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我校课堂模式改革实施已有三个年头了,从当初的“磨合”发展到了“聚焦课堂、追求高效”的关键时期。“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已成为近几年课堂模式改革最关注的一个话题,那么,到底什么是“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如何打造“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呢?本文从“精确解读课标,落实教学目标”,“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增强主人翁意识”,“打破以教师为评价主体的单一模式,追求多元化评价方式”三个方面阐述这一问题,以求在有限的45分钟内获得最高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 新课改 高效历史课堂 主体地位 主人翁意识
一、精确解读课标,落实教学目标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的编写以模块为基本框架,以主题为基本单元,打破了传统的通史体例,将所要求的课程内容按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原则,分成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精神文明三大模块,涵盖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领域。部分教师还停留在以往的通史教学“迷梦”中,仍停留在强调“紧扣教材”“梳理教材”“吃透教材”的层面,将课标抛诸脑后。历史课堂教学缺失了课标,就会漫无目的,甚至南辕北辙,不得要领。掌握课标其实是确定每一节课教学目标的依据和基本前提,才能保证在45分钟内集中“火力”突破重难点。课标就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在课堂中紧紧围绕课标展开教学,有选择性地使用其他课程资源,进而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从而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打造高效课堂。例如人教版必修3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7课“毛泽东思想”,课标要求是“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根据课标制定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目标:(1)分阶段归纳小结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新中国建设的重要理论成果及论述。(2)通过开发课程资源理解毛泽东思想的产生与发展跟近代中国历史发展密切相关,提炼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3)运用毛泽东思想来源于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又对近现代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及对建设新中国的现实意义。“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学案和课程资源创设新情境,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方式,将历史背景重现,将教学问题化,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利用毛泽东个人成长经历、生活环境等告诉学生从青少年时代起就要有远大抱负,要树立为国家为民族而努力的志向。
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1]。这一基本理念就是要求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他们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发现学生认识和思维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表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我们积极开发教学资源,创设新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分析、研究,从而发挥主体作用,增强主人翁意识,提高学习历史的效率,从而达到创设高效课堂的目的。如在探讨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时,我提供了三则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材料并结合课本知识,合作探究得出结论。
材料一 “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在目前时代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民族民主革命中的继续发展,就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优秀典型”。
——刘少奇在中共七大修改党章中的报告
材料二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三 “毛泽东思想过去式中国革命的旗帜,今后将永远是社会主义事业和反霸权主义事业的旗帜,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
——邓小平
引用这样的新材料,创设这样的新情境旨在促使学生明白:毛泽东思想是实践证明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再结合教材最后一段归纳小结出毛泽东思想的深刻影响。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发挥其主体作用,调动他的积极性去发现与创造”[2]。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善于创设历史情境和设计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运用已学的知识与方法去判断、分析,并最后得出结论。当然,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能缺失,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特别是要关注学生的生成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与体验。
三、打破以教师为评价主体的单一模式,追求多元化评价方式
新课改的历史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开阔学生的历史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评价主体上扬弃以教师为主体的方式,在评价方法上放弃以考试为主要方式的唯一方法。所以在新课改的课堂上我们要关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的主体不能仅限于教师,应该让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特别是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采用“生教生、生评生”的评价方式。
过程性评价方式:包括课堂教学中的考勤、作业、课堂讨论表现、展示成果与仪态等,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多结合学生的学习与交流过程,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试、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
终结性评价方式:将过程性评价建成一个综合的、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再结合教学过程中的测试、考试情况等进行评价。
采用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有效地消除学生对评价产生的厌倦和恐惧甚至无所谓的情绪,从而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改下的历史课堂再也不是“一言堂”,而应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大舞台,应是一个开放、民主、平等的课堂。所以为了贯彻新课改的理念,不仅要引导学生有效地“学”,更要高效地“学”,以全面实现历史课堂的教育功能,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第1版).
[2]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第1版).
关键词: 新课改 高效历史课堂 主体地位 主人翁意识
一、精确解读课标,落实教学目标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的编写以模块为基本框架,以主题为基本单元,打破了传统的通史体例,将所要求的课程内容按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原则,分成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精神文明三大模块,涵盖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领域。部分教师还停留在以往的通史教学“迷梦”中,仍停留在强调“紧扣教材”“梳理教材”“吃透教材”的层面,将课标抛诸脑后。历史课堂教学缺失了课标,就会漫无目的,甚至南辕北辙,不得要领。掌握课标其实是确定每一节课教学目标的依据和基本前提,才能保证在45分钟内集中“火力”突破重难点。课标就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在课堂中紧紧围绕课标展开教学,有选择性地使用其他课程资源,进而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从而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打造高效课堂。例如人教版必修3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7课“毛泽东思想”,课标要求是“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根据课标制定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目标:(1)分阶段归纳小结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新中国建设的重要理论成果及论述。(2)通过开发课程资源理解毛泽东思想的产生与发展跟近代中国历史发展密切相关,提炼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3)运用毛泽东思想来源于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又对近现代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及对建设新中国的现实意义。“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学案和课程资源创设新情境,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方式,将历史背景重现,将教学问题化,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利用毛泽东个人成长经历、生活环境等告诉学生从青少年时代起就要有远大抱负,要树立为国家为民族而努力的志向。
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1]。这一基本理念就是要求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他们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发现学生认识和思维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表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我们积极开发教学资源,创设新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分析、研究,从而发挥主体作用,增强主人翁意识,提高学习历史的效率,从而达到创设高效课堂的目的。如在探讨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时,我提供了三则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材料并结合课本知识,合作探究得出结论。
材料一 “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在目前时代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民族民主革命中的继续发展,就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优秀典型”。
——刘少奇在中共七大修改党章中的报告
材料二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三 “毛泽东思想过去式中国革命的旗帜,今后将永远是社会主义事业和反霸权主义事业的旗帜,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
——邓小平
引用这样的新材料,创设这样的新情境旨在促使学生明白:毛泽东思想是实践证明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再结合教材最后一段归纳小结出毛泽东思想的深刻影响。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发挥其主体作用,调动他的积极性去发现与创造”[2]。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善于创设历史情境和设计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运用已学的知识与方法去判断、分析,并最后得出结论。当然,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能缺失,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特别是要关注学生的生成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与体验。
三、打破以教师为评价主体的单一模式,追求多元化评价方式
新课改的历史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开阔学生的历史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评价主体上扬弃以教师为主体的方式,在评价方法上放弃以考试为主要方式的唯一方法。所以在新课改的课堂上我们要关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的主体不能仅限于教师,应该让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特别是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采用“生教生、生评生”的评价方式。
过程性评价方式:包括课堂教学中的考勤、作业、课堂讨论表现、展示成果与仪态等,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多结合学生的学习与交流过程,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试、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
终结性评价方式:将过程性评价建成一个综合的、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再结合教学过程中的测试、考试情况等进行评价。
采用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有效地消除学生对评价产生的厌倦和恐惧甚至无所谓的情绪,从而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改下的历史课堂再也不是“一言堂”,而应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大舞台,应是一个开放、民主、平等的课堂。所以为了贯彻新课改的理念,不仅要引导学生有效地“学”,更要高效地“学”,以全面实现历史课堂的教育功能,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第1版).
[2]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第1版).