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你拜访藏族人家,常常可以看到厨房、客厅陈列了各种各样的食器,这些食器不仅仅是食物的载体,更承载着高原人民平凡生活中的饮食文化。
当高原上的牧人们利用有限的动物材料制作出骨器和皮具时。高原上的农人正用一双双手捧起泥土,开始创造出各式各样的生活用陶器。距今约4000~5000年卡的若遗址位于澜沧江畔,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海拔最高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早在数千年前,居住在澜沧江畔的卡若村民们就掌握了制陶的工艺,陶器作为他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器具在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据资料介绍,卡若出土的陶器近2万余片,均为夹砂陶。早期以捏制成形,后改用慢轮加工。形制主要以罐、盆、碗等为主,纹样繁复多样。
再往上游追溯,距今4000年的小恩达遗址也掌握了烧制陶器的技术,并且陶器的形制变得丰富起来:卡若陶器全为平底器,而小恩达遗址不仅发现了平底器、圈足器,甚至还出现了陶质细密的磨光黑皮陶。事实上,仅卡若出土的陶器,就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念,这一观念为后来西藏器具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西藏,陶器并不是临时买临时用,而是提前很久将新陶器买回家,静静地等待,经过漫长的自然变化加上适当的烟熏,直到陶面变黑。其间也许还要擦油或者某种绿草,让高原的阳光将其变成古铜色,这样既使陶质更加坚固结实,也使得陶器具有一种厚重、粗犷的质感。发展至今,陶器已经成为藏族人家最普遍使用的器具,陶器制品包括茶具酒具以及一些特别的生活器具,如陶蒸笼、陶饼锅等。
大自然的礼物
除陶器外,藏族人民生活中常见的还有石、木、竹、骨、金属等器具。牧区、林区、农区的藏族人将身边的物料充分地利用起来,施以魔法般的创意,制造出一件件别开生面的食器。常用的骨器代表是牛角酒壶,主要用料是野牛角,壶身用黄铜圈紧箍装饰。
在还未被铜、银壶取代之前,牛角酒壶作为一种象征高贵的器具,出现在婚宴或喜庆节日场合。石器也是藏地最古老的器具之一,在西藏的一些林区至今还采用原始的方式,制造石锅石缸等石头器皿,后来与木制器具和竹筒制品等,过去通常以物物交换方式出现在拉萨人民的家中。
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酥油桶,按用途又可以分为两种:奶桶和茶桶。奶桶是从奶中提酥油的桶,这种桶较大,在牧区经常作为生产性的器具;茶桶是家庭日用的酥油茶桶,用来搅拌酥油与茶混合的饮品酥油茶。雅鲁藏布江中下游一带,制作酥油桶常用的材料是无节的红松木,制作时十分讲究,桶部用木板围成,上下口径一般大,外围用铜皮箍,上下两端用铜做花边,可以打出各种花纹,显得精美大方。
食材装在什么样的器具里、颜色如何搭配,在藏餐中颇为讲究——即使是相同的食物,当盛装的器皿改变,视觉上的感受会改变,味觉似乎也会随之变化。如果仅仅只是为了果腹,完全可以像古代的人一样把食物放在叶子上吃或者直接用手抓。如果追求美感和仪式感,就需要挑选合适的器具了。
藏族传统节日中吉祥的象征——切玛盒:一个精制的斗形木盒由木板隔开,分别盛入炒麦粒和糌粑,插上青稞穗、红穗花和酥油花,象征着人寿年丰、吉祥如意。每逢藏历新年来临之际,每家每户都要赶制这样的吉祥物。新年这一天,装好东西的切玛盒被摆在柜子上,來拜年的客人首先走到切玛盒前,用拇指和食指捏少许炒麦粒、糌粑,向空中连抛三次,表示先敬三宝,而后放入嘴中少许,并对主人献上新年吉祥祝词。在这简单而又文雅的拜年仪式完成之后,落座于卡垫上开始寒暄聊天。
带在身上的食器
除了节庆,亲朋好友相聚时要饮酒。藏族人外出也有带酒的习惯,装酒的容器中竹筒壶是最简易的一种。竹筒保留其中两个节,一节做底,一节打眼作做壶嘴,将壶体涂成黑色,再于壶身上箍几道黄铜圈,结实又美观。还有各种木桶酒壶,是用多块木片紧箍而成,桶体为黑红色,紧箍的黄铜圈上还刻有不同形状。拉萨等地则流行使用陶制的酒壶。
过去藏族人也有自带食器出门的习惯。最常见的要数木碗了。有的人一生只用一只木碗,将其喻为“情人”,藏于衣袖或者怀里。这个木碗通常是一整套——由碗盖、杯子以及木碗共同构成,走到哪带到哪,既环保又卫生。
西藏也有瓷碗,但在过去因为十分稀有。为减小瓷碗损毁的概率,人们发明了用细枝、羊毛和羊皮绳混合编成的碗套,并加以碗盖和盖扣以方便携带。贵族富户则以镶金嵌银的金属锻制出碗套套于外表,并在碗套内壁加以毛毡进一步保护。
受满蒙一带的影响,藏族人也会将筷子和勺子放进一个精致的盒子中,随身携带。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褡裢口袋,可分装。里面装糌粑、每个小口袋分别装白糖、奶渣,有的还装茶、盐巴和酥油。长途的旅人就这样把口粮挎在身上,走到哪吃到哪。
相比现在的一次性用品,很久以前藏族人就有如此高的环保意识,令人佩服。再如现在还有老人在藏袍上佩戴的勺子,既作为装饰品也是实用品。
据藏式勺子收藏者黄懿介绍,“过去的藏袍左上角有个地方专门挂勺子的。平时吃饭都会用自己的勺子”。每一件器具的样式和形态和它的使用频率、方式是分不开的。比如藏地常见的双头勺,“从饮食结构来说,汉地主要用筷子,勺子是辅助的。藏地主要吃糌粑、风干牦牛肉等。吃糌粑的时候,还会加上酥油,搅拌,捏成团。可以加糖也可以多加酥油做成糊糊状,所以双头勺使用比较方便”。 高原上的金属器皿
西藏有着悠久的金属器皿加工传统,据传已有3000多年历史的铜器是高原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铜器分黄铜、白铜和红铜。黄铜被视为铜类的上等,用作铜壶铜碗等,常见于寺庙等宗教场合。民间工艺中黄铜和白铜多作为装饰材料。红铜则比较普遍,主要流传于民间。还有一种珍贵的合金铜——利玛铜,常见于法器、佛像,也见于一些日常用品中。其用料极为名贵,以不同比例的金、银、铁、铅等金属元素,加上从西洋进口的五色玻璃、金刚石等珍贵矿物铸成,颜色鲜艳,金属内部还会反射出奇特的光线。
元明以后,西藏和内地的交往愈加密切,这期间大量的汉族和蒙古族器具传入西藏,其中以各类铜壶居多,造型别致,工艺精湛,对西藏金属器皿的发展影响很大。
金银器作为西藏传统的工艺品,也有2000年上下的历史。金银器从古至今都是高贵富有的象征,一般用作社会上层的酒器,特别是在迎接贵宾时,用金银制作的酒壶、酒碗、勺、筷、盘等,有的直接以纯金、纯银制作而成,有的是用金、银镶嵌而成,由此可显示主人的盛情与财富。
铁器制作历史悠久,在相关吐蕃文献中就有所记载:“冶铁有较高水平,能在江面上架设铁索桥,手工业产品有刀、剑、矛、盾、兜鍪等”。尽管在旧西藏铁匠被认为是劣等的骨系,但铁器的制作工艺在西藏非同寻常,民间流行的圆形铁质酒壶以及其他铁器,多采用刻花嵌银的工艺制作。这类器皿包括锅、壶、钵、碗等。
在雪域高原上还有一种世界级的工艺,一度吸引了中原的帝王。这种工艺就是铁翦金(银、铜)工艺。自元代以来,这种顶级的技艺被大量用于法器、兵器、配饰、生活器物等,而使用之人借此彰显自己的地位。
创世之初的高原灶火
有了饮食器皿自然也少不了锅灶,高原上的游牧民族对锅灶崇拜其实由来已久。昌都卡若遗址中就发现有石灶,口大底小呈锅状,灶周围嵌有一圉十块石头,均沿坑口略向外倾斜,其中有三块石頭较突出,正好成为三块支点。
卡若遗址中发现的大量的陶罐、陶盆都有明显的火灼痕迹。一首《藏族创世歌谣》就将高原人类使用灶火的历史定位到世界形成之初:
当初斯巴(世界)形成的时候
连火石大的石头都没有的地方
游牧民的支锅石从哪里来?
当初斯巴形成的时候
连火石大的石头都没有的地方
挖出草皮当架锅石
去普通的藏族人家里做客,不难看到他们整洁干净的灶台,一尘不染的锅碗瓢盆。这源于藏族对灶神的敬畏,由此衍生出了诸多习惯和禁忌:如头发等不洁的东西不能放进灶里燃烧;茶、煮饭汤菜溢出锅,得马上向灶神请罪;不能从灶上跨过去;等等。现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那些传统精美的食器已被其他一些平价方便现代工业化生产的器具替代,慢慢退出藏族人的生活舞台,成为橱柜上的装饰品。
将食物置于适宜它的器具上那一刻,品尝美食的人感受到的,不仅是食物的滋味,还有关于生活的日常美感。
青稞酒壶上的酥油花、陶器上经年累月的痕迹、木碗上的包浆和划痕,切玛盒上的装饰。事事有心,方能处处有味。从种种细微处,即可见藏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美好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