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感知在初中古代诗歌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_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古代诗词讲究诗画结合,因此在诗歌中能够体现出独特的画面美感,呈现出色彩绚烂的诗画世界,因此在教学中就需要引导学生来对古代诗歌中的色彩美感进行感知,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中所体现的色彩世界,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主要论述了色彩感知在初中古代诗歌教学中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色彩感知;初中古代诗歌;应用
  诗歌是人类文明使上最早的一种文学形式,历来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都十分推崇个诗歌美学的教学。而中学生正处于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因此教师就需要通过对学生进行诗歌教育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古代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的时候,往往会通过色彩来创造美,营造出或美好或苍凉或悲壮的景象,学生处于这种色彩画面中的时候,也能够加强对诗歌的理解。因此教师就需要注重色彩感知在古代诗歌教学中的应用。但是目前的古代诗歌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注重对学生字词句的教学,没有通过色彩教学来满足学生的审美要求,因此使得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就比较片面。下面我们就来讲述如何将色彩感知应用到初中古代诗歌的教学中。
  一、基础色彩教学,提升能力感知美
  在进行古代诗歌的色彩感知教学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在看到诗歌色彩的时候能够产生特定的感受,就需要让学生学习有关色彩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对诗歌色彩的创作要素进行了解,让学生在看到色彩词的时候,能够像条件反射一样来理解诗歌中的意思。在我国古代中色彩不仅代表着人们的主观感受,还标志着权利的大小,比如在周代,红色被古代人们认为是正统的颜色,到战国时期紫色也开始成为帝王衣服的主要色彩,而到了隋朝的时候开始认为黄色是正统的颜色。此外,色彩还具有性格的特征,黑色代表正直,黄色代表善战,而白色代表诡计多端等。因此在进行诗歌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来理解诗歌色彩背后所体现出的美感,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内容。
  比如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句诗中,就通过天、莲、花、叶以及日落等意象的色彩互衬,将荷花在夕阳中的美感表现了出来,在诗歌中既有碧叶,也有夕阳红日。在李清照的《怨王孙》这首词中有“秋千巷陌人静,皎月初斜,浸梨花。”这样的诗句,在诗句中就将梨花的雪白和月光的银白结合起来,在月光的照耀下,梨花的更加的莹白透亮,学生此时若是将白色的纯洁善良的意思结合起来,就能够通过这两句诗来感受到词人善良、纯洁的心境,但是通过透过白色也能够感受到作者些许的忧伤。古代诗歌中的色彩世界格外绚丽多彩,要通过表面的色彩文字来看到作者内心的情感,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
  二、抓住文章主旨,反复诵读感受美
  古人在进行诗歌创作的时候,往往并不是单纯地描写诗歌中的色彩,而是要通过色彩来表达某种意、情以及韵,许多诗歌只能够大概了解主要内容,是不能够深究的,因此为了感受诗歌的主旨,理解作者的情感,就需要反复诵读这些含有色彩字眼的诗句,在反复诵读中的学生就能够提出出诗歌中所沉淀出来的情感。中国诗歌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往往注重心理感受,而对形式较为忽略,这也就为反复诵读提供了依据,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因此学生在诵读中来感受色彩词的运用,去体会中国文字的奇妙组合。
  比如在杜甫创作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就是一句绝佳的运用色彩词的好诗,诗句中使用了黄、翠、白、青这四个色彩词,色彩之间相互衬托,让人们感受到一种赏心悦目的景象,听着黄鹂声,仰看白鹭,远眺千山,近看千帆,通过色彩词的衬托,能够将作者那种畅快愉悦的心情表现出来。在杜甫另一首诗《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也是大量运用了色彩词,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需要对这些色彩词进行反复吟诵,让学生在体会作者情感的同时也能够调动自己的主观情感,能够不仅仅局限于诗句中的内容,还能够通过诗句看到信的东西,这样才能够达到更高的阅读境界。
  三、进行大胆想象,冲破束缚体会美
  在进行诗歌赏析的时候,需要通过大量的想象来对诗歌的美感进行题目,如果没有想象,那么纯粹就是字词的学习,是不可能完全理解诗歌的意境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提倡的就是要人们进行尽情的想象, 让学生通过想象来理解诗句中展现出的画面,尤其是包含色彩词的诗句,画面感更强。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可以通过与诗句有关的画卷让学生感受美。
  比如在李白创作的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有这样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这句诗中所体现出来的色彩的意象来进行作画,在作画过程中来体会诗句的含义,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对图画进行讲解,这样就能够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在空阔的江面上,好友登船远行,孤帆渐行渐远,渐渐消失,但是诗人依据伫立在江头,波涛远去,仿佛是在追逐着远去的友人,整个画面中体现出一种苍凉寂寥的跟青,浩瀚缥缈,读完给人留下久久的回味。再比如在王维创作的这首《使至塞上》中有这样两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整个诗句中并没有出现色彩词,但是在读的过程中却是满眼的色彩的,这就是靠学生的想象来达到的。昏黄的大漠,苍白的孤烟,涌动的黄河,红色的希望,短短十个字就将一幅大漠中黄河夕阳的景象表现了出来。作者的在诗句中运用了隐藏的色彩,使得画面更加的沧桑。
  综上所述,古代诗歌中呈现出了色彩纷呈的视觉,将诗歌美和色彩美充分体现了出来,站在色彩的角度去理解诗歌,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吕崇龄.诗歌意象的审美心理内涵及审美特征.昭通师专学报(季刊社会科学),1997(4).
  [2]邹琳.色彩感知与中学古代诗歌教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3]祁欢.初中古诗词色彩审美的伦理技术和教学阐发.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4.
其他文献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文学有名的佳作,多年来深受读者喜爱。其中的人物给人深刻的印象,唐僧是西游记中取经路上的领导核心,一切的事围绕他转动,所以唐僧的形象举足轻重。《西游记》中
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理论,被恩格斯誉为皇冠理论上的明珠,剥离其资本主义特殊性质的外壳,完全适用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实践。本文通过论述利润平均化揭示了市场经济的内在
近年来,被人们开发利用的多媒体课件,为我们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多媒体课件是一种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并开发的CAI(Computer Ass
《倪焕之》是叶圣陶的所作的长篇小说。已有的《倪焕之》研究主要集中于男主人公形象、小说与时代的关系及其意义等方面,而对其中的女主人公金佩璋的形象关注相对较少,所以本文
河套文化的传播从形成开始便主要依赖于传统的传播手段。图书与期刊,作为河套文化传播的主要文本载体,对于河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河套文化的本土期刊《河套
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两大“奇葩”。诗词以韵味、意境、情趣的讲究,成就了在文艺中独特的美。然而,很多“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正是由于古诗词这种特性,造成了我们教学中的盲点:把诗讲细了,破坏了意境美,束缚了儿童想象空间;讲粗了,儿童不理解,享受不到诗词独特的美感。  日常的教学,并不是每一堂课都能用上多媒体。对于偏远地区,特别是农村小学,通常是一支粉笔,一本书进课堂,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只能用“对话
周迅,在微博上说:"This is Archie.请大家多多关照!"她又一次高调地公开了新男友高远圣。21年,8任恋人。这个渴望爱的女人,就这样放弃了一个个原本说嫁定的男人。她总是戏剧般地
《颜氏家训》的教育思想颇受世人关注,尤其是教育子孙后代的思想为人们世代歌颂,《颜氏家训》除在思想上焕发永恒的魅力之外,其风格造诣也有独特之处,语言的魅力也呈现出东方式散
周波的小小说“镇长东沙系列”塑造了以镇长东沙为代表的人物形象,展现了现代社会规训权力的运作及人物在社会中被规训的生存状态,揭示出了现代人缺少真正自由的生存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