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无论是在选拔机制、办学模式、评聘机制等方面都需进行改革创新。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成熟期;发展策略
一、服务经济转型,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按照“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的道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创新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二、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充满活力的多元办学模式
首先,创新办学体制,形成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共建的高等职业学校,探索行业(企业)与高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发挥各自在产业规划、经费筹措、先进技术应用、兼职教师选聘、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各方合作办学,跨部门、跨地区、跨领域、跨专业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其次,完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推进建立由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学校举办方、学校等参加的校企合作协调组织。公办高等职业学校在坚持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同时,鼓励建立董事会、理事会等多种形式的议事制度,形成多方参与、共同建设、多元评价的运行机制,增强办学活力。
三、改革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首先,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等职业学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加强实践育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满足学生成长需要,促进学生人人成才。
其次,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四、改革评聘办法,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审标准,将教师参与企业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社会服务等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和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首先,要加大高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培训力度,推动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展教师培养培训工作。要在优秀企事业单位建立专业教师实践基地,完善专业教师到对口企事业单位定期实践制度。要在学校建立名师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完善老中青三结合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要坚持培养与使用相结合,完善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健全教师考核制度和政策。
其次,加快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聘任(聘用)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带头人,一批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使专业建设紧跟产业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符合职业岗位要求。支持兼职教师或合作企业牵头申报教学研究项目,吸引企业技术骨干参与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五、改革招考制度,探索多樣化选拔机制
首先,稳步开展根据高中阶段教育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职业准备类课程学习情况和职业倾向测试结果综合评价录取新生的招生改革试点。要积极开展具有高中阶段教育学历的复转军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单独招生试点。鼓励职业学校和企业联合开展先招工、后入学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增加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升学比例,拓宽高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进入本科学校应用性专业继续学习的渠道。鼓励高等职业学校与行业背景突出的本科学校合作探索高端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专业硕士培养制度。扩大奖学金、助学金资助受众面,鼓励优秀学生报考高等职业学校。
六、增强服务能力,满足社会多样化发展需要
首先,高等职业学校要搭建产学研结合的技术推广服务平台,面向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面向新农村建设,提供农业技术推广、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建设等服务。建立专业教师密切联系企业的制度,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
其次,高等职业学校要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服务大型跨国集团和企业的境外合作,开展技术培训,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和高技能劳务输出需要;要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办学水平。
高等教育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走过了单纯数量扩张,粗放管理的阶段,应该进入以质量建设为中心,以精细管理为辅助的内涵建设发展阶段,真正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教师培养、课程建设上来。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高等职业教育要加强标准化管理,在“标准化”+“个性特色”的基础上寻求内涵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晨,马树超.我国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评价和预警机制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08).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成熟期;发展策略
一、服务经济转型,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按照“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的道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创新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二、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充满活力的多元办学模式
首先,创新办学体制,形成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共建的高等职业学校,探索行业(企业)与高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发挥各自在产业规划、经费筹措、先进技术应用、兼职教师选聘、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各方合作办学,跨部门、跨地区、跨领域、跨专业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其次,完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推进建立由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学校举办方、学校等参加的校企合作协调组织。公办高等职业学校在坚持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同时,鼓励建立董事会、理事会等多种形式的议事制度,形成多方参与、共同建设、多元评价的运行机制,增强办学活力。
三、改革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首先,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等职业学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加强实践育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满足学生成长需要,促进学生人人成才。
其次,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四、改革评聘办法,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审标准,将教师参与企业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社会服务等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和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首先,要加大高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培训力度,推动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展教师培养培训工作。要在优秀企事业单位建立专业教师实践基地,完善专业教师到对口企事业单位定期实践制度。要在学校建立名师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完善老中青三结合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要坚持培养与使用相结合,完善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健全教师考核制度和政策。
其次,加快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聘任(聘用)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带头人,一批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使专业建设紧跟产业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符合职业岗位要求。支持兼职教师或合作企业牵头申报教学研究项目,吸引企业技术骨干参与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五、改革招考制度,探索多樣化选拔机制
首先,稳步开展根据高中阶段教育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职业准备类课程学习情况和职业倾向测试结果综合评价录取新生的招生改革试点。要积极开展具有高中阶段教育学历的复转军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单独招生试点。鼓励职业学校和企业联合开展先招工、后入学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增加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升学比例,拓宽高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进入本科学校应用性专业继续学习的渠道。鼓励高等职业学校与行业背景突出的本科学校合作探索高端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专业硕士培养制度。扩大奖学金、助学金资助受众面,鼓励优秀学生报考高等职业学校。
六、增强服务能力,满足社会多样化发展需要
首先,高等职业学校要搭建产学研结合的技术推广服务平台,面向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面向新农村建设,提供农业技术推广、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建设等服务。建立专业教师密切联系企业的制度,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
其次,高等职业学校要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服务大型跨国集团和企业的境外合作,开展技术培训,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和高技能劳务输出需要;要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办学水平。
高等教育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走过了单纯数量扩张,粗放管理的阶段,应该进入以质量建设为中心,以精细管理为辅助的内涵建设发展阶段,真正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教师培养、课程建设上来。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高等职业教育要加强标准化管理,在“标准化”+“个性特色”的基础上寻求内涵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晨,马树超.我国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评价和预警机制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