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安高校是公安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是公安高级专门人才集聚的战略高地。其具有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深化公安理论研究、服务公安工作的三大职能。公安高校的教师是国家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素质的关键所在。提高公安高校教师师资力量,对于公安专业人才培养、信息交流、文化辐射、科技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公安高校 师资队伍 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7-0212-02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既是一所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征,也是确保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所在。[1]这支队伍的素质如何、水平怎样,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关系到学校培养的人才质量。因此,公安高校必须从战略高度出发,努力建设一支水平高、素质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本文通过分析公安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加强公安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建议。
一、公安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及师资个体专业素质不强
在部分公安高校中公安专业课教师不仅数量不足,同时其专业结构也不合理。在公安专业教师中,既真正系统地接受过公安专业教育、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有基层公安工作经历、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很少。往往是毕业于公安院校的教师缺乏基层工作经历,从事过基层公安工作的教师却不是毕业于公安院校。更有一大部分教师来自于地方高校,所学的专业有的是和公安专业相近,有的甚至根本与公安专业无关,同时又没有实际的公安工作经验。专业结构的不合理也使得教师个体的专业素质不强,由于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又没有从事过公安实际工作,使得其没有较强的警察职业认同感,在思想、工作、纪律等方面不符合警察的职业要求。缺乏全面的专业素质,仅仅对自己所讲课程的业务有一定的理论学习,不具备综合业务素质,专业知识面狭窄,这样的高校教师组成的团队会影响师资队伍的建设。[2]
(二)缺乏能够引领公安专业前沿的高端人才
中国的警察高等教育在短短二十多年里就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数百年来的教育历程,虽然已逐步形成了以部属院校为龙头,以省属院校为骨干,层次较为合理、功能较为齐全的警察高等教育体系,并且具有了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师资队伍,[3]但不公的人事分配制度、急功近利的学术评价制度等,使得在公安专业缺少高端知识技术复合型人才、能够达到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水平的人才。
(三)师资队伍建设的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
师资队伍建设没有健全的体制机制是当前我国公安高校存在的普遍问题。教师身份和专业技术职务的终身制问题是公安高校高质量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人事管理体制中实行的终身制缺乏竞争、激励和活力,使得教师只重视“身份”和待遇挂钩,不重视岗位职责,因此使教师的定岗、定编工作难以落到实处,很难优化配置资源,造成了教师队伍结构比例失调,考核工作流于形式,激励作用不强。这些不仅直接影响到师资队伍中拔尖人才的成长,影响到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更影响到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4]
急功近利的学术评价制度激化广大公安高校教师在研究中的短期行为,导致学术风气日益浮躁。教师不专心研究新领域,一味地盲目跟风,没有把精力放在学术研究上。这类现象不仅污染了学术文化环境,也阻碍了杰出人才的成长。
竞争、考核、激励机制的不健全也使得公安高校教师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校内教学的精力不集中,教师心理浮躁,不平衡,由此造成教师下海跳槽或调动工作等一系列问题,产生了教师队伍的不合理流动现象,制约着全面建设师资队伍的工作。
二、加强公安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
(一)外引内培优化专业结构,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首先,在人才引进方面要实行国内和海外引进并举方针。通过向国家重点大学、科研院所,积极引进与公安专业相近或相同的优秀毕业研究生。从海外引进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向社会公开招聘主干课程的骨干教师等措施,加强师资整体水平,为教师队伍注入新的活力。其次,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培训工作重点从以理论培训为主转到以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公安实战能力和教学水平为重点的能力教育上来;从基础培训和学历补偿教育转变到更新知识和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继续教育上来。可以采取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以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参加短期研讨班及讲习班、高级研修,到国内或国际知名高校作访问学者等多种方式,多渠道培训广大教师。同时公安高校与实战单位要建立协作机制,实行院校教师定期参加警务实战和选聘专兼职教官任教的双向互动制度,公安院校教师定期安排到实战单位锻炼,并在教学中聘请和引进具备双师素质的实训教官来校任教。改善公安院校的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二)优化人才环境,构筑人才高地
公安高校要想具有引领公安专业前沿的高端人才,就要努力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制度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加大对公安专业高端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要特别加强公安实战创新人才的培养,依托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建设高层次创新型公安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同时学术文化的环境建设也是关键。学术文化环境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要淡化官本位色彩,首要条件就是要形成学术本位、公开公正、规范有序、自由竞争、追求卓越的学术理念。教授是高校的最高学术头衔,是学术精神象征、学术水准标杆和学术职业的代表。换言之,公安高校师资队伍能否尽快提升教学与研究水准,具有广泛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和水平,关键是看公安高校教授队伍的师资水平。所以,学术文化环境建设的重点是通过制度建设保障教授基本的学术水准、学术道德和学术社会责任。[5]
(三)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师管理机制
探索建立公安高校人事制度,建立健全高校教师宏观管理体制,进一步强化激励和竞争机制。建立完善教师编制管理制度和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坚持以教师队伍为主体,合理确定教师、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比例结构。让岗位设置充满生机和活力,真正激发起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岗位聘任中要树立既要对事也要对人的思想。完善岗位设置、岗位责任与聘任办法,加强业绩考核与岗位管理。[6]完善以鼓励创新和能力水平为导向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建立以促进绩效改进和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由德、能、勤、绩、廉等要素构成的教师评价体系,强化同行专家在教师评价中的重要作用。继续完善以提高待遇和业绩贡献为导向的教师激励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强化以岗定薪、岗变薪变、保障与激励相结合,完善多种收入分配形式。以此来深化公安高校师资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构建有利于人才发展和发挥作用的高校服务支撑体系。[7]
【参考文献】
[1]李平,吴庆文.一流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着力点——我国34所“985工程”高校的实证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0,10(1).
[2]李新钰.关于公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公安教育,2011.1.
[3]王庆功,徐仲成,李亦农.中国警察高等教育向何处去[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7,22(3).
[4]高增刚.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7(7).
[5]高耀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9(23).
[6]黄敏华.如何改进高校师资队伍建设[J].考试周刊,2009(6).
[7]教育部人事司.新中国60年高校教师队伍的发展壮大与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9(18).
[关键词]公安高校 师资队伍 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7-0212-02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既是一所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征,也是确保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所在。[1]这支队伍的素质如何、水平怎样,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关系到学校培养的人才质量。因此,公安高校必须从战略高度出发,努力建设一支水平高、素质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本文通过分析公安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加强公安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建议。
一、公安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及师资个体专业素质不强
在部分公安高校中公安专业课教师不仅数量不足,同时其专业结构也不合理。在公安专业教师中,既真正系统地接受过公安专业教育、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有基层公安工作经历、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很少。往往是毕业于公安院校的教师缺乏基层工作经历,从事过基层公安工作的教师却不是毕业于公安院校。更有一大部分教师来自于地方高校,所学的专业有的是和公安专业相近,有的甚至根本与公安专业无关,同时又没有实际的公安工作经验。专业结构的不合理也使得教师个体的专业素质不强,由于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又没有从事过公安实际工作,使得其没有较强的警察职业认同感,在思想、工作、纪律等方面不符合警察的职业要求。缺乏全面的专业素质,仅仅对自己所讲课程的业务有一定的理论学习,不具备综合业务素质,专业知识面狭窄,这样的高校教师组成的团队会影响师资队伍的建设。[2]
(二)缺乏能够引领公安专业前沿的高端人才
中国的警察高等教育在短短二十多年里就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数百年来的教育历程,虽然已逐步形成了以部属院校为龙头,以省属院校为骨干,层次较为合理、功能较为齐全的警察高等教育体系,并且具有了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师资队伍,[3]但不公的人事分配制度、急功近利的学术评价制度等,使得在公安专业缺少高端知识技术复合型人才、能够达到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水平的人才。
(三)师资队伍建设的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
师资队伍建设没有健全的体制机制是当前我国公安高校存在的普遍问题。教师身份和专业技术职务的终身制问题是公安高校高质量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人事管理体制中实行的终身制缺乏竞争、激励和活力,使得教师只重视“身份”和待遇挂钩,不重视岗位职责,因此使教师的定岗、定编工作难以落到实处,很难优化配置资源,造成了教师队伍结构比例失调,考核工作流于形式,激励作用不强。这些不仅直接影响到师资队伍中拔尖人才的成长,影响到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更影响到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4]
急功近利的学术评价制度激化广大公安高校教师在研究中的短期行为,导致学术风气日益浮躁。教师不专心研究新领域,一味地盲目跟风,没有把精力放在学术研究上。这类现象不仅污染了学术文化环境,也阻碍了杰出人才的成长。
竞争、考核、激励机制的不健全也使得公安高校教师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校内教学的精力不集中,教师心理浮躁,不平衡,由此造成教师下海跳槽或调动工作等一系列问题,产生了教师队伍的不合理流动现象,制约着全面建设师资队伍的工作。
二、加强公安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
(一)外引内培优化专业结构,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首先,在人才引进方面要实行国内和海外引进并举方针。通过向国家重点大学、科研院所,积极引进与公安专业相近或相同的优秀毕业研究生。从海外引进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向社会公开招聘主干课程的骨干教师等措施,加强师资整体水平,为教师队伍注入新的活力。其次,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培训工作重点从以理论培训为主转到以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公安实战能力和教学水平为重点的能力教育上来;从基础培训和学历补偿教育转变到更新知识和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继续教育上来。可以采取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以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参加短期研讨班及讲习班、高级研修,到国内或国际知名高校作访问学者等多种方式,多渠道培训广大教师。同时公安高校与实战单位要建立协作机制,实行院校教师定期参加警务实战和选聘专兼职教官任教的双向互动制度,公安院校教师定期安排到实战单位锻炼,并在教学中聘请和引进具备双师素质的实训教官来校任教。改善公安院校的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二)优化人才环境,构筑人才高地
公安高校要想具有引领公安专业前沿的高端人才,就要努力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制度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加大对公安专业高端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要特别加强公安实战创新人才的培养,依托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建设高层次创新型公安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同时学术文化的环境建设也是关键。学术文化环境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要淡化官本位色彩,首要条件就是要形成学术本位、公开公正、规范有序、自由竞争、追求卓越的学术理念。教授是高校的最高学术头衔,是学术精神象征、学术水准标杆和学术职业的代表。换言之,公安高校师资队伍能否尽快提升教学与研究水准,具有广泛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和水平,关键是看公安高校教授队伍的师资水平。所以,学术文化环境建设的重点是通过制度建设保障教授基本的学术水准、学术道德和学术社会责任。[5]
(三)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师管理机制
探索建立公安高校人事制度,建立健全高校教师宏观管理体制,进一步强化激励和竞争机制。建立完善教师编制管理制度和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坚持以教师队伍为主体,合理确定教师、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比例结构。让岗位设置充满生机和活力,真正激发起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岗位聘任中要树立既要对事也要对人的思想。完善岗位设置、岗位责任与聘任办法,加强业绩考核与岗位管理。[6]完善以鼓励创新和能力水平为导向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建立以促进绩效改进和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由德、能、勤、绩、廉等要素构成的教师评价体系,强化同行专家在教师评价中的重要作用。继续完善以提高待遇和业绩贡献为导向的教师激励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强化以岗定薪、岗变薪变、保障与激励相结合,完善多种收入分配形式。以此来深化公安高校师资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构建有利于人才发展和发挥作用的高校服务支撑体系。[7]
【参考文献】
[1]李平,吴庆文.一流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着力点——我国34所“985工程”高校的实证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0,10(1).
[2]李新钰.关于公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公安教育,2011.1.
[3]王庆功,徐仲成,李亦农.中国警察高等教育向何处去[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7,22(3).
[4]高增刚.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7(7).
[5]高耀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9(23).
[6]黄敏华.如何改进高校师资队伍建设[J].考试周刊,2009(6).
[7]教育部人事司.新中国60年高校教师队伍的发展壮大与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