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新课标人文性要求及鲁迅启蒙教学的意义
2005年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专门编写了一个“初识鲁迅”单元,收录了《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及《有的人》。鲁迅教学结束了分散教学形式,首次以“主题单元”的形式进入到小学语文教材,这是历史性的转折。“主题单元”的设置顺应了新课标“人文性”的要求。《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1]新课标的人文性要求与鲁迅先生的“以人为本”思想完全吻合。
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对其进行鲁迅启蒙教学,使小学生多侧面地了解并感受鲁迅;将鲜活的鲁迅还给小学生,有助于其更为重视鲁迅思想的传播。通过鲁迅启蒙教学期待小学生树立自觉意识,提高人文素养,真正促进小学生个体生命的完善和发展,最终实现先生的“立人”思想。通过“初识鲁迅”单元,教材编写者期待“还原鲁迅”,把鲁迅从神还原为人,还原鲁迅的真实作家身份,唤醒广大民众,坚持人格独立,坚持社会正义。[2]
二、新课改以来《少年闰土》典型教案分析
我以《少年闰土》为例,整理了新课改以来全国各地具有代表性的教案,对当前小学鲁迅教学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1.强调人物外貌描写
以济南市经五路小学《少年闰土》教学案例为例,教师这样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中年闰土》、《祝福》等鲁迅文章中有关人物描写的片断,尝试背诵其中的经典语句,积累有关刻画人物外貌的语句。(2)在对同是鲁迅作品中的不同人物外貌描写的比较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性格、命运写在脸上”的外貌描写的方法。在诵读与品评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尝试领会鲁迅先生的语言风格。(3)尝试将所学到的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运用到习作之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引领学生重温少年闰土的形态,朗读课文中有关闰土外貌描写的句子,启发学生感受一个真实的少年闰土;其次,引导学生对比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形象,通过中年闰土的外貌描写,启发学生去感受中年闰土是一个怎样人;再次,丰富并拓展孩子们的课外知识,给他们读《祝福》中关于祥林嫂外貌描写的句子,以感悟这样的描写寄托了鲁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后,点明外貌描写要深化主题,不仅要描写人物外貌,更要刻画人物的性格和特点,让孩子们自己动手练习这种人物外貌描写。[3]
再如,张丽民老师的《抓描写,促理解》——《少年闰土》教学片断中,围绕着“鲁迅怎样描写人物”这个问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认真学习。学生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少年闰土外貌描写句段以后,张丽民老师又引导学生思考:二十年后鲁迅重返故乡又将看到一个怎样的鲁迅?通过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外貌对比,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更为学习人物外貌描写奠定坚实基础。[4]
2.强调童趣
以鸡西市和平小学《少年闰土》教学纪实与评析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凸显童趣。譬如:教师让学生把闰土对“我”讲的四件稀奇事找出来,并把自己喜欢的画下来读一读;鼓励捡过贝壳和捕过鸟的同学说说自己的经历,把自己的经历和闰土的进行比较;教师还巧妙地将辩论赛引入课堂,把孩子们分成正方和反方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进行辩论。针对孩子们的辩论,教师适时适度地加以引导总结。这样的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师重视童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5]
《闰土也是井底之蛙》中张渝红老师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章第四段,找出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四件有趣事情的学习,是借助多媒体课件以及学生的朗读来完成的。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学习课文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兴趣,使整个课堂气氛欢快热闹。[6]
熊海滨老师执教的《少年闰土》,依照这样的思路:找趣事,感受稀奇,重构形象。老师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有趣的事情并说明原因;读对话,体味情趣,丰满形象。针对课文中的四件事,根据“我”和闰土之间的对话,引领孩子们入情入境,体会哪些地方有趣。[7]
刘发建老师《与鲁迅的童年相遇》更是趣满课堂,为孩子们建构了一个童心灿烂的鲁迅形象。教学过程中刘老师通过两处刺猹的细节,渲染童年趣事,调动了孩子们的情趣,刘老师还注重联系实际,让学生体会自己现在的生活更像闰土还是更像“我”?通过这堂课刘老师把一个童心灿烂、可亲可爱的鲁迅还给了孩子们,更使课堂氛围灵动趣满。[2]
三、小结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实现了自身观念、素质等方面的转变或提高,《少年闰土》一课的教学,教师们真正做到了立足语文,立足学生,不仅传授给学生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课堂气氛由以往的死气沉沉变成活跃轻松;教师更多的是引导而不是灌输……我发现,目前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少年闰土》时更多注重的是闰土的人物形象,通过外貌或动作语言大篇幅地来分析;或者注重童趣,整个课堂围绕“童趣”进行得有声有色。但我不禁深思:《少年闰土》到底蕴含了怎样的鲁迅精神?通过这样一篇课文我们想要儿童学习什么?鲁迅启蒙教学到底要如何进行?
四、《少年闰土》与《故乡》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小说名篇《故乡》。《故乡》主体是写“我”与闰土关系的,少年时代的闰土对“我”来说具有无限的魅力,在未结识闰土之前,“我”这个封建大家庭的“少爷”只看得见院子里四角的天空,而闰土的到来,给“我”带来了无限的快乐,他嘴里的那些稀奇事儿引领“我”的心灵飞向广阔的大自然去翱翔。二三十年后,当“我”要重返阔别已久的故乡,闰土依然是我心灵的那片“净土”,没有人可以取代,只是此时的闰土已“今非昔比”。见到“我”以后,闰土分明叫到“老爷”,这一声“老爷”,使得“我”与闰土之间隔开一道鸿沟。
《故乡》的主要角色是闰土,它所揭示的深刻主题乃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不了解,造成这种不了解乃是历史遗传的阶级观念,可以说人生来本是“一气”的。“我”与闰土本来也是一气的,后来却又隔离了,人与人之间缺乏一种真诚和关爱。
实验教科书编订的《少年闰土》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并且主体明确就是写闰土的。《故乡》丰富的意蕴在《少年闰土》中到底有没有体现?体现了多少?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新课改以来,我们每天都在讲儿童生态课堂,强调以儿童为主体,回归儿童,尊重儿童的成长规律。我们现在对小学生进行鲁迅启蒙教育难道仅仅回归儿童就可以了么?鲁迅精神之伟大、作品之深邃,绝不仅仅是用童趣就可以概括解释的。将鲁迅“俗化”与将他“神化”一样不可取。先生毕生都致力于改造国民的劣根性,在先生看来中国人最大的弊病就是瞒和骗,他提倡人与人之间应该真诚友爱,儿童在他眼里是最没有奴性的,因而诚与爱的启蒙要从儿童阶段抓起,让他们从小学会诚与爱,形成良好的品性,学会做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
综上所述,我认为,目前的小学鲁迅启蒙教学的确有很多可取之处,值得肯定和学习的地方也很多。但成绩的背后我们更要看到不足与欠缺,对小学生进行鲁迅启蒙教学是毋庸置疑的,启蒙的方式、程度及目的则是值得有关专家和一线教师去探讨及实践的。《少年闰土》的教学在回归儿童的同时更应该回归鲁迅,回归《故乡》的深刻意蕴,在鲁迅和孩子们之间架起一座桥,用先生毕生倡导的诚和爱来启发教育儿童。
参考文献:
[1]叶继奋.对话的难度:当代教育与鲁迅接受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2]刘发建.亲近鲁迅:落地麦儿童语文课堂.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
[3]李雅,王振红,陈毅.《少年闰土》教学案例.山东:山东教育小学刊,2007.06.
[4]张丽民.抓描写,促理解:《少年闰土》教学片断.小学教学设计,2007.10.
[5]刘丽艳.《少年闰土》教学纪实与评析.黑龙江教育小学版,2003,(11).
[6]陈丹梅.“闰土也是井底之蛙”:《少年闰土》片断教学实录.语文教学通讯,2003,(25).
[7]熊海滨.《少年闰土》教学实录.小学语文教学,2006,(12).
2005年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专门编写了一个“初识鲁迅”单元,收录了《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及《有的人》。鲁迅教学结束了分散教学形式,首次以“主题单元”的形式进入到小学语文教材,这是历史性的转折。“主题单元”的设置顺应了新课标“人文性”的要求。《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1]新课标的人文性要求与鲁迅先生的“以人为本”思想完全吻合。
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对其进行鲁迅启蒙教学,使小学生多侧面地了解并感受鲁迅;将鲜活的鲁迅还给小学生,有助于其更为重视鲁迅思想的传播。通过鲁迅启蒙教学期待小学生树立自觉意识,提高人文素养,真正促进小学生个体生命的完善和发展,最终实现先生的“立人”思想。通过“初识鲁迅”单元,教材编写者期待“还原鲁迅”,把鲁迅从神还原为人,还原鲁迅的真实作家身份,唤醒广大民众,坚持人格独立,坚持社会正义。[2]
二、新课改以来《少年闰土》典型教案分析
我以《少年闰土》为例,整理了新课改以来全国各地具有代表性的教案,对当前小学鲁迅教学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1.强调人物外貌描写
以济南市经五路小学《少年闰土》教学案例为例,教师这样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中年闰土》、《祝福》等鲁迅文章中有关人物描写的片断,尝试背诵其中的经典语句,积累有关刻画人物外貌的语句。(2)在对同是鲁迅作品中的不同人物外貌描写的比较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性格、命运写在脸上”的外貌描写的方法。在诵读与品评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尝试领会鲁迅先生的语言风格。(3)尝试将所学到的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运用到习作之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引领学生重温少年闰土的形态,朗读课文中有关闰土外貌描写的句子,启发学生感受一个真实的少年闰土;其次,引导学生对比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形象,通过中年闰土的外貌描写,启发学生去感受中年闰土是一个怎样人;再次,丰富并拓展孩子们的课外知识,给他们读《祝福》中关于祥林嫂外貌描写的句子,以感悟这样的描写寄托了鲁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后,点明外貌描写要深化主题,不仅要描写人物外貌,更要刻画人物的性格和特点,让孩子们自己动手练习这种人物外貌描写。[3]
再如,张丽民老师的《抓描写,促理解》——《少年闰土》教学片断中,围绕着“鲁迅怎样描写人物”这个问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认真学习。学生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少年闰土外貌描写句段以后,张丽民老师又引导学生思考:二十年后鲁迅重返故乡又将看到一个怎样的鲁迅?通过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外貌对比,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更为学习人物外貌描写奠定坚实基础。[4]
2.强调童趣
以鸡西市和平小学《少年闰土》教学纪实与评析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凸显童趣。譬如:教师让学生把闰土对“我”讲的四件稀奇事找出来,并把自己喜欢的画下来读一读;鼓励捡过贝壳和捕过鸟的同学说说自己的经历,把自己的经历和闰土的进行比较;教师还巧妙地将辩论赛引入课堂,把孩子们分成正方和反方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进行辩论。针对孩子们的辩论,教师适时适度地加以引导总结。这样的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师重视童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5]
《闰土也是井底之蛙》中张渝红老师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章第四段,找出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四件有趣事情的学习,是借助多媒体课件以及学生的朗读来完成的。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学习课文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兴趣,使整个课堂气氛欢快热闹。[6]
熊海滨老师执教的《少年闰土》,依照这样的思路:找趣事,感受稀奇,重构形象。老师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有趣的事情并说明原因;读对话,体味情趣,丰满形象。针对课文中的四件事,根据“我”和闰土之间的对话,引领孩子们入情入境,体会哪些地方有趣。[7]
刘发建老师《与鲁迅的童年相遇》更是趣满课堂,为孩子们建构了一个童心灿烂的鲁迅形象。教学过程中刘老师通过两处刺猹的细节,渲染童年趣事,调动了孩子们的情趣,刘老师还注重联系实际,让学生体会自己现在的生活更像闰土还是更像“我”?通过这堂课刘老师把一个童心灿烂、可亲可爱的鲁迅还给了孩子们,更使课堂氛围灵动趣满。[2]
三、小结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实现了自身观念、素质等方面的转变或提高,《少年闰土》一课的教学,教师们真正做到了立足语文,立足学生,不仅传授给学生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课堂气氛由以往的死气沉沉变成活跃轻松;教师更多的是引导而不是灌输……我发现,目前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少年闰土》时更多注重的是闰土的人物形象,通过外貌或动作语言大篇幅地来分析;或者注重童趣,整个课堂围绕“童趣”进行得有声有色。但我不禁深思:《少年闰土》到底蕴含了怎样的鲁迅精神?通过这样一篇课文我们想要儿童学习什么?鲁迅启蒙教学到底要如何进行?
四、《少年闰土》与《故乡》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小说名篇《故乡》。《故乡》主体是写“我”与闰土关系的,少年时代的闰土对“我”来说具有无限的魅力,在未结识闰土之前,“我”这个封建大家庭的“少爷”只看得见院子里四角的天空,而闰土的到来,给“我”带来了无限的快乐,他嘴里的那些稀奇事儿引领“我”的心灵飞向广阔的大自然去翱翔。二三十年后,当“我”要重返阔别已久的故乡,闰土依然是我心灵的那片“净土”,没有人可以取代,只是此时的闰土已“今非昔比”。见到“我”以后,闰土分明叫到“老爷”,这一声“老爷”,使得“我”与闰土之间隔开一道鸿沟。
《故乡》的主要角色是闰土,它所揭示的深刻主题乃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不了解,造成这种不了解乃是历史遗传的阶级观念,可以说人生来本是“一气”的。“我”与闰土本来也是一气的,后来却又隔离了,人与人之间缺乏一种真诚和关爱。
实验教科书编订的《少年闰土》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并且主体明确就是写闰土的。《故乡》丰富的意蕴在《少年闰土》中到底有没有体现?体现了多少?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新课改以来,我们每天都在讲儿童生态课堂,强调以儿童为主体,回归儿童,尊重儿童的成长规律。我们现在对小学生进行鲁迅启蒙教育难道仅仅回归儿童就可以了么?鲁迅精神之伟大、作品之深邃,绝不仅仅是用童趣就可以概括解释的。将鲁迅“俗化”与将他“神化”一样不可取。先生毕生都致力于改造国民的劣根性,在先生看来中国人最大的弊病就是瞒和骗,他提倡人与人之间应该真诚友爱,儿童在他眼里是最没有奴性的,因而诚与爱的启蒙要从儿童阶段抓起,让他们从小学会诚与爱,形成良好的品性,学会做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
综上所述,我认为,目前的小学鲁迅启蒙教学的确有很多可取之处,值得肯定和学习的地方也很多。但成绩的背后我们更要看到不足与欠缺,对小学生进行鲁迅启蒙教学是毋庸置疑的,启蒙的方式、程度及目的则是值得有关专家和一线教师去探讨及实践的。《少年闰土》的教学在回归儿童的同时更应该回归鲁迅,回归《故乡》的深刻意蕴,在鲁迅和孩子们之间架起一座桥,用先生毕生倡导的诚和爱来启发教育儿童。
参考文献:
[1]叶继奋.对话的难度:当代教育与鲁迅接受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2]刘发建.亲近鲁迅:落地麦儿童语文课堂.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
[3]李雅,王振红,陈毅.《少年闰土》教学案例.山东:山东教育小学刊,2007.06.
[4]张丽民.抓描写,促理解:《少年闰土》教学片断.小学教学设计,2007.10.
[5]刘丽艳.《少年闰土》教学纪实与评析.黑龙江教育小学版,2003,(11).
[6]陈丹梅.“闰土也是井底之蛙”:《少年闰土》片断教学实录.语文教学通讯,2003,(25).
[7]熊海滨.《少年闰土》教学实录.小学语文教学,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