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道路桥梁施工管理问题研究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weihbl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道路桥梁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必须加强基础工作、施工质量控制和检验把关工作。本文分析了桥梁施工和使用中容易存在的问题,提出按进度、技术质量、安全进行项目的有效控制,建立安全管理措施,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保证施工环境,充分做好质量控制管理工作。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管理问题对策
  1桥梁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道路桥梁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重视调拱调坡层的施工质量,在该层的施工时,特别要抓好各材料的规格、级配及配合比,确保该层的有效宽度内的平整度和压实度,是保证基层施工质量的基础。
   (2)在基层施工中,严格抓好松铺厚度,在最佳含水量的碾压尽量减少基层成型,经初压后进行人工整修,特别要加强基层边缘立模处的压实度,对因特殊情况碾不到位的应采用工人锤和振动夯,分层夯实,以确保其结构层的质量。
   (3)加强基层养护,在基层施工完成后,采用麻袋進行养护,也可以采用喷洒沥青乳液保护。若不能封闭交通,应限制重车通行,其车速不应超过20KM/H,同时应注意其他交通设施对基层的损坏。若出现车槽(坑槽)松散,应采用相同材料修补压实。严禁用松散粒料填补。
   (4)严格控制基层平整,面层铺筑前用3M直尺对基层进行平整度检测,平整度差且大的路段应进行整平。面层摊铺前认真清扫基层表面,确保基层表面整洁,没有松散浮料和杂质。如有泥土应采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如基层表面局部下封层脱落,则应将脱落处基层表面清洗干净后补做下封层,面层铺筑前受到其他工序污染,如表面滴落水泥成硬渣时,应予及时清除,以确保面层平整度。
  1.2裂缝的形成
   裂缝是混凝土工程中最普遍的病害之一。裂缝的出现,致使混凝土强度下降,承载力减弱,在持续的受力作用下,其结果更为严重,同时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但如果裂缝小于标准要求的极限,一般不会影响工程结构的承载能力、使用功能和耐久性,往往只影响结构外观而产生疑虑。至于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很多,一般主要有以下几点情况:
   (1)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差:1水泥标号低,或放置时间过久,致使水泥变性,或受潮而性能低下。2骨料品种质量差,为了降低成本,对骨料就近采挖,不经过检验就用于施工。
   (2)在施工时,对混凝土的配合比不规范,随意性大,单凭经验不按标准规定进行配比操作。
   (3)在浇筑灌浆过程中,对混凝土的振捣过猛或不足,使混凝土结构整体不均匀,局部骨料沉塌,混凝土干膜后出现蜂窝、麻面状。
   (4)在混凝土浇筑后,由于混凝土在水化热自干过程中受到混凝土结构不均衡的预应力制约而形成裂缝。1.3局部蜂窝、麻面和气泡现象的出现。
   造成这种现象的结果,主要是使混凝土结构大大降低了结构的严密性,其疏松的结构强度几乎降低到最低点,在使用过程中其承受能力极大地减少,并且容易遭受腐蚀而造成重大的损伤,严重地降低了工程的承载力和耐用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点:
   (1)在施工时,不按照标准要求进行配比,施工工艺差,在操作上不按程序操作,随机性调整时有发生。
   (2)在浇筑混凝土后,进行振捣不规范,不均衡,使得振捣不足部位的结构疏松,不密实,在撤膜后容易出现蜂窝、麻面等现象;在振捣过多部位,骨料易下沉,混凝土浆泌干表面,混凝土体中间段(层)砂浆富集,易发生由表及里塑性裂缝和干缩裂缝
   (3)对混凝土模加工的精度不够,或周转次数多,导致局部变形漏洞,接缝不够密封而漏浆,从而使骨料间隙无浆,干硬后形成稀疏状蜂窝现象。
   (4)从搅拌到浇筑之间的时间过长,混凝土水灰分发生离析,混凝土结构不密实,在浇筑时不加以振捣不均。由此可知,许多因素都可以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和蜂窝麻面等现象。
  2桥梁施工项目控制
  2.1进度控制
   根据总工期目标。开工前项目部应倒排工期并编制总体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确定影响工程施工的关键线路和关键工序,把关键线路和关键工序作为施工控制的重点。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根据各个阶段的实施计划要求。制定阶段性的网络计划,并定期检查计划的落实情况。
  2.2技术管理
   桥梁建设的技术要求非常高。如墩基础、墩身、主桥箱梁对技术都要求非常高。而且考虑到地质情况、气候等施工环境。不断地克服施工中的难题。对项目目标的完成至关重要。因此,项目部应专门成立技术攻关小组,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精神,大胆创新,不断解决施工技术难题。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技术支持。
  2.3质量控制
   在工程开工后,项目部在工程目标的指引下,逐渐形成优质、高效、安全地完成项目目标的指导思想。其次,项目部建立了一系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及体系,形成一套健全的质量、安全管理网络。
  3公路桥梁施工的对策分析
  3.1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的管理措施
   (1)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防止人员过度劳累工程施工人员工作强度大,工作量大,因此就要合理、适时的安排人员的休息时间,施工人员通常采用轮班制的休息方式,在长时间工作以后要让工作人员得到充分的休息,以缓解人员身心压力,减少工作中的疲劳程度。并可以通过开展文体活动,以增进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发展。
   (2)通过培训,减少不规范操作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可以提高人员的工作熟练度,提高对机械的掌握运用程度,增加施工人员的信心和,这样就能大大减少安全隐患。并且提高生产效率。
  3.2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1)完善奖罚制度,提高员工积极性工程质量项目经理要完善相应的奖惩制度,通过建立工程质量监理奖惩制度。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违规操作、隐瞒质量、弄虚作假、擅离职守等人员行为所造成的事故进行相应的处罚;对工作积极认真,事前预防重大事故发徨的人员或班组要给与表彰奖励,从而提高员工认真工作的责任心。
   (2)做好机械保养与维护。机械的维护工作要通过相关的专业机修人员的计算机的辅助管理下给与维护,机械操作人员要做到配合、监督工作,在日常操作中要对机械认真观察,做到“一日三查”,对设备进行基本保养,谨慎操作。
  3.3做好质量控制管理工作
   3.3.1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检验控制功能实验室是工地质量管理的主要依据部门,是质量保证的最重要环节之一。在路桥建设过程中,应设立具有完善检验功能的工地实验室。并且配备进行试验所需的设备仪器和具有专业知识经验的实验人员。对工地实验室要进行制度化的管理,建立完善的报告反馈制度,用试验的数据监控施工的安全。
   3.3.2加强施工时间,保证施工进度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工程期限要有个预期的估计,不能延期完成,要通过控制工程时间来控制工程成本。
  3.4保证施工环境条件
  3.4.1采光照明问题
   施工现场的照明设备、色彩识别标志、环境温度对高速公路桥梁施工安全的影响十分巨大这就要求施工方根据不同的周围环境采用不同的照明设备和色彩标志,并且色彩标志颜色要醒目比如用红色警告牌,绿色安全网,红白相间的栏杆等,都是能有效地预防事故的明显标志。
  3.4.2环境温度问题
   研究表明,当环境温度接近37.5摄氏度时,人体内部的热量就难以通过皮肤散发,人就会产生不适感,比如头昏脑涨、手脑配合失调、应变能力减缓等等。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也容易导致施工人员因身体缺少分而虚软无力,这样也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反之,在低温环境进行施工作业,人体热量流失大,手脚容易僵冷不灵活,也易导致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正.关于桥梁施工安全生产与技术工作问题的探讨[J].河北企业,2008(4)
  2朱群平.关于桥梁施工项目管理办法的探讨[J].交通标准化,2009(12)3 姚元军.公路桥梁建筑项目现场施工管理之我见[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
其他文献
农村税费改革是继土改运动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新中国农村的第三次重大改革.2000年在安徽省全省范围内试点后,今年这项改革措施将在全国逐步展开.
我连续四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四年接四个班,接触了160多个性情志趣迥异的学生,相信很少有年轻班主任有这样丰富而又幸福的经历.我喜欢“蹲下倾听”,心贴心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
期刊
近几年来,上海高新技术企业大量涌现,这里面除世界著名的跨国集团(或公司)来沪投资设厂或把其研发中心搬迁上海之外,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改制、重组、兼并等方式,引进吸收国外同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模糊控制器.它以串级的三维模糊调节器为基础,同时引入了反馈模糊调节器作为并联校正.我们用这种算法,针对几个典型的工业用金属热处理炉的温度控制模型做了
该文累积23年(1972.4~1995.4)石棉工人自然死亡178例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表明死于恶性肿瘤占本组39.95℅(64/178),其中肺癌明显突出,占全部恶性肿瘤的42.19℅,(27/64)。次为肺心病占本组34.83℅(62/178)。从工种分布看,原棉工种及混合工种两者死
发展终身教育,建设学习社会是20世纪末及21世纪前半期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目前和未来中国教育的使命.虽然学习社会主要是人类社会遵循自身发展规律“生
一、前言我厂生产石棉水泥输水管、煤气管、井管已有近三十年历史,多年生产能力仅为110~160公里,是设计能力的18.4~26.7%,远未发挥制管机生产能力,其规格为φ100×4000~φ500×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