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CT灌注指导下发病超过6h的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动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收集自2003年7月至2012年12月在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及南通
【机 构】
: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CT灌注指导下发病超过6h的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动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收集自2003年7月至2012年12月在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及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发病时间>6h与≤6 h的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动脉溶栓患者(分别为36例和30例)的临床资料,前组患者均在CT灌注指导下评估缺血半暗带、梗死核心区及其不匹配区,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临床转归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发病时间≤6h组与发病时间>6h患者经CT灌注筛选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率(13.3%vs 22.2%)、远期神经功能改善率(86.7%vs 77.7%)、血管再通率(80.0%vs 88.9%)、3个月后死亡率(6.7% vs 16.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65,P=0.665,P=0.639,P=0.607). 结论 对发病时间>6h的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而言,经CT灌注严格筛选并进行动脉溶栓治疗3个月后神经功能改善明显,虽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较发病时间≤6h组有所增加,但死亡率并未明显增加,表明其安全有效.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在颅内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放射科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西门子双源CT、头颈部血管疾病
目的 探讨高场强术中磁共振(iMRI)在多影像融合立体定向脑活检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11年6月至2012年4月对收治的24例颅内病变患者应用iMRI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致外展神经麻痹的影响因素,并对其预后进行临床随访总结. 方法 回顾性收集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自2000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39例颈内动
目的 探讨影响岛叶胶质瘤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长征医院神经外科自2002年4月至2011年4月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的58例岛叶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随访获得
目的 探讨临床常用的Prowler 14(P14)、Enchelon 10(E10)和SL 10 3种微导管在蒸汽塑形前后其末端长度的变化,为临床上判断弹簧圈的最佳解脱位置提供参考. 方法 将Jasper 弹簧
目的 探讨姜黄素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病情的效果以及相关机制,为AD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将48只昆明种A PP/PSI双转基因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即AD模型组
目的 探讨凝血酶抑制剂水蛭素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大鼠血管痉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7周龄清洁级SD大鼠36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12只)、SAH组(12只)
目的 探讨沉默信息调控因子1(SIRTl)在激活型小胶质细胞介导PC12细胞损伤中所起的作用及相关机制. 方法 体外常规培养BV-2小胶质细胞和PC12细胞,ELISA检测1μg/mL脂多糖(LPS)
目的 体外培养脑白质胶质源性神经祖细胞并制备神经祖细胞的缺血模型,以期进一步研究脑白质缺血性损伤时脑白质的再生机制. 方法 分离3日龄内SD新生大鼠的双侧脑室周围白质组
目的 探讨CT灌注指导下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6~9 h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将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入住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52例CT灌注成像提示存在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