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首先以课堂为阵地、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组织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并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德育教育形式
教育是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尤其是德育教育,应随时把握教育人的时机,通过教师有目的的组织,使学生在课堂上、活动中甚至游戏中,受到感染,潜移默化,使德育教育在润物无声中进行,使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得到逐渐提高。
一、以课堂为阵地,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元素,也是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在课堂教育中,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课堂教育的组织者——教师,是德育教育的具體实施者,教师以教材作内容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将学科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学生价值判断能力,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在思想上形成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在实践中推进德育教育。
学校教育是多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之—,是推进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上好实践课,首先要以德育内容为中心,围绕中心设计活动;其次,要求设计的活动具有可操作性,感染性强,组织要有序。总的说来,就是要通过活动让学生受到感染,得到启发。
1、充分利用地方德育资源
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时代要求,用足、用活地方德育资源,将其渗透、溶入到学生德育教育活动之中,是做好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增强其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有效途径。地方德育资源,对于学生可亲可感,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与说服力,可以激励当代学生励志、践行,奋发向上,自觉地把个人的事业发展与家乡的发展变化和祖国的前途命运有机结合起来,在为人民服务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在奉献中追求完美的人生。
德育基地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围绕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题,结合地方实情,建设全方位、系统化的德育基地,并坚持不懈地开展直观形象、生动具体、丰富多彩的德育基地教育,对于有效地克服当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扎扎实实提高教育效果,具有不可替代、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学校利用基地源源不断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德育基地的育人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利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圣地西柏坡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承载着党的战斗历史,承载着博大精深的“西柏坡精神”,承载着更光荣、更伟大的历史使命:激发人们爱国主义热情,激励人们奋发图强的壮志,给千万颗心灵以革命精神洗礼,使党的优良传统薪火相传,发扬光大。学校将它确立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常组织学生到纪念馆参观。此外还经常利用清明、国庆等节日,组织学生去缅怀先烈事迹,教育学生继承先烈遗志,发扬光荣传统,为人民利益奉献自己一切。
利用好名胜古迹教育基地。平山县是河北历史文化名城,在这里,有大批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如中山国、驼梁、文庙、笏笏水和滚龙沟等,他们是祖国壮丽山河和悠久历史中一幅光辉画面,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学校通过组织学生游览、参观、考察,使他们更真切地体验了祖国的壮丽山河和历史文明的光辉灿烂。组织多种形式的以讴歌祖国大好河山和悠久历史为主题的演讲、诗歌朗诵、书画比赛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发扬了民族精神,激发了同学们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利用好当地英模人物的典型示范作用。当地英模人物是活生生的教材,借助先进典型人物的现实性、形象性、示范性、有效性等特点,与英雄模范人物的交流,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共鸣。多年来,学校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利用这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教材”,通过开展向戎冠秀、王二小、曹火星等同志学习等活动,同学们自觉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学习目的更加明确,涌现出一批逆境励志自强不息的好学生、感恩他人奉献社会的学生干部等先进学生典型。
2、发挥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学生社团的发展为广大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完善能力、加强修养提供了舞台,也已经成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拓展德育工作领域重要载体。因此,充分发挥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功能。学生社团干部是社团的骨干力量,利用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号召力,发挥积极的示范、表率作用,从而深刻地影响其他社团成员。通过活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各类活动之中,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之一。要深入挖掘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使该活动具备丰富的思想教育内涵,让社团成员通过参加活动而受到教育。具体做法上,可以结合大事和重要纪念日、节假日开展活动,也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冠以某一特定主题,如社区服务、环保、助残等。社团成员在活动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三、搞好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全面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德育主题教育是实现德育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今年的汶川抗震救灾过程中,年轻的小英雄,譬如年仅9岁的英雄班长林浩、“断臂天使”王彬、在同学绝望时唱响《团结就是力量》的甯加驰等等,这些爱国主义事迹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许多同学都有着切身感受,因此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和教育意义。
为此我们开展“抗震救灾,众志成城”主题班会,把5·12地震抗震救灾节目作为德育教育活教材,分批组织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抗震救灾节目,让学生了解灾区情况,并学习在抗震救灾中涌现出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的壮举和感人泪下的动人事迹。从而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大力弘扬抗震救灾中涌现的英雄壮举和爱国主义精神,来激发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帮助他们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将爱国主义思想内化为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进而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激励他们把爱国主义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热爱生活、乐于奉献的自觉行动。
在之后开展的抗震救灾、支援灾区、奉献爱心活动中,学生们积极捐款捐物,在我校广大青年团员还主动交纳“特殊团费”,支持灾区建设。
四、抓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沟通,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德育教学效果的最终达成。
要理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渠道,可以通过建立家长学校的途径,由学校组织学生家长对子女教育的交流与学习,让家长认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互相了解学生的表现、在家的情况,有利于学校实施德育的针对性教育,也有利于家庭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专门的教育与沟通,从而促使学生改正错误。
其次让家长参与学校的德育教育活动中来,除了家长学校开课期间,在其它时间,将家长请到学校参加观摩活动。同时让教师走进家庭。通过教师的走访,将学校德育带入家庭。组织教师定期家访,使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要求,也使学校了解家庭教育情况等。
当前形势下,切实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作为德育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广泛开展各种的德育教育形式,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培养出更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品学兼优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德育教育形式
教育是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尤其是德育教育,应随时把握教育人的时机,通过教师有目的的组织,使学生在课堂上、活动中甚至游戏中,受到感染,潜移默化,使德育教育在润物无声中进行,使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得到逐渐提高。
一、以课堂为阵地,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元素,也是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在课堂教育中,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课堂教育的组织者——教师,是德育教育的具體实施者,教师以教材作内容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将学科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学生价值判断能力,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在思想上形成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在实践中推进德育教育。
学校教育是多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之—,是推进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上好实践课,首先要以德育内容为中心,围绕中心设计活动;其次,要求设计的活动具有可操作性,感染性强,组织要有序。总的说来,就是要通过活动让学生受到感染,得到启发。
1、充分利用地方德育资源
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时代要求,用足、用活地方德育资源,将其渗透、溶入到学生德育教育活动之中,是做好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增强其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有效途径。地方德育资源,对于学生可亲可感,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与说服力,可以激励当代学生励志、践行,奋发向上,自觉地把个人的事业发展与家乡的发展变化和祖国的前途命运有机结合起来,在为人民服务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在奉献中追求完美的人生。
德育基地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围绕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题,结合地方实情,建设全方位、系统化的德育基地,并坚持不懈地开展直观形象、生动具体、丰富多彩的德育基地教育,对于有效地克服当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扎扎实实提高教育效果,具有不可替代、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学校利用基地源源不断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德育基地的育人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利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圣地西柏坡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承载着党的战斗历史,承载着博大精深的“西柏坡精神”,承载着更光荣、更伟大的历史使命:激发人们爱国主义热情,激励人们奋发图强的壮志,给千万颗心灵以革命精神洗礼,使党的优良传统薪火相传,发扬光大。学校将它确立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常组织学生到纪念馆参观。此外还经常利用清明、国庆等节日,组织学生去缅怀先烈事迹,教育学生继承先烈遗志,发扬光荣传统,为人民利益奉献自己一切。
利用好名胜古迹教育基地。平山县是河北历史文化名城,在这里,有大批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如中山国、驼梁、文庙、笏笏水和滚龙沟等,他们是祖国壮丽山河和悠久历史中一幅光辉画面,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学校通过组织学生游览、参观、考察,使他们更真切地体验了祖国的壮丽山河和历史文明的光辉灿烂。组织多种形式的以讴歌祖国大好河山和悠久历史为主题的演讲、诗歌朗诵、书画比赛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发扬了民族精神,激发了同学们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利用好当地英模人物的典型示范作用。当地英模人物是活生生的教材,借助先进典型人物的现实性、形象性、示范性、有效性等特点,与英雄模范人物的交流,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共鸣。多年来,学校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利用这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教材”,通过开展向戎冠秀、王二小、曹火星等同志学习等活动,同学们自觉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学习目的更加明确,涌现出一批逆境励志自强不息的好学生、感恩他人奉献社会的学生干部等先进学生典型。
2、发挥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学生社团的发展为广大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完善能力、加强修养提供了舞台,也已经成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拓展德育工作领域重要载体。因此,充分发挥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功能。学生社团干部是社团的骨干力量,利用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号召力,发挥积极的示范、表率作用,从而深刻地影响其他社团成员。通过活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各类活动之中,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之一。要深入挖掘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使该活动具备丰富的思想教育内涵,让社团成员通过参加活动而受到教育。具体做法上,可以结合大事和重要纪念日、节假日开展活动,也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冠以某一特定主题,如社区服务、环保、助残等。社团成员在活动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三、搞好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全面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德育主题教育是实现德育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今年的汶川抗震救灾过程中,年轻的小英雄,譬如年仅9岁的英雄班长林浩、“断臂天使”王彬、在同学绝望时唱响《团结就是力量》的甯加驰等等,这些爱国主义事迹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许多同学都有着切身感受,因此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和教育意义。
为此我们开展“抗震救灾,众志成城”主题班会,把5·12地震抗震救灾节目作为德育教育活教材,分批组织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抗震救灾节目,让学生了解灾区情况,并学习在抗震救灾中涌现出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的壮举和感人泪下的动人事迹。从而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大力弘扬抗震救灾中涌现的英雄壮举和爱国主义精神,来激发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帮助他们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将爱国主义思想内化为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进而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激励他们把爱国主义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热爱生活、乐于奉献的自觉行动。
在之后开展的抗震救灾、支援灾区、奉献爱心活动中,学生们积极捐款捐物,在我校广大青年团员还主动交纳“特殊团费”,支持灾区建设。
四、抓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沟通,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德育教学效果的最终达成。
要理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渠道,可以通过建立家长学校的途径,由学校组织学生家长对子女教育的交流与学习,让家长认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互相了解学生的表现、在家的情况,有利于学校实施德育的针对性教育,也有利于家庭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专门的教育与沟通,从而促使学生改正错误。
其次让家长参与学校的德育教育活动中来,除了家长学校开课期间,在其它时间,将家长请到学校参加观摩活动。同时让教师走进家庭。通过教师的走访,将学校德育带入家庭。组织教师定期家访,使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要求,也使学校了解家庭教育情况等。
当前形势下,切实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作为德育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广泛开展各种的德育教育形式,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培养出更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品学兼优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