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语文课重知识轻能力,压抑和束缚学生的潜能。新时代呼唤语文课改。语文教育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语文教师必须把培养创新型人才当作己任。
【关键词】创新意识 民主平等 质疑 想象力
专家们预言,丰富多彩的创造性科学活动将在21世纪成为人类的主要生活,2l世纪将是一个创造的世纪。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学生今后是否适应时代要求,是否成才,决定因素就是是否具有创新意识。我们知道,学生的创新意识依赖于教育和培养,而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主渠道是课堂教学。然而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更多的是着眼于汉语语言文字的特点及其规律的探讨,侧重于语文基础知识及其结构的研究,教学内容偏重于对教材面面俱到的分析,脱离生活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缺乏现代生活气息,且教法单一,一般采用注入式,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的实践。要求学生“唯书”、“唯师”、“唯一”,导致学生知识面窄、视野不开阔,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受到限制,压抑和束缚了学生的天然感觉及想象,泯灭了学生的纯真情感。中学语文新教材、新大纲的颁布实施,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新时代、新形势要求我们,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培养和造就适应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需求的人才,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哪些特点
1、语文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教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较强的吸收能力、思维能力和语文行为能力,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造、学会审美、学会做人,进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教学内容突破教材限制
语文学科是最丰富多彩的学科。我们教学的每一节课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环”,或者说是知识网络中的一个“眼”。我们只有从这一“环”一“眼”向有关的知识面延伸和辐射,才能清晰地把握教材。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可见,教材只是语文基础知识的载体。学习教材的目的,无非是通过这个例子和载体,去揭示它所承载的普遍性和本质性的东西。因此,语文教学内容必须使学生的学习突破教材限制,不拘泥于课本,变封闭为开放,超越语文,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利用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其他各种有益的社会文化作为教学内容,使学生心灵变得丰富起来,拓宽知识面,全方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教学空间突破课堂限制
传统的语文教学空间囿于课堂,限制了学生创新素养的发展。5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大力倡导儿童的兴趣解放,解放学习空间,让学生飞进大自然,飞进大社会寻觅丰富的粮食。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要把学生的社会经历、生活体验、所见所闻引入课堂,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参与生活、感悟生活,在生活中扩大视野、增进积累、激活思维、发展能力。其次,教师还要在课堂上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把人生的看法、社会现象的评判、生活的喜忧、家庭的悲欢等充分表达出来。如:乞丐现象、上门推销、超前消费、绿色食品等等,学生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可见,语文教学充分利用和挖掘学生生活视野中的人文教育资源,可以扩展学生学习语文的范围,提高其人文素养。
基于以上特点,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不允许再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不允许把课堂搞成生产统一标准件的车间。因此,它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二、对语文教师提出新要求
1、观念的转变
语文教师要有面向未来的人才观、教书育人的素质观、基础教育的终身观、现代教育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有了这些观念做基础,才能在教育教学行为上表现出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乃至对国家民族的前途负责。
2、文化素质的提高
教师要精通专业学科知识,要博览相关学科知识,要积累教育科学知识。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见解、新知识,不断调整不适应社会需要的陈旧的知识结构,要广泛涉猎人口学、环境学、生态学等,广泛学习社会学、家庭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校管理学等与教学息息相关的知识,建立既精深又广博的知识结构,使自己成为“一专多能”的语文教师:或具有文学修养,或具有科学的头脑,或具有画家的思维,或具有表演的才能,或具有音乐的造诣,或具有书法家的技艺。语文教师只有以丰富的知识为底蕴,才能变严正、古板、单调、沉闷的课堂为活跃、开放、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堂,否则只能使自己的教育走入死胡同。
3、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教育教学改革的行动先导,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飞速发展的现代教学技能为加快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开辟了新天地。很难想象,一个思想陈旧,工作保守,不学习、不接受、不去掌握科学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现代科学技能的教师,能教出既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广阔的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富有时代气息、充满活力、具有终身学习和终身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教师要分析研究教材,全面掌握教材内容,剔除教材中部分陈旧的东西,充实最新信息,并从学生的认识特点出发,选择有效恰当的教学方法,以高超的艺术和智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还要及时灵活地处理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在教学中要不囿陈见、不落俗套、敢越雷池、锐意创新。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和语文教学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远距离传播网络模式等高科技教学手段的介入,形象、快捷、高效已成为语文教学的方向,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懂得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的活水来激活自己的教学。
教师还应具有一定的教育融合协调能力,即通过各种途径掌握国内外教育新动向,不断吸取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新经验,了解整个社会的发展,包括现在与未来,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融各种信息于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教学工作模式中,对教育因素(如学校、家庭、社会等)作总体统一的调控,积聚教育的合力,为创新型学生的培养创设良好的环境。
三、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
1、创设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情境和气氛
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是学生释放个性的前提。教师应从人文关怀出发,尊重学生的创新个性,建立民主、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努力把微笑带进课堂,把表扬、激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参与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对学生要表现出极大的宽容与尊重。要尊重学生的创见,对他们新颖独到的见解要热情地予以肯定,即使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见解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在课堂教学中不要热衷于“讲深讲透”,也不要热衷于“达成共识”,要适度地留给学生一个充满审美情趣的空间。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处处以学生为中心,发扬民主平等的思想,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主持”课堂,而不应“主宰”课堂;应引导学生“游览”,而不能代替学生“游览”,也就是教师应做“主持人”和“导游”。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我常采用“研讨法”进行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平等的研读、讨论气氛。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开展认真、热烈的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解除了思想束缚,让思想自由奔走。同时,教师也从包办代替的角色中解放出来,不当“救世主”,不做“发言人”,和学生平等相待。
2、鼓励标新立异、推陈出新,让学生张扬个性,激发其创新精神
老师要引导学生突破旧的思维框框,寻求新的思维方式,强调开放新颖、标新立异、推陈出新。尤其对那些爱提“怪”问题、有“怪”见解的学生,不要动辄训斥、轻易否定,而要沙里淘金,发现他们思维的闪光点。正确对待学生的创造欲,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把他们的所知所感用语言表达出来。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鼓励学生讨论甚至争辩,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秩序,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主动探求知识、发表独立见解的积极性,在参与中动手、动口、动脑,增长智慧和能力。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彰显其人格力量,让学生张扬个性,以激发其创新精神,使他们具有大胆怀疑的批判精神,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冒险精神。
比如:讲到《祝福》中祥林嫂的死因时,同学们提出了种种看法:有认为是环境迫害而死的,有认为是流言淹没而死的,有认为是个人性格中的奴性成分使然……对学生的这些说法,教师都应鼓励,应该肯定学生对问题的创见性。又如:学了《项链》一文,有同学提出“勤奋一定出人才吗”这样的创新性观点,对此教师也应给予肯定,并引导同学进行讨论。
3、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切创造活动的基础。学习的过程是学生探索的过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怎样培养呢?我常采用的方法是引导学生在预习中质疑。要先看课文,看注解提示,看课后思考,看后想想哪些懂了、哪些没懂、还有哪些问题,然后再查工具书、查资料。还可引导学生对讲读质疑,在教学后质疑。如:教《鸿门宴》时,有学生问:第五段中先说“(刘邦)于是遂去”,接着又说“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这不是前后矛盾吗?人已经离开了,还怎么“令”?怎么“问”?仔细推敲原文,我发现学生确实问得有道理。于是,我当即对他给以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应巧妙地激发学生。如:小说《药》的教学,在学生通读的基础上,我围绕“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三个问题要求学生展开广泛的思考,并对某一问题提出质疑,自己寻求答案。对本文线索的理解,我指点学生假设把华家故事作为暗线,夏瑜故事作为明线来思考小说形式三特点,以及由此带来的主题质的变化。通过这样的启发,使学生受疑、质疑、思疑、解疑,思维活动频繁主动、积极活跃,逐步培养学生过渡到自主质疑、探索、交流、积累、延伸、创造,这样学生的主动学习活动才能充盈整个课堂,学生通过怀疑引起反思、反思引起探索、探索促成创新。
4、教会学生换角度、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生活中的事物往往是多维结构,它们往往表现出一种内涵的不确定性和开放性。文艺作品更是如此。欣赏主体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去理解作品,往往会产生“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审美效果。
换角度看问题,可采用旧瓶装新酒的方法,化腐朽为神奇。例如: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反映的本来是读书可以获得高官厚禄,还可以获得娇妻美妾的封建思想,但换个角度看,可以理解为“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就是力量”。这种借用旧形式作新观念的载体,极富情趣。
换角度看问题,还可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即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如:“失败乃成功之母”、“有志者事竟成”、“勤劳致富”等似乎颠扑不灭的真理,如果加上一个“未必”,变成“失败未必乃成功之母”、“有志者事未必竟成”、“勤劳未必致富”,变必然性判断为或然性判断,新意就出来了。
同一文章,还可多角度思考解读。多角度思考可以扩大创新园地,捕捉到许多新颖独特的信息,从而产生新的理解、新的假设和结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尽可能为学生提出多种设想的答案,以扩大选择的余地。如:学习《逍遥游》,可从宇宙观角度解读,可从哲学角度解读,可从艺术手法角度解读,还可从高考作文发展等级角度解读。这样一来,学生对《逍遥游》就有了一个全方位的理解。又如:《雷雨》中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究竟有没有真的一面?如果说他对鲁侍萍的怀念仅仅是一种精神寄托的话,那么他为什么把鲁侍萍关窗的习惯保持了30年之久?
5、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康德指出:“想象力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认识能力是一种强有力的力量。”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进步,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人类的实践进一步证明,想象力激发创造。
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就必须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其表象储备。人们的想象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很难想象,从没见过雪景的人又如何能真切领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恢宏气势。而在喧嚣的城市中长大、从未到乡下的孩子又如何能体会到“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凄冷寂静之美。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或结果,而是让学生借助自己以往的经验,运用联想、想象和推测等方法,形成新认识、新形象。如:《荷塘月色》一文,在描写荷塘上美丽的月色和月色下美丽的荷塘时,作者运用大量比喻,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教师可设置问题:月光为何如流水?出水很高的叶子为何又像是舞女的裙?带着问题,学生有意无意地进行了联想和想象,如置身其中,就能想象出月光的流动感、荷叶自然舒展的形态。
教师还可以巧妙设置悬念,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如:《药》一文中,鲁迅先生认为药是什么?文中可有体现?带着问题,学生饶有兴趣地阅读起课文来,之后便若有所思,神情凝重起来,学生就很容易悟出《药》一文深刻的思想性。
此外,还可通过拓展训练促进学生想象力的提高。如:《项链》一文,可让学生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结合当时时代的特征,发挥想象讨论:路瓦栽夫人在得知假项链的真相后,她的命运会如何?同学们纷纷议论,结果多种多样:有的说她因生活的磨练已处变不惊,反而悟出了人生的真谛;有的说她疯了;有的说朋友珍妮把真项链还给了她;还有的说为了争夺真项链,她和朋友珍妮闹上了法庭。多数同学都能自圆其说,充分发挥了想象力。
6、多样的实践活动提高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重视实践能力。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可以采取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拓宽思路、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在生活实践中感悟人生,获得敏锐的洞察力,从而撞击出创新的火花。
如作文教学:让学生放胆作文。作文课做到“一突破四开放”。一突破是指作文内容大胆突破,提倡“扬个性,抒心灵”,“我手写我心”。四开放是指:⑴写作时间开放。打破只有写作课上才写作的僵化模式,培养学生养成写作的习惯,把写作当作一种日常行为。⑵写作立意的开放。对于作文立意,如果教师对学生思维限制过多,就会造成学生思路不开阔、不活跃,写作思路走向模式化,千篇一律,没有新意。所以,应允许学生运用多种思维方式,表达自己独特的认识和健康的个性。⑶表达方式的开放。只要能够真实、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方式,采用什么样的文体,应该是学生的自由。近几年高考作文,就体现了对学生表达权利的一种尊重。⑷作文讲评的开放。过去,讲评的任务都由教师担当,容易造成“一言堂”。现在改为由学生自己讲评。一般采用小组讨论、集体讲评以及学生自改。同时,每学期出版一期班级优秀作文、优秀评语集,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思维空前活跃,好文章、新创意层出不穷。
又如朗读教学:过去强调“应该这样理解,所以必须这样读”,忽略了学生的创造个性,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我的做法是鼓励学生独自感悟和理解文句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味,而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语气。
还应广泛开展语文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办语文手抄报,上文提及的出版班级优秀作文、优秀评语集,开读书演讲会,举行辩论大赛,热点问题(国内外、校内外)讨论,写调查报告,做新闻采访等。记得当年我开着本校第一辆摩托车式样的电动车驶入校园时,引来了众多师生的围观和议论。当天的语文课课前三分钟的自由发言,有同学提议就此事写一则校园新闻,还有的说要采访我。于是,那节课就临时改为写新闻稿及新闻采访课。课后还有同学向校广播室投稿并被录用。同时,我及时引导学生就电动车现象,特别是电动车对城市交通及交通规则的影响等作—次社会调查,并写成调查报告。可见,丰富的语文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充实了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了社会,提高了对事物的判断力和语文实际操作能力,也使学生学到了书本上所缺乏而学生真正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
四、语文创新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l、脱离语文实际,目标缺失
语文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学生课外做些什么及学生的创新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等,也应在教学目标操作视野中。而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往往把语文教学目标定位为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忽视了创新人格的培养。
2、漫无边际,随心所欲
创新教育要求我们开拓学生思维,敢于推陈出新,敢于对前人的学术成果与结论提出质疑,不惟书,不惟上,不惟权威。但应注意另一种倾向、另一种极端,即一切思维、推理都可以漫无边际、随心所欲,甚至歪曲历史事实的本来面目,打破固有的学科理论体系。对于学生的一些轻率随意、自以为是甚至哗众取宠、荒诞不经的推论放任与迁就或加以表扬鼓励,会导致宽容失度,其后果不堪设想。
3、过分注重能力,忽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在创新教学中,我们反对把语文课上成语法课,反对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于是,又有许多教师踏入只重能力的误区。教师应走出重“创新”轻“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误区。没有扎实系统的学科知识做依托,创新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因此,我们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不可顾此失彼。
4、对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调控不当,导致课堂涣散
创新教育强调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但实践中往往有教师对这样的课堂气氛调控不当。比如:当小组讨论时,就有同学趁机说别的事或在一旁玩,表面看课堂气氛民主平等,甚至其乐融融,实则课堂涣散,是教师责任感与人格魅力的沦丧。
当前的教改提出中小学教育要从传统教育向现代化教育转变。教育部提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创新人才,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而21世的中国将面临人口多、耕地少,需求多而能源越来越少,科学技术还落后于欧美日等先进发达国家等问题。这就迫切需要有大批的创造型人才去科学地解决这些问题。在新形势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培养21世纪创新人才,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挑起世纪赋予我们的责任吧。
【参考文献】
[1]任范洪:科学的教材呼唤科学的教学方法,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出版,2003.1、2
[2]张强:语文研究性学习问题教学模式研究,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出版,2003.4
[3]李真微:语文课的自我迷失,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出版,2003.6
[4]谷震需:杏花消息雨声中,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报社出版,2002.12
[5]张慕元:语文教学的主体最大化,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语文报社出版,2003.5
【关键词】创新意识 民主平等 质疑 想象力
专家们预言,丰富多彩的创造性科学活动将在21世纪成为人类的主要生活,2l世纪将是一个创造的世纪。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学生今后是否适应时代要求,是否成才,决定因素就是是否具有创新意识。我们知道,学生的创新意识依赖于教育和培养,而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主渠道是课堂教学。然而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更多的是着眼于汉语语言文字的特点及其规律的探讨,侧重于语文基础知识及其结构的研究,教学内容偏重于对教材面面俱到的分析,脱离生活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缺乏现代生活气息,且教法单一,一般采用注入式,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的实践。要求学生“唯书”、“唯师”、“唯一”,导致学生知识面窄、视野不开阔,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受到限制,压抑和束缚了学生的天然感觉及想象,泯灭了学生的纯真情感。中学语文新教材、新大纲的颁布实施,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新时代、新形势要求我们,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培养和造就适应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需求的人才,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哪些特点
1、语文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教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较强的吸收能力、思维能力和语文行为能力,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造、学会审美、学会做人,进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教学内容突破教材限制
语文学科是最丰富多彩的学科。我们教学的每一节课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环”,或者说是知识网络中的一个“眼”。我们只有从这一“环”一“眼”向有关的知识面延伸和辐射,才能清晰地把握教材。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可见,教材只是语文基础知识的载体。学习教材的目的,无非是通过这个例子和载体,去揭示它所承载的普遍性和本质性的东西。因此,语文教学内容必须使学生的学习突破教材限制,不拘泥于课本,变封闭为开放,超越语文,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利用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其他各种有益的社会文化作为教学内容,使学生心灵变得丰富起来,拓宽知识面,全方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教学空间突破课堂限制
传统的语文教学空间囿于课堂,限制了学生创新素养的发展。5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大力倡导儿童的兴趣解放,解放学习空间,让学生飞进大自然,飞进大社会寻觅丰富的粮食。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要把学生的社会经历、生活体验、所见所闻引入课堂,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参与生活、感悟生活,在生活中扩大视野、增进积累、激活思维、发展能力。其次,教师还要在课堂上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把人生的看法、社会现象的评判、生活的喜忧、家庭的悲欢等充分表达出来。如:乞丐现象、上门推销、超前消费、绿色食品等等,学生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可见,语文教学充分利用和挖掘学生生活视野中的人文教育资源,可以扩展学生学习语文的范围,提高其人文素养。
基于以上特点,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不允许再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不允许把课堂搞成生产统一标准件的车间。因此,它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二、对语文教师提出新要求
1、观念的转变
语文教师要有面向未来的人才观、教书育人的素质观、基础教育的终身观、现代教育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有了这些观念做基础,才能在教育教学行为上表现出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乃至对国家民族的前途负责。
2、文化素质的提高
教师要精通专业学科知识,要博览相关学科知识,要积累教育科学知识。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见解、新知识,不断调整不适应社会需要的陈旧的知识结构,要广泛涉猎人口学、环境学、生态学等,广泛学习社会学、家庭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校管理学等与教学息息相关的知识,建立既精深又广博的知识结构,使自己成为“一专多能”的语文教师:或具有文学修养,或具有科学的头脑,或具有画家的思维,或具有表演的才能,或具有音乐的造诣,或具有书法家的技艺。语文教师只有以丰富的知识为底蕴,才能变严正、古板、单调、沉闷的课堂为活跃、开放、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堂,否则只能使自己的教育走入死胡同。
3、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教育教学改革的行动先导,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飞速发展的现代教学技能为加快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开辟了新天地。很难想象,一个思想陈旧,工作保守,不学习、不接受、不去掌握科学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现代科学技能的教师,能教出既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广阔的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富有时代气息、充满活力、具有终身学习和终身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教师要分析研究教材,全面掌握教材内容,剔除教材中部分陈旧的东西,充实最新信息,并从学生的认识特点出发,选择有效恰当的教学方法,以高超的艺术和智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还要及时灵活地处理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在教学中要不囿陈见、不落俗套、敢越雷池、锐意创新。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和语文教学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远距离传播网络模式等高科技教学手段的介入,形象、快捷、高效已成为语文教学的方向,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懂得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的活水来激活自己的教学。
教师还应具有一定的教育融合协调能力,即通过各种途径掌握国内外教育新动向,不断吸取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新经验,了解整个社会的发展,包括现在与未来,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融各种信息于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教学工作模式中,对教育因素(如学校、家庭、社会等)作总体统一的调控,积聚教育的合力,为创新型学生的培养创设良好的环境。
三、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
1、创设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情境和气氛
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是学生释放个性的前提。教师应从人文关怀出发,尊重学生的创新个性,建立民主、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努力把微笑带进课堂,把表扬、激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参与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对学生要表现出极大的宽容与尊重。要尊重学生的创见,对他们新颖独到的见解要热情地予以肯定,即使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见解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在课堂教学中不要热衷于“讲深讲透”,也不要热衷于“达成共识”,要适度地留给学生一个充满审美情趣的空间。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处处以学生为中心,发扬民主平等的思想,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主持”课堂,而不应“主宰”课堂;应引导学生“游览”,而不能代替学生“游览”,也就是教师应做“主持人”和“导游”。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我常采用“研讨法”进行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平等的研读、讨论气氛。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开展认真、热烈的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解除了思想束缚,让思想自由奔走。同时,教师也从包办代替的角色中解放出来,不当“救世主”,不做“发言人”,和学生平等相待。
2、鼓励标新立异、推陈出新,让学生张扬个性,激发其创新精神
老师要引导学生突破旧的思维框框,寻求新的思维方式,强调开放新颖、标新立异、推陈出新。尤其对那些爱提“怪”问题、有“怪”见解的学生,不要动辄训斥、轻易否定,而要沙里淘金,发现他们思维的闪光点。正确对待学生的创造欲,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把他们的所知所感用语言表达出来。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鼓励学生讨论甚至争辩,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秩序,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主动探求知识、发表独立见解的积极性,在参与中动手、动口、动脑,增长智慧和能力。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彰显其人格力量,让学生张扬个性,以激发其创新精神,使他们具有大胆怀疑的批判精神,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冒险精神。
比如:讲到《祝福》中祥林嫂的死因时,同学们提出了种种看法:有认为是环境迫害而死的,有认为是流言淹没而死的,有认为是个人性格中的奴性成分使然……对学生的这些说法,教师都应鼓励,应该肯定学生对问题的创见性。又如:学了《项链》一文,有同学提出“勤奋一定出人才吗”这样的创新性观点,对此教师也应给予肯定,并引导同学进行讨论。
3、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切创造活动的基础。学习的过程是学生探索的过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怎样培养呢?我常采用的方法是引导学生在预习中质疑。要先看课文,看注解提示,看课后思考,看后想想哪些懂了、哪些没懂、还有哪些问题,然后再查工具书、查资料。还可引导学生对讲读质疑,在教学后质疑。如:教《鸿门宴》时,有学生问:第五段中先说“(刘邦)于是遂去”,接着又说“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这不是前后矛盾吗?人已经离开了,还怎么“令”?怎么“问”?仔细推敲原文,我发现学生确实问得有道理。于是,我当即对他给以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应巧妙地激发学生。如:小说《药》的教学,在学生通读的基础上,我围绕“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三个问题要求学生展开广泛的思考,并对某一问题提出质疑,自己寻求答案。对本文线索的理解,我指点学生假设把华家故事作为暗线,夏瑜故事作为明线来思考小说形式三特点,以及由此带来的主题质的变化。通过这样的启发,使学生受疑、质疑、思疑、解疑,思维活动频繁主动、积极活跃,逐步培养学生过渡到自主质疑、探索、交流、积累、延伸、创造,这样学生的主动学习活动才能充盈整个课堂,学生通过怀疑引起反思、反思引起探索、探索促成创新。
4、教会学生换角度、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生活中的事物往往是多维结构,它们往往表现出一种内涵的不确定性和开放性。文艺作品更是如此。欣赏主体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去理解作品,往往会产生“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审美效果。
换角度看问题,可采用旧瓶装新酒的方法,化腐朽为神奇。例如: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反映的本来是读书可以获得高官厚禄,还可以获得娇妻美妾的封建思想,但换个角度看,可以理解为“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就是力量”。这种借用旧形式作新观念的载体,极富情趣。
换角度看问题,还可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即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如:“失败乃成功之母”、“有志者事竟成”、“勤劳致富”等似乎颠扑不灭的真理,如果加上一个“未必”,变成“失败未必乃成功之母”、“有志者事未必竟成”、“勤劳未必致富”,变必然性判断为或然性判断,新意就出来了。
同一文章,还可多角度思考解读。多角度思考可以扩大创新园地,捕捉到许多新颖独特的信息,从而产生新的理解、新的假设和结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尽可能为学生提出多种设想的答案,以扩大选择的余地。如:学习《逍遥游》,可从宇宙观角度解读,可从哲学角度解读,可从艺术手法角度解读,还可从高考作文发展等级角度解读。这样一来,学生对《逍遥游》就有了一个全方位的理解。又如:《雷雨》中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究竟有没有真的一面?如果说他对鲁侍萍的怀念仅仅是一种精神寄托的话,那么他为什么把鲁侍萍关窗的习惯保持了30年之久?
5、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康德指出:“想象力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认识能力是一种强有力的力量。”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进步,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人类的实践进一步证明,想象力激发创造。
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就必须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其表象储备。人们的想象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很难想象,从没见过雪景的人又如何能真切领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恢宏气势。而在喧嚣的城市中长大、从未到乡下的孩子又如何能体会到“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凄冷寂静之美。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或结果,而是让学生借助自己以往的经验,运用联想、想象和推测等方法,形成新认识、新形象。如:《荷塘月色》一文,在描写荷塘上美丽的月色和月色下美丽的荷塘时,作者运用大量比喻,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教师可设置问题:月光为何如流水?出水很高的叶子为何又像是舞女的裙?带着问题,学生有意无意地进行了联想和想象,如置身其中,就能想象出月光的流动感、荷叶自然舒展的形态。
教师还可以巧妙设置悬念,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如:《药》一文中,鲁迅先生认为药是什么?文中可有体现?带着问题,学生饶有兴趣地阅读起课文来,之后便若有所思,神情凝重起来,学生就很容易悟出《药》一文深刻的思想性。
此外,还可通过拓展训练促进学生想象力的提高。如:《项链》一文,可让学生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结合当时时代的特征,发挥想象讨论:路瓦栽夫人在得知假项链的真相后,她的命运会如何?同学们纷纷议论,结果多种多样:有的说她因生活的磨练已处变不惊,反而悟出了人生的真谛;有的说她疯了;有的说朋友珍妮把真项链还给了她;还有的说为了争夺真项链,她和朋友珍妮闹上了法庭。多数同学都能自圆其说,充分发挥了想象力。
6、多样的实践活动提高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重视实践能力。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可以采取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拓宽思路、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在生活实践中感悟人生,获得敏锐的洞察力,从而撞击出创新的火花。
如作文教学:让学生放胆作文。作文课做到“一突破四开放”。一突破是指作文内容大胆突破,提倡“扬个性,抒心灵”,“我手写我心”。四开放是指:⑴写作时间开放。打破只有写作课上才写作的僵化模式,培养学生养成写作的习惯,把写作当作一种日常行为。⑵写作立意的开放。对于作文立意,如果教师对学生思维限制过多,就会造成学生思路不开阔、不活跃,写作思路走向模式化,千篇一律,没有新意。所以,应允许学生运用多种思维方式,表达自己独特的认识和健康的个性。⑶表达方式的开放。只要能够真实、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方式,采用什么样的文体,应该是学生的自由。近几年高考作文,就体现了对学生表达权利的一种尊重。⑷作文讲评的开放。过去,讲评的任务都由教师担当,容易造成“一言堂”。现在改为由学生自己讲评。一般采用小组讨论、集体讲评以及学生自改。同时,每学期出版一期班级优秀作文、优秀评语集,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思维空前活跃,好文章、新创意层出不穷。
又如朗读教学:过去强调“应该这样理解,所以必须这样读”,忽略了学生的创造个性,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我的做法是鼓励学生独自感悟和理解文句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味,而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语气。
还应广泛开展语文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办语文手抄报,上文提及的出版班级优秀作文、优秀评语集,开读书演讲会,举行辩论大赛,热点问题(国内外、校内外)讨论,写调查报告,做新闻采访等。记得当年我开着本校第一辆摩托车式样的电动车驶入校园时,引来了众多师生的围观和议论。当天的语文课课前三分钟的自由发言,有同学提议就此事写一则校园新闻,还有的说要采访我。于是,那节课就临时改为写新闻稿及新闻采访课。课后还有同学向校广播室投稿并被录用。同时,我及时引导学生就电动车现象,特别是电动车对城市交通及交通规则的影响等作—次社会调查,并写成调查报告。可见,丰富的语文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充实了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了社会,提高了对事物的判断力和语文实际操作能力,也使学生学到了书本上所缺乏而学生真正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
四、语文创新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l、脱离语文实际,目标缺失
语文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学生课外做些什么及学生的创新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等,也应在教学目标操作视野中。而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往往把语文教学目标定位为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忽视了创新人格的培养。
2、漫无边际,随心所欲
创新教育要求我们开拓学生思维,敢于推陈出新,敢于对前人的学术成果与结论提出质疑,不惟书,不惟上,不惟权威。但应注意另一种倾向、另一种极端,即一切思维、推理都可以漫无边际、随心所欲,甚至歪曲历史事实的本来面目,打破固有的学科理论体系。对于学生的一些轻率随意、自以为是甚至哗众取宠、荒诞不经的推论放任与迁就或加以表扬鼓励,会导致宽容失度,其后果不堪设想。
3、过分注重能力,忽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在创新教学中,我们反对把语文课上成语法课,反对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于是,又有许多教师踏入只重能力的误区。教师应走出重“创新”轻“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误区。没有扎实系统的学科知识做依托,创新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因此,我们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不可顾此失彼。
4、对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调控不当,导致课堂涣散
创新教育强调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但实践中往往有教师对这样的课堂气氛调控不当。比如:当小组讨论时,就有同学趁机说别的事或在一旁玩,表面看课堂气氛民主平等,甚至其乐融融,实则课堂涣散,是教师责任感与人格魅力的沦丧。
当前的教改提出中小学教育要从传统教育向现代化教育转变。教育部提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创新人才,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而21世的中国将面临人口多、耕地少,需求多而能源越来越少,科学技术还落后于欧美日等先进发达国家等问题。这就迫切需要有大批的创造型人才去科学地解决这些问题。在新形势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培养21世纪创新人才,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挑起世纪赋予我们的责任吧。
【参考文献】
[1]任范洪:科学的教材呼唤科学的教学方法,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出版,2003.1、2
[2]张强:语文研究性学习问题教学模式研究,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出版,2003.4
[3]李真微:语文课的自我迷失,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出版,2003.6
[4]谷震需:杏花消息雨声中,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报社出版,2002.12
[5]张慕元:语文教学的主体最大化,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语文报社出版,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