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搜索》要讨论的是当代的人们与社会信息的关系,是当代的人们与阴谋和各种事情的较量,是当代的人们与传播各种事情的关系让这个电影叙事的主要矛盾的冲突转向了当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是极其恶俗的关系。
关键词:互联网;人性;道德绑架
引言
《搜索》这一部电影向人们描述的是以在一辆公交车上不给老人让座这个事件的视频为主故事线展开的,一家上市大公司董事长的执行秘书,在某一天身体不适去医院发现自己得了淋巴癌晚期,内心的心情几乎是绝望的状态,从医院走出来坐上了的公交车,因为绝望的心情就没有给后来上车的老人家让座位,以至于引起公交车上的乘客的公愤。在媒体的一番炒作,网民的一番人肉后,将这个妙龄女子变成了道德败坏的典型,最后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视频在网络平台上被各种人传播,并且主人公叶蓝秋被人肉,这样一个简单的视频却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改变了一个家庭。电影向我们叙述了了方方面面的事情,艺术源自生活并且高于生活,在这部电影中体现了各种社会的方方面面的问题,而这种事情也值得人们深思、感悟。
一、扭曲的互联网:从自由平台到泄愤通道
1、互联网的自由、交互属性,易激发人的正义感
在我们这个社会中,有很多这样类似的事件,春晚的《扶不扶》小品,在一個本来充满爱心,单纯的社会上,出现了这样的一个社会现象,老人摔倒了,本来我们都会去伸出援助之手,但是扶完之后却出现了讹诈人的现象,让本来该扶的事情也成了我们要想一想的事情。在2015年4月份的时候,到北京游玩的周妈妈,在登长城的时候,在长城脚下摔倒,却没有一个人来帮助她,在场的人只是在那里看,却没有人伸出援助之手,最终,在经历了快二十分钟之后,她的老乡赶来将她送往医院,但是最终周妈妈还是离开了人间。要是在以前,可能会有很多的人来帮助她,但是在那时,却没有一个人来帮她,甚至现在帮助别人要先拿手机录下来,才会帮助别人。这个事件随后做过一个调查,假如你是当时的那些游客,你会采取什么措施?答案是有85%的人会伸出援助之手,有5%的人会视而不见,不给自己找麻烦。那难道那些游客都是这些少数吗?
显然,这个结果是不正确的。互联网的自由、交互属性,让每一个人都把自己不由自主的向“圣人”靠近,让每个人觉得我们的做法就是对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随意的发表言论,因为,在互联网上我们都是未曾谋面的陌生人。我们都会向别人表现我们积极的一面,这些举动都是正常的。在主编的口中还说着:“我们的工作是努力记录生活中的真实,努力还原事实真相”那么这句话到底是不是真相呢?到底是不是事实呢?想必我们都知道,有时候我们看到的并不是所谓的她们口中的真相,她们只看到了她不好的一面,却没有看到认错、好的一面,有些只是一味的追求自己想要达到的的目标,却忽略了别人的感受,掩盖了事情的真是面目,将事情利用自己的私欲发展到很恶化的程度。在互联网上最后促成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2、网络泄愤,是对现实不满的一种派遣
在我们这个国家,网上冲浪的人有两个特质,一种是每一个人都有一种积极的态度,一种正义感,另一个是每一个人都火气很大,对什么事情都很愤怒。他们在每一个网站上都很坦然,都很不遮口栏。很多人在网上的事情就是在发挥自己的不满,自己愤怒的心情,别的时候才是看新闻、社交等等。在这个人人都网上冲浪的时代,我们在看到一些社会新闻或者社会热门事件的时候,我们应该保持一种理性的心态,看清事态再发表评论,不要盲目跟风,随大流。有时候一件很小的事件经过很多人的传播使这件事情发酵成一件扭曲的事件,脱离真相。我们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发表我们想要发表的言论,但是我们不能发表舆论,在互联网上泄愤的过程中,互联网和被骂的人都是无辜的,我们看到这个事件,尽管我们不知道它是不是真的,我们还是会跟着舆论的方向走,还是会发表自己的言论。但是从始至终,事情终究还是那个事情,我们虽然发泄了愤怒,可那又解决了什么呢。
二、扭曲的价值观:从传统美德道德绑架
1、从“让座”看传统美德:应以自愿为前提
这部电影中,叶蓝秋会引起社会争议的事情就是因为不给老年人让座。在我们的国家,传统美德一直是从小教育我们到大的内容,尊老爱幼,乐于助人这品格都是我们要拥有的,也是我们一直要做到的事情,但是这也并没有要求我们是必须要做的义务。但是这在大众的眼中就不一样了,人性的窥探与大众善于产生嫉妒心理的心理状态让人们在看到弱势群体的时候不自觉的态度就靠向了他们,加有不一样的心理。他们在看到别人受难,落魄的时候会有一种看热闹的态度来看待这件事情,而并不是第一时间想着帮助他们。而叶蓝秋不就是其中的一员吗,她不就是人们口中所说那种光鲜亮丽的人吗?我们希望让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但不希望它禁锢我们,这个本来的传统美德成为了炒作的热点,成为了一个社会事件的发酵物,成为一个沸点,更是成为一个道德绑架的源头。
2、德治中国:抛开法律空谈道德,极易形成道德绑架
现在的中国,我们一直强调是法治中国,但是,在这个法治中国中,我们身边的太多的事情都没有很法治,会根据我们的道德来决定这些事情,而这样就往往容易形成道德绑架。在不让座事件发生后,主编在自己雄厚的媒体宣传背景,熟练的扩散舆论的手段,主编引导着舆论,到了一个顶热的状态,人们纷纷指责她没有公德,没有道德。本来可以压制的事件硬生生发展成了道德败坏,造成了道德绑架,但是这如果拿到法律上,主人公并没有任何错误可言,在社会上,却成了热门事件。
在当今的时代,我只想告诉大家做什么事情都要理智一些,对待感情,对待社会事件,我们可以搜索,我们也会被别人搜索,但是我们要理智搜索,我们可能会伤害了别人,也可能会成为下一个受害者。我们每一个人对社会多一些宽容,社会也就会多一点人情。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的时代,这是个被搜索的时代。
参考文献
[1]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2]唐金海、荆竹,追求真善美[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9.
[3]吴小丽、林少雄,影视理论文献[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李丹阳,女,河南平顶山,大连艺术学院2017级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指导教师:章萌
关键词:互联网;人性;道德绑架
引言
《搜索》这一部电影向人们描述的是以在一辆公交车上不给老人让座这个事件的视频为主故事线展开的,一家上市大公司董事长的执行秘书,在某一天身体不适去医院发现自己得了淋巴癌晚期,内心的心情几乎是绝望的状态,从医院走出来坐上了的公交车,因为绝望的心情就没有给后来上车的老人家让座位,以至于引起公交车上的乘客的公愤。在媒体的一番炒作,网民的一番人肉后,将这个妙龄女子变成了道德败坏的典型,最后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视频在网络平台上被各种人传播,并且主人公叶蓝秋被人肉,这样一个简单的视频却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改变了一个家庭。电影向我们叙述了了方方面面的事情,艺术源自生活并且高于生活,在这部电影中体现了各种社会的方方面面的问题,而这种事情也值得人们深思、感悟。
一、扭曲的互联网:从自由平台到泄愤通道
1、互联网的自由、交互属性,易激发人的正义感
在我们这个社会中,有很多这样类似的事件,春晚的《扶不扶》小品,在一個本来充满爱心,单纯的社会上,出现了这样的一个社会现象,老人摔倒了,本来我们都会去伸出援助之手,但是扶完之后却出现了讹诈人的现象,让本来该扶的事情也成了我们要想一想的事情。在2015年4月份的时候,到北京游玩的周妈妈,在登长城的时候,在长城脚下摔倒,却没有一个人来帮助她,在场的人只是在那里看,却没有人伸出援助之手,最终,在经历了快二十分钟之后,她的老乡赶来将她送往医院,但是最终周妈妈还是离开了人间。要是在以前,可能会有很多的人来帮助她,但是在那时,却没有一个人来帮她,甚至现在帮助别人要先拿手机录下来,才会帮助别人。这个事件随后做过一个调查,假如你是当时的那些游客,你会采取什么措施?答案是有85%的人会伸出援助之手,有5%的人会视而不见,不给自己找麻烦。那难道那些游客都是这些少数吗?
显然,这个结果是不正确的。互联网的自由、交互属性,让每一个人都把自己不由自主的向“圣人”靠近,让每个人觉得我们的做法就是对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随意的发表言论,因为,在互联网上我们都是未曾谋面的陌生人。我们都会向别人表现我们积极的一面,这些举动都是正常的。在主编的口中还说着:“我们的工作是努力记录生活中的真实,努力还原事实真相”那么这句话到底是不是真相呢?到底是不是事实呢?想必我们都知道,有时候我们看到的并不是所谓的她们口中的真相,她们只看到了她不好的一面,却没有看到认错、好的一面,有些只是一味的追求自己想要达到的的目标,却忽略了别人的感受,掩盖了事情的真是面目,将事情利用自己的私欲发展到很恶化的程度。在互联网上最后促成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2、网络泄愤,是对现实不满的一种派遣
在我们这个国家,网上冲浪的人有两个特质,一种是每一个人都有一种积极的态度,一种正义感,另一个是每一个人都火气很大,对什么事情都很愤怒。他们在每一个网站上都很坦然,都很不遮口栏。很多人在网上的事情就是在发挥自己的不满,自己愤怒的心情,别的时候才是看新闻、社交等等。在这个人人都网上冲浪的时代,我们在看到一些社会新闻或者社会热门事件的时候,我们应该保持一种理性的心态,看清事态再发表评论,不要盲目跟风,随大流。有时候一件很小的事件经过很多人的传播使这件事情发酵成一件扭曲的事件,脱离真相。我们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发表我们想要发表的言论,但是我们不能发表舆论,在互联网上泄愤的过程中,互联网和被骂的人都是无辜的,我们看到这个事件,尽管我们不知道它是不是真的,我们还是会跟着舆论的方向走,还是会发表自己的言论。但是从始至终,事情终究还是那个事情,我们虽然发泄了愤怒,可那又解决了什么呢。
二、扭曲的价值观:从传统美德道德绑架
1、从“让座”看传统美德:应以自愿为前提
这部电影中,叶蓝秋会引起社会争议的事情就是因为不给老年人让座。在我们的国家,传统美德一直是从小教育我们到大的内容,尊老爱幼,乐于助人这品格都是我们要拥有的,也是我们一直要做到的事情,但是这也并没有要求我们是必须要做的义务。但是这在大众的眼中就不一样了,人性的窥探与大众善于产生嫉妒心理的心理状态让人们在看到弱势群体的时候不自觉的态度就靠向了他们,加有不一样的心理。他们在看到别人受难,落魄的时候会有一种看热闹的态度来看待这件事情,而并不是第一时间想着帮助他们。而叶蓝秋不就是其中的一员吗,她不就是人们口中所说那种光鲜亮丽的人吗?我们希望让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但不希望它禁锢我们,这个本来的传统美德成为了炒作的热点,成为了一个社会事件的发酵物,成为一个沸点,更是成为一个道德绑架的源头。
2、德治中国:抛开法律空谈道德,极易形成道德绑架
现在的中国,我们一直强调是法治中国,但是,在这个法治中国中,我们身边的太多的事情都没有很法治,会根据我们的道德来决定这些事情,而这样就往往容易形成道德绑架。在不让座事件发生后,主编在自己雄厚的媒体宣传背景,熟练的扩散舆论的手段,主编引导着舆论,到了一个顶热的状态,人们纷纷指责她没有公德,没有道德。本来可以压制的事件硬生生发展成了道德败坏,造成了道德绑架,但是这如果拿到法律上,主人公并没有任何错误可言,在社会上,却成了热门事件。
在当今的时代,我只想告诉大家做什么事情都要理智一些,对待感情,对待社会事件,我们可以搜索,我们也会被别人搜索,但是我们要理智搜索,我们可能会伤害了别人,也可能会成为下一个受害者。我们每一个人对社会多一些宽容,社会也就会多一点人情。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的时代,这是个被搜索的时代。
参考文献
[1]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2]唐金海、荆竹,追求真善美[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9.
[3]吴小丽、林少雄,影视理论文献[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李丹阳,女,河南平顶山,大连艺术学院2017级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指导教师: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