理上,用算理支撑算法。为此,我设计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可以先用口诀算,再添上两个0?”引发学生沉思,再引导学生观察8的位置,有学生发现:“8添了两个0就被推到百位了。”学生的回答太精彩了,好一个“推”字巧妙地化抽象为形象,非常易于儿童的感悟。正如有学者说的:教师讲一节课要说的话很多,但关键的话只有几句。看似理所当然的口算方法原来蕴涵这么深的道理,学生对数学的思考更进了一步。
3.渗透思想,发展思维。
数学思想是数学学科中的一条暗线,掌握数学知识是一时的,但是数学思想的获得却能让学生终身受益。看似简单的口算课,也可以渗透数学思想:如函数思想,函数涉及变化过程,在题组C中,学生通过两组题,感受了两个规律。即:一个乘数相同,另一个乘数增加,积也增加;都用了有关十二的乘法口诀,积不变,一个乘数增加,另一个乘数减少。学生在题组中体会到数学函数思想中变量、常量,变化关系是有规律的。还有比较思想,通过分析和比较,在第一个题组中,学生发现有一题加法最特别,培养了对运算符号的敏感性;第二个题组中,学生比较得出同类型题口算方法的一致性,培养了概括能力;第三个题组中,学生通过比较发现了很多潜在规律,培养了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
第一次教三年级数学,我在班上做了一个教学前测。全班44人,我出了这样几道题目:3×300,500×2,400×4,5×600。要求:写出得数并且写出计算思路(过程)。学生完成的情况是:全班43人全部正确,只有1人算错一题,写成:400×4=80,这样的结果并没有让我很意外,测验结果说明学生对表内乘法口诀掌握很熟练。
对计算思路(过程)进行分析,以“3×300”这题为例,全班有38人写的是“3×3=9,再加上两个0”;有4人是运用了乘法的意义转化成加法进行运算的,写的是“因为3个300加起来的和就是900”;另有2人写的是“因为3×3=9,3×30=90,那么,3×300=900”。很显然,班级多于86%的人都是采用的“加两个0”的方法,其中主要是受到整十数乘一位数“可以用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字和一位数相乘,再添一个0”的算法的影响。学生能将已有的计算经验主动迁移固然可贵,但学生在对这类题的形式进行运算时,注意力集中在有几个0就添几个0,这样简单的思维方式对于学生学习数学没有好处,学生自我满足,更不能让学生沉下心来深思:“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二、设计的终点在哪里?
我认为,“会算”不是首要目标,甚至已经不是目标了,但是学生还不具备解释算理的能力。而本节口算课如果单纯围绕“算理”和“算法”进行教学,则略显单薄。结合计算教学的目标和对教材的一些理解,我将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能理解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的算理,形成算法的统一。
2.运用题组,提高学生对运算符号的敏感性;沟通同一类口算题之间的联系,发展数学思考;在相关的口算中探索规律,渗透函数思想。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自觉运用口算、估算等方法,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基于以上思考及教学目标的定位,我调整了常规的教学思路。
三、规划怎样的路线?
1.好一个“推”字!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要求小女孩要跑多少米要选择哪个条件?怎样列式?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400×2=800(米)
师:都知道得数是800,请同桌互相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你们的计算方法一样吗?
组织集体交流:
方法一:4×2=8,再添两个0,400×2=800。
方法二:400是4个百,4个百乘2得8个百,8个百是800。
方法三:400 400=800(米)。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三种思考过程,提问:能将道理讲清楚吗?
学生只能说出后两种思考过程的道理,对于第一种道理说不清楚。
师:4×2=8,这里的8是在个位,将8后面添两个0,8发生什么变化了?
生4:8被推到了百位上,就是800了。(课件演示,学生直观看到添了两个0后,8的位置从个位移到了百位。)
师:那么你们算4×2=8的时候,心里想的其实是8个什么啊?
引导学生沟通第一种和第二种思考过程的联系。
2.精妙的三句话提醒!
在练习环节,我设计了题组拼盘,由三个题组构成,分别承载了不同的目的。
(1)题组A
出示一组口算题,直接写得数。
3×500= 400×8= 6 200= 600×6= 900×7= 500×6=
师:大家一起说答案吧。
师:刚才怎么有一题大家声音不统一啊?(第二题是加法)
一句话提醒:看清符号,仔细口算。
(2)题组B
300×2=
30×2=
师:比较这两题有什么联系?
生1:用了同一句口诀,二三得六。
师:不错,但是得出来的6意义一样吗?
生2:一个表示6个百,一个表示6个十。
师:往上写你还想到了哪一句算式?
生3:3000×2=6000,表示6个千。
师:下面还有一题是和30×2有关的。32×2=可以怎么想?
生4:直接用60再加4得64。
师:最后一组只用了一句口诀“三三得九”,谁来说算式?
师:横着看,整千数、整百数、整十数、两位数乘一位数各是怎么算的?
引导学生归纳不同类型题目的口算方法。
一句话提醒:找准联系,轻松口算。
(3)题组C
200×1= 2×( )=1200
200×2= 3×( )=1200
200×3= 4×( )=1200
200×4= 6×( )=1200
先出示左边的题组,启发学生继续说下去,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再出示右边的题组,指名填空,引导学生说出隐含的规律。
四、我们高效达标了!
1.用好前测,找准目标。
研究教材是掌握了教学内容的逻辑起点,但学生实际的认知起点在哪里?教师往往忽略或者直接凭感觉去判断。本课的前测让我充分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起点,进而调整了教学目标。将理解算理、发现规律、渗透数学思想等作为主要目标,学生在本节课得到了充分发展。
2.把握本质,算理为先。
这部分内容很多学生都知道计算的方法,可是为什么可以这么做呢?学生只满足于算法的掌握,对算理却没有深究过。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让学生理解算理上,用算理支撑算法。为此,我设计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可以先用口诀算,再添上两个0?”引发学生沉思,再引导学生观察8的位置,有学生发现:“8添了两个0就被推到百位了。”学生的回答太精彩了,好一个“推”字巧妙地化抽象为形象,非常易于儿童的感悟。正如有学者说的:教师讲一节课要说的话很多,但关键的话只有几句。看似理所当然的口算方法原来蕴涵这么深的道理,学生对数学的思考更进了一步。
3.渗透思想,发展思维。
数学思想是数学学科中的一条暗线,掌握数学知识是一时的,但是数学思想的获得却能让学生终身受益。看似简单的口算课,也可以渗透数学思想:如函数思想,函数涉及变化过程,在题组C中,学生通过两组题,感受了两个规律。即:一个乘数相同,另一个乘数增加,积也增加;都用了有关十二的乘法口诀,积不变,一个乘数增加,另一个乘数减少。学生在题组中体会到数学函数思想中变量、常量,变化关系是有规律的。还有比较思想,通过分析和比较,在第一个题组中,学生发现有一题加法最特别,培养了对运算符号的敏感性;第二个题组中,学生比较得出同类型题口算方法的一致性,培养了概括能力;第三个题组中,学生通过比较发现了很多潜在规律,培养了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