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人才的剖析和塑造研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tiger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型人才应当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也就是说,创新人才要具有宽厚扎实的知识基础、创新意识和能力、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健全的人格等素质。纵观世界发达地区的发展进程,创新型人才的大量涌现决定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旺程度。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代高校的历史使命。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应当从创新培养思想、创新培养环境、创新培养体制机制、创新人格培养体系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平台。
  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创新;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C961;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0-0001-03
  一、创新与创新型人才的内涵及特征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知识经济与全球化时代急切呼唤创新与创新型人才。创新的内容很丰富,它不但是发明、发现,也不仅仅是新思想、新行动,而且是把新思想、新行动、新事物、新工艺在社会中推广开来,并得到足够数量的人群认可的活动。创新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产生新的观念、行动与方法,并用于改变社会生产与社会文化而获得重要成果的变革过程。因此,创新具有首创性、未来性、变革性、价值性(包括经济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实用价值等)、先进性和效益性。
  创新是人的本质属性的最高表现,是人类自我实现的最高表现形式。从哲学观点分析,创造是指人的自我实现的活动,人的自我实现最根本的一条是人的主体性的发展与内在完善,而人的主体性中最核心、最本质的部分就是超越精神。这种超越精神,可理解为创新精神。创造所带给人的精神愉悦是任何物质享受和感官享乐所无法比拟的,是人类最高层次的精神享受。所谓自我实现的人是指那些主体性特别鲜明、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创新潜能,并使其创造在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活动中得到率先实现的人。每一个健全的人都具备创新的潜能,天才的这种潜能通过主体的悟性和实践努力变成了现实的力量并作用于客观世界。
  创新型人才应当具备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具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广泛联系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终身学习的本领,在急剧变化的竞争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有丰富多彩的个性,具有和他人协调的能力以及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换句话说,创新型人才应具有某一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理性精神、广博的基础文明教养、有效的自我表达能力、自我延伸的能力、自由与责任的意识和能力。
  创新型人才应当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就是创新意识,一种卓越的精神品质,有强烈的不断探索的兴趣和欲望,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渴望变革,并追求卓越。创新精神是创新的灵魂,主要包括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对新异事物的敏感、对真知的执着追求等。具有强烈创新精神的人总是拥有一种渴望认识世界的激情,拥有追求知识、追求发明和发现的强烈愿望。创新能力,是创新的本质力量所在。创新能力可以分为知识水平与能力结构两个方面:一方面,创新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有厚实的人文底蕴与科学素养,有较宽的知识面;另一方面,还要有应用知识的能力,即较强的实践能力、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理性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是创新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创新的起点和前提,没有创新思维就没有创新。如果说创新精神是创新的原动力,那么创新思维就是创新的载体。创新人格是创新型人才的核心要素,人格是个体在实践中形成的德和才的内在素质的整合体,包括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道德品质、气质、个性心理品质和学识才能等。创新人格是创新主体合理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交互作用在创新实践中形成的超越自我的人格。创新人格是创新主体内在素质的结晶,对创新人才的形成起决定作用。具有创新人格的人,往往表现在独立性强、自信心强、敢于冒风险、具有好奇心、有理想抱负、易于被新奇事物所吸引、具有艺术的审美观、兴趣爱好既广泛又专一。
  创新型人才可以定义为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的人。与普通人相比,创新型人才个性更加独立、心灵更加自由、好奇心更强、观察力更敏锐、思维更加独特、意志更加顽强、批判精神与超越欲望更加强烈。创新型人才应当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基础,应当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应当具备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还应当具备健全的人格等素质。
  二、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知识经济呼唤创新人才。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要素,通过人们的创造性转化,由一种无形的资产转化为有形价值,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决定性的要素是人们的创造性,也就是创新能力。知识的创新与应用是知识经济的基础,而知识的创新与应用有赖于人才,也就是创新型人才,因而知识经济的先决条件在于大批创新人才的涌现。大批具有厚实的人文底蕴与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的创新人才的出现,才能迎接知识经济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
  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急需创新人才。中华民族要迎接挑战,抓住机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大批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并把挑战转化为机遇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创新人才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实现自身发展与自我价值是人类千百年来的美好理想。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两重含义:一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二是指人的道德精神和审美意识的高度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全面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创新的意义在于对自我提升生命质量的发现和开拓,从此意义上讲,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创新精神是否得到充分张扬,创新能力是否得到充分发挥,是检验一个人是否得到自我实现的标志,也是其是否得到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
  三、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 观念问题
  创新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把学生当作自由的、独立的个人,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经过长期的积累之后,才会有创新与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在农业文明基础上产生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到今天,其中有些内容已经成为创新理念与创新人才培养的阻碍。一些高校对学生的培养,偏于知识灌输,而疏于人格养成。虽然号称素质教育,但有的教师和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只问考试分数,而对包括操行品德在内的其他素质一概不问,这样的教育观念难以培养出创新人才。   2. 人才培养模式问题
  我国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就是强调按统一的计划与要求培养人才,培养目标过专;专业划分过细,专业口径过窄;教学重灌输,轻启发;重记忆,轻思考,学习方式过死;评价指标片面,评价方法单一,评价结果有失偏颇。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容易对口安排,但综合素质较差,适应面较窄,创新能力较低。这种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强调以知识的记忆和复现为基本目标,要求被教育者重视掌握知识的数量、精确性和对已有知识的记忆。在教学活动中坚持用统一的计划、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考试方法和统一的标准来培养同样规格的学生。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对创新与创新人才的需要。
  3. 人才选拔模式问题
  我国一些高校人才选拔模式过于单一,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创造性的发挥。统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各种偏科、片面追求升学率、把考试分数凌驾于一切教育活动之上,不顾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人格的健全发展。把人生的希望都押在分数上,都赌在一次高考成绩上,以高考为导向的应试教育模式,被视为高校创新的重大障碍。所培养出的被格式化的一代,在进入高校的校门之后,如何学习和培养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与创新人格,从而成为知识经济与全球化经济所需要的创新人才,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难题。另外,社会对人才的选拔录用、晋级提升、考评等方面的问题,有时更是促使这些不合理的人才选拔模式愈演愈烈。
  4. 教育投入问题
  相关部门对教育的投入不足,同样也是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一大原因。高校投入不足,就意味着创新人才培养所需的硬件设施严重不足,因而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障碍之一。
  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1. 教育观念创新
  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不仅仅表现在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上,更体现在以先进的科学思想引领和推动社会的前进上。从教育创新自身的意义和高校的社会功能方面看,思想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先导作用。高校要做到科学思想创新,就要更新观念,增强创新勇气,破除阻碍创新的障碍;转变角色意识,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固有的批判精神,成为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思想先驱;就要树立以创新求发展、敢为天下先的观念,在办学思想、教育教学思想、管理思想等方面突破陈旧的思维模式和心理定式,敢于标新立异。高校要做到科学思想创新,还要构建好学科建设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协调好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之间的关系,把握好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之间的关系,融通好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出具有宽厚扎实的知识基础、开拓进取的创新能力、求真求实的实践精神、开阔前瞻的国际视野和稳健卓越的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2. 成长环境创新
  独特、新颖的科学思想,通常是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中生长起来的,为有利于学术的创新,社会应为高校提供一个宽松和宽容的外部环境。宽松是指经济环境,高校应当拥有较为充裕的经费,宽容是指成长环境。应当鼓励高校发展独立个性,积极开展原创性、突破性和开拓性的学术探索,鼓励高校发扬理性的批判精神。高校的管理者应充分鼓励学术创新,营造有利于创新个性形成的学术氛围。真正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使高校能在更大的自由度上根据各自的办学层次、发展方向来自主办学、自主发展和自我约束,在寻求自我发展的道路上自主确定办学思想,从而形成自己的个性与品格。在学校规模、专业及课程设置、教师聘用、学科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科学决策,形成各自的特色。这些是创设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的外部环境。高校的管理者同样需要创造一个宽松和宽容的内部环境,既需要有浩然正气,又需要有宽松的人际环境和宽容的学术环境。
  3. 培养模式创新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涵盖教学理念、培养方案和管理机制等的全方位创新,目的就在于形成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国家对社会紧缺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培养模式创新就要培育多样性、多元化管理样式,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与不同需求,考虑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与主动性,使学生不被动接受、不迷信权威、不盲目从众、不压抑个性思维,使学生具有怀疑与批判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同时,要努力构建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只有把传统型教师改造为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形成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提高教师自身的学术水平和业务素质,明确教书育人的岗位职责,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支持教师带领学生在学术前沿独立探索,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
  在培养方案设计上,要注重夯实学科基础,提高理论素养,更要侧重于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知识自我更新能力的培养。建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管理机制,赋予学生多方面的学习自主权,其中包括选择主讲教师、选择课程、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选择修业年限、辅修专业等,以及优秀生转专业的自主权。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基础类课程,考试内容可以在满足课程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侧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对于专业类课程,可以采用项目设计、文献综述、案例分析、读书报告等方式加强综合性和工程性内容的考核,侧重考查学生对于专业和学科前沿知识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工程设计、文献资料的使用、语言文字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在教学管理模式方面,应当鼓励用弹性培养模式代替刚性培养模式,实行弹性学制,打破原有院系间的专业壁垒,将学生的培养阶段分为通识培养阶段、专业培养阶段和多元培养阶段,学生在修读相应的专业标准规定的课程时,可以从专业学术型、交叉复合型、就业创业型等三条发展路径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成才道路。提供多样化的课程模块,赋予学生在选课和选择修读方式上的自由权。应当改革教师评价、教学评价制度和指标体系,引导和鼓励师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前提下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形成有特色的教师个性化教学模式。教师要构建多元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即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和不同需要提供不同学习层次、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不同类型课程,积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保障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在多元化的教学管理模式下,学生才能够根据自身条件与愿望在可选择的学习空间和时间内自由地探索、自由地想象和自由地创新。   改革基础实验教学,突出基本实验内容的综合性与设计性。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启发指导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实行实验内容和时间的开放。加强校内工程实践基地建设,突出校内工程实践的综合性与实践性,将仿真引入实践教学,突出实践手段的先进性。仿真系统提供了系统化的、与生产现实十分接近的虚拟现实环境,学生在其中可以任意设置系统故障并学习排除的方法。建立稳定的校外工程实践基地,突出产学结合、双向推动机制。高校还可以开启校企合作新模式,增强学校服务企业能力,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共同培养创新型人才。学校依托企业的力量,通过共同申报博士后流动站、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拓宽国际人才培养渠道等方式来共同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在学生管理方面,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使学生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成熟、成长和创造,而不是被动接受强制性的规范。开展大学生创新基地活动,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将第二课堂进行的思想道德教育、文化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科研训练和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等,全面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课内与课外的互动交流、智力与非智力的协调发展。学生通过各项活动,充分发展其个性,全面提高其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高校还应当改变以掌握知识多少来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观念,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从思想道德素质、知识素质、人格素质、文化素质、社会活动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尤其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要着重考虑各项科技活动、科技竞赛和科技成果等方面成绩突出的学生,要在免试推荐研究生、评优和颁发奖学金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4. 人格培养体系创新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就是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其创造能力的激励和其人格培育等方面。创新人才的培养分为知识学习体系和人格培养体系,这两个体系互为关联又各有侧重。我们常常把人格培育缺失的大学教育称为残缺的教育,高校要建立起一个较为完整的人格培养体系,其中包括社会责任心培养、诚信教育、心理疏导、大学文化的建设、团队精神的打造、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国际视野等。要充分强调大学精神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激励作用,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整体环境,从而培养出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国际视野、过硬的社会竞争能力和创造能力、个性与人格健全发展的人才。独特性、新颖性是创新思维的主要特征,独特性的形成是以个性的充分发展为基础的,过分强调行为统一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知识学习体系方面,包括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学风以及网络资源等多个方面,人格培育体系则包括和谐校园、文化氛围、制度环境、开放环境和个性发展空间等方面的内容。协调好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之间的关系,就要注重全面的科学与人文素质教育,在促使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素养、宽厚的知识面、敏锐的思维和判断力的同时,也要注重个性化培养,为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搭建平台。
  总之,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涵盖了学科专业前沿、是否满足培养需求、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人文素养、是否有利于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等方面都必须加以考虑。在课程设置中应当充分考虑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人文社科管理课程、学术道德规范课程、科研方法论和科技论文写作等方面的课程,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洪涛,等.国家创新系统[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2]冯增俊.教育创新与民族精神创新[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3]殷祥文,陈云棠.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顾明远.挑战与应答——世纪之交的中国教育变革[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5]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6]刘国钦,彭健伯.创新人才的培养[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7]刘宝存.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8]董泽芳.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革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3).
其他文献
介绍了刨花板生产线施胶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阐述了将手动施胶改造成自动施胶系统的必要性,并作了简要的经济效益分析。
摘 要: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离开人才的支撑,发展将失去动力。创新人才不是天生的,是培养教育的成果。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必须正确认识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几个瓶颈问题。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关键阶段,必须从招生制度、导师队伍建设、培养质量、考核评价等方面,着力加强研究生教育体系改革。  关键词:创新人才;研究生教育;培养;改革  中图分类号:C961;G6
近些年来,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然而,相关税收政策的发展远远滞后于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目前并没有形成针对这种新型贸易方式的税收征管体系,这成为当今时代一大难
摘 要:高职院校应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业评价观,通过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导向的学业评价标准,拓展课程评价内涵,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构建多维度的发展性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强化教学管理的引领和促进功能,实行弹性化的教学评价管理制度等策略,推进创新人才培养。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学业评价;考核;策略  中图分类号:C961;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
采用SWOT分析法对黑龙江省道路运输综合竞争力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影响黑龙江省道路运输综合竞争力发展的因素,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得出提升黑龙江省道
研究了无氰电镀镉-钛合金工艺对A100钢基体氢脆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测氢仪法、氢含量测定法、恒载荷持久拉伸及慢拉伸的方法对A100钢基体电镀镉-钛合金氢脆性进行评价。结果
高等教育界和社会各界都特别关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政府和大学也为此做了很多努力和探索。然而,当前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认识、策略和实践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研究
摘 要:创新型人才有其独特的素质。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需要建立对创新人才应具备素质的科学认识,了解创新型人才素质生成转化机制,把握将潜在素质转为现实素质的途径。文章分析创新型人才基本素质构成,探讨素质转换路径,提出创新型人才素质的三阶段多维度生成机制模型,指出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素质;转化机制  中图分类号:C961;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
针对连续辊压机热压过程的大滞后、大惯性和非线性等特点,提出了将模糊控制与传统PID控制相结合的设计思路,设计了模糊PID控制器并对其进行了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模糊PID
介绍了木工硬质合金镶焊齿圆锯片及硬质合金材料的选用,阐述了锯片外径、齿数、齿形、角度参数以及特殊锯片和适张度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