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超现实主义运动是由一批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国艺术家发起的,他们内心空虚、恐惧,目睹现实的荒谬与破坏。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主流思想、传统道德观、人文环境相矛盾。艺术家们力求通过自由发声,以超现实主义手法作为其创作情感输出的媒介,打破常规空间界限,充分展现雕塑的张力,探索人类潜意识和无意识之中的异同处,关注人性的感怀,以此引起观者的共鸣与反思。通过对材料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创作效率,拓宽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使之更切合艺术家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超现实主义;创作情感;表现手法
一、以超现实主义手法为媒介的艺术呈现
1、超现实主义的时代背景
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法认为,人的潜意识是艺术创作灵感的基础。在20世纪20年代,安德雷·布雷东分析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理论学说后,发起“超现实主义”运动。其认为超现实主义是在无任何理性控制之下,脱离美与道德而进行的思想活动,目的旨在消除各现实与情感的界限。超现实主义是一场“精神革命”,提倡艺术创作中的绝对自由,以超现实表现手法为媒介在遵循雕塑创作本体语言的同时,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艺术家们对空间的选择与支配呈现出矛盾、反常规的视觉冲击力。
2、超现实主义的社会思潮
众多艺术家自发地运用超现实主义手法进行艺术创作,超现实主义不单单是一个表现技法的研究,它带有极强的时代性和公共性。在超现实的空间维度以及颠覆性视觉感受的集合下,赤裸地体现了人类社会、历史以及人性的千姿百态。来源于生活却又远远高于生活,用反常规的视角去认知人类科学与艺术,也是对现今社会存在的各类问题的一种透彻的解读、批判和剖析。
二、对惯性视觉经验的突破与解读
1、安静地叙述生命——让·穆克(Ron Mueck)
让·穆克无疑是超现实主义雕塑领域的明星,自“感觉”(Sensation)巡回展览之后名扬国际,并于2001年受邀参加第四十九届威尼斯双年展。让·穆克出生于一个玩偶制作之家,他在美国电视台担任幕后工作十五年,穆克制作逼真的模型和电子动画。九十年代后期,他在雕塑领域逐渐崭露头角。精致的手工制作与当下科技的飞速发展、文化的多元局面产生碰撞。作品不仅是对手工业的回归,更是人们内心深处真实情感的表达。
在穆克的作品里,尺寸的变化是决定作品冲击力的直接因素。传统雕塑中,人们习惯或乐于将神、伟人以及统治者的尺寸放大来表现其伟岸与庄严,然而将下层劳动者处理成等大甚至是缩小比例的人体。穆克打破陈旧的思维定式,以一种批判的方式对现实世界进行重新审视,从而构建与现实相异的逻辑情景。《女婴》作品中他将刚出生的婴儿放大几十倍,皮肤上的毛发、皱纹、血迹,皮肤之下的红血丝、青筋,逼真的让人窒息。面部表情严肃,甚至脐带都还未减掉。观者凑近了仿佛能听见婴儿的心跳。穆克是运用了聚酯树脂作为皮肤制作的材料,用丙烯一遍遍上色直至达到真实的效果。保罗克利说过这么一句话:艺术并不描绘可见的东西,而是把不可见的东西创造出来。想必这正是让·穆克创作所追求的极具艺术感的视觉体验。
2、减去空间的脂肪——阿尔贝托·贾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ii)
贾科梅蒂来自瑞士,作为一名超现实以及存在主义雕塑大师、画家,代表作品有《超现实表》、《手捧虚无》、《笼》等等。与让·穆克相比,贾科梅蒂是将真实物体抽干成瘦弱的异形,作品客体的单薄与虚无,仿佛被巨大的压力破坏到扭曲变形。作品折射出人们心理上的恐惧与孤独,犹如即将消融于世间尘埃。作品是折射生活众态的一面镜子,他的作品真表现了二战后他对战争和人性的思考。
贾科梅蒂对生活的观察打破传统的界限,脱离物体细节的繁杂,将主题完全融入客体之中,营造一种孤独、寂寞、无奈的气场。作品以远观的方式作为观察手法,以极具整體感的造型为传达思想的媒介。充分展现空间的张力,将雕塑的单薄、瘦弱、骨感、甚至是虚无与展示空间产生强大的对比,为作品的表皮披上空间的尘沙,表达作者深切的孤独感。他认为真实感不仅仅指传统意义上的看起来真实,而更多的是折射内心所感,通过自身的理解和创作,衍生出反映内心真实体验的创作。
贾科梅蒂晚年的雕塑线条极其简单,单纯地去除多余的成分,有一种独特的韵味,保持干净纯洁又不失生命力。其1948年创作的作品《三个行走的男人》,即使观众靠近了观看,也仿佛是三个离我们很遥远的行影匆匆的人,或者说是离现实社会很遥远。将近大远小的透视概念运用到雕塑表现中,传递雕塑营造出来的距离感,这正是贾科梅蒂艺术创作的气质与技法的精湛。
三、助超现实主义雕塑发展的时代推手
在当代艺术中,超现实主义雕塑需要极强的观念语言,使作品不止停留于再现物体的表面,从而追求内涵上的提升。作品需要形成一种独特的观念语言,让观者产生广阔的想象空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艺术家不禁力求寻找更为先进便捷媒介来诠释其雕塑的韵味和情感。例如马克·奎恩(Mark Quinn)用一种奶的替代品和蜡结合,创作了效果犹如洁白的大理石的《天真科学》(Innoscience);姜杰早期的作品《易碎的制品》采用蜡材料制作出几十个婴儿,并用塑料薄膜兜着吊起来。她的作品偶尔还会涉及到影像、装置等;除此之外,现如今正火热的3D打印,作为新兴材料广泛的运用于超现实主义雕塑的创作中。3D打印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生产上可以实现结构优化、节约材料和节省能源,却不输于传统精细加工工艺。超现实主义雕塑所需要的正是极大程度提升制作的效率和精密程度,同时雕塑作品还能保留人的温度与情感。
参考文献:
[1]老高放.《超现实主义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朱国荣.《雕塑——空间的艺术》[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3]封一函.《超现实主义》[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1月.
【关键词】超现实主义;创作情感;表现手法
一、以超现实主义手法为媒介的艺术呈现
1、超现实主义的时代背景
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法认为,人的潜意识是艺术创作灵感的基础。在20世纪20年代,安德雷·布雷东分析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理论学说后,发起“超现实主义”运动。其认为超现实主义是在无任何理性控制之下,脱离美与道德而进行的思想活动,目的旨在消除各现实与情感的界限。超现实主义是一场“精神革命”,提倡艺术创作中的绝对自由,以超现实表现手法为媒介在遵循雕塑创作本体语言的同时,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艺术家们对空间的选择与支配呈现出矛盾、反常规的视觉冲击力。
2、超现实主义的社会思潮
众多艺术家自发地运用超现实主义手法进行艺术创作,超现实主义不单单是一个表现技法的研究,它带有极强的时代性和公共性。在超现实的空间维度以及颠覆性视觉感受的集合下,赤裸地体现了人类社会、历史以及人性的千姿百态。来源于生活却又远远高于生活,用反常规的视角去认知人类科学与艺术,也是对现今社会存在的各类问题的一种透彻的解读、批判和剖析。
二、对惯性视觉经验的突破与解读
1、安静地叙述生命——让·穆克(Ron Mueck)
让·穆克无疑是超现实主义雕塑领域的明星,自“感觉”(Sensation)巡回展览之后名扬国际,并于2001年受邀参加第四十九届威尼斯双年展。让·穆克出生于一个玩偶制作之家,他在美国电视台担任幕后工作十五年,穆克制作逼真的模型和电子动画。九十年代后期,他在雕塑领域逐渐崭露头角。精致的手工制作与当下科技的飞速发展、文化的多元局面产生碰撞。作品不仅是对手工业的回归,更是人们内心深处真实情感的表达。
在穆克的作品里,尺寸的变化是决定作品冲击力的直接因素。传统雕塑中,人们习惯或乐于将神、伟人以及统治者的尺寸放大来表现其伟岸与庄严,然而将下层劳动者处理成等大甚至是缩小比例的人体。穆克打破陈旧的思维定式,以一种批判的方式对现实世界进行重新审视,从而构建与现实相异的逻辑情景。《女婴》作品中他将刚出生的婴儿放大几十倍,皮肤上的毛发、皱纹、血迹,皮肤之下的红血丝、青筋,逼真的让人窒息。面部表情严肃,甚至脐带都还未减掉。观者凑近了仿佛能听见婴儿的心跳。穆克是运用了聚酯树脂作为皮肤制作的材料,用丙烯一遍遍上色直至达到真实的效果。保罗克利说过这么一句话:艺术并不描绘可见的东西,而是把不可见的东西创造出来。想必这正是让·穆克创作所追求的极具艺术感的视觉体验。
2、减去空间的脂肪——阿尔贝托·贾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ii)
贾科梅蒂来自瑞士,作为一名超现实以及存在主义雕塑大师、画家,代表作品有《超现实表》、《手捧虚无》、《笼》等等。与让·穆克相比,贾科梅蒂是将真实物体抽干成瘦弱的异形,作品客体的单薄与虚无,仿佛被巨大的压力破坏到扭曲变形。作品折射出人们心理上的恐惧与孤独,犹如即将消融于世间尘埃。作品是折射生活众态的一面镜子,他的作品真表现了二战后他对战争和人性的思考。
贾科梅蒂对生活的观察打破传统的界限,脱离物体细节的繁杂,将主题完全融入客体之中,营造一种孤独、寂寞、无奈的气场。作品以远观的方式作为观察手法,以极具整體感的造型为传达思想的媒介。充分展现空间的张力,将雕塑的单薄、瘦弱、骨感、甚至是虚无与展示空间产生强大的对比,为作品的表皮披上空间的尘沙,表达作者深切的孤独感。他认为真实感不仅仅指传统意义上的看起来真实,而更多的是折射内心所感,通过自身的理解和创作,衍生出反映内心真实体验的创作。
贾科梅蒂晚年的雕塑线条极其简单,单纯地去除多余的成分,有一种独特的韵味,保持干净纯洁又不失生命力。其1948年创作的作品《三个行走的男人》,即使观众靠近了观看,也仿佛是三个离我们很遥远的行影匆匆的人,或者说是离现实社会很遥远。将近大远小的透视概念运用到雕塑表现中,传递雕塑营造出来的距离感,这正是贾科梅蒂艺术创作的气质与技法的精湛。
三、助超现实主义雕塑发展的时代推手
在当代艺术中,超现实主义雕塑需要极强的观念语言,使作品不止停留于再现物体的表面,从而追求内涵上的提升。作品需要形成一种独特的观念语言,让观者产生广阔的想象空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艺术家不禁力求寻找更为先进便捷媒介来诠释其雕塑的韵味和情感。例如马克·奎恩(Mark Quinn)用一种奶的替代品和蜡结合,创作了效果犹如洁白的大理石的《天真科学》(Innoscience);姜杰早期的作品《易碎的制品》采用蜡材料制作出几十个婴儿,并用塑料薄膜兜着吊起来。她的作品偶尔还会涉及到影像、装置等;除此之外,现如今正火热的3D打印,作为新兴材料广泛的运用于超现实主义雕塑的创作中。3D打印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生产上可以实现结构优化、节约材料和节省能源,却不输于传统精细加工工艺。超现实主义雕塑所需要的正是极大程度提升制作的效率和精密程度,同时雕塑作品还能保留人的温度与情感。
参考文献:
[1]老高放.《超现实主义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朱国荣.《雕塑——空间的艺术》[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3]封一函.《超现实主义》[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