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新疆镇化与第三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分别从省际间比较和省内比较等方面,探讨新疆目前城镇化与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而提出相关促进城镇化与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第三产业;现状分析;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9.004
1 引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边陲,处于亚欧大陆腹地,于1955年10月1日成立,简称“新疆、新”,总面积166万km2,是多民族聚集区域,目前有47个民族成分,主要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和锡伯族等主要民族,新疆陆地边境线长约5600公里,依次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斯坦八个国家接壤,2015年的最新统计数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辖3个地级市、6个地区、5个自治州、13个市辖区、21个县级市、62个县、6个自治县。2013年末全疆总人口为2264.3万,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为9264.1亿元,较2013年增长了903.9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40607元,较2013年增长了2760元。
2 新疆城镇化推进现状分析
2.1 新疆城镇化发展特征
新疆是多民族聚集区域,截止2013年末,新疆全疆人口为2264.3万,1978年,新疆城镇化率为27%,2013年,城镇化率达到了44.47%,年均增长1.44个百分点,从改革开放的1978年到2013年,新疆城镇化率的变化整体上表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具体变化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年到1985年,城镇化率在7年之间增长了5.23个百分点,这一阶段城镇化率增长较快且比较明显,第二阶段为1986年到1993年,这一阶段城镇化率呈现出小范围的上下波动,增幅和降幅皆不明显,城镇化率数据基本维持在35.5%左右,第三阶段为1994年到2004年,这一阶段城镇化率稳定逐步增长,从1994年的34.2%增长到2004年的36.67%,增幅为2.47%,第四阶段为2005年至今,其中2005年到2006年之间城镇化率增长较快,达到6.5%,2006年至今城镇化率比较稳定,整体来看,新疆城镇化发展遵循诺瑟姆(Ray M. Northam)曲线,当下新疆的城镇化正处于中期加速发展阶段,发展潜力较大,但要突破70%的后期成熟发展水平仍任重而道远,与全国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比较,可以明显得出在1990年以前,新疆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是明显高于全国发展水平,但在1990年之后一直到2000年,新疆的城镇化水平增速逐渐降低,以至于在2000年以后,落后于全国城镇化发展水平。
2.2 省际间比较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别较大
本文选取2006-2013年全国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数据为基准,横向比较分析了2006-2013年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河北省五省与新疆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分析结果可知新疆城镇化发展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下降和上升幅度较小,整体数据趋于稳定,在2006-2013年期间,对所选取的六省与全国城镇化率水平,排名依次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和新疆,新疆的城镇化水平发展呈现滞后特征,整体来说,发展动力不足,且低于全国发展水平,对于目前公认的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和山东省四个经济发达省份来说,城镇化发展程度更是相差甚远,其中可能的原因为新疆目前处于经济欠发达区域,国民经济发展主要依赖第一、二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占比较小,城镇无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导致新疆城镇化发展水平相比较低,河北省与新疆城镇化率的数据比较相近,在2006-2009年,新疆的城镇化率高于河北省的城镇化率,而在2009-2013年,河北省城镇化水平逐渐超越新疆城镇化率,其可能的原因是河北省处于京津冀,在北京、天津等发达地区的经济带动辐射之下,城镇化发展也相应得以提升。
2.3 省内横向比较区域差异明显
对于新疆区内各地州(县)区域之间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差异比较明显,整体来说北疆区域的城镇化发展程度高于东疆和南疆区域,尤其以天山北坡经济带区域的城镇化率水平较为突出,这一经济带区域包含乌鲁木齐市、石河子市、克拉玛依市、五家渠市以及东疆区域的哈密市和吐鲁番市等,总面积大约为9.54万平方公里,约占新疆面积的5.8%,以乌鲁木齐为经济发展中心,以铁路和公路沿线城市的布局为框架,辐射和带动周边区域的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水平,据2014年新疆统计年鉴数据,天山北坡经济带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到新疆全区的69.4%,城镇化率达到86.98%,对全疆经济起着重要的带动、辐射和示范作用。新疆目前的大城市都集中在北疆区域;对于南疆各地州来说,总体城市化发展水平较低,城市发展布局没有形成,至今尚无大城市布局,第三产业服务水平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目前仍依赖于北疆城市的带动作用。2013年,北疆各地州市是城镇化水平均在40%以上,其中的主要城市如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五家渠市以及石河子市的城镇化水平在70%以上,按照诺瑟姆的“S型”城镇化发展曲线已处于晚期成熟阶段,北疆城市中的克拉玛依市、石河子市和五家渠市城镇化率超过了93%,城镇化发展已经处于非常成熟和成功的水平,相比而言,南疆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则相对缓慢和落后,平均城镇化率只有28.67%,整体处于城镇化初期发展阶段,经济结构中农业和乡村人口占比较大,城镇化发展水平缓慢而落后,南疆各地州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处于55%以下,南疆地区的主要城市的城市化率均在60%以下,仅有新疆自治区直辖市的图木舒克市城镇化水平达到约83%,库尔勒市的发展水平约62%,整体来说,南疆地区发展较快的主要城市对区域城镇化进程的带动作用乏力;根据新疆城镇体系规模结构规划中可知按城镇非农业人口比例划分,有特大城市一个,即乌鲁木齐市,中等规模城市8个,分别为克拉玛依市、哈密市、伊宁市、喀什市、阿克苏市、库尔勒市、昌吉市、石河子市;小城市20个,小城镇约230个,这种特大城市和中等规模城市数量的偏少,而小城镇数量众多的城镇体系分布特征和结构,决定了在推动全疆城镇化进程中,特大城市乌鲁木齐的经济辐射缺失一定数量的中等规模中心城市来衔接和带动,所以对推动全疆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进程力度不足和辐射带动乏力。 3 新疆第三产业发展评述
3.1 第三产业发展趋势及特点分析
新疆第三产业的发展呈现起步慢、发展迅速的特征,尤其是在西部大开发和丝绸之路建设的大背景下,为新疆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带来政策上的支持和资本上的保障,1990年,新疆第三产业产值占GDP得比重为34.67%,同期相应的第一、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依次为34.67%和30.66%,新疆的产业结构呈现“三、一、二”结构特征,到最新的201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第三产业产值占比略有增长,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增长明显,到达45%,而相应的第一产业农业的产值则降低明显,比重仅为17.6%,此时的新疆产业结构框架呈现出“二、三、一”的结构模式,在1992年之前,第一产业的比重最大,第三产业占比最小,随着时间的流逝,新疆第三产业的发展逐渐加速,产值占比逐渐提高,甚至在1995、1996和1998年超越第二产业比重,占新疆GDP的比重最大,而第一产业占比则逐年减少,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新疆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程度,1990至2013年期间,新疆第二产业工业的发展仍占有主导优势,只有个别年份低于第三产业的产值占比,那么从整体来看,新疆的产业结构发展呈现“二、三、一”的结构特点,但是从发展势头可以看出,新疆第二产业的发展呈现略有下降的趋势,第三产业发展则呈现逐步追赶并超越第二产业主导产业的趋势,可以推测,未来新疆的产业结构将会呈现“三、二、一”的发展模式。
3.2 与先进省份、国内平均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近些年来虽然新疆第三产业的发展比较稳定,但是从总量上评估,新疆第三产业的发展仍旧趋于缓慢,主要表现出第三产业产值总量较小,在全国的竞争中势头较小,且竞争力较弱。新疆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与我国平均水平的比较,比如2013年新疆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4%,低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约9个百分点,从对比关系图可以看出,新疆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在1994至1998年期间高于全国发展水平,在1998年之后,新疆第三产业产值占比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并且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差距越来越远,这种趋势维持到了2010年,从图可知,2010年之后,新疆第三产业占比快速增长,逐渐追赶全国同期的发展水平。但与全国其他省市的对比中,差距依旧明显,2013年新疆第三产业产值约为3126亿元,相当于同期北京市第三产业产值的20.84%,河北省的31%,浙江省的18%,江苏省的11.8%,山东省的13.8%,广东省的10.8%。
3.3 新疆第三产业内部行业发展比较分析
从新疆第三产业内部行业发展数据来看,在2013年新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以及其他服务行业除了相对于甘肃省的发展有优势外,相比其它六个省市的发展水平仍差距明显,但是从新疆第三产业内部行业的发展势头来看,通过相应的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其发展空间还是可观的。2005年至2013年的数据明显可知,传统第三产业诸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在占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逐渐减小,从2005年的36.02%降低到2013年的32.7%,在三大传统第三产业内部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比下降的明显,从2006年至2011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每年以接近1%的水平逐年降低,相比而言,现代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势逐渐明显,尤其以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为突出,这说明新疆这几年金融业的发展势头强劲,为后续的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鉴定基础,从统计的2005年至2013年期间,金融业产值占比增长了几乎5个百分点,从8.50%增长至13.44%,同期,房地产业也增长了1.54%,另外从统计数据可知,在2010年新疆房地产业的产值比重达到最大,之后几年有所下降,究其原因,在于国家宏观调控对楼市的调控政策实施的效果,可以推测,未来几年新疆的经济发展对房地产业的依赖程度有减小的趋势。
3.4 新疆第三产业吸纳就业劳动分析
新疆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人员逐渐增高,且继续吸纳就业的空间巨大,从1990年以来的数据明显可知,新增就业人员约60%的规模从事于第三产业的相关行业,第三产业不仅吸纳了大部分新增就业人员,还解决了大量来自于第一、二产业的富余劳动力,实现再就业;从就业的总人数来说,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规模仍低于第一产业,差距约95万人次,最新2013年的数据,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员比重为37.52%,第一产业为46.17%,最低的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为16.31%,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相对的第三产业则发展势头强劲,吸纳就业能力快速增长,随着新疆城镇化进程的逐步进展,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规模也将快速增加,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潜力明显体现。
4 新疆城镇化与第三产业发展现状结论分析
(1)在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其它省份的发展程度比较中,新疆的城镇化水平发展呈现滞后特征,发展动力不足,且低于全国发展水平。而省内各地州间的城镇化发展程度则呈现极不均衡的特征。
(2)1990至2013年间,新疆第二产业工业的发展仍占有主导优势,新疆的产业结构发展呈现“二、三、一”的结构特点,但是从发展势头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发展则呈现逐步追赶并超越第二产业主导产业的趋势。
(3)在与先进省份、国内平均发展水平的比较中,新疆第三产业发展程度趋于缓慢,主要表现出第三产业产值总量较小,在全国的竞争中势头较小,且竞争力较弱。大部分年份新疆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与先进发达省份的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比较中,更是相差甚远。
(4)从新疆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角度分析,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吸纳就业能力快速增长,随着新疆城镇化进程的逐步进展,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规模也将快速增加,且继续吸纳就业的空间巨大,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潜力明显体现。
参考文献
[1]苏雪串.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化[J].财经科学,2002,(8).
[2]干春晖,余典范.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08).
[3]刘艳军,李诚固,李如生,董会和.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机理研究[J].人文地理,2008,(5).
[4]吴子稳,潘群群,傅为忠.三次产业与城镇化的关系分析[J].西北人口,2011,4(32).
[5]马鹏,李文秀,方文超.集聚化、第三产业和城市化[J].财经科学,2010,(8):101-108.
[6]曾芬枉.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优化[J].当代经济研究,2002,(9).
关键词:城镇化;第三产业;现状分析;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9.004
1 引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边陲,处于亚欧大陆腹地,于1955年10月1日成立,简称“新疆、新”,总面积166万km2,是多民族聚集区域,目前有47个民族成分,主要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和锡伯族等主要民族,新疆陆地边境线长约5600公里,依次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斯坦八个国家接壤,2015年的最新统计数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辖3个地级市、6个地区、5个自治州、13个市辖区、21个县级市、62个县、6个自治县。2013年末全疆总人口为2264.3万,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为9264.1亿元,较2013年增长了903.9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40607元,较2013年增长了2760元。
2 新疆城镇化推进现状分析
2.1 新疆城镇化发展特征
新疆是多民族聚集区域,截止2013年末,新疆全疆人口为2264.3万,1978年,新疆城镇化率为27%,2013年,城镇化率达到了44.47%,年均增长1.44个百分点,从改革开放的1978年到2013年,新疆城镇化率的变化整体上表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具体变化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年到1985年,城镇化率在7年之间增长了5.23个百分点,这一阶段城镇化率增长较快且比较明显,第二阶段为1986年到1993年,这一阶段城镇化率呈现出小范围的上下波动,增幅和降幅皆不明显,城镇化率数据基本维持在35.5%左右,第三阶段为1994年到2004年,这一阶段城镇化率稳定逐步增长,从1994年的34.2%增长到2004年的36.67%,增幅为2.47%,第四阶段为2005年至今,其中2005年到2006年之间城镇化率增长较快,达到6.5%,2006年至今城镇化率比较稳定,整体来看,新疆城镇化发展遵循诺瑟姆(Ray M. Northam)曲线,当下新疆的城镇化正处于中期加速发展阶段,发展潜力较大,但要突破70%的后期成熟发展水平仍任重而道远,与全国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比较,可以明显得出在1990年以前,新疆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是明显高于全国发展水平,但在1990年之后一直到2000年,新疆的城镇化水平增速逐渐降低,以至于在2000年以后,落后于全国城镇化发展水平。
2.2 省际间比较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别较大
本文选取2006-2013年全国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数据为基准,横向比较分析了2006-2013年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河北省五省与新疆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分析结果可知新疆城镇化发展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下降和上升幅度较小,整体数据趋于稳定,在2006-2013年期间,对所选取的六省与全国城镇化率水平,排名依次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和新疆,新疆的城镇化水平发展呈现滞后特征,整体来说,发展动力不足,且低于全国发展水平,对于目前公认的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和山东省四个经济发达省份来说,城镇化发展程度更是相差甚远,其中可能的原因为新疆目前处于经济欠发达区域,国民经济发展主要依赖第一、二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占比较小,城镇无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导致新疆城镇化发展水平相比较低,河北省与新疆城镇化率的数据比较相近,在2006-2009年,新疆的城镇化率高于河北省的城镇化率,而在2009-2013年,河北省城镇化水平逐渐超越新疆城镇化率,其可能的原因是河北省处于京津冀,在北京、天津等发达地区的经济带动辐射之下,城镇化发展也相应得以提升。
2.3 省内横向比较区域差异明显
对于新疆区内各地州(县)区域之间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差异比较明显,整体来说北疆区域的城镇化发展程度高于东疆和南疆区域,尤其以天山北坡经济带区域的城镇化率水平较为突出,这一经济带区域包含乌鲁木齐市、石河子市、克拉玛依市、五家渠市以及东疆区域的哈密市和吐鲁番市等,总面积大约为9.54万平方公里,约占新疆面积的5.8%,以乌鲁木齐为经济发展中心,以铁路和公路沿线城市的布局为框架,辐射和带动周边区域的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水平,据2014年新疆统计年鉴数据,天山北坡经济带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到新疆全区的69.4%,城镇化率达到86.98%,对全疆经济起着重要的带动、辐射和示范作用。新疆目前的大城市都集中在北疆区域;对于南疆各地州来说,总体城市化发展水平较低,城市发展布局没有形成,至今尚无大城市布局,第三产业服务水平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目前仍依赖于北疆城市的带动作用。2013年,北疆各地州市是城镇化水平均在40%以上,其中的主要城市如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五家渠市以及石河子市的城镇化水平在70%以上,按照诺瑟姆的“S型”城镇化发展曲线已处于晚期成熟阶段,北疆城市中的克拉玛依市、石河子市和五家渠市城镇化率超过了93%,城镇化发展已经处于非常成熟和成功的水平,相比而言,南疆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则相对缓慢和落后,平均城镇化率只有28.67%,整体处于城镇化初期发展阶段,经济结构中农业和乡村人口占比较大,城镇化发展水平缓慢而落后,南疆各地州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处于55%以下,南疆地区的主要城市的城市化率均在60%以下,仅有新疆自治区直辖市的图木舒克市城镇化水平达到约83%,库尔勒市的发展水平约62%,整体来说,南疆地区发展较快的主要城市对区域城镇化进程的带动作用乏力;根据新疆城镇体系规模结构规划中可知按城镇非农业人口比例划分,有特大城市一个,即乌鲁木齐市,中等规模城市8个,分别为克拉玛依市、哈密市、伊宁市、喀什市、阿克苏市、库尔勒市、昌吉市、石河子市;小城市20个,小城镇约230个,这种特大城市和中等规模城市数量的偏少,而小城镇数量众多的城镇体系分布特征和结构,决定了在推动全疆城镇化进程中,特大城市乌鲁木齐的经济辐射缺失一定数量的中等规模中心城市来衔接和带动,所以对推动全疆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进程力度不足和辐射带动乏力。 3 新疆第三产业发展评述
3.1 第三产业发展趋势及特点分析
新疆第三产业的发展呈现起步慢、发展迅速的特征,尤其是在西部大开发和丝绸之路建设的大背景下,为新疆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带来政策上的支持和资本上的保障,1990年,新疆第三产业产值占GDP得比重为34.67%,同期相应的第一、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依次为34.67%和30.66%,新疆的产业结构呈现“三、一、二”结构特征,到最新的201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第三产业产值占比略有增长,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增长明显,到达45%,而相应的第一产业农业的产值则降低明显,比重仅为17.6%,此时的新疆产业结构框架呈现出“二、三、一”的结构模式,在1992年之前,第一产业的比重最大,第三产业占比最小,随着时间的流逝,新疆第三产业的发展逐渐加速,产值占比逐渐提高,甚至在1995、1996和1998年超越第二产业比重,占新疆GDP的比重最大,而第一产业占比则逐年减少,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新疆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程度,1990至2013年期间,新疆第二产业工业的发展仍占有主导优势,只有个别年份低于第三产业的产值占比,那么从整体来看,新疆的产业结构发展呈现“二、三、一”的结构特点,但是从发展势头可以看出,新疆第二产业的发展呈现略有下降的趋势,第三产业发展则呈现逐步追赶并超越第二产业主导产业的趋势,可以推测,未来新疆的产业结构将会呈现“三、二、一”的发展模式。
3.2 与先进省份、国内平均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近些年来虽然新疆第三产业的发展比较稳定,但是从总量上评估,新疆第三产业的发展仍旧趋于缓慢,主要表现出第三产业产值总量较小,在全国的竞争中势头较小,且竞争力较弱。新疆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与我国平均水平的比较,比如2013年新疆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4%,低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约9个百分点,从对比关系图可以看出,新疆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在1994至1998年期间高于全国发展水平,在1998年之后,新疆第三产业产值占比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并且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差距越来越远,这种趋势维持到了2010年,从图可知,2010年之后,新疆第三产业占比快速增长,逐渐追赶全国同期的发展水平。但与全国其他省市的对比中,差距依旧明显,2013年新疆第三产业产值约为3126亿元,相当于同期北京市第三产业产值的20.84%,河北省的31%,浙江省的18%,江苏省的11.8%,山东省的13.8%,广东省的10.8%。
3.3 新疆第三产业内部行业发展比较分析
从新疆第三产业内部行业发展数据来看,在2013年新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以及其他服务行业除了相对于甘肃省的发展有优势外,相比其它六个省市的发展水平仍差距明显,但是从新疆第三产业内部行业的发展势头来看,通过相应的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其发展空间还是可观的。2005年至2013年的数据明显可知,传统第三产业诸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在占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逐渐减小,从2005年的36.02%降低到2013年的32.7%,在三大传统第三产业内部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比下降的明显,从2006年至2011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每年以接近1%的水平逐年降低,相比而言,现代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势逐渐明显,尤其以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为突出,这说明新疆这几年金融业的发展势头强劲,为后续的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鉴定基础,从统计的2005年至2013年期间,金融业产值占比增长了几乎5个百分点,从8.50%增长至13.44%,同期,房地产业也增长了1.54%,另外从统计数据可知,在2010年新疆房地产业的产值比重达到最大,之后几年有所下降,究其原因,在于国家宏观调控对楼市的调控政策实施的效果,可以推测,未来几年新疆的经济发展对房地产业的依赖程度有减小的趋势。
3.4 新疆第三产业吸纳就业劳动分析
新疆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人员逐渐增高,且继续吸纳就业的空间巨大,从1990年以来的数据明显可知,新增就业人员约60%的规模从事于第三产业的相关行业,第三产业不仅吸纳了大部分新增就业人员,还解决了大量来自于第一、二产业的富余劳动力,实现再就业;从就业的总人数来说,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规模仍低于第一产业,差距约95万人次,最新2013年的数据,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员比重为37.52%,第一产业为46.17%,最低的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为16.31%,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相对的第三产业则发展势头强劲,吸纳就业能力快速增长,随着新疆城镇化进程的逐步进展,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规模也将快速增加,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潜力明显体现。
4 新疆城镇化与第三产业发展现状结论分析
(1)在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其它省份的发展程度比较中,新疆的城镇化水平发展呈现滞后特征,发展动力不足,且低于全国发展水平。而省内各地州间的城镇化发展程度则呈现极不均衡的特征。
(2)1990至2013年间,新疆第二产业工业的发展仍占有主导优势,新疆的产业结构发展呈现“二、三、一”的结构特点,但是从发展势头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发展则呈现逐步追赶并超越第二产业主导产业的趋势。
(3)在与先进省份、国内平均发展水平的比较中,新疆第三产业发展程度趋于缓慢,主要表现出第三产业产值总量较小,在全国的竞争中势头较小,且竞争力较弱。大部分年份新疆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与先进发达省份的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比较中,更是相差甚远。
(4)从新疆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角度分析,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吸纳就业能力快速增长,随着新疆城镇化进程的逐步进展,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规模也将快速增加,且继续吸纳就业的空间巨大,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潜力明显体现。
参考文献
[1]苏雪串.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化[J].财经科学,2002,(8).
[2]干春晖,余典范.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08).
[3]刘艳军,李诚固,李如生,董会和.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机理研究[J].人文地理,2008,(5).
[4]吴子稳,潘群群,傅为忠.三次产业与城镇化的关系分析[J].西北人口,2011,4(32).
[5]马鹏,李文秀,方文超.集聚化、第三产业和城市化[J].财经科学,2010,(8):101-108.
[6]曾芬枉.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优化[J].当代经济研究,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